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质点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高一物理质点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一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分析不同参考系中的运动现象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篇二

1、质点、概念的建立。

2、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

高一物理质点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1、能熟练说出平抛运动的概念、性质、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3、用分解的思想处理平抛运动问题,探究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解决平抛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难点:用分解的思想理解平抛运动

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通读教材,熟记本节基本概念、规律,然后完成问题导学中问题和预习自测。2、问题导学中 “处理平抛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本节内容的核心和基础,是解决平抛运动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应重点理解和熟练把握。3、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再次查阅教材或其他参考书。4、记下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共同探究。5、限时15分钟。

【问题导学】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3、什么是匀变速运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

4、处理平抛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和竖直方向的 。物体从O点开始平抛,t时间后到达P点。在图中画出t时间内位移S、t时刻的速度v如图。把速度、位移沿x、y方向分解如上图,则

水平方向分速度vx= ,水平方向分位移x = 。

竖直方向分速度vy= , 竖直方向分位移y = 。

合速度公式V = ,其方向tanα = (α为v与水平方向夹角);

合位移公式S = ,其方向tanβ = (α为v与水平方向夹角)。

【预习自测】【学习目标】

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4.认清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系。

5.掌握位移和路程两个概念及他们的区别。

6.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

【自主学习】

1、质点:

⑴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 和 ,把它简化为一个 ,称为质点

⑵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客观并不存在。

2、参考系:

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 的物体。

⑵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例如: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15m/s并列行驶着。若两车都以路旁的树木作参考系,则两车都是以15m/s速度向东行驶;若甲、乙两车互为参考系,则它们都是 的。

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 为参考系。

3.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 表示,时间间隔用 表示,时刻与物体的 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 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

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

如:第4s末、第5s初(也为第4s末)等指的是 ;4s内(0至第4s末)、第4s内(第3s末至4s末)、第2s至第4s内(第2s末至第4s末)等指的是 。

4.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 ,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 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 有关,而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 无关,物体的位移可以这样表示:从 到 作一条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

5.矢量和标量 既有 又有 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 。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守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 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

知识点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思考与交流】

A级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 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心的点没有区别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3. 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 B.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

C.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D.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4.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

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5.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6.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7.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

(sin30°=0.5)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高一物理质点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4.认清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系。

5.掌握位移和路程两个概念及他们的区别。

6.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

【自主学习】

1、质点:

⑴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 和 ,把它简化为一个 ,称为质点

⑵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客观并不存在。

2、参考系:

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 的物体。

⑵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例如: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15m/s并列行驶着。若两车都以路旁的树木作参考系,则两车都是以15m/s速度向东行驶;若甲、乙两车互为参考系,则它们都是 的。

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 为参考系。

3.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 表示,时间间隔用 表示,时刻与物体的 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 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

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

如:第4s末、第5s初(也为第4s末)等指的是4s内(0至第4s末)、第4s内(第3s末至4s末)、第2s至第4s内(第2s末至第4s末)等指的是 。

4.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 ,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 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 有关,而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 无关,物体的位移可以这样表示:从 到 作一条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

5.矢量和标量 既有 又有 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 。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守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 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

知识点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思考与交流】

A级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 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心的点没有区别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3. 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

C.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D.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4.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

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5.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6.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7.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

(sin30=0.5)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总结与反思】

知识点二:时间和位移

【思考与交流】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 B.每节课45 min

C.物理考试9:40结束 D.周末文艺晚会18:40开始

2.第5秒内表示的是_____秒的时间,第5秒末和第6秒初表示的是__________时刻,5秒内和第5秒内表示的是___________的时间。

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运动的路线有关

D.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方向运动中,其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如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的运动方向

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6.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总结与反思】

【基础训练】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旋转中的乒乓球

C.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 D. 研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体

2.如图所示,一物体沿3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则沿哪条路径运动时的位移较大( )

A.沿1较大

B.沿2较大

C.沿3较大

D.都一样大

3.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三个中总有一人或两人是讲错的

C、如果选择同一参照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

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照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

4.对位移和路程的正确说法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作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质点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5.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00开始上课,这里的8:00指的是时间

B.上午第一节课从8:00到8:45,这里指的是时间

C.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D.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6、在研究下列哪些运动时,指定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 )

A.从广州到北京运行中的火车 B.研究车轮自转情况时的车轮。

C.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地球 D.研究地球自转运动时的地球

7.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这一段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

B.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

C.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

D.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

高一物理质点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物理模型—质点模型。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描述质点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参考系。为了准确的、定量的描述质点的运动,还要建立坐标系。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教材中逐步展开这些内容,最后介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本节介绍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不仅是这一章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以后力学各章学习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在实践中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提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

(2)难点

1、理解质点的概念

四、教学突破

课前师生收集丰富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身边熟悉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有关物理概念,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究和思考。

五、教学流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

(二)物体和质点

(三)参考系

(四)坐标系

(五)巩固练习,交流和小结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一物理质点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4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