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优秀3篇)

发布时间: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看《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的教学设计思路,主线:凸透镜的基本知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应用。可见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重点。

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也初步了解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组织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由此可见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好课例。

教材中对于实验探究是这样安排的:先给出或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再让学生观察u>2f、2f>u>f、u

(二)分析学生情况

1.知识储备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凸透镜不太了解,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的就更少。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介绍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种光学仪器,通过这些光学仪器的成像实例使学生建立凸透镜成像概念,同时通过前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了什么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等物理概念,这就为本节的教学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2.技能储备

通过前面的小孔成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同时也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学生对于蜡烛的使用非常熟练,从技能上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学习心理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是: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是:①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www.chayi5.com(法。②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4.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上。因为这是学生在物理课上经历的第二次探究实验,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缺乏经验,因而把它作为重点。

把难点放在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对于实验探究学生处于起步阶段,记录数据后,分析这些数据归纳得到结论,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因而此处确定为难点。

二、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1.学生体验一:教师手持一张精美的中央电视塔图片在教室中前后走动,学生用凸透镜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你观察到什么性质的像,是在什么情况下观察到的?”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自主探究,亲身感触到凸透镜成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与物距有关,引发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猜想。

2.学生体验二:让学生用另一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与前一透镜竖着并排放置,同时观察图片,学生通过对比,得出所观察到的像是不同的,进而引发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可能与透镜焦距有关的猜想。

通过以上体验活动,学生从中感悟到凸透镜成像是有规律的,物距和焦距都会影响到所成的像,由此完成猜想。

(二)设计实验,操作记录

1.制定实验方案

提出猜想后,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过光具座,教师先展示器材介绍构造(投影),再示范调节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在光屏上找到像;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怎样观察虚像? (3)如何测物距和像距?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物、镜不动,光屏前后移动时,光屏上所成像会变模糊,通过观察学生感悟到物、镜一定时,清晰像的位置是一定的,为学生实验做好铺垫,教师再示范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操作要领。

对于如何观察虚像,可以示范当物由远及近靠近凸透镜时,光屏无论怎样移动都不成像,这时把眼放在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成虚像,与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相同。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养成积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去除实验中可能影响学生探究的干扰因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探究实验。

根据所给实验器材和相关实验操作要领,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经过展示和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后,把学生分为三大组,给各大组焦距不同的透镜,学生进行实验时,观察成缩小

倒立像、放大倒立像、正立放大像时的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在学案上的表格中。

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因为学生处于实验探究的初级阶段,对于表格的设计会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后面的教学能够顺利展开,此处直接在学案中给出实验记录表格。

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学生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巡视,辅导实验。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后,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统一输入Excel表格进行多组数据的处理(投影),现以四组过去学生实验数据为例,通过对表格中物距排序的处理,使学生很明显的发现放大、缩小的分界点及虚实像的分界点,此时教师再说出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让学生归纳出物在什么范围内,凸透镜成什么像,学生自然会把10厘米、20厘米作为分界点,这时实验中使用凸透镜焦距为5厘米的学生们会不认可这一结论,学生们会建议再处理另一大组的数据,结果找到的分界点是5cm和10 cm,根据数据引导学生思考,透镜不同,焦距不同,所以分界点不同,进而由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因为学生虽然能够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到两个分界点,但如何从数据中分析出成像的性质与焦距有关,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比不同大组的数据找到与焦距的关系,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带给他们的成功与快乐。

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针对物体在一倍焦距处、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什么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物距大于2f成放大的像,小于2f成缩小的像,则2f处成等大的像。

此环节的设计使得学生探究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更加完整。

(四)小结

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五)当堂巩固

用一个试题来巩固所学。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本文获北京市2019年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篇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以下是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第一节透镜、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

通过前面的小孔成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以及生活中的透镜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凸透镜成像概念,能区分实像和虚像,从而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物理的启蒙阶段,,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他们的身边事物入手,引起学生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目标: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方面目标: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体会如何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物理知识和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实验体会到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三、重难点

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在科学探究中收集数据,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

说教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采用探究性教学法。

说学法:

教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的方法。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

