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木兰从军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32木兰从军》,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木兰从军》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学生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并说说木兰怎样说服家人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木兰的优秀品质。

四、学习任务: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感悟木兰品质。

2、学习课文三自然段,了解木兰从军时的情况。感悟木兰品质。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从木兰着女装感悟木兰品质。

五、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军是军队的意思,那么从是什么意思呢?(参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木兰从军》。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木兰从军的故事,了解木兰是怎样的人,她有什么优秀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还要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3、预期效果:想要达到这个我学习目标吗?那我们需要过三个关,完成三个学习任务,大家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任务呈现: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感悟木兰品质。

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读课文,回想一下课文主要给我们写了什么时候的木兰。相机板书:准备替父从军的木兰、上战场、立战功的木兰、胜利归乡的木兰。那我们先一起进入第一关,了解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木兰。

自主学习:1、第一关的任务是: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木兰为什么从军?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多读几次。

展示交流:

1、生交流默读思考所得。

2、师在学生交流中借机指导理解课文内容,北方经常发生战乱后果怎样?(将士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3、木兰看到征兵文书,想到了什么?想到父亲、弟弟,看出木兰是怎样的人?想到国家,看出木兰的怎样的人?

板书:爱国爱家

4、她怎样说服家人的呢?师扮家人,生扮木兰,反复饰演,说服。

5、指导朗读。

6、采用多种形式读,直到背诵。

任务二

任务呈现:了解上前线、立战功的木兰。

第一关完成任务的同学为自己大声喝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第二关关口贴着一幅画,请大家先观察。这是的木兰可以用哪个词形容呢?

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第一幅图。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由几句话组成?每句话写了木兰的什么事?

展示交流:

1、第一句话写了什么?找出动作的词做好标记。

师引导想象:在过滚滚黄河时木兰会遇到什么危险?在过燕山时又可能会遭遇什么?(历经艰难、遭遇危险)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2、第二句话写了木兰什么?

抓住理解“赫赫战功”,了解木兰。

3、此时的你说对木兰说写什么?

任务三

任务呈现:了解胜利归来后的木兰。

经过多年征战,木兰他们打败了敌人。胜利归来。我们进入第三关,了解胜利归来后的木兰。

自主学习

1、观察第二幅图,找哪一个是木兰。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从中勾画出形容胜利过来后的木兰一个词语。

展示交流:

1、说说找到的是那个词。

2、抓住“脱下心爱的女装”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木兰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才脱下女装,穿上战袍的。

3、当将士们看到穿着女装的木兰时会说些什么?

小结:从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木兰的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我们现在检测大家达到学校目标的情况。

检测:

我会填:

1、木兰是个( )的女英雄。

2、木兰告别亲人,( )战袍,( )骏马,( )黄河,( )燕山。来到前线。在多年征战中,木兰( )立下了赫赫战功。

木兰从军 篇二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 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 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2. 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伟大的名字——木兰。(板书:木兰)木兰姓花,人们又叫她花木兰。

2. 看,这位就是花木兰,(课本插图)说说你看到的花木兰。

课文中人们称花木兰是一位-------?(板书:女英雄)

3. 小朋友,说到“英雄”,感觉怎样?你知道哪些英雄?英雄是很了不起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4. 过渡:为什么称木兰是英雄呢?这还得从木兰从军说起,(补充板书:从军)齐读课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学习第二节

1.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多读几遍,努力体会一下木兰的心情。

2. 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1)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那你一定能读出焦急来,试试看。

(2)什么情况下,你也曾“焦急万分”过?想象说话。

(3)那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焦急万分的?读出有关的语句。

(4)什么是“紧急征兵的文书”呢?(出示草拟的征兵通告)

(5)指导读句(你能带着这份焦急读好这句话吗?)

3. 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木兰焦急万分,想到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读读,细细品味,看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交流

(1)如果父亲去出征,会怎样?(想象说)再焦急地读这句话。(指读后评读再齐读)

(2)如果弟弟去出征呢,也许会怎样?再焦急地读这句话。(齐读)

(3)谁愿意扮演木兰,连起来读读,读出你的担心和焦急。

(4)从这份担心与焦急中,你已经看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尊老爱幼)

4. 父亲去不得,弟弟也不能去,那就去跟官府说,我们不去当兵行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到“文书”中寻找答案)

(敌人侵入,国土不保,人民受尽敌人欺侮,过着痛苦的生活。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5. 呀,真是国难当头!木兰想到这些时,觉得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同学们,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为国为家 )

想到这里时,木兰的决心是------(坚定)指名读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从容和坚定)齐读。

6. 读这一节,体会木兰的焦急,感受她为父亲、弟弟着想的表现吧。(分男女生读)

7. 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木兰毅然决定。

出示读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8. 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可是木兰却用诚意说服了家人,假如你就是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两人合作,一人演木兰,一人演其中的一位家人,练习说服。)

9. 课堂表演。

(1)学生展示表演。

(2)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10. 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指板书答:花木兰是英雄,因为她( )。]

11. 过渡: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三、学习第三节

1. 齐读第三自然段。

2.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看到语言文字,就应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学习方法。

3. 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 想象: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时,会一帆风顺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引导交流。

(渴了------饿了------天黑了--------她真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

尽管木兰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5. 是啊,多么不容易呀!再读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她跋山涉水的画面)

6.同学们,此时你觉得木兰怎样?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男子汉的英姿勃勃、潇洒)

7.谁来把木兰的英雄气概读出来?

(指生读,男女生赛读,集体齐读。)

8. 是呀,木兰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前线。那么,战场上的木兰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和木兰来个近距离的接触。

师述情景:(略)

(1)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英勇善战)

9. 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什么是“赫赫战功 ”?在这里“赫”是很大很突出的意思,两个赫呢?很大很大很了不起的战功。

(2)谁能读出战功之大?

