质数和合数优秀3篇

发布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 P58~59页教学目标: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3篇《质数和合数》,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质数和合数 篇一

教学内容:教材五下第23--25页,练习四的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了解1的特殊性。

2.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

3.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并会分解质因数。

重、难点:重点:掌握质数、合数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 :质数,合数同奇数,偶数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谁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学号吗?

预设:还有谁的也是奇数等。

2.通过研究发现数的共同特征,是我们在研究数的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仍然在自然数范围内进行研究,研究时就抓一个点:因数。

请写出自己的学号有哪几个因数,并填在表格内。

提醒:写时要注意有序地排列,这样观察起来方便。

3.仔细观察它们的因数的情况,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反馈展示:3、25、10、16、28、37、

4.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还有哪些?

师:我们称这些数为质数。

5.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还有几?

师:我们称这些数为合数。

6.有一位同学捏着自己的数,始终没有举手,是谁?

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用集合图演示加深印象。

7.练习:

判断下列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17、22、29、35、89、8756450、1000032

(1)对于8756450你怎么这么快就判断出来了?

(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合数,要不要把它所有因数都找出来呢?

(3)8756450这个数你一眼能看出它的哪几个因数?

二。巩固拓展

1.介绍关于质数的小知识。

古代就有人研究整数的性质,2200多年前,古希腊的数学家就找出了1000以内的质数,并且知道质数有无限多个,现在利用计算机找出的质数越来越大。1996年9月,美国的科学家找到的一个新的最大质数是21257787-1,它是一个378632位的数。

(1)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就用“筛一筛”的方法制作了一张质数表。(出示100以内质数表)现在你完全有能力利用你学过的知识,自己独立制一个100以内的质数表。

(2)想一想怎样筛选得更快?

(3)有同学可能要几十分钟甚至1个小时,有的可能只用几分钟,这里到底有什么学问呢,小组讨论。

(4)反馈交流。

(5)筛选质数。

(6)展示。

2.判断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3.猜数游戏。

□□□□□□□□

(1)在10以内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3。

(2)比最小的合数多1。

(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

(4)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5)5的最小倍数。

(6)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7)最小的偶数。

(8)10以内最大的质数。

4.请再进一步研究一下你的学号,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编成问题请大家猜。

三。总结

关于质数与合数的问题很多,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就是其中之一,大家可以上网去查相关的资料

质数和合数 篇二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数和合数》第23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探索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小组合作表格。

2. 学具准备: 小字本。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动手在小字本上画一画。

生1:能拼成2个,横着和竖着。

生2:不对,横着和竖着是一样的。

师:你拼出的长方形长是几?宽边呢?

生3:长是3,宽是1。拼成3×1的形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填写表格。

正方形个数

拼出长方形的个数

长×宽

3

1

3×1

【学生积极动手,虽不知道今天学习什么内容,心中充满了疑惑,但是兴趣都很浓。说明学生是非常喜欢探究的。突破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无论这么放都只是一种。】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动手画一画。学生各自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并填写表格。

【突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有两种拼法。】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并填写表格。

师:看表格,第三列与第一列有什么关系?

生:3和1是3的因数。……

师:第三列改为正方形个数的因数。

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生:刚才四个正方形能排出两个,如果用5个正方形只能排出1个。

师:一个例子就把你们刚才的结论给否定了。多有说服力的反例!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的时候,只能拼一种?(学生思考着,之后,相互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举例:3,5,11,13,17……

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师:我们发现表示正方形个数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时候,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

学生举例:4、6、8、9、10、12、14、15……

师:说得完吗?(生:说不完。)

师:那么,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1:它们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

生2:我发现个位上是0、2、5的数,除了2、5,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因为它们除了1和它本身外,最少还有因数2或5。

质数和合数 篇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59、60页的例1、例2,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学生准备1~12的数字卡片,画圈的作业 纸。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

教师:什么是约数?(学生回答略)写出下面这些数的所有约数:

15    18    20    26    34    41    55

学生写完后,将一学生的作业 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1~12的数字卡片,把这些卡片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学生小组讨论,尽量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分卡片,分完后抽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来展示,具体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分的。如: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成奇数和偶数;按数位的多少,分成一位数和两位数等。只要学生说得有理,老师都及时给予肯定。

二、导入  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有新的分法吗?(没有了)这节课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种新的分法,这就是按一个数的约数的多少来分,把它分成。

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怎样按约数的多少分类呢?先请同学们找出下面这些数的所有的约数。(视频展示台展示例1.)

