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3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篇一

教材简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写信”以及“种花”两件生活小事,写出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高尔基注重培养儿子美好心灵的拳拳父爱。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高尔基信中“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含义。

根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创设情境,品读语言,感受父子之爱,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2、通过实读创读,展开想象,相互言说,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启发。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策略:

基于我校“理解型教学研究”课题下语文“从实到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以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看,还是从人物形象看,都是实施理解教育下语文“从实到创”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理解,在于高尔基和他的之间,在于学生与文本之间,在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理解操

二、沟通理解

1、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前苏联的文坛止,有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名字就叫高尔基(出示高尔基的图片)板书:高尔基

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对高尔基有所了解吧?谁先来谈一谈呢?(指名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语文学生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探究性准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出示儿子的图片)(板书:和他的儿子)。(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如果你觉得读一遍不够,可以多读几遍。如果你有困难,你还可以跟你的同桌一起商量商量。

学生自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读完后指名答。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入手,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对全文胸中有数,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巧妙的教学设计能体现清晰的教学思路。

三、实读,读出愿意。

对,儿子去看望父亲时,种下了花,(板书:种花)儿子走了,父亲高尔基看到儿子栽下的鲜花盛开了非常高兴,于是,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板书:写信)在信中,高尔基把儿子栽下的鲜花称做什么?(美好的东西)是啊,高尔基在信中说,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课文的4~5自然段就写了春天鲜花盛开时的情景,你能读好它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指名学生朗读,读后评价。

重点指导学生评价:

(1)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朗读时眼前出现了春天鲜花盛开的迷人景象)

(2)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象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读了这句话,不但能体会到高尔基很高兴,而且我们还读懂了儿子对父亲的关爱。)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这鲜花盛开时的美好情景。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高尔基信中“美好的东西”带动第4、5自然段的教学,从中体会到那些花的美,感受到它们的确是美好的东西,引导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中深深地体会到高尔基为什么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

四、创读,读出新意。

瞧,傍晚时分,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出示鲜花的图片)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些盛开的鲜花多象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同学们,儿子在岛上种下了花,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快速地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内容想想,假如你就是儿子,此时你会说些什么?你可以先自己在心里练习说一说。

指名说。

小结:是呀,儿子留下的不仅仅是鲜花,还留下了对爸爸的一份浓浓的情意,留下了一份深深的祝福。

[设计意图]设计这次创读,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情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有机融为一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的体验。

五、实读,读懂原意。

高尔基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请同学们认真读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这封信,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读完后跟学习小组里的伙伴交流交流。

重点指导:“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自己也是快乐的。)

师指导:是啊,儿子留给了高尔基鲜花,高尔基很高兴,儿子也很高兴;这样的体验,你有过吗?(指名两个学生说)

是啊,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是多么愉快啊!)到了那个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会需要你,这就是“给”永远比“拿”愉快(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小结:这是一封简单的信,却意味深长,让我们一起用心地、好好地来朗读这封信。

[设计意图]语文是人文性学科,是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有效载体。在这过程中,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就显得尤为要。这样的实读设计,通过学生谈自己理解的句子含义,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将课堂与生活“链接”,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六、创读,读出新意。

儿子收到了高尔基寄来的信,很激动,决定也给爸爸写一封回信。同学们想一想,儿子的这封回信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指名说)①爸爸,读了你的信,我知道我种的鲜花开了,你很高兴,我也很高兴。……②读了你的信,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请你把这封回信写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想象练说、练写,将自己这节课学习的所有体会予以表达,营造了情感高潮。这种这次创读的处理,使得学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不仅给高尔基留下了美好的东西,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受!快乐,不单半日属于当初在岛上栽花的高尔基的儿子,也不仅仅属于高尔基,每个知道这个故事的人都应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并且也由此深深体会到:给别人快乐,自己就会更快乐!

板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写信  种花

“给”永远比“拿”愉快

[1] [2] [3] [4]  下一页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 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 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2、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赏香紫红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 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

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 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 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 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 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 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 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 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

赏   写  只有  还没有

花 爱 信  顾不上 一直

栽   收   各式各样

儿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师:请大家找找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是信的内容?

生:7、8、9自然段。(屏示这三自然段文字)

师:这些内容意思比较深,不容易懂,大家一起来想想弄懂它的办法,好不好?

