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9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9篇《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3、在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水彩笔、圆片

1、长、正方形纸各

2、2种花瓶作业题单

一、创设游戏活动,引入新课。

1、感受分数的产生——数不够用了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现在,来帮老师分一分,好吗?

师:(多媒体出示)看,这是4个苹果,把这4个苹果,分给2个同学,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几个苹果?(2个)

师: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几个?(1个)

师:现在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几个?(半个)或(二分之一)。

2、自主探究一半的表示方法。

师:对,半个。半个苹果是什么样的,怎么分?谁能说一说。

师:不好说,是吧!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想一想,你可以画画、折纸等,试一试。

(教师巡视。学生可能折纸、也可能写字(中)、还有可能直接写二分之一)。

师:谁来说说你心中的一半是怎么表示的?(学生汇报时解释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及时贴黑板。)

3、在比较中感受用分数表示的好处。

师:好样的,学习数学就要善于去理解和创造。

师:如果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每个同学分的。你可以折纸、画画、也可以用像这样的数来表示。开始。

师:(集体汇报)折纸的同学举手,画画的同学举手,用数表示的同学举手。

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你准备怎么表示每个同学分到的苹果?集体汇报。

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班上的6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你准备怎么表示每个同学分到的苹果?(举手回答)

师:还折纸、画画吗?为什么都选择用数来表示?(用数方便)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分之一”

1、认识“”

师小结:看来,用这个数(板书)来表示半个苹果比较方便。知道这是什么数吗?你在哪儿见过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用多媒体配合讲解突出“”的含义)像刚才,我们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课件出示这句话,让生读一读。)

师:另一份是多少呢?你怎样想的?

师:看,把这个苹果从这里分开,其中一份是这个苹果的吗?为什么?

师:看来,要得到这个苹果的,必须怎样分?再读一读。

2、涂“”,进一步理解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知道了“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你能涂出这些图形的吗?想一想,怎样分?平均分成几份?涂几份?拿出题单,做第1题,带上思考去行动。(师巡视,发现涂对的同学)

师随意指一个图:这个表示什么?为什么都用表示?

师小结:看来,无论物体的大小、形状如何,只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都可以用来表示。

3、折一折,拓展几分之一的认识

师:你还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师:你能利用信封中的纸片折出这些分数吗?选一个分数,折一折,涂出它的几分之一,然后和同桌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把自己折出的分数介绍给大家?

生1:我折的是,我是这样折的,先把正方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个正方形。……

师:真能干,折出了这么多几分之一,能看图写几分之一吗?(屏幕出示题)

师:怎样看出来的?

师:要看出几分之一,关键看什么?(图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3小结: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三、认识几分之几,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1、认识四分之二。

师:(指着刚才一个学生用正方形纸折的)这个同学用正方形纸折出了四分之一,你能在这张纸上发现新的分数吗?

师:你来说说你发现的新分数。

(生:刚才这个同学给其中的1份涂上色,表示了其中的,我给其中的两份涂上色,取了其中的两份,因此,我想能不能用来表示呢?)

师:这个同学说到给其中的两份涂上色,也就是涂了两个四分之一,他想到用四分之二表示。你们认为这个同学的发现怎样?(生评)

师:我也同意他们的发现。你们真是一个小小发现家,发现了这个分数,像这个同学的学习就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那表示的是什么,你能结合折纸和涂色的过程说一说吗?

生:表示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二。

2、涂一涂,认识几分之几。

师:其它同学能从刚才的折纸中发现什么分数吗?如果你发现了,把它给涂出来!

(学生独立操作)

师:把你发现的分数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说说你发现分数的意义。(学生交流)

师:想把你的发现展示给全班同学吗?谁来?

生1:我发现了,它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三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三。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二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

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过程:

[片断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师: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个西瓜的一半

(3)一个苹果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6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西瓜的一半、一个苹果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它来表示。

4、收集生活中的分数,如医生嘱咐每次吃1/2的药片和1/4包的药,让学生说说1/2、1/4怎么读、表示什么意思?懂得意思才能正确吃药,不至于吃错药而影响身体健康。

5.折一折:在长方形纸或圆片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片断二]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师: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4.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类比联想,抽象概括

[片断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师: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3.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三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学习开始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即“一半”的认识,引入到1/2的理性认识,并使学生在具体的“分礼物”活动中体验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3、在逐步学习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口,认识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学生动手操作产生分数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

4、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今天,有一位快乐老人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他是谁?

