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5篇《《画杨桃》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画杨桃》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习活动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技能体系,学会系统思考。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观念、换位思考的思想观念以及尊重他们感受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所说的那段话。

三、教学方法:

整体阅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具准备:

杨桃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理解课文

第三课时:字词训练,给课文分段

六、过程设计:

第一、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

出示智慧树,提出自我评价要求。

二、揭示课题:23、画杨桃

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流利程度展开评价。(头两个自然段全班合作检查,后几个自然段同桌合作检查)

2、说说自己觉得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如:不容易读正确的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展示在黑板上,教师权衡,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先留下来在理解课文时合作解决。

四、理解课文:

1、通过引导学生专心阅读课文(阅读方式可以多样化快读、默读、小声读、略读),解决对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对话部分,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老师说的那段话。

(1)、出示重点句子,读一读。

(2)、问:你认为这段话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3)、出示诗歌《题西林壁》,问: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老师选择在理解完老师所说的话后出示这首古诗?

(4)、出示填空题: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样。因此,当我们看见(),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我们应该()。看到是什么样的就()。

五、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

第三课时(略)

板书设计:

23、画杨桃(看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我教师几个同学

(想起父亲的话)

认真看、老实画看了看哈哈大笑

审视()

神情严肃

和颜悦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换个角度看问题!

课后反思:

应该说今天这两节课还是给我带来了快乐,因为它使我有了很强的成就感,我终于敢上自己以前不敢上的以事述理的课文了。虽然还存在一些缺陷,但起码在设计和操作上比以前有进步。我觉得自己在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

1、能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活动主人的位置上;

2、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3、评价用语比较到位,所以学生能顺着我的思路走。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1在质疑的环节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提问有研究价值:以后可以想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几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有些学习活动没有做到有始有终:如提出让学生合作学习,但在汇报交流时却没有引导学生以合作形式交流;

3、教师对教材的深挖还是不够,对一些重点词汇自己都没有仔细琢磨,心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导致在引导时不明确。

只关注大处,不琢磨小节,始终是我性格的弱项,这也反映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当中。以后我要从关注细节这方面完善我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画杨桃》教案 篇二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实事求是;不要随意取笑,要善待他人。

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父亲和老师相同教育观点的对比,老师和同学的不同看法和态度的对比,同学们前后不同认识和态度的对比),充分的对话描写(画杨桃这件事情的经过主要在人物的对话中展开),是这篇课文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上的鲜明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叮嘱、审视、半晌、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

2.能读通读顺课文,有感情地角色朗读文中的人物对话。

3.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初步读懂课文所蕴涵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什么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都要懂得善待他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初步读懂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计理念】

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机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训练、探究、对话为基本元素设计教学,构建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体现“以疑促读,读中探究,自主感悟”的教学特色。

【教学过程】

(上课前在黑板左侧板书:叮嘱、审视、半晌、和颜悦色、教诲;在黑板右侧板书课文最后一段话。)

一、谈话激趣,揭题启读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平常画画的时候,老师一般会怎么要求你们啊?(指名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画画的事情。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23、画杨桃。(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1.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文,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来读课文。第一遍读,大家比一比,谁读得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读的过程中,遇到有生字词,用方框框出来,读到难读的地方,千万别放过,可以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明白了吗?现在开始读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走到学生当中,个别指导,了解学情,捕捉三位读书典型:读得最有表情的一位,读书时习惯最好、姿势最正确的一位,最后读完的一位。

(师:刚才教室里书声朗朗,老师听得都陶醉了!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同学站起来。第一位──你叫什么名字?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他(她)站起来吗?因为他(她)刚才读得最投入,表情都读出来了!第二位──你叫什么名字?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他(她)站起来吗?因为他(她)刚才读书时的姿势最端正,习惯很好!第三位──你叫什么名字?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他(她)站起来吗?因为大家都读完了,他(她)还在读。读书速度有快有慢很正常,但通常情况下,别人都读完了,没读完的同学也会跟着停下不读。他(她)不是这样的。这是很认真,很实事求是的一种学习态度,老师很欣赏!)

2.师:在课堂上,能够站起来,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现在看到黑板左边老师板书的这几个生字新词,谁能站起来,走上讲台,当当老师领着大家读?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教师随机指导读准“叮”“审”“晌”等的字音。

3.师:现在请大家拿起笔,给课文标小节号,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19)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课文从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直接讲了画杨桃这件事情的经过。(2—18)那么剩下的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和画杨桃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呢?