生:我们可以多读几遍,认认真真地思考。

生: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生: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生: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理解。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那么下面就先请大家独立思考,认真读,仔细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生:(充分自由读,认真思考,仔细圈画)

师: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把你读明白的告诉同学,讨论讨论是不是这样。

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看谁读懂的多。

[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弄懂这一段,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尽量让他们自己弄懂,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采用了“看谁读懂的多”这样的说法来激励学生交流,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生: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他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这就是鲜花。

师:你是从哪里读明白的?

生:第七自然段。(生读)这里的破折号就告诉我们,这美好的东西就是鲜花。

师:多会读书啊,连标点符号也没放过!

[评:适时的肯定,也是读书方法的指导。]

生:我读明白了,信中,高尔基告诉儿子,如果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他的生活就会非常愉快。

师:好的!你是从哪里读明白的?

生:第8自然段。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理解的意思表达出来吗?

生:(读)

师:这里,高尔基是不是希望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给别人种鲜花?

生:(笑,摇头)

师:那么你们认为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留给别人哪些美好的东西呢?

生:(一时语塞)

师:老师倒有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我班上的一位同学生病了,我特意去医院看望他,祝他早日康复,当时,这位小朋友很感动。望着他那感激的目光,我很高兴,因为我在他最需要关心的时候,给了他鼓励。

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生: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朋友不敢过马路,我就搀着他一起过。我给了他帮助,感到很高兴!

生:我给贫困学生捐款。让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上学,我也感到很高兴!

生:今天,我的同桌没带钢笔,我借给他用。我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我也很高兴!

生:……(略)

师:真好!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因此,课文这么说——(引读)

生:(读8、9自然段)

师:(出示两句话: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话,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第二句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

生:我觉得第二句强调了“给”。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给”后面停顿一下,更能强调“给”的重要,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

请再读读这句话。

师:你们知道这里的“给”就是给什么?

生: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

生:就是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

生:就是真诚的奉献!

生:……

师:请你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生:(读)

师:高尔基的信,大家理解得真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来读一读,相信我们的理解会深。

生:(齐读7、8、9自然段)

[评:理解体会高尔基的信,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然而,由于其中包含了一个非常深奥的哲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就成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遵循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的、理性的思维的规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身边熟悉的事情来理解“美好的东西”、“‘给’,永远比‘拿’愉快”等,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接受;同时考虑到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采用了读中感悟、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来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这样较好地落实了《标准》所要求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教学建议。]

师:读了这封信,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会说些什么呢?

生:爸爸,我会记住你的话,以后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

生:爸爸,感谢你对我的关心,你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

生:……(略)

师:课后,请同学们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一封信,谈谈你的感受和想法。

[评:《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能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设计理念:

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是在平时的言行中、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为了让语文教育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语文课程资源为祖国培养人格健全的新一代接班人。

苏教版第七册21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围绕“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语意深刻的文质兼美的作品。课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喀普里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写法上由浅入深、寓理于事。读起这篇文章上来,能深切感受到这篇文章中的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学设计时我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做人的真谛,如从儿子身上学到爱,从高尔基的信中去体悟爱的内涵。我把重点放在了品味信的内涵上。尤其是最后一句:“给”永远比“拿”愉快,在引导学生理解之后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谈。这样学生在读文、品文之后很自然的受到人格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9节。

2、通过朗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方法:本文教学时我采用最朴实、最简单的“朗读”和“感悟”的方法来教学本课,希望能使语文教学反朴归真。

教学实录:

一、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提问:回忆课文内容说说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感情怎么样?(提示可以用字词来概括。)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爱”。

(一)由“爱”切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找画体现父子情深的语句,请仔细的读,用心的想,看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边读边写感受。(提示:读书有问题有想法时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这样你能从别人的发言内中得到启发。)

3、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

第二节:“探望”一词,很有深意,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探望一词我看出了儿子思念父亲。”

生:“我觉得儿子对父亲有着深深的爱不然他就不会赶到岛上去看望父亲了。”

……

第三节:你对哪些词体会的较深刻?

生找到“只有……还……”、“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等词。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

师;“谁能谈一谈你独特的理解?”

