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最新6篇

发布时间: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一

知识掌握

本文写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正是“________”事变三周年之后,收入杂文集________,文章破立结合,批驳了________的错误论调。

能力提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选文第1节中的“笼罩了一切”和“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矛盾吗?如何理解这样的写法?

________

2.选文第二段和第三段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们共同证明了什么观点?

________

3.理解下列句子或短语中加粗部分的含义。

①这就是中国的脊梁________

②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________

③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________

④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________

⑤要自己去看地底下________

4.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很多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你认为这对我们的自信力有何影响?

________

延伸拓展

有人提出“洋化”与“奴化”的问题,洋化就会带来奴化,这说法能成立吗?只要举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就可以明白。

最足以说明洋未必奴的例子,是我们每天使用的钢笔,这本来是洋货,但是现在已经普及到小学生了,能说明使用钢笔也跟奴化有关吗?

但是,在几十年前,用钢笔也曾被指责为奴化,放弃了国产的毛笔不用而用洋人的钢笔,那就沾上了奴气。为了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写过一篇《论毛笔之类》的文章,从写字的效率来说毛笔敌不过钢笔的道理。鲁迅先生自己是个写毛笔字的书法家。但是从省工、省时与方便来说是赞成钢笔的。他说:洋笔的用不用,要看我们闲不闲。如果没有悠悠然拂砚神纸的闲空,自然是钢笔和墨水方便了。……

当然,普遍使用钢笔,也并不排斥毛笔,因为毛笔的书法是艺术,旧式的文房四宝也有它的功能。

至于崇洋到了月亮也是外国的圆,那才真是洋奴哲学,但不能由此作出凡洋必奴的推断的。

1.这是一篇驳论文章,它批驳的论点是________;作者的论点是________。

2.文章采取的驳论方式是哪一种?

[    ]

a.驳论点  b.驳论据  c.驳论证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反问修辞,它的作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934  9  九一八  《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能力提高】

1.不矛盾。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第二段侧重于历史上的“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第三段侧重于现在的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两段话共同证明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3.①中坚力量②美化、伪装③气节、操守、人格、品质④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言论⑤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4.略。

【延伸拓展】

1.洋化就会带来奴化  洋化未必带来奴化  2.a  3.强调“洋未必奴”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 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 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法。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 多元探究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xx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说:从身边事说起,亲切。而且鲁迅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建设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解说:初读课文,须扫清障碍。可让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我想让学生自己找找过去的、现在的事实)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孓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解说:用替换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解说:通过揣摩字词体会文章的深意,并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解说:这道题是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解说:通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解说:小结时须言简意赅、提取精要,勾画本节课的轮廓即可。)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这个和那个》,收《华盖集》)

(解说:有助于巩固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鲁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

2.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解说:通过自主学习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5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4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3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课实录及教学反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话表演实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精选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精选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训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合能力测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学评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基础训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四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今世界环境和国人的处境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地领悟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曲折坎坷,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分析和研究的热情,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修养,陶冶情操,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对议论文的阅读要求是要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本文又是一篇驳论文,是鲁迅先生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而做出的批驳。加之今年又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结合今天的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感悟,获得一些人生体验。

教学方式:

1.从文题入手,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去阅读课文,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断。

2.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通过多种形式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看法,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

预习要求:

1.查找搜集有关鲁迅及时代背景和驳论文的有关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2.整理有关今天中国巨大发展的各种信息,课堂展示交流并作出评价。

3.阅读鲁迅先生的《这个和那个》中的一段文字,并且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民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讲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

3.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九•一八事件的相关情况。

【设计说明:通过生生交流及生生评价、师生互动,避免照本宣科,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既检查了预习效果,又扫除了一部分最基本的学习障碍,一举两得。】

二、导入新课,激发热情、兴趣

教师承上有感而发: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军国主义长驱直入,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伟大的爱国者鲁迅先生痛斥、分析和批判悲观失望的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和战斗力。他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的人民,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值得我们学习。

三、理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谈自己初步获取信息的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相互适当解答。

学生的问题归结:

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

明确: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国联”。

(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

明确: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

明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设计说明:让学生能自主理解、自主提问,相互交流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的意识、合作的精神。】

四、学生质疑探究

1.文中的中国人分别指那些人?

明确:(1)指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2)指所有的中国人。

(3)指中国的“脊梁”。

2.鲁迅所批驳和赞扬的是那一类型的人?

批驳: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悲观失望,妥协投降。

赞扬:中国的“脊梁”,广大人民奋不顾身,坚强不屈。

3.作者是怎样批驳的?

