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飞天》教案【最新8篇】

发布时间: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8篇《《梦圆飞天》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梦圆飞天》资料 篇一

今天,我执教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这一课。《梦圆飞天》写了我国的“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这篇课文激情澎湃,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与骄傲。设计3课时授完,我讲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这一课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神州”5号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汇报交流来掌握新知,是一节完整的课。其亮点如下: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一个教育重点。所以,在本节课中,我非常重视这一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在初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明确读书要求。读书要求里的第一条就向学生提出了良好的读书习惯。2、在检查完生字的认读之后,重点指导学生写字,培养学生写好字的习惯。3、注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在四读课文,把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读一读,感悟和体会人们的心情时,我让学生边读边划,并把自己的感受以批注的形式写下来。这样学生就养成了有读有悟,随文记录的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合理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到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如:1、当学生找到印象深的场面是第12自然段描写火箭升空的段落。并说“读了这一段我十分感动,我从发射的一刹那间,我觉得祖国十分强大……”时,我及时的播放课件,看完之后再让学生读读这段话,体会人们的心情。这样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是一个由理解到直观理解然后再回到理性上的感知。2、当学生找到杨立伟眼中的太空和地球这一段,谈感受时,我及时的播放杨立伟在太空中拍摄的太空和地球的画面。并让学生说说看到画面想说什么?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我在这时又通过多媒体课件使用了从直观到理性的理解方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注重导语和过渡语的使用。恰当的导语和过渡语就像一根线可以把几个不同的环节巧妙的、自然的串连起来,使整个一堂课浑然一体。在本节课中,从新课导入、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学写生字、指导朗读难读的句子一直到感悟印象深的场面,我都设计了不同的导语和过渡语使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巧妙自然。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对教材不熟悉。讲课过程中不能做到沉稳,因慌张两次写错字,而被学生指出。

二、教师的课堂调控不佳,在指导学生读难读的句子的时候用的时间过多,而导至时间前松后紧。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对差生关注的太少,面向全体学生上做得还不是尽善尽美。

教后感悟:

“熟能生巧。”不能轻松自如的驾驭课堂,说明自己的课前准备不充分,教材钻研的不透。“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梦圆飞天》资料 篇二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蕴藏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神州”5号,每一个中国人都记住了这个响亮的名字——杨利伟。这篇通讯报道激qing澎湃,充满喜悦与自豪。教学这一课,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课堂要抓好朗读的训练是难点。

首先,教师得有激qing,这样才能以激qing激发激qing。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应想方设法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有时同样的一句话,但是由于说话时的语气、语态的不同,所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课文中有好几个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有发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场面,有发射成功后激动人心的场面等等。要想让学生能对课文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比如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发射前紧张气氛那一部分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比如什么时候也曾有过“心弦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再如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发射成功后的场面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想到了哪些成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才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再次,在指名朗读时,要注意一开始尽量不要叫朗读最好的学生。我有时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也经常一开始就叫班中朗读最好的学生来读,但接下来如果再让其他学生朗读的时候,往往就很难看到有人举手了。可能在大家的心里都认为自己没有他读得好,也就没有那个积极性了。这时如果你说“谁能比他读得更好”或者“谁也想来读一读”,那等于是没说。大部分学生在一开始朗读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子朗读到位,这时作为老师就得及时引导,而这引导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如果每次都让朗读好的学生来朗读,其实无形中是在剥夺其他学生的学习机会。

总之,朗读应该成为本课教学的主旋律,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梦圆飞天的激动之情、喜悦之情、胜利之情、自豪之情。此外,让学生课前去了解一些有关神州号飞船(特别是“神州”6号载人飞船)的信息,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学好这篇课文也是有帮助的。

《梦圆飞天》资料 篇三

教材分析: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教学预设中将文中激动人心的场面作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基点是教学设计的制高点。找准文本中煸情的几处要点是调控课堂的关键。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录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2003年10月15日这天,随着“神州”5号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板书课题:5 梦圆飞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那激动人心的事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神州”5号及杨利伟的情况。

二、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怎样描写的?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3、指名读描写了激动人心的场面。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2、有感情地朗读。