生:“从这几个词语中更能看出儿子深爱着父亲。”

生:“读了这些词语我仿佛看见了高尔基的儿子为了让父亲能欣赏到美丽的鲜花而忙碌的身影。”

……

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文字。

4、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爸爸妈妈回苏联了他望着满院的亲自栽种的花草,幸福的笑了,他仿佛看见……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5、学习“春景图”以读代讲。自由读一读老师要看到你那灿烂的笑容、婀娜的舞姿、还有摇头晃脑的样子……

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试着练习背诵。

第五节还从哪些语句看出他们父子情深?(引导学生练说)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理会想些什么?(自由练说——指名说)

6、整体朗读第2——6节体会子爱父、父思子。(自由练读——指名读——及时评议)

(二)学习6——9节

继续交流:从写信教子中能体会出高尔基爱关心他的儿子。

1、高尔基的信,把自己读后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细心的说一说,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生边读边画。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出示:a、我的儿子在岛上种下了最美好的东西——鲜花

你有何问题?(生质疑,学生解答)

b.“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呀!”

引导理解:这里“美好的东西”是指什么?

生:“我觉得这里美好的东西是指一种关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在何时何地都能去关爱自己周围的人。”

生:“我觉得这里的美好的东西是指一种帮助。”

生:“我觉得高而基是想让儿子能够学会奉献。”

……

小结:同学门说的太好了,高尔基将这种爱推而广之,是它更博大更广泛。美好的东西已经不再仅仅是鲜花,它还指对别人对社会的奉献、帮助、付出、以及对人的关爱。”

c.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

生:“我觉得这里的‘给’实际上就是一种付出,而‘拿’则是向别人索取。”

生:“我觉得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作家实际上是在教育我们要做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生:“我曾经帮助一位老大爷推车,老大爷连声感谢我,我觉得自己特别高兴;能帮助别人也是无比快乐的。”

生:“我的理解是高尔基对他的寄予很大的希望他希望儿子能够做一个乐于帮助别人,有益于社会,乐于奉献的人。”

生:“这不光是在教育他的儿子也是在教育我们。”

……

小结:“同学们已经读这位伟大作家的信就让我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封信,仔细的聆听他的谆谆教导。”

(练读课文,指名读随时评议)

三、拓展练习。

想象高尔基的儿子收到来自远方父亲的信,神情、心情会怎样?读了父亲的信又会有什么感受?请你带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信。

1、展开想象进行练习

2、尝试写信

3、指名读习作、听、评。

四、总结全文:

让“给”永远“拿”愉快这句名言伴随着你走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处,伴你一生健康成长。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多年,从不以“拿”为借口要求回报你是否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亲身体验一下“给”的快乐。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五、作业设计:

1、搜集关于“给”永远比“拿”愉快方面的名言。

把这种行为带到学校、家庭、社会做一件使自己快乐别人也受益的事。

上一页  [1] [2] [3] [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篇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感悟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 “给予”的内涵,深刻领会“给予是一种快乐”。

3、通过阅读感悟父子情深和高尔基的真爱。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初谈“给予”。

1、你认为文中哪一句话意义最为深刻?

2、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指名读)

(1)生活中你给过别人东西吗?(学生自由谈,引导学生说出给予后的心情)

(2)老师谈自己的一个有关“给予”的感人故事。

(3)送同学们一句老师珍藏已久的话:给予是一种快乐(投影出示)。

二、走进课文,解读“给予”。

(一)儿子的“给予”。

1、好好读读课文,文中的“给”指的是什么?(指名读相关内容:第三自然段)

2、这一段告诉我们谁给予谁什么?

3、儿子是怎样给予的?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自由读)

(1)从这段话里你们觉得儿子给予得容易吗?(不容易)从哪儿看出来呢?

顾不上:儿子不远万里从苏联赶到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的父亲这儿,却没有休息。一直忙着:一直都没有闲着。

各种各样: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花草,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劳动。  只有……还没有:年龄小、个儿小、力气小,这些事对于一个10岁的小孩来说非常不容易。

(2)看提示,想象说话: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         ,也不觉得        ,因为,他心里一直想着:                             。

(3)小结:从这段话里,我们体会到了高尔基的儿子对爸爸深深的——(期待学生回答:爱,板书“爱”),让我们抓住关键词语用朗读把高尔基的儿子对爸爸的孝顺读出来。

(二)父亲的“得到”。

1、过渡:有人给予就必然有人得到,高尔基得到了什么?