明确:驳论证,以偏概全,论证过程不成立,从而推理出论点是错误的。

4.作者在批驳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欲扬先抑、欲擒故纵、极强的讽刺,像“匕首”、像“投枪”。

5.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涵义?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www.chayi5.com]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6.结合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及自己整理的有关今天中国的巨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各种信息,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和犀利的笔触的看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辩中探索、研究,捕捉、筛选信息,并能结合社会现实,去深层次的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张扬个性。】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预习中布置的《这个和那个》片断,根据本文所学,区别其异同。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

【设计意图: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实用的比较阅读方法,借鉴课内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训练,以开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悟自结,可以从内容、主题、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一课一得。

七、作业:

请写一片断作文,介绍今天的“中国脊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成就?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整合材料、表达观点的能力,纵深拓展学生的课堂学习。】

课后反思:

1.化难为易

议论文学生难学、难懂,尤其是驳论文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就是难上加难,加之又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语言简洁、思想深邃的文章,而且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写的,距今已经70年了,因此我课前要求学生来搜集整理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及本文的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既作为一项学习内容,又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扫除了障碍,不全面的地方教师稍做补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把难懂的课文容易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想要学习本文的兴趣,又教给了学生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也检查和培养了学生利用工具书的习惯。

2.化繁为简

本文的结构严谨、论证缜密,语言尖锐泼辣,极富战斗力,可谓体现了鲁迅先生行文“投枪”、“匕首”之特色,因此许多的词语和句子就包含了深刻的含义,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作者不得已而如此,因而抓住这些关键语句的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对“自欺力”、“他信力”、“中国人”、“中国的脊梁”、“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要看看他的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等等词句的深入理解,成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化繁文为简文,且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化难为易,从而凸现本文的主旨。

3.化静为动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促其在阅读、思考、讨论、辨析中,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并且拓展、延伸教学内容,跨越时空,展现今天,把鲁迅先生的静态文章变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无比热爱与努力之情,彰显爱国精神。

(贺锋宁夏惠农区尾闸中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先生在本文中是怎样以一个阶级论者、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眼光来对敌人和有害事物的迎头痛击,并大张伐挞,从而置敌人于死地。

(2)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切体会文中的某些语句、文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

(3)认识并初步学习杂文这种文艺性论文,理解鲁迅的杂文的社会作用和实际意义。

(4)认真领会鲁迅杂文的强大说服力及其严密的逻辑性。

(5)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树立并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教学建议

课文思路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树立了批驳的靶子,摆出论敌的论据和论点。论据是: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一味求神拜佛。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不同的是本文从批驳敌论论证入手指出敌论论证的荒谬,根据论敌的论据根本就不可能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正确的推理应该是:先前的信“地”、信“物”后来的信“国联”。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他信力”也失掉了;求神拜佛只能会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所以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通过批驳论敌的论证,证明了论敌的论点根本不能成立。最后,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举出了自古以来的事实和现在的事实作为论据,使正面的论点立于不败之地。正面论点的确立,又是对论敌论点的间接驳斥。最后,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启示人们擦亮眼睛,从本质上看问题,识破敌人的伪装,同是看到中国人民并未失掉自信力的现实。

写作特点

《?》通过反驳论证来批驳错误的论点,主要采取反证的论证方法。驳论的战斗性和文艺性是这篇杂文的特点。

这篇驳论性杂文,针对当时舆论界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进行有力的批驳。文章在驳论部分,先摆出形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的三个既定事实,随即一一批驳,采取通过反驳论证批驳其论点的方法,从侧面批驳中除摆事实、讲道理外,还运用了反证的方法,先证明对立的另一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正确,来反证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文章有破有立,这篇杂文虽然只有七八百字,却像匕首一样,刺向对方的要害,痛快淋漓。

杂文的特征

杂文有什么特征呢?从广义杂文来说,公认的有三条:一曰“杂”,二曰“文”,三曰“理”。“杂”主要是指它的知识性,“文”是指它的文学性,“理”是指它的思想性和斗争性。当然,还有一些,象“短小”、“讽刺与幽默”都可以算作是它的特点,但下列三点是主要的:

一是知识性。杂文跟一般的议论文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不一样。它常常是谈古论今,说文道理,东西南北,海阔天空,显得很“杂”。但“杂”又不是杂乱无章,是杂而不乱,总是服务于一个中心。这样,在这所谓“杂”的形式下就给人许多知识,给人很多趣味,这就是它的知识性。

