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9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9篇《语文复习课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并能用有关词语造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 真切的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2。

三、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比较分析法。

四、教学步骤

(一) 激情导入,乐中求学。

齐唱《二小放牛》,带学生再次回到硝烟纷飞的战争年代,感受那个时代孩子们的生活与感情。

回忆本组课文,完成学案1题。

(二) 着眼整组,明确目标。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制定复习目标(同教学目标)。(三)整体回顾,知识归类。

这组教材有四篇课文,通过学习,我们掌握每篇课文的字词、内容和中心,完成学案中的综合训练,归类复习。

(四)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反馈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阅读《山里的孩子》完成课后题。

(五)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围绕着“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编排的,学生要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二

我讲这节课是为了让学生对《圆》这一章进行系统的复习,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彻底理解紧扣课本的一些重点题型,并能灵活运用,我认为学生应该以本为本,吃透教材。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有的知识点看起来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过,但它属于一捅就破的情况,出现的可能也是有的。例如,将圆的计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以编制出很多精彩的试题。虽然这部分知识课本提到的不多,但在实践与探索中出现过,所以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指导思想下,中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察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察课本上的原题,但对中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影子,不少中考试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因此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课本中出现的实践与探索,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同桌探讨等方式,总结出其中包含的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课本的透彻掌握。另外,中考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及全面理解情况,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就必须从基础知识入手。

所谓整理和复习,我觉得重点应该在整理上,整理和复习不但要起到一个回顾知识点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将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整理和复习课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引发知识的重新构建,并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在课前我了解到,学生没有自己独立进行过知识整理,可以说,在复习整理这一块的学法上,学生几乎是一片空白,以至于到现在有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都是采取一种抓瞎的方法,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对于自己的学习状态也不太了解,这种情况让我非常震撼。反思以往,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为了授之以鱼而常常忘记了授之以渔。其实,所谓教学,应追求的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在处理教法与学法的关系中,叶圣老的一句名言很有指导意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显然,这样的教,就得教到点子上,也就是要教学生摸到学习的门径,从而达到自己学习的境界,虽然起步晚了一些,但只要迈出这一步,应该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的,所以这堂课的重点,我就将其定位在学生复习整理的学法指导上。而事实证明,当学生通过自己整理得到的复习方法印象非常深刻,学生愿意并且重视相互之间的学习。

刚刚检测了第三单元《圆》。考试成绩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真的有点窃喜:是本学期单元考试中考的最好的一次。归纳了一下,觉得考的满意主要有以下原因:(1)本单元的知识虽然比较难,包括:与圆的有关概念、与圆有关的位置、与圆有关的计算三个部分。(2)本单元的每一次新课我都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注重在做中探讨新知。这样教学一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事做就不会开小差),二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结论自己理解的就会更透彻、记忆也更深刻。(3)作业落实较好,训练到位。

但也有不如意和欠缺的地方:(1)没有满分的同学,最高分是99分+附加题20分(她错的那个填空题根本不难)。(2)平时的几个尖子生还是比较浮躁,看题不认真,做完试题不认真检查,导致了不该有的失分(那几个尖子生这次都没达到95分)。(3)很多学生改不了马虎的毛病。看题看个大概,改后的试卷一发下来就知道自己错哪里了,就是在考的时候发现不了;计算不仔细,加法算错的等都有。(4)部分学生基础差。在求组合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时,都列对综合算式了,但他算不了小数乘除法,导致结果都是错的。(5)求阴影部分面积的第一个题失分有点多,主要是有那么一部分同学记不得半圆面积的算法(总是忘记要除以2,你一提示要看清楚是圆还是半圆时他就恍然大悟的样子),这样的题目以后还要多做练习。

从这次的测试中,我体会到:上课抓住学生的手、脑、心、口很重要(即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多用心想问题、多动嘴发言),不仅是要学生的人在教室里,心也要留在教室里,这样的教学有效性才高。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体会:优生体会到考试要细心、要反复的认真的检查,平时比较差这次又考好了的同学体会到上课要认真听讲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三