2、高尔基得到了鲜花,从哪儿看出来?(出示: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3、鲜花美吗?美在哪儿? “姹紫嫣红”写出了花儿的颜色美,“轻轻摇晃”写出了花儿的姿态美,“阵阵芳香”写出了花儿的气味美。

4、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美景,然后齐读。

5、高尔基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儿,心里有——(期待学生回答:说不出的高兴)。投影出示: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6、为什么而高兴呢?我们帮他说出来。(鲜花美,这是儿子种的花,儿子小小年纪就这样懂事、孝顺,看到花儿就如同看到了儿子)

7、朗读体会高尔基陶醉于花中,思念着儿子,充满着自豪,享受着幸福。

6、此时老师再送大家一句话:【投影出示】给予是一种快乐,得到是一种幸福。——汪国真

三、学习书信,领悟“给予”。

1、过渡:高尔基欣赏着儿子栽种的美丽的花儿,如痴如醉,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有千言万语要对儿子说。猜一猜,高尔基要对儿子说些什么?

2、高尔基想对儿子说的话很多很多。可是儿子不在他身边,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心中的话语。投影出示: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用书信的格式)

2、学生自由读书信,指名读。

3、高尔基写这封信想告诉儿子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也可以逐段引导)

第一自然段,告诉儿子:你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第二自然段,告诉儿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

第三自然段,告诉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

4、高尔基写这封信主要想告诉儿子什么?投影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

(1)“给”在本文指高尔基的儿子“给”了高尔基鲜花,鲜花——代表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还可以指什么?(真诚的关心、热情的帮助、美好的环境……)

(2)高尔基儿子的“给”,指的是在岛上栽种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的“给”可以指什么?(打扫卫生,让教室里干干净净;……)

(3)“给”,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示?(给予、奉献、付出、作出贡献)你“给”了同学什么?“给”了班级什么?(同学遇到困难,主动帮助;在各种比赛中为班级争光……)你“给”了同学、班级美好的东西后,心情如何?(快乐、自豪、幸福)

(4)“拿”在课文中的意思是什么?(高尔基欣赏儿子栽种的鲜花)联系自身实际,说说自己的“拿”。“拿”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示?(享受、索取、得到、接受、收下……)

(5)高尔基并不满足于儿子只给予他一个人,也不只是希望儿子栽种鲜花。他希望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让“所有的人都需要”。

投影出示: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不仅仅在         ,无论在什么地方,不仅仅在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不仅仅是         ,还有               ,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学生根据内容,合理填空。

(6)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奉献比索取好;有所奉献,就容易得到愉快;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5、齐读整封信,体会高尔基的语重心长、育人育心,再谈读后感想(谈高尔基,谈儿子)。(让学生畅所欲言)

6、其实你们想的也就是当时高尔基儿子想的,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告诉高尔基,好吗?

四、体验习作,实践“给予”。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爸爸的信之后,一定有许多的想法,让我们帮他写一封回信,把心中的想法传达给远方的爸爸。注意书信的格式。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对儿子的拳拳爱心。

4、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悟课文,体会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及高尔基对儿子的拳拳爱心。

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给予”的内涵,深刻领会“给予”是一种快乐。

解决策略:1、创设情境,品读语言,感受父子之爱,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2、通过实读创读,展开想象,相互练说,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启发。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感受父子情深,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懂得“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先学:

1、阅读:作家卡片——高尔基

2、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导人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明确: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

(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轻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检查:

① 卡片出示生字,读准字音,注意区分下列读音:

“探、染、欣”是前鼻音, “ 芳”是后鼻音

补充:

多音字:假(    )期  摇晃(    )

轻声字:儿子(    )  妻子(    )

② 朗读下列词语:

瞧    妻子    探望    芳香

染    休养    欣赏    盛开   姹紫嫣红

③还有哪些词语没读懂?

三、细读课文,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读每一个自然段。

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四、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思考:课文讲述了关于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的哪几件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讨论,板书: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根据上述板书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

五、综合训练

指导写字。

1、提示:

“妻、瞧”: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要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

“染、芳、寄”: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

“欣”: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语言文字,体会儿子对父亲的纯真的爱以及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

2、联系生活实际突破难点,理解信的含义,懂得付出真爱,享受快乐的人生真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信的部分段落。

一、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1、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你能把“和”换成另外一个字,更好地表现这对父子之间的情感关系吗?(在“和”下写“爱”)

3、把“和”换成“爱”来读一读

4、过渡:爱是相互的,高尔基爱他的儿子,儿子也同样深爱自己的父亲。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点击课件)