二是文学性。杂文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形象性,一个是它的感情性。杂文的形象性是说,杂文不仅可以借助现成的形象来说明道理,而且还可以勾勒出自己的“杂文形象”,从而来生动、形象地阐述事理。杂文的感情性是说,作者要直抒胸臆,要表现自己的个性,要有鲜明的爱憎感情,使读者往往可以感觉到它的作者的音容笑貌,甚至是他的性格特征。

三是思想性和战斗性。关于杂文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我们在讨论狭义杂文时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杂文的形象性

怎样来创造杂文的形象呢?它的基本作法是:抓住某一事物或人物的一些本质特征,以生动的笔触,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特点和脸谱来,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特质的形象。在勾勒形象的同时,也就进行了论证,“潜移默化地从中获得明确的结论”。它的要点是:在勾勒形象的时候,要突出论点所强调的某一本质特征,其余则不需要费笔墨。不要单纯地描绘,要为说理而描绘,在描绘中说明道理。还要分析所勾勒的形象,在分析中使理更明。达到通过形象来说理的目的。这个形象就是杂文形象。这种做法叫做“画像识类”或者是“取类画像”,即通过对某一形象的勾勒,就可以看清一些事物的真谛或一些人物的心灵。它的构思写作过程大致是:选取原形——分析原形——描绘论证。

杂文的性质

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随想、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谨严、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

2、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2、难点: 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背景简介: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

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观点,鲁迅先生特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 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内容简介:

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在斗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了信心。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1--2)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1、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的意思)2、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唯一”的意思) 3、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把这三者联贯起来,其态度是: 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因此有人“慨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 这是报刊上先后宣扬过的三件“事实”,都不过是“公开”的、表面的东西,并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

第二部分: 驳斥论敌的论点和论据。(3--8)

根据批驳的对象不同,分两层。

第一层,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3--5)

“他信力”、“自欺力”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这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二自然段“有人”是指梁实秋等文人,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文章用两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假设复句,“自信”早已失掉,第二个假设复句,是退一步讲,接着指出失掉“他信力”后可能寻找一条“新生路”,那就是相信自己,“但”字一转,“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漂渺、精神麻醉的路。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因此,文中“中国人”究竟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

第五自然段从正面立论,这是三、四自然段所揭露的逻辑结论。既失掉“自信力”又失掉“他信力”走上自我麻醉的道路,就是“发展自欺力”的表现,这一语道破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实质。

第二层,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6--8)

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内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

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

在这一层中,鲁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中国人”作了阶级分析,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第三部分: 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9自然段)

这一部分,鲁迅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必须擦亮眼睛,剥去敌人的伪装,彻底粉碎阴谋活动。同时指出“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的地位不同、立场不同、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不同。“状元宰相”是为一小撮上层统治阶级搞摇旗呐喊的,“地底下”是指中国人的真正代表及其正在奋斗的光辉业绩。这里运用了比喻,含义是: 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亲自到被压在下面的另一个世界里去观察。

小结:

两篇杂文的比较:

批驳层次 《文学和出汗》

揭示谬论 先揭示谬论论点 先揭示谬论的论据,再揭示谬论的论点

再揭示谬论论据

初步批驳 用批驳谬论论据的方法 用批驳谬论论证的方法

深入批驳 用直接批驳法摆事 用间接批驳法摆事实论证与谬论相

实批驳谬论的论点 对立的观点

结 语 从揭露迁入的角度总结 从教育人民的角度总结

相同点:

1、两篇杂文都是单刀直入,首先端出论敌的论点和论据,而后针对论据进行批驳,以摧毁论敌立论的基础;再抓住论敌问题的实质,予以无情抨击。( “人性论”、“自信力”)

2、两篇杂文都是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方法来战胜论敌的,即抓住对方逻辑地的矛盾乘虚而入,一击致敌于死命。

3、两篇杂文在论证的过程中,理论与事实有机结合,说理透辟,判断准确,事实确凿,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作业 :

1、[思考和练习] 第四题、第五题。

2、作文:《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温钧 整理编写)

探究活动

组织指导学生搜集课内外学习阅读过的鲁迅先生的杂文,分析归纳鲁迅杂文的意义。

参考资料:

(一)鲁迅的杂文所反映的生活是非常广泛的,时事政治、文艺思想、妇女解放、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接触到了,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思想斗争史;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史诗。

(二)从鲁迅的杂文中,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看到国民党反动派腐朽和残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欺压;也可以知道革命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

(三)鲁迅的杂文,紧密的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斗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神圣的憎恶和讽刺的锋芒”,指向着一切敌人,以“燃烧着的猛烈的火焰在扫射着猥劣腐烂的黑暗世界”(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续言》),是团结、教育人民和打击敌人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四)鲁迅的杂文,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产物,它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它的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六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①,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