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案学案设计【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8篇《《开国大典》教案学案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课文《开国大典》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领悟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中国认人民对新中国的成了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

2、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盛大场面?

(3)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标注上你自己的体会,想一想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4)在组内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

(6)指导书写生字词。

3、精读课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大典开始,写了哪三件事?(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2)大典进行中,哪些场面最让你感动?(边读边画、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同时进行批注感想

(4)指导朗读,表现出群众欢腾、热烈的场面。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阅兵式部分。

(6)指名读课文第5段,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只礼花陆续…………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西写作特点。这样生动的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中,表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7)理解“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的意思?想想本文的中心思想。

(8)学生听配乐朗读课文,回忆全文内容。

4、总结、扩展

(1)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试写出课文的梗概。

(2)仿照课文写出3个比喻句。

(3)阅读自读课文的《刻骨铭心的国耻》。

《开国大典》教案学案设计 篇二

a级基础训练:课内巩固与强化(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按要求填空(6分)

生字音节部首除部首外笔画数组词掣    钮    瞻    聂    臻    奏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12分)

呈(  ) 挺(  ) 檐(  ) 掣(  ) 蓝(  ) 激(  )

程(  ) 艇(  ) 瞻(  ) 警(  ) 篮(  ) 檄(  )

逞(  ) 延(  ) 谵(  ) 儆(  ) 监(  ) 缴(  )

三、读句子,解释加粗的字(1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到中华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面红旗迎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十万一齐脱帽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词填空(8分)

旗帜  旗手  旗杆

1、每当天an门广场升起国旗的时刻,护卫队的青年高掣着鲜艳的(  )把国旗升上了(  )之顶。

欢跃  欢腾  欢呼

2、十一长假到来的时候,首都天an门广场到处都是(  )的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人群相互(  )着问好,祝愿祖国昌盛繁荣。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到了正午,天an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句话中的“海洋”指的是________。“波浪”只的是______

__。句中运用了______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大典开始前______

的____。

2、“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域、西域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充分展现了____和____。

b级智能训练:课外复习与拓展(30分钟内完成,满分50分)

六、词语美容院(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6分)

(   )        (   )

(   )的金水桥    (   )的海洋

(   )        (   )

(   )        (   )

(   )的声音     (   )的队伍

(   )        (   )

七、我来找朋友(把下面的语句恰当的连接起来)(5分)

天an门        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会场爆发出      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这战斗的声音     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每一声炮响后     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欢呼声        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八、下列烁法正确的是(   )(5分)

1、《开国大典》描写了大典的壮丽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大典的喜爱之情。

2、课文围绕开国大典的盛况,描写了首都人民在开国大典时刻的欢呼激动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九、我会按要求做题(10分)

1、照句子在课文中找出四字词语写下来:

例:冉冉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天说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一(  )一(  )  再(  )再(  )

前(  )后(  )  上(  )下(  )

十、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2分)

1、《开国大典》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描写的?在不同的顺序中,大典的盛况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大典的盛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选择题(12分)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句中的“直奔”能表达( )

① 人们强烈的感情。

② 人走的速度快。

③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句中的“一齐”说明了( )

① 人们怀着深厚的情感。

② 人们自觉性很高。

③ 会场的严肃性。

3、《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____和____写得很清楚。

① 过程  ② 场景  ③ 时间  ④ 人物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篇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 年10 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 年10 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的盛况。(观看一分钟左右的影片)

二、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擎( qín g )   钮 (niǔ )   瞻 (z hān)

聂 (n i è)   党 ( dǎn g )

三、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四、再次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段落。

学生讨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程序写了三个内容,即:

第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第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第三、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写完这三件事,写阅兵式的盛况,再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群众游行的情况,最后写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

按以上顺序分段:

板书

会场1——4段

典礼5——10段

开国大典阅兵11——13段

游行14——15段

五、作业

抄写词语,注意笔顺和间架结构:

容纳  诞生  肃静  检阅  率领  瞻仰   飘拂

迎风   招展   排山倒海   五颜六色   陆续  协商

擎着   秘书  电钮  聂容臻   徐徐   隆重

规模  巨大   盛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开国典礼仪式和阅兵仪式两个部分,进一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对课文段落的划分情况(提问学生回答)

二、开始讲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   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为什么不用“走向”。

