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 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4篇《蜜蜂 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小蜜蜂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能模仿小蜜蜂小脚尖点地,后跟离地起飞的样子。

2、能手脚协调地动作和学习听指令游戏。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活动准备】

音乐《小蜜蜂》,黄、红、白各色的花朵。

【活动建议】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你们喜不喜欢小蜜蜂呀?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小蜜蜂有什么本领?

(2)幼儿自由想像各种小蜜蜂飞的样子,

(3)教师总结:飞的时候高高的,小脚尖点地,后跟离地,手臂平举形成飞的样子。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

2、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表演,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老师一起来表演小蜜蜂飞。

3、学习儿歌《小蜜蜂》。

4、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1)学小蜜蜂飞,学蜜蜂采蜜。

小朋友排好队,两臂侧平举,学习蜜蜂飞,学蜜蜂做蜜动作,屈膝微蹲,弯腰,头向下低,手臂向后伸直,轻轻摇晃小脑,边飞边唱儿歌。

(2)小蜜蜂一起去采蜜。

小朋友排着队两臂侧平举,学习蜜蜂飞,飞到黄色的花朵边,做蜜动作,屈膝微蹲,弯腰,头向下低,手臂向后伸直,轻轻摇晃小脑。然后在飞回来。

到黄色的花朵上采蜜。到红色的花朵上采蜜。到白色的花朵采蜜。

(3)游戏规则:要飞到花朵的边上做动作才能返回。

5、游戏结束,放松活动

师:小蜜蜂们!我们采了那么长时间的蜜,都累了吧,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下吧!

《蜜蜂》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

3、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制作有关蜜蜂的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写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感悟课文,学习2-6自然段,体会法布尔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复习生字词语。

2、检查句子,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读熟了课文,老师找出几个有困难的句子,看看你们的能不能把他们读准确。出示带多音字的三个句子,要求仔细看,用心读。(巩固多音字的识别)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入: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法布尔想对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要做一个试验,具体的实验步骤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相应的句子。

(2)交流试验的具体步骤

(3)试验的步骤能不能去掉一个?为什么?

(4)理解“大概”,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教师引入:试验的结果怎样?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请同学们阅读三、四自然段。

(1)作者认为蜜蜂能回来吗?你从什么地方读出来的?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

(2)第一批回来了几只蜜蜂?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

(3)此时你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这时,小女儿看见“我”回来了,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意外)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

(4)指名学生多人次地带着这种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朗读。

2、学习第五自然段:

引入: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吧,请读第五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第二批又飞回来几只蜜蜂,你是从第几自然段读出来的?你们认为它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大概用了多少时间。

(3)换位思考:现在你就是十七只蜜蜂中的一只,在途中你有可能遇到哪些事情?(可以是困难,也可以是巧遇。)

(4)可爱的小蜜蜂们,你们辛苦了,看到你们平安的归来,我是多么高兴啊!你们看作者是怎么夸赞这些小蜜蜂的?你觉得读时要注意哪些词语?

(5)学生再一次体会读。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让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2)学生多遍朗读第六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再用不是…而是…说话

(3)你们同意法布尔的这个结论吗?请结合他做试验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发布而通过实验证实了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里,而是、这种本能作者就是是生物学家,在当时他也无法解释清楚,从这里可以看出发布而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要向发布而学习什么?

三、拓展训练

其实蜜蜂身上还有好多小秘密和知识,等着爱思考、细心观察的孩子去发现呢,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子吗?(课件出示:蜜蜂的分类、蜜蜂的语言、蜜蜂采蜜)

四、实践园乐园

1、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

2、小练笔:以《失踪的三只蜜蜂》为题,发挥你的想象,注意用词准确。

3、自主实践:了解关于蜜蜂其它方面的知识,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14.蜜蜂

捉蜜蜂———做记号———叫小女儿守着———放蜜蜂

成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小学语文《蜜蜂》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设计理念以及本课教材特色,对于本课教学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指导运用默读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实验过程。

3.指导学习法布尔乐于思考的探索精神与严谨的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梳理作者的研究过程和结论。

教学准备:让学生搜索蜜蜂会辨认方向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

1.播放flash视频“小蜜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下进入课堂学习。并对蜜蜂进行介绍,插入部分“资料袋”内容。

2.简述作者资料,使学生对作者有初步认识,从而学习他的探究精神。

设计师生状况: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大家看一个动画,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呈现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师:同学们,小蜜蜂可爱不?