二、品读“栽花”,体会儿子也爱父亲

1、请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品味出儿子也深爱着父亲?把它圈画出来。

2、出示(2、3自然段)组织交流:

(1)……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2)只有十岁,没有镢头高  ……

(3)来到爸爸身边以后……

(点击)这句话看似简简单单,其实字里行间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纯真的爱。齐读这句话。

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一直忙着栽种花草是不容易的。你能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说说他的想法吗?(点击课件)

当他干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时,他在想……

当儿子娇嫩的小手上磨出了血泡时,他会默默地对自己说……

轻说、指名说

3、小结:是呀,一切的辛苦、坚持都是为了表达儿子对父亲纯真的爱!让我们一起带着深深的爱读2、3自然段。

三、品读“赏花”

1、过渡: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大家看,多美啊!谁来读一读?

2、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那五彩斑斓的鲜花,你们能这样美美地读吗?一起美美地读。

3、看!高尔基正坐在院子里赏花呢!(出示图、文)指名读

此时此刻,高尔基置身在美丽的花丛中,欣赏到的不仅仅是这些姹紫嫣红的花,那他仿佛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呢?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讨论。指名说。

4、用爱浇灌的花朵,分外美丽,鲜花中饱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真情挚爱,高尔基怎么看也看不够,越看心里越欢喜,让我们一起来高兴地读一读。(齐读第5自然段)

四、品读“写信”

1.看着儿子栽种的花草,怎能不思念自己的儿子呢?不久,一封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爱意的信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出示信件)放声朗读这封信,看看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封信里高尔基两次提到 “美好的东西”

(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点击划线)这里“美好的东西”指——(鲜花)还记得是怎样的鲜花吗?(我们再来读一读)

(2)美丽的鲜花不仅使高尔基赏心悦目,还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心灵的芬芳,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有请这位先生,当你清早推开窗户,闻到花的清香,你心情怎样?

看,心情烦闷的女士走过来了,欣赏着眼前的鲜花,你会怎样?

瞧,这位劳累一天的渔民回家了,欣赏着眼前的鲜花,你又会怎样?

(3)小结:儿子种的花不仅给高尔基带来幸福快乐,也给岛上其他人带来美的享受,所以高尔基在信中强调: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齐读:我的儿子在岛上……课件)

4、父亲仅仅希望儿子在岛上栽花给别人带来快乐吗?不,高尔基对儿子还有更高的期待——(点击划线,指名读“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5、这里“美好的东西”又指什么呢?父亲的期待,你们能读懂吗?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想,说说。看!老师给你作了一些提示,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来说,也可以说自己的生活经历,不过,一定要把自己当时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先互相说说。

课件:

(1)、当我的同桌忘记带文具了,…… 我感到

(2)、当好朋友参加演讲比赛,站在台上紧张得直打哆嗦……我感到

(3)、当一位低年级小朋友摔倒在红领巾步行道上……我感到

(4)、当班上一位同学参加作文大赛,获得了特等奖……我感到

(5)、当……我心里

(老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可见,美好的东西就是给同学的一个鼓励的眼神,美好的东西就是给弱小者的一次搀扶,美好的东西就是在别人成功时的一次由衷的赞叹。)

这些真诚的付出(板书),都是美好的东西。这样的付出仅仅一次,两次就够了吗?高尔基是怎么说的?,是呀,真诚的付出应该是时时刻刻,处处地方。这是高尔基对儿子的期待,也是对我们的期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6、师: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自己会感到愉快,引读,“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这里的“给”和“拿”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给”,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示?(给予、奉献、付出、作出贡献)“拿”在的意思是什么?(享受、索取、得到、接受、收下……))

(奉献比索取好;有所奉献,就容易得到愉快;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7、高尔基在信中语重心长、育人育心,

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个懂得教育的称职的父亲,他把对儿子的爱(画板书)寄托在对儿子的期望之中,他是在教育儿子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的谆谆教诲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请同学们放声去朗读,看谁最先能背诵出来。指名背,一起背。

8、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音乐起)儿子也一定能理解父亲的拳拳爱心,他会永远记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牢记住……我们还要把这句话告诉每一个人:……

9.老师再送大家几句名言,希望它们能伴随你们长大!

出示名言,齐读。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

选一句自己喜欢的写在课题旁。

五、课堂小练习:

完成3、4项

有时间就交流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

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一封回信。

温馨提示:

1)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3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