(体现参加大典群众的激动和热切的心情。)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体现开国大典时盛大的场景。)

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并板书

宣布典礼开始 ─→ 奏国歌 ─→ 宣布新中国成立 ─→ 升国旗 ─→ 宣读政府公告─→ 阅兵式 ─→ 群众游行 (第四部分内容,补充 )

(4)分析阅兵仪式的情况。

问: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5)学习课文第四部分,了解群众游行的有关场面描写。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样生动的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3.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①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②他读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

③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④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因为我们的军队是如此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人民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这里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⑤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毛泽东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非一般人所为,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三、作业:

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第26课。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设计思想:

通过课堂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多媒体教学选取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辅助互动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发思维,积极探究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梗概。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的伟大历史意义。

4、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用具:课件、开国大典录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国庆节)国庆节是从哪一年是举国欢庆的日子,1949年10月 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这一天起,全中国人民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一天,在北京天an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二、感知整体,梳理学路

1、从整体上把握理清文章的脉络。快速浏览课文,理一理典礼的过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典礼开始

奏国歌

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    大会    阅兵    游行

升国旗

鸣礼炮

宣读公告

2、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三、品读语句  读中感受

(一)出示问题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5--- 10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场面深深地感动了你?哪些语句打动了你的心?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1、学生分组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上的情形怎样?

(3)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到了“掌声”?

(4)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意义?

(5)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三十万群众表现得怎样?这说明什么?

(6)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当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主席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会场上的情景怎样?

(7)观看录像。

(二)、出示问题二:

阅兵式上,我看见———————————————————————

分析句子:

(1)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2)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3)、观看阅兵录像

(三)、出示问题三: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1、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四、再读课文。感受激动人心的场面及当时人们那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

五、课堂监测:

(一)、我能把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热烈的   态度                   宣传   成立

热情的   欢呼                   宣读   公告

热闹的   市场                   宣告   好事

(二)、我认真读了课文,所以能很快地填空。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中表示祖国各地的两个词语是—————————————、————————。

2、开国大典于       年    月    日在            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很多,估计总数__________。会场在__________。主席台设在__________。

六、拓展延伸:推荐主题学习丛书文章。

【点评】:

点评1、加强朗读训练,以读为本,丰富了学生体验,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无论是轻声读,高声读,还是男女声读,引读,都有目的的为帮助学生体验文本而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以体会。

点评2、老师对文本的把握准确,教学目标集中明确,三个维度相互交融、自然渗透,整体推进。他尤其重视情感渲染,既尊重学生的已知,又紧紧抓住文本,以文本的字词句为依托,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做新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点评3、教学设计精心,遵循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通过语言渲染、观看录像、聆听录音、感情朗读等手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在朗读基础上进行语言的学习和积累。课堂上书生朗朗,学生的朗读入情入境,格外动情。

54门礼炮28响有何寓意

开国大典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距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已有28个年头。当时我国的民族一共有54个(现在是56个,其中有2 个少数民族是后来确认的)。所以,这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949年9月21日)中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了28个春秋。

开国大典的照片中为什么没有朱德?

1949年10月1日,天an门城楼上,毛泽东以浓重的湘音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刹那间万众欢呼,礼炮齐鸣。然而,在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朱德却从毛泽东的身后悄悄走出。

朱德为什么要离开他的位置?原来,城楼上空间狭小,他看到担当摄影任务的新华社记者为了拍下完整的画面,不得不把身子倚着汉白玉栏杆,一个劲地向后仰,向后仰。这样做太危险!朱德见状,赶忙一个箭步蹿了过去,牢牢抱住那位摄影记者的双腿。

在朱德的帮助下,记者终于顺利完成了拍摄。而朱德本人,也就永久性地留在开国大典的镜头之外。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掌握"容纳 诞生 肃静 检阅 率领 瞻仰 飘拂

风招展 排山倒海 五颜六色 陆续 协商、擎着 秘书 电钮 聂容臻 徐徐 隆重、规模巨大 盛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3、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4、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简要了解新中国的发展,激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2、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an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板书课题并齐读)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句要多读几遍。

(2)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列出段落提纲。

(3)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写生字词。

大典、擎着、瞻仰、旗帜、飘拂、检阅、肃静、秘书、隆重、电钮、排山倒海等。

2、我会理解了其中一些词的意思,并会用之说话,如排山倒海等。

3、我会较流利地读课文。

(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师及时到学生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生1:我知道了课文写了三个场面:"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

