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店》教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文具店》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文具店》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p48-49

教学目的:

1、通过“文具店”的情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2、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倍”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倍”的意义。

教具: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先让学生说一说“文具店”的图意。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引导学生完成“填一填”。解决“倍”的问题。

4.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情景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

二、练一练。

1.第一题。

通过画一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倍”的含义。

2.第二题。

通过画一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倍”的含义。

布置作业:

模仿画一画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文具店

情景图

画一画列算式

一、巩固练习。

1.第一题。

l让学生看清题意。

l独立完成。

l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2.第二题。

l让学生看清题意。

l独立完成。

l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3.第三题。

利用学具让学生摆一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布置作业:

预习p50。

课后小结:

《文具店》教案 篇二

课题:文具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文具店”这一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体验“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和体验“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cai课件(www.chayi5.com)演示小兔、狐狸、小牛去买文具的故事,同时出示价钱:1支铅笔2元钱。

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尽量让学生说完整。

2、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问题。

这时学生会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小兔买了1支笔用了多少钱?小牛买了3只笔需要多少钱?狐狸买了4只笔需要多少钱?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

二、问题探究

1、学生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

教师根据同学们解决的情况板书:

(1)小牛买了3只笔需要多少钱?

2×3=6(元)

(2)狐狸买了4只笔需要多少钱?

2×4=8(元)

2、有谁能把小兔、小牛、狐狸用的钱换成倍数说一说。

有同学回答:小牛用的钱是小兔的3倍

狐狸用的钱是小兔的4倍

老师引导:这就是我们所学的乘除法知识与“倍数”的联系,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将乘除法问题换成倍数问题试试,好吗?

3、如果把刚才说的有关于倍数的句子换成条件,又应该怎样提出这个问题呢?比如:小明用的钱是小兔的2倍,小明用了多少钱?说法变了,但实质没变。

同学们根据要求提出了两道有关于倍数的应用题。

(1)小牛用的钱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钱?

(2)狐狸用的钱是小兔的4倍,狐狸用了多少钱?

4、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找同学举例说说“几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学回答,4的3倍就是3个4。

小兔的3倍就是3个小兔用的钱那么多,小兔用了2元钱,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个小兔用的钱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写答语。

三、体验感悟

摆珠子

游戏规则: 按要求摆两行不同颜色的珠子,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1)上面摆3个白珠子,下面摆蓝色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个数的2倍。摆完了以后与老师比比看看摆对了没有。

(2)上面摆2个蓝珠子,下面摆白珠子的个数是蓝珠子的4倍。摆完了以后同座之间互相检查看看摆对了没有。

(3)上面摆10个蓝色珠子,下面摆白色珠子,使得蓝色珠子的个数是白色珠子的5倍。这一小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再摆。

四、实践应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册第四单元文具店教案 1、3片叶子配1朵花,15片叶子配朵花。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册第四单元文具店教案 2、的个数是的2倍, 有个。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册第四单元文具店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册第四单元文具店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册第四单元文具店教案

做完后小组同学商量讨论,交流想法。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习得怎样?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35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同学们刚刚学完乘法的基础上就学习“倍”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难点,而同学们还没有完全弄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又开始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只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想一方面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注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同时把握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目标,注重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做”中 “学”。另一方面要创设“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加强对开放性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实践与探讨。

《文具店》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理解“0”的实际意义。

2、对认识“0”的活动有兴趣,促进幼儿积极思维。

活动准备:

货架、文具、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卖铅笔盒:

——“熊大婶的店刚开张,请小朋友帮忙记账,货架上有5只铅笔盒,用数字几来表示?卖掉1只,还剩几只?可以怎样表示?”

(1)、幼儿取出卡片列出5-1=4的算式:

——“又卖掉一只,还剩几只?可以怎样表示?”

(2)、幼儿用同上的方法列出算式:

——“最后一只也卖掉了,该怎么记?”

(3)、幼儿想像,得出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2、卖文具:

——“熊大婶店里的商品很多,你们还能帮忙吗?”

再出示8支铅笔,6块橡皮,提问同上:

“咦,这些题目都一样吗?它们的得数都是0,为什么?”

“猜一猜,熊大婶卖文具,还会碰到等于0的题目吗?”

“怎样才能等于‘0’?这样的题目做得完吗?为什么?”

3、游戏:躲“0”:

(1)、介绍游戏规则:看见得数是“0”的题目或看到用“0”表示的图片躲起来。

(2)、游戏若干遍。说说你为什么躲得那么快?

4、粗心的小熊:

——“熊宝宝看见‘0’觉得它没有意义,帮妈妈记账是把‘0’都拿掉了,猜一猜发生了什么?”

“熊宝宝打电话时把‘0’都拿掉了,它把车开到马路上,猜一猜发生了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哪儿还有‘0’,‘0’能去掉吗?‘0’还能表示其他意思,它还能表示什么?”(记分,门牌号码,天气温度,温度计等)

5、请幼儿回去找找“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文具店》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4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