生:圣诞老人。

师:圣诞老人想让我们帮他分分礼物,你们愿意吗?

生:我们愿意。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有哪些礼物?

1、(课件出示4个苹果和2个小朋友)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苹果呢?

生:2个。

2、(课件出示2个桔子和2个小朋友)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桃子呢?

生:1个。

师: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什么分法?

生:平均分。(板书)、

师: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什么礼物?

生:有一个蛋糕

3、(课件出示一个蛋糕和2个小朋友),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呢?(把一个蛋糕)(板书)

生:一半。[如有学生回答出1/2,教师可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认识的1/2,或简要介绍自己学习1/2的途径)[设计意图:教师可通过此问题了解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水平,再有通过对1/2有认识的同学的介绍,其他同学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课外学习方法。]

师: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1/2

1、认识1/2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蛋糕的?

生:平均分。

师:像这样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板书),我们平常说每份是(板书)它的一半,这半个蛋糕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蛋糕的1/2。(板书1/2)。

师:和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个数。

师: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最后概括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分,每份是它的1/2。

师:你们能在这个蛋糕中找到另外一个二分之一吗?

生:(课件展示)生指出另一个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教学,能够让学生加深对1/2的认识,同时也降低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折纸活动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2,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你想在这个长方形上创造一个1/2吗?来看要求:

师:(课件展示)要求:打开学具袋1,每个同学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它的1/2。再和同学们交流折法。

生:小组活动。

生: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折法。

师:(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生: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我们用这三种折法折出长方形的1/2,那么同一个图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吗?

生:讨论回答。

师:不直判断学生回答的对错,而用课件展示验证学生的答案。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2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师:请把你的作品轻轻地放到作品箱。

[设计意图:老师对学生作品的肯定及对他们创作成果的重视]

师:老师这里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你认为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吗?

生:第2个和第3个可以。

师:第一个和第四个也是分成两份,为什么不是二分之一?

生:不是平均分。

师:一个蛋糕,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六边形,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图形练习,加深同学们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二)发现分数

师:现在,我们已经完全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1/3,1/4,1/6,1/8······(师选择一些板书)。

师:想不想也用一个图形表示出你认识的几分之一?

生:想。

师:打开学具袋2,选择你喜欢的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课件展示)

生:小组活动。

师:展示不同图形的1/4。

师: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4。

生: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师:有没有同学折出其他的分数

生:介绍1/3、1/5(如果没有同学折出分母是单数的分数,教师可引导学生再次折出这样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分母是单数的分数折起来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折分母是双数的分数要稍难一些,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折折这样的分数]

[设计意图:发现分数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读写分数

师:同学们请看,像我们刚才认识的1/2,1/3,1/4,1/8······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91页,认真、仔细地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一?

生1:我发现鸽子那里有1/3。

生2:我认为他说的不够清楚,应该是把鸽子的食盒平均分成三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是这个食盒的1/3。

生:······

师:我们认识了这些分数,我们再来写写这些分数。

(课件展示)仔细观察,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

先写一短横,它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老师这里写的3,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

师:你会写分数了吗?我们一起来试试,(课件展示图形)

生:拿手指书空分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实现了教材的重组,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四、反馈练习。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能准确地运用分数了吗?让我们一起试试。

1、下面的图画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法国国旗                        巧克力

2、猜一猜线段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师:我们这样分下去能把分数说完吗?

生:不能。

师:对,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分数。

课后反思: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围绕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

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说明:

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学习开始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即“一半”的认识,引入到1/2的理性认识,并使学生在具体的“分礼物”活动中体验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3、在逐步学习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口,认识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学生动手操作产生分数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

4、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今天,有一位快乐老人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他是谁?

生:圣诞老人。

师:圣诞老人想让我们帮他分分礼物,你们愿意吗?

