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银杏树满足了孩子们提出的要求后很快就干枯了,在孩子们的泪水的滋润下,奇迹般的复苏了。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爱的伟大力量。

2、学习4个一类生字和14个二类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孩子们后来不忍心再提要求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自然界有许多种类的树,你都知道哪些树?(杨树、柳树、松树等等)

银杏树你们见过吗?(出示银杏树图片)

简单介绍银杏树。

2、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最后一片银杏树叶》,齐读课题。

二、初步读文。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听清字的读音。

2、生自由读文,借住拼音读准字音。

3、标记自然段落。(共有7个自然段。)

三、随文识字。

1、读第一自然段。

(1)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是银杏树爷爷。

(2)学习生字“竟、嬉、称”。

称甲骨文是会意字,上面是人形伸出一只手,下面像一条鱼,会意为以手提鱼,手提鱼会意为承受重量,后加形符禾,表示衡量禾的重量。构成形声字。称一称、称霸、称号、称呼、称快

(3)理解词语“究竟”意思是到底,用在句中,表示加强追究的语气。

(4)理解词语“嬉戏”意思是游戏、玩耍。

一天银杏树爷爷说话了,他说了些什么?

2、齐读第二自然段。

3、课文中的孩子们都提了什么请求?读3——5自然段。

(1)相机学习生字“崭、袖、图、颤、抖、枚、捧、激”。

图会意字,从口从。从口表示版图的疆界,与鄙相通,有边城之意。图本意是疆界,引申为地图。又引申为图谋、谋取。

捧形声字,从手奉声,小纂是会意字奉,奉字的意思是双手举物,是捧的古字。当奉字引申为他意之后,隶书、楷书又加形符“手”,表示手的动作。捧的本意仍是双手举物。引申为奉承,拥戴。如捧场。

抖形声字,从手斗声。抖擞的意思是抖动,振动。又指哆嗦。发抖、抖动

(2)注意“崭、颤”字是翘舌音。

(3)理解词语“崭新”的意思是极新、全新。

“袖珍”的意思是体积较小便于带在身边的。

“颤抖”的意思是哆嗦、发抖。

可以请一个学生做“颤抖”这个动作,让大家更形象直观的看到,理解这个词。

“捧”字也可以通过动作演示法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4)银杏树飘下最后一枚叶子之后,怎么样了?孩子们听到银杏树死了,是怎样做的?

相机学习生字“枯、渗”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多读,多强调。

(5)最后银杏树怎么样了?(奇迹般的复苏了。)

学习生字“滋、迹、般”

理解词语“滋润”的意思是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理解词语“奇迹”的意思是出乎意料的不平凡的事。

4、齐读6、7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生字。

“称、捧、抖”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在虚宫格中所占位置要左窄右宽。“图”字第二笔是横折。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读生字卡片:音——字——词

2、出示词语卡片。

二、深入读文。

1、为什么孩子们后来不忍心再提请求了? (体会到孩子们与银杏树之间伟大的爱。)

2、如果让你提请求,你想提什么?

三、熟读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文。

2、齐读课文。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练习。

1、填一填。

一()学校一( )叶子 一()银杏树

一( )泪水一()小鸟 一()美好的愿望

一()神奇的药丸

2、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探究衣袖颤抖 发抖

渗透滋润足迹 名称

地图一般枯叶 复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一些练习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掌握好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16 ()×5<41 6×()<338×()<65

23>()×73×()<19()×4<275×()<23

7×()<37()×9<426×8>5×()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列竖式计算

65÷7= 25÷5= 52÷6=

3、填上合适的数。

△÷8=□……☆☆最大是()

△÷☆=□……3☆最小是()

□÷4=6……△□最大是()

4.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完成,集体交流。)

(1)35个车轮最多能装几辆小轿车?

(2)19包牛奶,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包?还剩几包?

(3)46个同学要乘车去观光,每辆车限乘5个,需要几辆车?

(4)一星期有7天,三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5)果园现在有55箱水果,每辆运输车最多能装8箱水果,

(提问题并解答)

(6)同学们排队做缆车上山,每辆缆车有4个座位,小红站在第5位,应坐第几辆缆车?小明站在第25位,应坐第几缆车?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三

【原文】

两百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字词学习】

字:搞、顾、慢、辆

词:散步、热闹、衣襟、掏出、继续

【重点句子】

1、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2、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3、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

( ) ( ) ( ) ( )

二、汽车要开到哪里去,快来指挥一下吧!