学生做完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 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请同学们判断他做得对不对,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下表,请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表内。

1的约数

1

1个

7的约数

1   7

2个

2的约数

1   2

2个

8的约数

1 2 4 8

4个

3的约数

1   3

2个

9的约数

1  3  9

3个

4的约数

1 2 4

3个

10的约数

1 2 5 10

4个

5的约数

1   5

2个

11的约数

1   11

2个

6的约数

1 2 3 6

4个

12的约数

1 2 3 4 6 12

6个

教师:请同学们按约数的多少,把你们手里的数字卡片分别摆放在作业 纸上相应的圈里:

只有一个约数              有两个约数            有两个以上约数

学生分完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 纸展示在视频展示台上,让学生判断这样分对不对,直到学生全部都能按题中的要求正确分类。这时教师明确地指出:只有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合数,而只有一个约数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并完善以下板书:

只有一个约数            只有两个约数            有两个以上约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是质数                   是合数

教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主要区别是这个数约数个数的多少。只有2个约数的数是质数,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合数。

教师:在13至20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呢?

学生讨论解答。

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表中的5个质数的约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每个质数仅有的两个约数都是1和这个数本身。

教师:谁来试着给质数下个定义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师板书质数的定义).

教师:再看表中的合数,都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约数吗?(都有)这点和质数是一样的,但它们和质数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除了1和它本身这两个约数外,还有其它约数。

教师:谁来试着给合数下个定义?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师板书合数的定义),并引导学生把的意义读一遍。

教师:你觉得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关键词是什么?

要求学生重视“只有……两个……”,“除了……还有……”的句式,并深入理解这些文字的含义。

教师:请同学们写出20以内的。

学生写完后,集体订正,并请同学们记住20以内的质数,因为这些数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经常用到。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59页,看书上还说了些什么?

学生看书后自由发言。如还知道质数又叫素数;知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等。

2.教学例2.

出示例2.

教师:怎样判断呢?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的意见。

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是:查质数表判断,如17,就可以查我们刚才记住的20以内的质数表,直接判断它是质数;第二种方法是:逐一检查一个数约数的个数。

教师:怎样检查一个数的约数呢?是不是要把这个数的所有约数都查完?

学生:不用,根据的定义,除了1和它本身外,关键是看还能不能找出其它的一个约数就可以判断了。

教师:好!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用检查一个数的约数个数的方法,判断22、29、35、37、87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生讨论后回答:22是合数,因为22除了1和22这两个约数外,还有约数2和11;29是质数,因为29除了1和29这两个约数,就再也没有其它约数了……学生回答完后,再讨论完成第60页中的“做一做”。

3.教学100以内的质数表。

教师:你们发现用查表法判断快呢?还是用逐一检查约数的方法判断快呢?

生:用查表法快。

教师:为了又对又快地判断,我们不仅要掌握20以内的质数表,还要掌握100以内的质数表。怎样做100以内的质数表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63页,照练习十三的第1题的方法先写上2~100的数,然后照这道题的要求划去2、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能划去,剩下的数就是100以内的质数了。下面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做一做。

学生小组讨论做100以内的质数表,做完后请学生与第72页的100以内的质数表比较一下,看自己做的质数表对不对。

四、巩固练习

1.把下面表中的质数用小圆圈起来,把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划去。

奇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偶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从这个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在自然数中(不包括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9、15等数,而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只有2.

2.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3    47    52    33    71    85    97    98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以下内容: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3.可以用哪些方法判断?

4.你还知道些什么?从中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六、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三的第2、3、4题。

板书设计 

1的约数

1

1个

7的约数

1   7

2个

2的约数

1   2

2个

8的约数

1 2 4 8

4个

3的约数

1   3

2个

9的约数

1  3  9

3个

4的约数

1 2 4

3个

10的约数

1 2 5 10

4个

5的约数

1   5

2个

11的约数

1   11

2个

6的约数

1 2 3 6

4个

12的约数

1 2 3 4 6 12

6个

只有一个约数                只有两个约数                有两个以上约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是质数                       是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通过对约数的复习,让学生找准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潜在合适性,为新知识的学习建立认知平台,同时用分类活动,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同学们还有新的分法吗?”的提问,创设探究环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在新课的教学中,首先告诉学生本课是按“一个数的约数的多少”来分类,在学生明确分类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让学生自觉地去认识和理解所学的自然数有的只有1个约数,有的有两个约数,有的有两个以上的约数。在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有的数只有两个约数,而有的数有两个以上约数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的定义,并通过对的约数特点的观察比较,让学生掌握相同的地方是都有1和这个数本身两个约数;不同点是质数只有这两个约数,而合数除了这两个约数,还有其它约数。抓住“只有……”、“除了……还有……”这些关键词,让学生深刻理解的本质特征,深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在学生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后,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这两个概念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在判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两种基本的判断方法,这就是查表法和约数列举法,寓方法的掌握于知识的教学过程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特色。接着通过让学生做100以内的质数表,在奇数和偶数中找等方式,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整个教学过程 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质数和合数》,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3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