3、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课文是怎样写的,谈谈你的理解。(小组交流,汇报)

随机引导:

(1)读二——五自然段,找出描写人们为“神州”5号航天飞船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齐读)

(2)你从第二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环境、送行的人、神情)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们激动的心情,杨利伟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4)杨利伟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学习第二段

1、继续交流: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随机引导:

(1)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谈你的理解、感受。

(2)指导感情朗读,(教师适当范读)学生展开想象

a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

b “十、九……二、一!”“点火”“起飞”(命令简短有利,想象现场特有的气氛)

c 抓住“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拔地而起”感受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

d 描写人们脸上的神情的三个简短分句,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更比一层强烈的人物思想感情。

三、学习第三段

1、默读: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2、理解杨利伟的两次讲话,感情朗读。

(1)体会杨利伟当时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语调激昂、声音洪亮、充满自豪)

(2)体会杨利伟初次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四、学习第四段:

“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有什么意义?(读第四段)

五、总结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起来了,读了课文后,我们能不激动吗?请同学们带着激动、喜悦、自豪的感情再读一遍课文。

六、作业

交流收集的关于“神州号”飞船的信息。

板书设计:

5、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梦圆飞天》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词语。

华夏儿女 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朝夕相处 肃然伫立 奉命执行 待命出征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 划破长空

地动山摇 腾空而起 直指苍穹 控制中心

炎黄子孙 海外侨胞 清晰可辨 梦想成真

2.围绕课文内容,用上这里的一些词说一段话。

二、新授。

1、过渡:同学们知道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吗?

出示:“人类第一位向往飞向月球的是谁?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美丽姑娘。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是一位美国人。那位美丽的中国姑娘就是嫦娥,那位美国人就是我。”15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访问中国。在演讲时,他蓝色的眼睛俏皮地一眨,说了上述这段令人难忘的“开场白”。

a.指名读。

b.你看了这段话有何感想?

2、过渡:那么,杨利伟又有何感想呢?

出示:那一年,23岁的空军飞行员杨利伟正驾驶战鹰在中国大西北上空刻苦训练。每当飞过中国飞天梦的摇篮——敦煌古城,飞过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轩辕黄帝陵时,他都会想起美国宇航员那段让中国人感到尴尬和苦涩的话,他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回这口气!

3、过渡:15年后,杨利伟终于梦想成真了。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车轮一起来到历史性的时刻。

出示:

时间:2003年10月15日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飞船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

4、让我们先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看那儿的送行场面。请同学们齐读1-4小节。

过渡:中华民族为了圆这个千年飞天梦,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全国有十几万人直接参与了“神舟”5号飞船的研制和发射工作,所以说这是一个科学大工程。现在这个飞天梦就要实现了,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吧!(播放视频)

5、默读5-15小节,边读边思考,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划出有关语句,并做上批注。

6、学生交流。

7、过渡:假设你现在就是杨利伟,请你在外太空将你深情的问候传回到地球。

出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

8、过渡:杨利伟眼中的地球和太空又是怎样的呢?齐读19小节。

9、小结:全世界华夏儿女的飞天梦实现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飞天梦实现了,齐读20小节。

三、作业:

课后搜集关于“神舟号”飞船的信息,与同学交流。

《梦圆飞天》教案 篇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质疑课题,初读课文。

1)黑板上板书课题《梦圆飞天》,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着重理解“梦”、“梦圆”的意思。

3)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二、检查朗读情况,正字正音。

1)请学生分别朗读自己喜欢或者能读好的部分。

2)正字正音。如:冽liè乳(rǔ)rǔ伫zhù橘jú

三、再读课文,指导分段。

1)指导学生分段时,提示学生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

2)分段如下:

第一段:(1--5)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场为“神舟”飞船和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第二段:(6--15)“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第三段:(16--19)杨利伟从太空中向地球发回问候,向儿子描述他眼中的太空和地球。

第四段:(20)浩瀚太空从此留下中国人脚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终于成真。

第二课时(详)

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

1、多媒体屏幕上出示以下词语:

肃然伫立腾空而起梦圆飞天

无比激动呼吸急促澎湃的激情

指名学生读词语。

2、用其中的词语说说课文内容。指名一二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地同时,让学生用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说说课文内容,达到复习课文的目的。】

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1、导入: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找出来读一读,可以用一两个词语写下你的体会。

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2、同学们刚才都在认真写着,还有的读得很认真,请同学们说说,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3、师生交流:

预设1:

1)第6自然段。“随着发射的时间一分一秒地逼近,……急促的呼吸声。”这段话由学生讲出来后多媒体屏幕上随机出现。

2)为什么这段话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

能说具体些吗?