生2:我知道了典礼前这部分:一写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者;二写会场的布置;三写群众入场。

生3:我知道了典礼时(从"下午三时正"到"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写了两个方面:一写典礼(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的情景;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二写阅兵式(交代了检阅司令员及阅兵总指挥;受检阅部队入场次序及情况;领袖和群众的热烈反响)。

生4:我知道了典礼后写了两个方面:一写天an门广场群众游行情景;二写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三)创作性展示

1、读了课文,我知道开国大典的场面庄严、隆重。

2、我想朗诵最令我激动的句子。

3、我想有感情地朗读典礼这部分。

……

三,激发知识冲突(结合课时而变)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2、搜集、摘抄关于描写场面的成语等。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提出新的目标

1、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我们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场面庄严、隆重,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感受参加开国大典的人们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

2、提出学习目标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情感。(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3)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4)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针对学习目标,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

2、展示朗读。

小组内共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

3、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

生1: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我体会到这句话的历史意义是: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

生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生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我体会到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生4:"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我体会到"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三、激发知识冲突(可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为什么课文写了典礼顺序后又写群众情绪?

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1、搜集资料的展示

(1)交流描写场面的成语。

(2)交流有关开国大典的诗歌。

2、个性创作展示。

(1)读后的感受。

(2)朗诵改编的诗歌。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an门广场上……。

五、布置作业

1、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

2、选取其中一个场面片断练笔。

开国大典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开国大典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盛况,体会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演示《》情景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

2、交流初步感受。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

三、初读课文

1、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

2、说说课文重点写了的哪几个场面?(开会、阅兵、游行、宣布开国、升旗鸣炮、宣读公告)

3、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标注上你自己的体会,想一想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4、在组内讨论。

四、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体会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引导学生观看资料片,体会人们听到主席的话后的激动心情和当家做主的自豪感)

2、“升”和“姑”(也说明了人们自豪、激动)

在品读了重点词句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品读描绘阅兵盛况的句子,要读出阅兵队伍的整齐、威武、雄伟、及群众情绪的热烈。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识记生字

2、交流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3、组词练习:

协()檐()钮()泽()宣()

胁()瞻()扭()择()喧()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总结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盛况。作者先介绍了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员,然后介绍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的情况。接着介绍了进行的情况,最后介绍了典礼后的情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伟大的历史意义。更增添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四、写课文梗概

1、在小组内练习说说。

2、每组选一位代表在全班说说。

3、动笔写一写。

附:板书设计

4、教案点评:

课上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1、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的资料;

2、学生边读边勾画边思考,将自学体会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收听录音,观看资料片录像和情景朗读,发挥想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些方法和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盛况,

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同时,通过初读课文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探究活动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的资料,编写“我爱中国”为主题的语文报。进行展示。

开国大典教案 篇八

一、读拼音,写词语。

diànniǔ dànshēng gǔwǔ wěiyuán zhānyǎng diǎnlǐ

( )( )( )( )( )( )

二、辨字组词。

秦( ) 檐( ) 融( ) 协( )

泰( ) 瞻( ) 隔( ) 胁( )

三、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旗帜飘浮( ) 翻天复地( ) 拖帽肃立( ) 忘加评论(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强—( ) 光明—( ) 开始—( )

欢喜—( ) 高潮—( ) 汇集—( )

五、判断正误。

1、用部首查字法查“未”,既可查“一”部,又可查“木”部。( )

2、“诞”字的第七画是廴。( )

3、“完”是“皖”的同音字,都读“wán”( )

六、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1、共同商量,以求取得一致意见。( )

2、恭敬地看。( )

3、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

4、庄严而恭敬地站立。( )

5、郑重举行的仪式。( )

七、比较下列加点词与括号里的词有什么不同。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热烈)的掌声。

2、群众的声音盖过了(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八、根据课文内容给一步到位句子排序。

①毛主席挥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国旗。

②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③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④群众游行。

⑤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

⑦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确的顺序是: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年 月 日,在 举行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至今已有 周年。

2、毛主席亲自挥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长,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 。

4、这篇课文是按照 顺序叙述的。

十、阅读短文,完成文后1~4题。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 )着红旗,有的( )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B.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开国大典》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开国大典》教案学案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5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