三、深入研读,体悟事理

1.指名读抄写在黑板上的课文最后一段话。师:有没有读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教师的处理引导:

a.“教诲”是什么意思?师:能不能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什么词语?(教育、教导)“教诲”就是“教育、教导”的意思,“诲”这个字的意思和“教”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教育、教导”的意思。

b.“一生受用”是什么意思?师:我们先看看这句话中“他们”指谁?(老师、父亲)“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是什么意思,谁理解了吗?(他们的教导对我一生都有作用,都有好处)

师:这段话没有直接写画杨桃这件事情,却是作者对这件事情的一个评论,点明了这件事情对我产生的深刻影响。我们学习课文,就善于要抓住这样的带有评论和总结性的关键语段去进一步阅读和思考。

2.师:父亲是对我的教诲是什么?课文哪里写了?(第一自然段)谁愿意站起来,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他(她)读得怎样?大家注意到没有,作者写父亲对我说的那些话的时候,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叮嘱)是啊,不是一般地说说,而是“叮嘱”。谁再来读一读,读出“叮嘱”的语气来。(指名读,从读的语气上作评价;师范读这一句,然后全体齐读。)现在,大家读明白了“叮嘱”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再三嘱咐,再三交代别人应该怎么做)父亲叮嘱我什么呢,能概括地讲吗?(指名说,板书: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3.师:第一自然段也没有直接写画杨桃这件事情,但通过这段话,却引出了画杨桃这件事情。结尾一段说“这位老师讲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这里“老师讲的话”(在黑板上“老师讲的话”下面划横线)具体指的是什么话呢?让我们进一步走进画杨桃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去发现吧。

师:作者在记叙画杨桃这件事情的时候,大家发现没有,语言表达上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什么?(以写人物的对话为主)谁和谁的对话?(老师和同学)。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2—18自然段),老师读叙述性的话,女同学读老师说的话,男同学读同学们说的话。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

分角色朗读。

师:刚才的朗读,我们把文中的对话的角色弄清楚了。谁能用简洁的话说一说,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学生概述:“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同学们开始都笑了。老师让同学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看,大家发现杨桃原来是像五角星的。老师教育我们不要忙着笑别人,先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看到是什么就应该画成什么样。)

进一步点拨引导,加深理解体会:

师:“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能不能从文中找到原因?(因为“我”坐在前排靠边的地方,看到的杨桃像个五角星。“我”按照父亲的叮嘱,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师:“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觉得画得很准确。“我”把作业交上去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自信、愉快、希望得到表扬)

师:可是结果呢?(同学们都哈哈大笑)同学们笑什么?为什么笑?(因为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同学们认为我画错了,画走了样。)

师:同学们这样笑“我”,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难过、伤心、气愤……)

师:同学们都哈哈大笑的时候,有一个人没有笑,是谁?(老师)是啊,老师不但没有笑,而且做出了一个同学们都没有想到的举动,是什么?(老师走到“我”的座位上去“审视”。)“审视”是什么意思?(很认真地看,很专心地观察)谁来学学老师的样子“审视”一下,很遗憾没有杨桃,就“审视”老师手中这本书(老师持书站立于讲台上,指名1—2位同学到前排靠边的位置上“审视”)。

师:经过一番审视,老师又露出了一个同学们意想不到的表情,是怎样的表情?找到这句话了吗?(指名读)。同学们都笑了,老师为什么这么严肃呢?(因为老师发现“我”画得对,画得准确,同学们取笑“我”是不应该的。)

师:“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同学们怎么回答的?(“好──笑!”)你注意到课文写同学们这个回答的时候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一个破折号和一个感叹号)怎么读好这两个标点符号呢?(师生一对一角色对话练习朗读。随机引导认识破折号的用法:表示声音拖长,同学们拖着声音笑“我”。)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中有个词语──“半晌”,是什么意思?(好一会儿)老师好一会儿都怎么样?(神情严肃,没有说话)那这“半晌”老师可能在想什么呢?联系下文思考思考。(老师在想,怎么让同学们知道“我”并没有画走样,不应该取笑“我”。)

师:于是,老师又做出了第二同学们意想不到的举动,是什么?(请笑的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杨桃)结果这几个同学看明白了什么?(杨桃真的像五角星,“我”没有画错,他们取笑“我”是不应该的)这个时候,这些同学心里会觉得怎样?(不好意思,很难为情)我们分角色来体会一下文中的对话。我是老师,谁愿意做同学?