生:我们愿意。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有哪些礼物?

1、(课件出示4个苹果和2个小朋友)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苹果呢?

生:2个。

2、(课件出示2个桔子和2个小朋友)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桃子呢?

生:1个。

师: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什么分法?

生:平均分。(板书)、

师: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什么礼物?

生:有一个蛋糕

3、(课件出示一个蛋糕和2个小朋友),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呢?(把一个蛋糕)(板书)

生:一半。[如有学生回答出1/2,教师可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认识的1/2,或简要介绍自己学习1/2的途径)[设计意图:教师可通过此问题了解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水平,再有通过对1/2有认识的同学的介绍,其他同学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课外学习方法。]

师: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1/2

1、认识1/2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蛋糕的?

生:平均分。

师:像这样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板书),我们平常说每份是(板书)它的一半,这半个蛋糕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蛋糕的1/2。(板书1/2)。

师:和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个数。

师: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最后概括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分,每份是它的1/2。

师:你们能在这个蛋糕中找到另外一个二分之一吗?

生:(课件展示)生指出另一个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教学,能够让学生加深对1/2的认识,同时也降低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折纸活动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2,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你想在这个长方形上创造一个1/2吗?来看要求:

师:(课件展示)要求:打开学具袋1,每个同学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它的1/2。再和同学们交流折法。

生:小组活动。

生: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折法。

师:(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生: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我们用这三种折法折出长方形的1/2,那么同一个图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吗?

生:讨论回答。

师:不直判断学生回答的对错,而用课件展示验证学生的答案。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2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师:请把你的作品轻轻地放到作品箱。

[设计意图:老师对学生作品的肯定及对他们创作成果的重视]

师:老师这里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你认为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吗?

生:第2个和第3个可以。

师:第一个和第四个也是分成两份,为什么不是二分之一?

生:不是平均分。

师:一个蛋糕,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六边形,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图形练习,加深同学们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二)发现分数

师:现在,我们已经完全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1/3,1/4,1/6,1/8······(师选择一些板书)。

师:想不想也用一个图形表示出你认识的几分之一?

生:想。

师:打开学具袋2,选择你喜欢的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课件展示)

生:小组活动。

师:展示不同图形的1/4。

师: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4。

生: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师:有没有同学折出其他的分数

生:介绍1/3、1/5(如果没有同学折出分母是单数的分数,教师可引导学生再次折出这样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分母是单数的分数折起来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折分母是双数的分数要稍难一些,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折折这样的分数]

[设计意图:发现分数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读写分数

师:同学们请看,像我们刚才认识的1/2,1/3,1/4,1/8······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91页,认真、仔细地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一?

生1:我发现鸽子那里有1/3。

生2:我认为他说的不够清楚,应该是把鸽子的食盒平均分成三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是这个食盒的1/3。

生:······

师:我们认识了这些分数,我们再来写写这些分数。

(课件展示)仔细观察,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

先写一短横,它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老师这里写的3,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

师:你会写分数了吗?我们一起来试试,(课件展示图形)

生:拿手指书空分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实现了教材的重组,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四、反馈练习。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能准确地运用分数了吗?让我们一起试试。

1、下面的图画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法国国旗                        巧克力

2、猜一猜线段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师:我们这样分下去能把分数说完吗?

生:不能。

师:对,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分数。

课后反思: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围绕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

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四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名,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大部分学生胆子较大,个性淳朴。从思想情况来看,学生的随意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完善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课程建设,大力抓好班风班貌、学生文明礼仪。充分发挥少先队德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推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学生的情况特点,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前提下,重点开展几项工作。

三、工作重点:

1、紧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2、建设班风和学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

四、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常规教育

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放学前进行一日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与教育,进行“国旗下讲话”、“十分钟队会”、“晨会”、“主题班队活动”、“讲德育故事”等途径,提高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重点抓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的教育和训练。引导队员按照《纲要》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做“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

(二)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1、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2、深化爱国教育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电视节目,故事会和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结合基础道德教育,强化“关心他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的教育,帮助学生规范品行,端正为他人服务的思想。