10. 此时此刻,你能说木兰不是英雄吗?

11. 过渡:木兰从军整整12年,终于胜利回乡了。轻轻捧起书没,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节

1. 战士们看到了什么?表现怎样?

2. 采访: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将士,你会说些什么?

3. 读到这儿,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作为男生的你想说些什么?(是啊,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4. 这是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请小朋友搜集有关女英雄的故事,开展女英雄介绍会。

2.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女英雄 爱国爱家

尊老爱幼

英勇善战

木兰从军 篇三

1、抓住“紧急、焦急万分、赫赫战功”等词语,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出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

2、通过抓住“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来学习课文第二段。从而带领孩子理解国之忧和家之忧。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对“披、跨、渡、过”动词的比较理解,认识一个英勇善战、英姿飒爽的木兰。

4、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诵读《木兰诗》,给孩子以中华语言文字的熏陶。

教学重点:通过对于关键字词的理解,运用反复体会诵读的方法,体会花木兰爱国、英勇的特点,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

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古时候有个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齐读课题《木兰从军》。

1、复习生字词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课的生字词(开火车读 齐读两遍)

出示词语:

征兵 朝廷 战袍 理应  父亲 弟弟 胜利 将士 燕山 将军 渡黄河 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 焦急万分 年老多病

2、出示“理应”(指名读)

(1)指名理解词义(可用扩词法)

(2)理应的意思就是道理上应该这么做。

(3)今天顾老师又交给大家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把这个词分解了,分别给它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花木兰是个女的,在当时,她应不应该去从军?自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问题。

2.花木兰她不应当去从军的理由是什么?(多请几个孩子说不能从军)

3.从当时国家的制度来讲,花木兰是一个女子,她是不能去从军的。从身体条件来说,花木兰是一个女子,比较柔弱,她也不适合去从军。可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去从军了,因为她有一个理由,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那国之忧、家之忧又何在呢?

(一)理解国之忧

1、国之忧是什么?(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齐读本句(

2、齐读“紧急”。理解“紧急”的意思。

那么国家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下达这么大的“紧急”征兵文书啊?

(快要打败仗了)如果战争失败了,我们失败了,将会有是什么后果?多请两个(国土被侵吞,老百姓流离失所)

3、如果此时此刻,战场上没有我们的士兵在打仗,行不行?等待我们的只有国破家亡啊。同学们,此时此刻,国家正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您能读出当时国家情况的紧急吗?(多请几个)齐读

(二)理解家之忧

1、国之忧是如此,那么家之忧又是怎样的呢?(出示描写父亲和弟弟情况的句子)

2、父亲年老,弟弟年幼,他们无法承受战场上那么激烈的斗争。可是,国家在此时正处于危难之中,家里又没有人可去打仗。那你们说一说,此时,国忧和家忧加在一起,花木兰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儿的?(紧张,焦急万分)

3、出示“万分焦急”

(1)读好,理解“焦”的字形。

(2)读好“家之忧”

(3)“国之忧、家之忧”连以来读。

4、总结为国为家分忧(重点突出“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颗保卫国家的忠心,所以,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份保卫家园的责任,所以,他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三)通过扩展其他人物形象,体会木兰的决心

1、于是,花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爸爸、妈妈、弟弟都极力地反对,他们怎么忍心让家中唯一的女儿,唯一的姐姐去从军呢?

(出示家人的对话)请你跟你的同桌两个人,想一想,说一说。(开始)(出示对话)

2、分别请孩子和父亲、母亲、弟弟对话

3、花木兰就这样女扮男装去了战场,此时此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指名说,勇敢,孝顺,坚强)

(四)引入《木兰诗》的描写

同学们,木兰诗中也有几句是描写这段的。(音乐键入)师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哎)。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就这样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让我们一起读读。

比较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穿战袍,骑骏马,过黄河,爬燕山,来到了前线。”

2、你觉得哪句话好?你读出了什么?还是和你的同桌说说,两个人商量商量。

3、谁来说说?(要指名说说)为什么披战袍比穿战袍好?(披讲出了英姿飒爽)跨骏马(一气呵成,动作干练的形象)渡黄河(强调了速度快)“渡黄河”指过黄河的过程很艰难。如此之难,花木兰有没有退缩?为什么是过燕山不是爬?指名读(过燕山)

4、你们看这四个字用得过好啊,面对着滚滚的黄河水,木兰毫不畏惧,面对着巍峨连绵的燕山,木兰勇往直前,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会运用合适的动词,这样能够帮我们更好地树立人物形象。

5、我们再一起去品读品读这句话。

6、在多年征战中,你们知道花木兰征战多少年吗?在这12年里,木兰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什么叫做赫赫战功?什么样的成绩才能被称为赫赫战功?

7、花木兰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啊,而且在战场上,取得了和男子一样,甚至比男子更加了不起的成绩,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那此时此刻你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谁能动情的说一说?

8、引入《木兰诗》

木兰在战场上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看一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面对着可汗百千强的赏赐,木兰她什么也不要,她只要(   )。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图)大家看,木兰顺利回家以后,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将士们来看木兰,他们会有什么表情,又会有什么动作,还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学学吗?还是请你在下面和你的同桌练一练。(女孩子当木兰,男孩子当将士)

2、男女生上台表演

3、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4、引入《木兰诗》

你看木兰回乡以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五、总结课文

1、是啊,同学们,谁也没有想到木兰是名女子,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征战12年,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这一切之后,她只是回到了家乡,什么都不要,所以人们说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2、我们从这位古代的女英雄身上学到了很多,咱们今天学了课文,也知道了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诗》。课下,和你的父母一起去读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32木兰从军》,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4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