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优秀7篇】

发布时间: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7篇《梅兰芳学艺》,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梅兰芳学艺》 篇一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14.

"不是料子"    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

作业 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填空、选择拼音。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解题。

(1) 指名拼读"兰",正音。

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2) 学习词语"学艺"。

指名读"艺",说说"学艺"是什么意思。

(3) 指名把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词,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画出来,多练读。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 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词。

(2) 抽读生字卡片。

3. 试读课文。

(1) 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2)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指导儿化和长句子。

4. 范读课文。

读后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 作业

1. 练读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抽读词语卡片。

2. 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lan       sheng       jing      ze         zu

兰  nan    神 shen    紧  jin    者 zhe    注 zhu

二。 细读课文

1. 细读第一段。

(1) 指名读第一段。

(2) 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 "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 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2. 细读第三段。

(1) 指名读第三段。

(2) 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3) 理解"世界闻名"和"大师"的意思。

(4) 学过第一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 细读第二段。

(1) 自由轻声读第二段。

(2) 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 进一步理解句意。

a. 在什么情况下,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了什么?

b.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先看图,再读课文。

用曲线画出梅兰芳怎么做的句子。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指导读第二句话。

c. 用"-"线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段。

(1) 齐读课文。

(2) 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 第三段中哪个词语说明了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了艰苦努力的?(终于)

(4) 指导朗读。

三。 指导背诵

1. 齐读课文。

2. 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 看板书引导背诵。

四。 课堂练习

1. 扩词。

神(  )(  )(  )  决(  )(  )(  )

底(  )(  )(  )  艺(  )(  )(  )

2. 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      )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      )水底游动发鱼儿。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指名读课文。

2. 指名三人逐段背诵课文。

二。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抄写生字。

2. 抄写词语。

苦练  或者  水底  明亮

决心  终于  空中  眼神

3. 组词。

三(   )  决(   )  者(   )  住(   )

兰(   )  块(   )  都(   )  注(   )

4. 数笔画填空。

或:共有(  )画,第二画是(  )。

底:共有(  )画,第五画是(  )。

练:共有(  )画,第六画是(  )。

神:共有(  )画,第四画是(  )。

梅兰芳学艺 篇二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难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立志从小苦练基本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新课文,板书:梅兰芳学艺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并一起书空。

师: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生:梅兰芳是谁?学艺学的是什么?

师:课前同学们都搜集资料了,谁来简单介绍一下梅兰芳?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梅兰芳。

师:梅兰芳是男的还是女的?在京剧里男扮女装就叫男旦。

(师补充梅兰芳资料:梅兰芳(1894一1961)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出生于北京,爷爷和爸爸都是著名的京剧旦角演员,十一岁开始登台表演,他对人物的化妆、头饰、服装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创造了“绸舞”、“镰舞”、“盘舞”、“剑舞”、“袖舞”、“羽舞”等新的舞蹈,丰富了京剧旦角的表现手段。京剧行当中梅兰芳最擅演的是“旦”,1919年梅兰芳被评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

梅兰芳除了演戏练功外,他的业余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喜欢养鸽子、养花和书法绘画,而这些爱好对他提高表演艺术起了很大作用。幼年的梅兰芳眼睛微微近视,有时还迎风流泪,眼珠也不灵活,因此每当黄昏时分,他让鸽子翱翔空中,让自己的眼睛随着鸽子转动,认真锻炼眼力。久而久之,双眼灵活自如,透亮传神。

2、师:京剧是我国优秀戏曲的代表,是我国的国粹。哪你对京剧了解多少?请试着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回答,师相机总结提升。(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已有200多年历史了,其基本功有——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美丑、善恶之分,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的人物性格特点,如: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水白色暗寓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蓝色喻意刚强勇猛;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黄色意示残暴等等,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师:老师找了几位京剧演员的照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眼睛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课件展示京剧舞台照片)

3、生:眼睛像会说话一样。

生:眼睛很有神。

师:你们的观察力非常强,对一个京剧演员来说眼睛能传神是尤为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京剧大师梅兰芳学艺的时候练眼神儿的事。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梅兰芳唱的京剧中国人爱听外国人也爱听,他不仅在中国演出还到国外去演出,所以他是个中外有名的京剧大师,那他之所以会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从小对学京剧就很由天赋吗?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句子。完成填空。多媒体出示: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2、因为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同桌相互读读这两句话。

过渡:师傅说梅兰芳没天分,那么梅兰芳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段

看看有几句话,指名读。

齐读第四句。

这句话是不是说眼睛真的像嘴巴一样能说出话来?梅兰芳原来的眼睛是怎样的?那怎么变得会说话的呢?好,我们先看看书上的插图。

看图说话:梅兰芳在看什么?怎么看的?