“绷得紧紧的、急促的呼吸声”在屏幕上字体变红色。

【字体颜色变红是要突出这两个短语在这句话中所起的作用。】

3)请你把这种感受用朗读体现出来。

4)老师真的听到你紧张的呼吸声了。还有谁也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呢?说说理由。

5)请你也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吧。

教师补充材料:请同学们看航天事故一栏表。网页中会出现巴西火箭爆炸致22人死亡。哥伦比亚号返航坠毁等航天事故。

【通过学生自己点击去寻找神舟5号飞船发射前的一系列事故,让学生感悟到航天飞船发射升空是多么的艰难,又充斥着危险,特别是当神舟5号快要发射之前,发生的事故对于我们国家、人民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有直观的感受。对于人们的心弦会绷得紧紧的、急促的呼吸声,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6)再读这一段话。

7)如果你当时就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周围,正等待着神舟5号飞船点火起飞。你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其他同学对哪句话印象深刻呢?

预设2:

1)第9自然段:“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这段话由学生讲出来后多媒体屏幕上随机出现。

2)为什么这段话会让你印象深刻?

3)能说得具体些吗?

4)如果你就在现场观看,心情会怎么样?(紧张,激动)

5)请你说详细些?(因为倒计时的时候就要发射了。)对,首次发射的激动,把你的激动读出来。(一人读)从你的声音,从你的表情看出了激动,其他同学呢?你觉得这十秒钟预示着什么呢?(成功与失败)根据学生回答灵活改变。(每回答一次,读一次)

6)教师总结:是啊,这10秒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它牵动近14亿中国人的心,它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

7)十秒钟后,会出现什么呢?(神五飞天的场面)那你想看让人紧张,让人翘首以待的神舟五号升天时候的情景吗?好,今天许老师也圆你们一个梦。

8)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低低的倒计时。引读:10.9.8——点火,起飞!播放课件。

【播放神舟5号点火发射升空场面为学生以直观感受,更能激发学生对飞船成功升空后地激动与喜悦之情。也为理解下文设下铺垫。】

9)火箭越去越远了,我们的心也随之而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内心又在想什么呢?

10)句子练习:

面对腾空而起的“神舟”五号,我。(多媒体屏幕出示。)

让学生完成练习。指名2-3人。

注:如果学生先说第12节的话,引导学生想看神舟号腾飞。顺带教学第九小节“十秒倒计时”。

引导语:哦,要想看到神州腾飞的情景,我得听从工程总指挥的命令,你看上文都有十秒倒计时,我请你一个读一读这10个数字。想一想,我们读着这10个数字?心情是怎么样呢?

(联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课文中哪一段具体描写神舟飞天的情景的呢?

多媒体屏幕出示课文中的语句。

1)“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2)这段话你能感受到什么呢?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的?

3)谁来把这种气势读出来呢?

4)男同学一起读读出读出神舟五号腾飞的气势!

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呢?(

预设3:

1)第14自然段:“三分钟后,电波传来了杨利伟地声音……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多媒体屏幕出示。

2)为什么这段话让你印象深刻呢?

(说明了这样的喜讯传遍了祖国各地,因为这是成功的喜讯传达得非常的快非常广。那让我们也大声的将这喜讯告诉全世界吧!)

3)齐读13和14自然段。

还有哪里让你印象深刻呢?