六年级已进入复习阶段,我和孩子们一路走来,在摸索中进步着。

反思一:抓住孩子们的心。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近两年的时间,我扮演的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我更多的时候扮演着朋友的角色。我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反思二:认真准备复习课,形成框架。只有你的复习内容条理清楚,结构明了,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这需要老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有很强的概括能力。讲的时候,抓住重点,抓住题型,让孩子们觉得听课的价值所在。

反思三: 恰当的放手自学,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

反思四:情感教育的渗透,自觉习惯的培养。六年级的孩子们基本上懂事了,知道一定的道理。我们可以站在未来的角度去分析,给他们前进的动力。

反思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不管复习的内容是难是易,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要给学生思维活跃的空间,要让学生有想跳一跳去摘桃子的冲动。适当的课外延伸是很有必要的,书本知识的变式需要老师平时的积累。

总的来说,要把复习课上的轻松,是件不轻松的事情,需要太多的筹备,积淀。还有太多等着我学习的地方,我要和孩子们一起加油!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四

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提高复习的效率,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以往的复习课中我们老师往往会陷入“做试卷———讲试卷———再做试卷”的题海怪圈。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认为数学复习课应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复习课要先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再从易到难的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平时易错的题来进行讲解与练习,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在复习课中进一步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就这一节课我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数学复习课的必要条件。有句话说的好“教材钻的有多透有多深,教学方法就有多新有多活”。今天的这节课是我们全体数学老师共同研究的结晶,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了教材,吃透教材,抓住了教材的重难点,课堂上带领学生有效、合理的进行了复习。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组织调控好课堂活动。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和新授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复习的量大,练习的内容多,环节杂乱。因此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 工作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学脉络是比较清晰的,教师能先与学生一起来归纳整理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建立了知识体系,使学生了解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又放手让学生去提问:自己在平时的计算中出现过什么问题?想提醒大家一下。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但是老师也忽视了数学的复习课别于其他的复习课,它的知识脉络的呈现应是由易到难的,尤其是在计算课上。这一点的失误也拖延的整堂课的教学时间,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调控好,指导学生从易到难来汇报。这样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3、另外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准确的数学语言,教师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指导,忽视了对学生这一方面的指导训练,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也要加强。

总之,通过一节复习课,可以看出自己与她人存在的差距。每次的教学研讨课我都能收获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发现一些东西,发现的同时也学会去改正,从失败中汲取力量,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教育的路还很漫长,我还要在这条路上继续的摸索下去,我想在我的努力下,在她人的指导与帮助下,我的教学水平也会逐渐提高的。

语文复习课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教学重点:

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审美观。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下:

踏莎行(访萧红墓)

天涯流落,江湖笑傲,难得才情高格调。长留清辉在人间,寂寞空冢凭谁吊。

海着碧衣,山披翠袄,凄凄此处埋芳草。北魂南魄领风骚,文债情债均未了。

(教师解释这幅对联)

让学生简介萧红生平事迹。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他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笔下的祖父以及充满乐趣的后园。

二、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预习时查找的生字、词,然后集体订正如下词语:

谷穗  玩腻了  衣襟  地榇  嘴馋  玫瑰

3、教师范读课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三、整体感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锻炼学生整体阅读、归纳、概括能力。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2、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

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完善,最后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

第一问答案:

(1) 种小白菜

(2) 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

(3) 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4) 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

(5)插花事件。

第二问: 要求学生归纳

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

四、合作探究

1、本文写出了浓浓的亲情,也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第二部分:“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休息好了又是跑。”

2、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

如:①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③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④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除了这些句子外,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句子)

3、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你的亲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用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例说明)

五、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1、 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把它们写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童年的欢乐。

2、阅读萧红的其他作品,并写出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祖父: 勤劳慈爱 幽默风趣

童年趣事 :

1、 种小白菜

2、 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

3、 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4、 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

5、插花事件。

数学复习课教案 篇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第7~1.1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0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千米、吨

1.第做109页的第7题.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吨

是多少千克?