(三)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拍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3、路队纪律: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在班级开展路队小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不仅做到快,齐,静,而且能够进行自主管理、每一个路队将分别设立一个小队长,每天定时向班级汇报路队情况,及时监督,及时管理、

(四)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

3、“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晨会和学生讨论环保的重要性,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提一些合理化建议,收集环保方面的成就,在班中进行交流。每月回收费电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评出班级的“保洁小卫士”。

(五)、加强班队建设

1、深化主题班(队)会教育内容,每周主题班(队)会不少于1次,要精心设计,创出特色。

2、和少先队争章活动结合,根据每月不同教育主题,评选优秀队员。

3、结合学校进行的评选“创安先进班集体”内容,进行如下工作:

(1)、制定适合本班的安全公约,

(2)、做好学生日常的安全工作。每日必讲安全

(六)、重视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充分的发展。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并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五、逐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出好第一期黑板报、手抄报、布置教室。

2、改选班干部、组建新班委,布置班级工作。

3、做好常规教育,开展“尊师爱师”活动。

4、9月10日开展庆祝“教师节”活动

十月份:

1、庆祝建国59周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开展环境卫生教育,组织学生人人参加“学校是我家”保持校园卫生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我是“班级小能手”活动,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展示自我

2、召开家长会,交流教育方式,传播最新教育资讯,促进家校联系

十二月份:

1、组织开展读书活动,评比“班级读书明星”。

2、开展体育锻炼,管理好学生进行晨跑、跳绳、踢毽等强身健体的活动。

3、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一月份:

1、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2、庆“元旦”节目

3、做好学期测评工作,撰写学生评语,完成各项总结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读、写分数,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1)做期末复习第4题。

(2)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以为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并说明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2、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做在书上,米、米表示什么?

(2)补充练习:

7分米是米; 56分米是米。

6厘米是米; 28厘米是米。

3、是( )个, 是( )个。

米是( )个米。

4、做期末复习第6题。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1)做期末复习第7题。

(2)补充练习

2、(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铁路。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乙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两队共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千米,他已走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分数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补充

用分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

2、填空。

(1)是( )个。

(2)是( )个。

(3)米是( )个米。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

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p.67第1题)

5、用下面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为什么?

二、教学新课

1、一个食物、一个图形、一条线段都可以看作单位“1”。

2、举几个“1”。

3、其实一把铅笔、一群小羊、一盘苹果、一项工程等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

4、再举几个单位“1”。

5、把4支铅笔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1支)是这个整体的1/4,3份是整个整体的1/3。那么两份呢,4份呢。

6、把6只小羊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2)只是这个整体的1/3。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7、把12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3只)是这个整体的1/4,2份是这个整个的1/4。

8、一个食物,一个图形,组成一个整体一把铅笔,一群小羊都可以看作单位“1”。

9、判断题:单位“1”只能是一个物体、吗?

10、教学分数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理解若干份的意思:1份、2份、3份、4份………。.

11、1/2、1/3、1/4、2/5、3/6、5/8

以上这些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11、教学分母、分子

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母。

表示这样多少份的数,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三、教学例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1/5和3/5。

想:直线上从0到1表示单位“1”,把他平均分成5分,这样的一份用1/5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3/5表示。

试一试:指出下面直线上A、B、C各点分别表示几分之几?

四、巩固练习:

1、把15个圆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用分数()来表示。

2、把12面小红旗平均分成6分,其中的5分用分数()来表示。

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如果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

4、说出下面每一个数的分数单,位,并指出每个分数含有多少个分数单位。

1/75/83/104/159/2031/100

5、4/5是()个1/5。

五、反馈总结。

六、布置作业。

反思:对于单位“1”的教学不够到位,应通过多种例子举例说明。让学生知道单位“1”不仅指一个物体,也可以指一个整体。这是教学的难点。应予以突破。对于分母、分子、分数单位概念的教学不够细腻。应加强。

《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学校,你们分过东西吗?这节课,老师也想请你们帮忙分一分月饼。

出示课件:

(1)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2)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板书:平均分

(3)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师:这半个月饼该怎么表示呢?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二分之一是一种新的数,而且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动手操作,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认识1/2

(1)指导认识(课件)

师:这块月饼,两人就是每人一半,陈老师应该从哪里切?也就是把它怎么分?(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刚才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半正好是这两份中的几份?