读课文中的句子。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

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一天两天?找出关键词。

指导朗读第二句。

从第二句里,我们体会到什么?

是啊,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为了学唱戏苦练眼神,那么苦练后双眼怎样了呢?

齐读第三句。

梅兰芳的眼睛是不是一下子灵活起来的?你从哪个词看出。

梅兰芳的眼睛原来没有神,他下决心苦练,练的时间长了,双眼渐渐灵活起来,到表演时心里想说的话可以用眼睛表达出来,这是多么高的技艺啊!所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这句话是人们对梅兰芳的赞美,赞美他表演技艺高,更赞美他的苦练精神,因为高超的技艺不是天生的,而是苦练出来的。

齐读第二段。

3、学习第三段

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啊,梅兰芳最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读课文中的句子。

考考你: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梅兰芳取得成就是很不容易的?

请用“终于”来说一句话。

三、总结

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到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可以取得成功)

四、板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

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会说话了京剧大师

勤学苦练

梅兰芳学艺 篇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83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经过……终于”练习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知道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勤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紧盯”“注视”,体会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2、理解学习“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准备:课件,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跟老师写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课前欣赏的就是梅兰芳的精彩唱段(板书:京剧大师)

过渡:那么他小时候是怎样学艺的呢?

二、学习ξ1。

1、请大家打开书98页,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的ξ1,其余的小朋友边听边想,该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不是唱戏的料子”就是说他怎么样?(板书:不是料子)

3、那你能读好这一段吗?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来告诉大家。

①自己先在下面练一练。

②谁来读给大家听,注意:用你的声音和表情告诉大家。

a、你朗读已经告诉我们了,可表情还不够。

b、看他的朗读和表情多好,来,再给大家表演一次。

③一齐来学看着他的样子,用你的朗读和表情表现出来。

三 、质疑

1、小朋友们,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再读读最后一段话,比一比,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2、你可真会提问题呀,是呀,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可怎么又会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呢?(板书:?)

3、小朋友们,假如你现在去学唱戏,师傅说你不是唱戏的料子,你心里会怎样想?你还有信心再学下去吗?

四、学习ξ2。

1、可是梅兰芳又是怎么做的呢?他怎么会成为京剧大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ξ2,边读边思考。

2、出示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①找出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点击成红色)

②“紧盯”和“注视”是什么样子?只是看吗?

a、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小朋友们仔细看他的样子。

b、说说他演得怎么样?

对了,紧盯、注视时只能眼珠在动,头、身体不能动,而且眼睛还不能眨。

③大家一起来试一试,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④梅兰芳像这样做,只是一次、两次吗?从哪儿看出来的,常常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词?(点击常常)

⑤常常就是经常,说不定一天就去练习几次,刚才小朋友只看了一会儿,就觉得眼睛难受了,你知道,梅兰芳练了多久吗?他练了整整十年,这要有多大的决心,要吃多少的苦呀!谁能来读好这句话。

a、指名读

b、老师也被梅兰芳的决心感动了,也想读一读,愿意让我试一试吗?

c、还有谁愿意读。

d、男生一起来读这句,女生也来试试。

3、引读:日子一长……人们都说……

①小朋友们,当你在课堂上注意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时,老师会微笑着看着你,这时,老师的眼睛好像在说什么?

如果你在家里犯了错误,妈妈不说话,只用眼睛看着你,妈妈在跟你说什么?

②虽然嘴上不说话,但眼睛却在说话,这就是会说话的眼睛,想看看梅兰芳那双灵活、会说话的眼睛吗?(出示图片)

师简介:这是梅兰芳演的贵妃醉酒,你看,他的眼睛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这是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这是宇宙锋中的赵艳蓉……不同的角色,他的眼神就不一样。

③一开始那没有神的眼睛,现在变得多有神呀!谁能用朗读告诉老师梅兰芳有一双灵活的会说话的眼睛。(指名读)。

4、你能把整个第2自然段读好吗?