1、王明最怕做( )题,因为她太( )了。

2、李时珍是举世( )的医学家,他写的《本草纲目》为人类社会做出了( )的贡献。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

( 移动) ( 粉笔) ( 开始 ) ( 思考 )

二、汽车要开到哪里去,快来指挥一下吧!

1、王明最怕做( 计算 )题,因为她太( 粗心 )了。

2、李时珍是举世( 闻名 )的医学家,他写的《本草纲目》为人类社会做出了( 巨大 )的贡献。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第3、4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和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试商。

教学准备:

点子图若干张,表格,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颗糖,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得同样多,有几种分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2÷2=6(人)12÷3=4(人)12÷4=3(人)12÷5=2(人)┄┄2(颗)12÷6=2(人)

12÷7=1(人)┄┄5(颗)12÷8=1(人)┄┄4颗。随机指一个有余数的算式,让学生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教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均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余数,还有种就是分后有剩余的,但每次余下的数都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复习引新。

(1)出示题:有6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3=2(盘)

竖式:

答:可以放2盘。

师: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下你会计算吗?有7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想一想,问题要修改吗?

2.教学试商的方法

(1)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意思列式,7÷3

(2)小组讨论:商是几?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表7个桃子来分分看。

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商的?(请个别学生谈想法。)

(3)那么7÷3的竖式该怎么列呢?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下吧。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谈话:我们求商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想。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一句口诀是三()得七的?(没有)再想一想:有没有一个数和3相乘的积最接近7,但又小于7的?(有)

7下面应该写几,为什么?“6”表示什么?

师生在谈话过程中完成如下板书:

4.带着问题看课本上的例题:

(1)为什么把一个桃子放在一边?

(2)为什么商后面写“盘”,余数后面写“个”?

(3)竖式上各个数各表示什么?

(4)竖式中,商1或3行吗?为什么?

5.尝试完成“试一试”。

(1)请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师有17个气球,分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2)学生用刚学到的方法独立计算。

(3)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竖式计算,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①商2余7的②商3余2的……

思考讨论:哪些商合适?哪些商不合适?为什么?(师生共同分析原因)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和进行竖式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用投影仪展示某学生的竖式计算并让他选两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做。

四、课堂

这节课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怎样试商?(想几和除数相乘接近被除数而又小于被除数。)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巩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能力:引导学生读读、画画、想想的`方式感受月亮湾的美丽,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小导游,按顺序介绍月亮湾的美景。

情感: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更加热爱美丽的家乡。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准确书写;背诵课文。

难点:根据课文内容描述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口头)

映示填空题,生回答后出示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 (美丽)的村子、

(粉红)的桃花、 (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的朝霞。

一( )小河 一( )鱼儿 一( )石桥 一( )茶树

2、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

答后板书: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村后:山坡

修改:比较下面两句话: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哪里?(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清清的”,它比第一句好,因为它说得具 体,能显示出河中的倒影更清晰,色彩更鲜明)请齐读这两句体会一下。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c. 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

d. 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

二、分组绘画,指导背诵

1、用彩笔画出各种景物。

(1)座座房子(表示村子);(2)拱形的石桥;

(3)田字形的农田;(4)三角形的山;(5)月牙状的小河。

2、根据课文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教师行间指导)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3、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课文。

修改:板书:(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学背课文。

(1)指名背 (2)集体齐背

三、实践体验、争做小导游

1、月亮湾这么美丽,谁愿意当小导游,带着游客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

2、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以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游客,还可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想象。

3、学生上台做导游,其余师生都做游客。

修改: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游客,还可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的想象。

四、写字教学。

1、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

2、交流。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如:比较法,口头组词 。

/朝 /像 /坡 /映 /烂

\明 \象 \波 \英 \兰

(2)说说汉字笔顺(书空)。

3.指导写字。

(1)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

(2)提示注意点:

坡:左右结构。左部“提土旁”和右部“皮’’的写法同前,全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映:左右结构。左部“日字旁”写法同前;右部“央’’的中“横”要长,“{CHAYI5.COM}撇、捺”舒展,保持右部稳定,全字左窄右宽。

朝:左右结构。左部下面的“十”其横画左伸右缩以让右;右部“月”体形宜瘦。全字左宽右窄。

(3)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

1、你的家乡哪里最美?试着画一画,再向同学们作介绍。

2、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3.月 亮 湾

美丽↙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热爱

↖村后:山坡 茶树 歌声 ↙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3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