教具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教师手持一张精美的图片在教室中前后走动,学生用凸透镜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你观察到什么性质的像,是在什么情况下观察到的?”接下来让学生用另一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与前一透镜竖着并排放置,同时观察图片。通过以上体验活动,学生从感悟到凸透镜成像是有规律的。提出猜想。

2、设计实验,操作记录

(1)组织讨论实验方案

提出猜想后,验证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物、镜不动,光屏前后移动时,光屏上所成像会变模糊,通过观察学生感悟到物、镜一定时,清晰像的位置是一定的,为学生实验做好铺垫,教师再示范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操作要领。

根据所给实验器材和相关实验操作要领,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经过展示和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后,把学生分为三大组,给各大组焦距不同的透镜,学生进行实验时,观察成缩小倒立像、放大倒立像、正立放大像时的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在学案上的表格中。

(2)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后,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统一输入Excel表格进行多组数据的处理,现以四组过去学生实验数据为例,通过对表格中物距排序的处理,根据数据引导学生思考,透镜不同,焦距不同,所以分界点不同,进而由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针对物体在一倍焦距处、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什么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物距大于2f成放大的像,小于2f成缩小的像,则2f处成等大的像。

3、小结、作业

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思考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这一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凸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师:我手里有个照相机,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请举手!请你给一位同学先拍一张全身像、再拍一张较大的半身像。其他同学观察照相机和被照同学的距离有没有变化。

(学生拍照后,教师利用电脑将两张照片展现在大屏幕上。)

师:这两张照片的大小不同,可能是因为刚才拍照时什么发生了改变引起的?

生:被照的同学和照相机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师:我们再做两个实验:请同学们拿起自己手中较大的凸透镜,先靠近课本看书上的字,再伸直手臂看大屏幕,观察两次成像情况。

(学生实验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这两次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师:刚才实验时凸透镜两次成像不同,可能是由于什么条件不同造成的?

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

(二)进行新课

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板书:【提出问题】 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可能跟物距有关。

生: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板书:【猜想】  ①可能跟物距有关;

②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非常好,我们今天用实验只研究一下凸透镜所成的像跟物距的关系。

板书:【设计实验】

师:我们现在要用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跟物距的关系,需要哪些器材?

生:需要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

师:实验时你要刻度尺测量什么?

生:测量物距、像距。

师:还要观察什么?

生:观察像的大小、虚实、正倒。

师:要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跟物距的关系,需要控制什么因素不变?改变什么?

生:控制凸透镜的焦距不变,改变物距的大小。

师:下面请各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准备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方案来探究?

(学生讨论,请一位代表回答。)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非常好!注意,实验时要想在光屏中央得实像,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放在同一条直线上;要先确定物距,再来回移动光屏进行观察,至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为止。

师:请各小组成员共同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表格,并投影展示,教师指导学生修改、补充。)

凸透镜焦距f=10㎝(a组)

序号 物距与

焦距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① u>2f

② u>2f

③ 2f>u>f

④ 2f>u>f

⑤ u<f

⑥ u<f

凸透镜焦距f=5㎝(b组)

序号 物距与

焦距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① u>2f

② u>2f

③ 2f>u>f

④ 2f>u>f

⑤ u<f

⑥ u<f

师:这个实验探究的目的是:凸透镜所成的像跟物距大小的关系。各小组的组长负责分工:选两位同学进行实验操作;选一位同学填写实验表格(先将“物距”这一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设计好具体数值,再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同时所有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成像规律。

(学生根据实验表格依次完成6次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凸透镜所成的像跟物距的关系。)

板书:【分析和结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 像的大小:

当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 像的虚实:

当u>f 时,成实像;

当u<f 时,成虚像。

③、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师:你的猜想正确吗?

生:正确。

(教师展示凸透镜成像现象。)

(三)巩固练习:

①下列三幅动画在生活中分别有什么应用?(课件展示)

②摄影师用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位同学照了一张全身像,再想给他照一张半身像,照相机和这位同学间的距离应怎样变化?

(四)归纳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用实验探究一下“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整倒跟焦距有什么关系”。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37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