师生一对一角色朗读体会对话。师:“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生:“不……像。”师:那么,像什么呢?生:“像……五……五角星。”(随机引导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师:一般来说,这个时候,这位老师可以严厉地批评取笑别人的那几位同学了,可是,老师又显露出了第二个同学们意想不到的神情,是怎样的神情?(和颜悦色)“和颜悦色”是怎样的神情?谁能学一学这样的神情?(指名学)谁能“和颜悦色”地来读一读老师说的那番话?(指名读,关注读时是不是带着“和颜悦色”的表情)。

师:现在,请大家看到黑板,你知道课文最后这段话中“老师的话”具体是指哪些话了吗?(指最后“和颜悦色”地说的这些话)

师:对,就是这番话。现在,我就是那位老师,那么你们是谁呢?(同学们)对,你就是文中的同学们,你可以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也可以把自己当成文中曾经笑“我”的同学,我现在要和颜悦色地对你们说一番话,你们认真听,认真想。等下听完了,如果你能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有话要对老师说,就说明你善于倾听,善于思考,善于领悟。

教师角色背读,学生倾听。听后组织引导学生进入文中同学的角色,交流体会。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明白文中这位教师所教育的道理,体会文中这位教师善待学生的品质。

师:老师的这番话,仅仅是告诉同学们应该怎样画画吗?你觉得还暗暗地在告诉同学们什么?(讨论,交流,明确:不只是在教同学们怎么画画,更是在教同学们也包括我们在内怎样做人,怎样为人处事。随机板书:实事求是、善待他人)

师:是啊,作者深深地明白了这一点。请大家再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吧!(学生齐读)也希望这位父亲和这位老师的教诲,能使我们一生受用!

【板书设计】

23、画杨桃

叮嘱、审视、半晌、  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连同我父亲讲的

和颜悦色、教诲    实事求是 善待他人    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

一生受用。

《画杨桃》教案 篇三

一、朗读训练。

1、听课文录音。2、分段朗读指导。3、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二、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回答问题。(“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及老师、同学们的反应写得真实、具体。)

四、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句子。2、说说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两遍。

4、指名说“叮嘱”“教诲”的意思。

5、学生口头造句。注意纠正错误。

6、学生书面造句。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画杨桃的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做任何事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不为别人的评论所左右。

2.学习本课“壶、蕉、廓、嘻”等11个生字,理解“寂寞、紊描、叮嘱、轮廓、如实、椭圆、尖削、教诲、一丝不苟、面面相觑。和颜悦色”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掌握阅读的一般步骤:

(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3)熟读,领会中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有步骤地读懂课文。

2.通过“我”回想起父亲的叮嘱,在写生课上如实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老师批评那些嘲笑“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的事,从而悟出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的道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出示实物杨桃,简单介绍。

二、自读指导

(一)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文中有一句父亲教育我的话。

出示:

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画歪了它的模样。

2.理解这句话中的“对象”是指什么?

3.父亲说的“想当然“究竟是指什么呢?出示自学课文的步骤,理解父亲的话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3)熟读,领会中心。

(二)按三个步骤学习课文

(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1.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2.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

“我”在初学画画的时候,父亲叮嘱“我”画画要忠实于素描对象。“我”在一次写生课上,想起了父亲的叮嘱,将杨桃如实地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批评了那些嘲笑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要忠实于写生对象。“我”因此悟出了道理。

①对照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②这段话共几句?根据四句话概括小标题。

板书:学画——画画——评画——悟理

3.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4.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我”初学画画时,父亲要“我”忠实于素描对象。

第二段(2-7):在一次图画课上,“我”想起父亲的叮嘱,把所见的杨桃如实地画了下来。

第三段(8-26):老师批评了那些对“我”习作嘲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要忠实于写生对象。

第四段(27):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5.小结读懂课文的第一个步骤。

(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自学,小组学习,体会中心

1.自学。

⑴快速熟读课文,用“——”找出父亲教育我的这句话。

⑵轻读有关小节,想想父亲的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要求:先核对找到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并理解。

⑶交流,父亲的话在文中共出现了三次。指名朗读句子。

⑷用小标题形式总结出父亲的话分别是在“病休学素描、复课画杨桃、老师评我画”时出现的。(板书)

2.小组学习

⑴用“——”找出有关语句,想想讲起或想起这句话的原因。

⑵交流:

第一次:

▲抓住“父亲对我的要求很严,要我忠实于素描对象,一丝不苟,从轮廓到光线的明暗层次,都要尽量准确。”

▲抓住“忠实于、一丝不苟”来理解父亲说的“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

第二次:

▲抓住“忠实于自己的眼睛和物体的状貌,把自己所见如实地画出来,别人会相信那是杨桃吗?我要不要按自己想象中的模样去画呢?”