预设4:多媒体屏幕出示第15自然段“神舟5号发射成功!……无限的自豪。”

1)为什么这段话让你印象深刻呢?(表现了人们的兴奋与自豪。)

2)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三、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1)巨龙划破长空,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寄托着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飞天梦的神舟5号发射成功了。

2)让我们听听来自太空的问候吧。(出示第十七到十九自然段。)

3)如果你是我们可敬的杨利伟叔叔,此时此刻的你,会怎么说这段话呢?

4)指名读第十七自然段。

教师评价:我感受到了你的激动,你读出了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你语调高昂,充满了自豪!你铿锵有力。

5)还有好多人想读,这样我们一起读好这段问候。

6)在与家人的通话中,杨利伟告诉儿子,他看到了我们美丽的家了,我们同学想不想也看到呢?好,就让老师也圆你们一个梦吧!(欣赏美景)

7)播放从神舟5号飞船上拍摄到的太空和地球的美丽景致。

【通过播放这段视频,让学生欣赏到从太空中看地球的美景,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之情,激起学生探索太空、探索宇宙的兴趣。】

8)看了这样一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吗?指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述说。

9)这样的景色确实美妙,让人神游向往啊!你能通过读的方式读出来吗?指名2人读。确实很美,老师想与同学们配合读,好吗?教师引读。

10)写话练习。

《梦圆飞天》教案 篇六

一、说教材

《梦圆飞天》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首篇课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州”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主题是“科技之光”,《梦圆飞天》就是围绕这一主题来安排的。“神州”五号是2003年发射的,在时间上比较接近学生,在选材方面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奥妙。

(二)、本篇课文我用三课时来完成,针对这篇课文较有感情的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生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4点: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男女同学轮流朗读课文,师生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神州”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喜悦与自豪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4、品德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设重难点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熟,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四)、教具准备:拷有图片和视频录象的u盘、《歌唱祖国》的光盘,重点句子的纸张。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一)、看录象,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重点读,以读促解,理解课文。

(三)、看录象,激发想象,加深理解。

(四)、课堂演,丰富课堂,加深体会。

(五)、感情读,大胆质疑,谈谈收获。

(六)、创情境,课外延伸,资源共享。

《梦圆飞天》教案 篇七

王崧舟说:“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充满诗意的课堂是美妙的,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如王崧舟所说,诗意的课堂需要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探究、体验。看来诗意的课堂需要不断苦苦地寻求。《梦圆飞天》一文时,这篇课文是根据新闻报道改写的,直白的语言,平实的记事,这样的文章也能上出诗意来吗? 思考之后,我决定从板书入手。

师:谁来用词语概括一下本文记述的事件过程?

生:送行 发射 问候 圆梦

教师板书:

送行

发射

问候

圆梦

师:送行的场面很壮观,读读杨利伟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

师:哪些词让你感觉到杨利伟对这次航天任务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生:待命出征

(补板书:待出征)

师:火箭腾空而起,场面是何等壮观,哪些词语写出了壮观?

生: 腾空而起  直指苍穹

生:地动山摇  轰鸣

(补板书 划长空)

……

板书:

大漠送行待出征

飞船发射划长空

太空问候情意深

千年圆梦今成真

师:写诗也要字斟句酌,你们看这首小诗中有没有字词需要斟酌一下呢?

生:我觉得第二句中的划不如改成文中的破,这样想的更有力度些?

生:圆梦改成梦想或许更好些,似乎语法更准确些。

……

诗意语文,应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闪耀生命光华的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王崧舟)。诗意的课堂,应该是和学生们一起陶醉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感受着语言文字的美妙。语文课如何上出诗意确实是一大难题。如何将语文上出诗意来,可以在很多地方挖掘,如在文本的深处挖掘,在文本的意境中挖掘,也可以在师生的语言中挖掘等等。

诗意的语言。诗意的课堂需要诗一样的语言。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学生,备文本,还要备语言。上课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师语言,优化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教师所说的话,不应该是脱口而出,而应该备课时就深思熟虑,想好自己课堂上要说的话。话语中最好穿插一些诗句、成语、名言、警句……有了这些美词佳句的点缀,教师的语言就会充满诗意。同时在学生回答时也要多鼓励学生可以引用到一些诗词、俗语。在充满诗意的师生对话中营造诗意的课堂。