师:像这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课件)

(2)教学二分之一的读写

师示范: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在线上写1。

生书空。

(3)追问:在这个月饼中有几个二分之一?“它”指的是谁?

(4)说一说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的?

(指名说2到3个,同桌说,全班说。)

2、找一找,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课件出示题目,看一看,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指名平均分是表示分数的前提。

3、动手实践,折1/2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折出你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师巡堂,生操作。

(1)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表示出图形的二分之一的?(指名说) 生汇报。

(展示不同的几种折法)

(2)师:这些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为什么?

师:折法不同,形状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一份都

是它的二分之一。

(3)师出示不同大小的圆形

师:再看看,阴影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同样是二分之一,所表示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师小结:把一样大的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这样的二分之一才是一样大的。

4.认识其他的分数

(1)师:看来呀,第一次的折纸游戏难不住大家,我要提出新要求了。(课件出示要求)

师巡视指导,找相同图形,不同的份数。

(2)汇报:你折出的分数是怎么来的?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3)师拿出一张三分之三,问: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追问:一个是三分之一,两个是三分之二,三个是?

(4)师:同学们真能干,大家互相看一看,不同的图形,能表示相同的分数吗?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5)师:你还能举出几个分数来?

(6)师指出:像1/4、1/8、1/3、1/6??都是分数。

5.看书质疑。92页,看一看,填一填。全班读一读。

6、出示课本103页,“你知道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93页做一做。第一题。

(2)完成96页。1到2题。

(3)拓展练习。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四、故事。

《 吃西瓜》,为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设疑。

五、全课小结。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P91、P92、P93,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经历几分之一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彩笔、多媒体平台、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复习“平均分”概念,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把4个月饼,分给两同学,怎样才能分得公平、合理呢?(平均分)

那么每人分得几个呢?

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同学,每人分得几个呢?

2.引出分数

1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同学,每人分到多少呢?

“半个”能不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呢?谁知道?

揭示课题:其实,象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则介绍说:一半可以用这样“1/2”的数表示,象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认识二分之一

1.经历二分之一的产生(示课件)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半正好是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师边说边指图)

提问:左边一份是这个月饼的1/2,右边一份呢?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2)一起读一读。师:如果把这句话藏起来,你还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吗?先让生默看一遍,然后课件隐去这句话。谁能说?指名说。(同时教师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3)学写“1/2”。(二分之一的书写顺序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1/2怎么写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先写一短横线,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

然后在短横线下写“2”,这个2表示什么呀?(表示把这个饼平均分成2份。)

最后在短横线上写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一起读,再读一次:二分之一。

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再来一遍:1/2。

(4)折一折,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1认识了饼的1/2,(师出示长方形纸片)那这个长方形的1/2又该怎样表示呢?

请听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2涂上颜色。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

(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

○2汇报: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谁来介绍。

学生汇报:(同时贴在黑板上)(预设:有3种)

○3提问:同样的长方形,折法不同,得到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辨识1/2

下面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吗?(示课件)

(1)(2)(3)

(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

3.提问:1号涂色部分为什么不是这个圆的1/2?

小结: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首先要看它是不是被平均分的。

总结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饼、一个图形,还是其他的,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三、认识其他分数

1.提问:除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板书:1/3、1/4、1/6、1/8……)

2.折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师:想不想用刚才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来表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请听要求:用这些纸先折一折,然后也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并在上面标出几分之一。

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把什么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3.汇报梳理:

(1)展示一个表示1/4的作品。请生汇报。

师:刚才这个同学涂出了…形的1/4,有谁表示出了其它图形的1/4,请举起来。(将每种图形各收一张,师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4吗?然后依次贴出)

(2)提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图中的涂色部分却都能用1/4来表示呢?(生说: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3)用圆表示分数的请举起来。师收取部分作品展示。同时,师依次问:这是几分之一?