▲理解“如实地画”就是“按自己所见的状貌去画。”

▲朗读:“从我所处的角度看去,那五棱杨桃的轮廓就根本不像杨桃,而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了。”与想象中的形状作比较,让学生再一次理解“想当然”的含义。

第三次:

▲抓住分析老师的教导:“我们都应该忠实于写生对象,不要惟恐别人说它不像杨桃,而故意画成别人承认的样子。”用曲线划下。

出示:父亲说的“看见的对象是怎样的就把它画成怎样”就是老师说的忠实于写生对象;父亲说的“画歪了它的模样”就是老师说的故意画成别人承认的样子。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样。因此,当我们看见(),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我们应该()。看到是什么样的就()。

五、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

板书设计:

23、画杨桃(看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我 教师 几个同学

(想起父亲的话)

认真看、老实画 看了看 哈哈大笑

审视

神情严肃

和颜悦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换个角度看问题!

课后反思:

应该说今天这两节课还是给我带来了快乐,因为它使我有了很强的成就感,我终于敢上自己以前不敢上的“以事述理”的课文了。虽然还存在一些缺陷,但起码在设计和操作上比以前有进步。我觉得自己在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

1、能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活动主人的位置上;

2、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3、评价用语比较到位,所以学生能顺着我的思路“走”。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1、在质疑的环节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提问有研究价值:以后可以想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几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有些学习活动没有做到有始有终:如提出让学生合作学习,但在汇报交流时却没有引导学生以合作形式交流;

3、教师对教材的深挖还是不够,对一些重点词汇自己都没有仔细琢磨,心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导致在引导时不明确。

只关注大处,不琢磨小节,始终是我性格的弱项,这也反映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当中。以后我要从关注细节这方面完善我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因此,老师的话和父亲的叮嘱意思是一样的。

▲朗读别人想象中的杨桃形状与不同角度看杨桃的形状的句子。

(3)熟读,领会中心。

总结延伸

⑴指名读第四段,“这道理自然不仅在画画?”还可以指什么呢?

⑵让我们朗读全文,领会文章的中心。

交流出示课文中心:

做任何事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不为别人的评论所左右。

师:文中父亲叮嘱的反复出现,对表达课文的中心思想起了强化作用。

三、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画杨桃》,了解了读懂课文的三个步骤:

(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3)熟读,领会中心。

四、完成课后习题2(1)

和颜悦色—面不改色:脸色

色彩:颜色。景色:景象。

略微—略有所闻:大致

侵略:掠夺。省略:省去,简化。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词语注释:

寂寞——孤单冷清。

教诲——教导;教训。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和颜悦色——颜:面容。色:脸上表现的神气、样子。形容态度和蔼亲切。

《画杨桃》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2、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3、学习发现与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养成读书时画出重点词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回想课文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教师板书:我、同学们、父亲、老师)这篇课文的题目《画杨桃》那么他们对画杨桃这件事各自都有怎样的看法。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内容进行学习。并采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请大家自学。

二、自学汇报

1、当学生汇报到我画杨桃的内容时,说一说我是怎样画的?(抓住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的内容进行分析。)老师问:小作者为什么这样画?生答:因为父亲对他要求很严,叮嘱他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板书:叮嘱)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的话的?教师提示:你能举例子说说怎么叫想当然?

过渡:

小作者正是牢记父亲的话,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那么怎样读父亲的话。指导读父亲的话。你还喜欢哪个人物的内容请汇报。

2、当学生汇报到老师的内容时。指导重点分析老师的话:

出示老师的话提问: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哪句话?学生汇报。

学生讲到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是不是这样,老师拿出一个杨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说一说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杨桃大家看到的却不一样呢?刚才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你还理解了哪句话。

学生讲到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请你用不要要练习说话,说的时候最好要有一个前提。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老师的话很朴实但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应该怎样读老师的话?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用这样的语气试着读读老师的话。读后找生讲评读的情况。大家读的很好那么你能用最短的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吗。给时间背诵。

3、当学生没有汇报同学们的看法时,老师引导:

刚才同学们汇报了我和老师对画杨桃这件事的看法,没有人选同学们的看法,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内容呢?学生说明理由(教师板书:嘲笑)那么小作者看到同学们的这一反应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心里又会想些什么?练习说一说。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当时小作者心里是很难受。读到这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小作者听了你的话一定会高兴的。老师看到同学们的这一反应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他的话不仅教育了小作者,也教育了同学们,这种教育用课文中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教诲(板书:教诲)所以正像小作者最后写到的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一起读最后一段,请大家快速把这一段背下来。

过渡:

画杨桃这件事让作者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请你把这样的事讲给同学听一听。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写在大家准备好的小书签上。写后让学生读一读把书签送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他们与你共同分享。

小结:

老师学完这篇课文也有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师读自己写的话。

当别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妄下结论,要认真分析,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实事求是。

三、实践练习

1、当作者看到同学们的反应后,他有怎样的表现,心里会想些什么?

2、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为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画杨桃》的读后体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画杨桃》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4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