诗意的板书。一节课下来,黑板上留下来的板书,绝不应该是一些词语的堆积。板书也应该更有诗意一些,以上案例就揭示了:板书只要稍加修饰也可以变得富有诗意。诗意的板书也不仅仅是这样诗体的板书,可以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字眼,也可以一两幅简笔画,这样的板书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含义隽永的的。

《梦圆飞天》教案 篇八

新授(新授部分)

1.指名读生字词

乳白色执行滑坡控制侨胞边缘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4.学生描红

5.指名问贰为什么要描“缘”这个字呢?(学生说)是的,老师和你有同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教师黑板范写,学生书空。

(1)猜猜这个“缘”是什么意思?

(2)“缘份”:是啊,今天老师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也真一种“缘份呐”!

(3)你想到了我们文章的一个词语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一个教育重点。特别是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的能力的培养在本课堂教学开始更为突出。】

6.请大家再拿起你的阅读材料,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1)学生读

(2)大家读得很认真,请你把觉得难读的部分读一遍

(3)指名学生读:(读得真好,请他掌声)

(4)再指名读(你读的时候,老师闭着眼睛在听,真是太美了)

(5)再指名读

【读通语句是本次教学中教师紧抓的又一个重点。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前提。通过扎实的训练,学生在朗读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到位。】

7.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

【此处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说话的准确性。】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

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我很骄傲,也自豪,我们应该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了。

【因为感动而激动,因为激动而感动。所以教师在这里让学生从内心先行涌起自豪的情愫,为下文的学习作一个铺垫。】

8.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好好读读文字材料,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1)学生读

(2)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学生写阅读感受)

【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9.师生交流

(1)学生说:我找的是第12自然段,(学生读),我仿佛是看见神州五号被托入了太空。

学生2:我感到十分感动,我从发射的一刹那间,我觉得祖国十分强大……我觉得人们发射前十分紧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高兴的。

你们想看看这幅场面吗?

播放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看到这样的场面还想读读这段话吗?(学生读烈焰升腾……直指苍穹。)

(2)学生2:我觉得从倒计时的地方可以感觉特别紧张。

你能把这种感觉给我们读出来?(学生读)

我仿佛回到了那天的发射现场,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学生齐读(6—11小节)

【这里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个轮换交替:1、理解;2、直观理解;3、理性上的感知。】

(3)还有没有其他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3说:胜利的喜悦……这里短短的一段话,却表现了大家的兴奋和自豪。

(教师板书:紧张、激动、喜悦、自豪)

你们自豪吗?让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读这段话。我读第一句话;

学生读下面的话。(自豪!)我们再来自豪一次,好吗?(学生再读这段)

(4)学生4:从第四自然段看出本次发射一定能成功。从杨利伟叔叔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补充相关的材料,你知道这么多,怎样知道的?网络真是一个好东西。

(5)学生说;第五自然段也是很令我激动的。

10.值得庆幸的时,神州五号已经发生成功,想看看太空中拍摄到的画面了吗?

(1)播放课件(让老师来圆你们第二个梦)

(2)看了这样一个画面,想说什么吗?

(3)学生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画面,比杨利伟还激动。

学生说:从太空看地球十分美丽的,和图片上不一样。

学生说:“我认为这里的景色比图片上的更加美丽,说不出的自豪和高兴。”

学生说;在蔚蓝的地球真好看。我相信我能够和杨利伟叔叔一样去探索地球的奥秘。

(4)说到这里,你们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吗?

学生说:“今天我能看见这么美丽的画面,十分感谢杨利伟叔叔。”

让我们一起感谢杨利伟叔叔

学生说: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杨利伟叔叔。

教师点评

【这些又是一个内化的情结,是学生自豪感产生的又一个“点”。教师在可样中反复使用了“直观—理性”的理解方式,想让学生真正从内心达到“自豪”、“激动”、“感动”……】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感受文中中的内涵,神州五号成功了,六号也成功了,七号的发射更是指日可待,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一个“语”字,不能单单地处理一个“文”字,也不能过重地偏重于“情”的升华。】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梦圆飞天》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3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