生:可爱!

师:蜜蜂是勤劳的昆虫,它为了酿造五百克蜜,一只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四圈。今天啊,老师请来了法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来和同学们讲一个关于蜜蜂的故事,我们先来认识认识他。

(展示法布尔资料并讲解)

师:好,下面我们就听听法布尔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学习14课《蜜蜂》。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空题目。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词(7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难读的、难懂的字词。

2.生字词教学

(1)通过课件展现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词,并以课内词组组词,要求同位互读。

(2)开火车,检查学生读音是否正确。期间相机解释“减”、“试”、“概”的写法和字形(概要单独拿来写)以及“几乎”、“阻力”、“推测”、“尽管”四词。

(3)去掉词组,剩下生字,让学生组一个新词。“试”、“验”、“证”、“括”

设计师生状况:

师:同学们,小眼睛看屏幕,老师猜到大家觉得哪些字词有困难,看看老师猜得对不对?(出示生词表)好,下面同位之间互相读读,看看谁读得最准读得最好!(生开始互读)

师:好,来我们来开火车读读这些词组。(读到重点词组“几乎”、“阻力”、“推测”时要求学生解释)

师:大家都读得真不错。现在,还有哪些字词大家觉得容易错的呢?

(若学生提出,则灵活解释)。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能不能帮这些生字找一个课外的朋友,组成一个新的词。

生:试、考试,测试,面试;验、测验,检验,测验;证、证直(师:证直对吗?好像不行,谁来帮帮他)……;括、括号,概括,包括

师:小朋友真聪明,都为生字宝宝找到了新的朋友。

3.互读课文,检查句子读音

(1)要求学生同位互相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2)抽读句子,检查生词读音是否正确。

师:学习过生字词之后,同位再互相读读课文,看看你的小拍档还有没有读错生字词?帮他改正过来。

师:好,小老师们都很认真地指导同位读好生字词了。可是老师我却有几个句子想让我们的小老师教教我,看看应该怎么读?谁来?

(出示:a.我想做个试验。b.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接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c.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不错,来,我们全部大声朗读这三个句子,开始。

(三)默读课文,回答问题(28分钟)

1.默读课文,讲解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划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再次默读课文,告诉老师课文作者做了一件什么事?(答:“试验”)

3.再次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做这个试验?并解释“听说”的用法,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探究精神。

4.全班朗读第二自然段,提问作者为了做这个试验做了哪5件事情?用文中句子回答。

5.把文中的过程句子拆分,每一步出示一次课件,让学生分组读。

6.再次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同位讨论,用自己的话来说出试验的过程。

7.指导学生按板书提示背诵该段。

设计师生状况: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很大声!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默读一下课文,大家会默读吗?默读就是要我们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划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好,现在开始默读课文。(生默读)

师:好了,老师看到有些同学画了一些词语和句子,下面我们再来认真默读一次,然后告诉老师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边默读边认真想。

师:哪位同学说说他读出了什么?法布尔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

生1:我读出了蜜蜂会认方向。

师:真厉害,知道了蜜蜂会认方向。

生2:我读出了法布尔告诉我们他要做试验。

师:原来法布尔要做试验,那么他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下面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然后找出法布尔做这个试验的原因。(生默读)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

生1:因为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师:哦原来他“听说”了。听说课文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1:听别人说的意思

师:既然是听别人说的,那么这个消息一定是可信的、正确的吗?

生1:不一定。

师:就是法布尔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所以他就决定做这一个试验,对吧?