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吨=1000千克

2.做第109页的第8题.

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

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

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

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1.做第109页的第9题.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

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

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

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

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复习课评课稿 篇七

临近中考,如何高效组织课堂复习是所有初三数学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以题讲题,无限制拨高复习的要求,重复机械的题海式训练在新课改的今天已经不可取了。如何进行中考针对性复习,如何采用一种教师与学生均可接受的最佳方式上课?这次的教研活动,两位老师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

以往复习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按照自己的构思来上课,在课堂上常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炒冷饭”现象严重,学生被动的接受,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过程,复习效果不理想。这次两位老师都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对知识的系统复习

利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填充回忆,梳理复习内容;还将复习的内容编

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点,执教者对于这部分练习的选取,题目相对简单,但覆盖面比较广,并且都由学生自行完成。相比很多教师练习是自己成为主角,强调再强调,细枝末节不厌其烦,惟恐学生再错,教师唇干舌燥,特别是中考复习阶段各科讲评较多,老重复同一模式,学生厌烦、困顿,效果甚微。从课堂的反应来看,执教者完全把学习主动权交还学生效果更好。

2、 精心设计练习题

精心设计练习题,注意内容的层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把握好“会”、“熟”、“活”三个阶段,最后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特别是曾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练习,还注重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 课堂气氛活跃

两位老师的课堂中都体现了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得轻松,整节课学生真

正“动” 起来,思维真正“活”了起来。

4、 注意与中考的联系

两位老师都注意了与中考真题练习起来,形成“中考练兵场”,提前让学

生接触中考题型,不仅能让学生熟悉中考的一些类型和难度,还能消除学生(特别是中下生)对中考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此外,本人认为,到了初三,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对于一些较难的地方,应该适当的提提,复习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选做题,以防止一些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这只是本人的一点挫见,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数学复习课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整理和复习中初步感悟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3、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有关数的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让同学想一想,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数的运算。

学生经过回忆答出: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

(2)加、减法的估算。

(3)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4)有余数的除法。

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

1、复习口算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教科书136页第8题。学生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复习估算

出示教科书131页第2题。375+287526-339

教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办法吗?(估算)指名两人说出估算的结果,集体订正时,说估算过程。

指出:估算时,要把每个数看成跟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口算,这是估算的方法。

3、复习加、减法的笔算

教师:如果我们还想知道精确的结果,又该怎么办?(笔算)

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教师:看着黑板上的竖式,小朋友想一想,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当学生有了想法后,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时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经过讨论,小组统一认识,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估计会有以下说法:

(1)首先要书写认真,相同数位对齐。

(2)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3)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下一位相加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

(4)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上借“1”当“10”,和这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经过讨论交流,全班统一认识。

4、巩固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现在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完成教科书136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了,下面有两道填空题,会填吗?

出示教科书132页第5题。

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

教师:有不同意见吗?你能根据这两句话列出算式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可结合两道填空题加深理解。

三、综合练习

1、教科书103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科书105页第16、1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数学复习课教案 篇九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图形平移、对称、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复习重难点: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

图形卡片、大头针。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点,谈话引入练习。

1、复习提问: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指名回答)

2、过渡: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一起来复习图形变换的知识。

二、练习巩固。

1、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巡视指导,提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3、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指导完成练习一第4题。

2、指导完成练习一第5题。

四、知识拓展,设计图案。

1、大家看一看教材第11页的数学游戏。还 www.chayi5.com 记得那些图形可以镶嵌吗?你能说说书上两个镶嵌图形是如何得到的吗?

2、现在大家动手做一做,看能否得到书上的图案。(巡视,个别指导)

3、同学们卷的都不错,下面咱们来进行一个设计大赛,同学们用纸卡剪、拼一个基本图形,看用这个基本图形能设计出哪些漂亮的图案。比一比看谁的设计最棒!

五、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适时点评学生的回答)

六、作业设计。教材第10页第7题。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语文复习课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42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