提问:同样的图形,同样是图中的1份,为什么是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小结: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就是这个它的几分之一。

四、比较大小(课件展示)

1、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下面我要考考大家。一次,小猴子和小猪在分吃西瓜,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它们俩谁吃的多?为什么?小猪和小猴还没吃,又走来一只大象,它说:“我最大,我应该吃得最多,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6。”你们说,大象能吃得最多吗?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看谁能从这些圆中发现规律?(生答)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母、分子的意义,但本课时不引入分母、分子、分数线的名称。

通过小组活动,分一分学具,获得产生分数的实际需要,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生成分数的形成,并理解“分数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通过剪一剪、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材简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时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课件出示:(视频展示)小明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把一个大西瓜切成大小基本相等的若干份,送给客人分享,小明自己也高兴地吃了两块西瓜。

师:像分西瓜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吗?

生:我妈妈在夏天的时候,也这样切西瓜给我们吃。

师:妈妈在切西瓜的时候,每块的大小是怎样的?

生:每块的大小都是一样多的。

有:有时候,我和姐姐两人吃一个苹果,奶奶把苹果分成一样多的两份,我吃一半,姐姐吃一半。

生:前天爷爷给我和弟弟带回四个桔子,我和弟弟每人两个。

[点评]教师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看短片,说生活,初步体会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我得到了其中的几份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分组活动,探求新知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纸做的“饼”,咱们也一起来分一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学具袋中的圆纸片。

师:我们把这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先平均分成5份,然后分给小组成员。

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沿直线剪开,根据小组成员的多少,分给每位同学。

[点评]这一细节,教师匠心独具,把全班同学分成了人数不等的小组,分别有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和五人组,便于学生体验“我得到了其中的几份”。由于小组成员人数不同,得到的份数必然是多元的,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为认识分数的意义做了铺垫。

在这一环节,我们也看到,由于学生人数不同,有很多的小组不能得到相同的份数,同学们都很谦让,小组长们把多的一份给了其他成员。成功地体现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相互谦让的美德。

师:现在我们把这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你得到了其中的几份?

生1:我们小组有2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

生2:我们小组有3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

生3:我们小组有4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

生4:我们小组有5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

生5:我一个人一个小组,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5份。

生6:我们小组有2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梁楠也得到其中的2份,还有一份放在中间,我想如果要平均分的话,我们还需要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两份。

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个我们以后会学到。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孩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点评]学生通过小组中的分圆活动,亲身经历了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了分数表示的意义,教师同时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一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数学描述数学问题的严谨性。

师:我们把这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你只得到其中的3份,怎么用数来表示呢?(作短暂停留),这个数既要能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5份,又能表示你得到了其中的3份?你能试着设计一下吗?可以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试着设计,小组讨论,显出为难情绪。教师巡视,与学生做情感交流,并不正面回答学生的问题。但讨论很热烈,学生参与面广,思维活跃。

[点评]这一环节,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引导交流,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生:我们小组感觉很困难,既要表示平均分成了5份,又要表示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把5写在前面就写了“53”,把5写在后面就写成了“35”,与整数一样了。

学生再次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学生提出:能不能在中间用一种符号隔开?比如5x3。有学生提出:前后放置不可以,能不能上下放置呢?

教师适时夸赞:同学们真聪明,爱动脑筋,我们的祖先也和你们一样,做了这样的尝试,并发明了这种新的数:把表示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写在下面,把得到的份数写在上面,并用短横线隔开,35(分数产生了!),由于这个数是在分东西的情况下产生的,就把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读作五分之三。

课堂顿时沸腾了,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学生不由自主地念着分数:五分之三。

[点评]分数的产生,从质疑到解惑,水到渠成。

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分数。(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分数,读分数。)这个数表示什么意义呢?师生共同说:35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

师:你能试着把你手中得到的几份用分数来表示吗?能试着读一读这个分数吗?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写作:25,读作:五分之二。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写作:15,读作:五分之一。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5份,写作:55,读作:五分之五。我还发现,我就是得到了一整个圆。

师:你说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想一想,55和一个圆的“1”比一比,谁大谁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37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