那么我们应该学习法布尔,不能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认为一定是正确的,要通过自己的试验去证明。

师:好,下面让我们再来全部朗读第二自然段,并思考作者做这个试验的五个步骤分别是什么?划出文中的句子。

师: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老师,试验的第一步是什么?第二、第三……

(每一步出示句子ppt一次,并让全班跟读一次。最后让全班分四组读出前四步,最后一步全部一起读)

师:现在我们再次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看谁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出这个试验的过程。同位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师:第一步,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1:第一步:捉一些蜜蜂(板书)

师:捉谁的蜜蜂?

生1:捉自己的蜜蜂。

师:为什么捉自己的蜜蜂?

生1:……

师:捉自己的蜜蜂是为了方便观察。

师:好,那第二步他又做了什么?

生2:第二步:帮蜜蜂做记号(板书)

师:做上记号有什么用?

生2:可以和其他的蜜蜂区分。

师:回答得真好。第三部又做了什么?、

生3:第三步: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师: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看谁最聪明?

生4:可以知道蜜蜂什么时候回来?

师:真聪明,法布尔是让女儿帮自己记录蜜蜂回来的时间,对吗?

师:第四步呢?

生5:走了两公里路,发飞了蜜蜂。

师:真奇怪,为什么法布尔要走两公里那么远呢?

生5:……

师:老师猜啊,走远一点试验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你们觉得是这样吗?

生:是的。

师:谁来完整的把作者做试验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来讲一遍。

生: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公里路→放飞蜜蜂

师:回答得真好。从试验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得出法布尔做事情很仔细,很严谨,不是随随便便的。我们啊要向他学习,要认真的思考每一件事,要严谨细心得做每一件事。

师:现在大家能根据老师的板书把作者做试验的部分背诵出来吗?同位试试

师:谁来试试看?

生:……(背诵)

(四)齐读课文、悬念结课(2分钟)

让学生再次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然后以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作为悬念结束第一课时教学。

设计师生状况:

师:蜜蜂飞得这么低,他们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他们最终能回到家吗?法布尔的试验又有怎样的结论?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下课。

作业:回家查查资料,看看蜜蜂到底是靠什么来找到方向的

(五)教学板书

试验→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公里路→放飞蜜蜂

(起因) (经过)

小蜜蜂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2、感知5的守恒,知道数量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养成认真倾听,专注学习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感知5的守恒,知道数量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活动难点:能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等不同的因素影响,感知5的守恒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1—5以内的数字,并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物质准备:洞洞板和棋子(每人一套);教师示范板及棋子一套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取洞洞板和棋子

(二)感官游戏“小蜂窝”

“让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来玩一次“小蜂窝”的游戏吧。”(放音乐玩游戏)

(三)导入游戏“种小花”

巩固“行”的概念,及手口一致点数

“请小朋友取出5朵红色的花,种在第1行,数字1的后面。边种花,边大声的数出来。预备,开始!”

(四)感知5的守恒

1、感知物体摆放的疏密不影响数量。

“现在老师要把第4行的花朵,隔一个格子种下一朵。

“请问第4行上的花和第3行的花,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呢?”

“第3行的花是一个挨着一个种下的,第4行的花是隔一个格子种下一朵的。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

2、感知物体摆放的形状不影响数量。

“把第4行的花种在山坡上”

“请问种在山坡上的花和第3行上种的花,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的?”

3、感知物体摆放占据空间面积的大小影响数量

“请一个小朋友帮老师把第2行的花种在我们班里不同的地方。种的时候要记住把花朵都种在了哪里。一会儿老师还要请你把花朵找回来。请其他小朋友看着他,仔细看看他都把花朵种在什么地方了?”

(五)按颜色收放棋子,并听音乐把洞洞板和棋子送回家。

“小蜜蜂看到我们种了这么多的花朵,所以就飞回来了。现在小蜜蜂想把花采回家,请小朋友们帮忙,采一朵,数一朵。预备,开始。”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蜜蜂 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3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