①梅兰芳练得可真刻苦,梅兰芳的眼睛多灵活呀!(点评)

②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

5、梅兰芳可真了不起,能把这一段背下来吗?小朋友们可以边想边背,也可以看看书上的插图背,还可以同桌互背。

谁来背给大家听。

五、学习ξ3

1、梅兰芳这样刻苦学习,在第三自然段中用一个词描写出来了,读一读,找一找(出示ξ3)

①你能读好这个词吗?(点击勤学苦练)

②放到句子中再读一读。

2、“京剧大师”你懂吗?师描述:梅兰芳曾经到过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家演出,每到一个地方都场场爆满,因为他演得太好了,他听说日期地震,就把自己演出挣来的钱捐给灾民,1937年日本人占领了上海,让梅兰芳给他们演戏,梅兰芳留起了胡须,拒绝演戏,像他这样戏唱得好、品德又高尚的人就叫大师。

3、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你觉得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容易吗?哪个词告诉我们。(点击终于)

①当我们做一件事,很难做,做了一次又一次才做好,就可以用上“终于”。

②点名某某同学,老师知道你现在的字写得很好,想问问你,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你的字写得好吗?后来怎么写好了?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用上“经过……终于”。

4、现在你知道不是唱戏的料子的梅兰芳怎么会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吧!

(板书:勤学苦练)

5、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段。

六、学习生字

1、梅兰芳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京剧大师,小朋友们也能这样勤学苦练写字,一定会成为小小书法家。

2、出示生字:注,活

①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②师范写,生书写

③生描红(播放京剧唱腔)师巡视指导。

④反馈

七、作业:

找一找名人勤学苦练的故事,下一节课来交流。

板书:

14、梅兰芳学艺

勤学苦练

不是料子————— 京剧大师

《梅兰芳学艺》 篇四

14       梅兰芳学艺  (教学片断设计)

师: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  (读)

师:  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  师傅说梅兰芳眼睛没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师:  师傅可是个唱戏的行家,他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看来梅兰芳得改行了。那么,

梅兰芳后来怎样呢?我们看课文最后一段。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  (读)

师: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师: “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

生:  就是在世界上都很有名气。

师:  请小朋友查查词典,看看“大师”是指什么人?

生: “大师”就是指在学识或艺术上很有成就的人。

师: “京剧大师”是什么意思?

生:  就是在唱京戏这一方面很有成就的人。

师:  刚才师傅还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他的眼睛没神,怎么现在又变成“大师”了?到

这儿为止,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生:  梅兰芳怎么会成为艺术大师的?

生:  唱戏人的眼睛一定要有神,梅兰芳眼睛怎么会变得有神的?

师:  问得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     ……

[小记]       我在教这篇课文时采用变序教学法,在分析第一自然段后,直接跳到第三自

然段,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急于了解不是唱戏料子的梅兰芳为什么成为世界著名

京剧大师的强烈欲望,这样为分析第二自然段营造了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

梅兰芳学艺 篇五

◆课 题:梅兰芳学艺   ◆使用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彐”、“糸”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眼睛没有神儿”、“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自制多媒体课件(ppt)

◆主要板书计划:

梅兰芳学艺

常常 紧盯 注视

没有神儿——————————有神儿

勤学苦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课时难点:正确书写字底,摆好“紧”上下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耳朵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学生答“听声音”

2、 那么请你竖起你的耳朵,一起来听。

播放梅兰芳京剧《霸王别姬》的几句唱词)

(1) 小朋友听到的叫做京剧,是戏曲的一种(出示图片)这是

表演京剧时的照片和各类的京剧脸谱。

(2)刚刚你听到的一段叫做《霸王别姬》,你知道谁唱的吗?指名学生回答后,(出示照片)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称为“梅派”,(出示梅兰芳女装的扮相图片。)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

(3) 你有什么疑问吗?

在以前,女的是不能登台演出的,所以都是男扮女装来表演女的角色。

3、教学“兰、芳”

请小朋友看黑板,范写“梅兰芳”

“梅”我们已经学过了

(1)请你打开书自学兰和芳这两个字。学完后再描红。我们说过像“兰”这样横比较多的字,要注意什么? (间距一样,横有变化)“芳”注意中间的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4) 小朋友你一定很想了解梅兰芳,我们赶快一起去看看梅兰芳学艺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

1、 请小朋友把书翻开,看清楚拼音,认真地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1) 瞧!这些生字词已经在老师的大屏幕上了,赶快读一读它们吧。

不认识的可以多读几遍。开火车读。

① (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拼音帮手没有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赶快考考你的同桌吧。

② 小朋友能像梅兰芳一样克服困难,正确地读出这些词语吗?一起读。

这是一些轻声的词语你会读他们吗?试试看(出示词语)指名读,读对了跟他读。

(2)词语没难倒大家,老师还要再考考你

(出示句子)自己先读读看,谁来教教其他小朋友怎样正确、流利地读出这句话呢?指名读,齐读。

2、这些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小朋友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请你边读课文边标上自然段。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1) 那么请三个小朋友读一读课文,其他小朋友当评委,听听哪些词语读得准,哪些句子读得流利。

(2) 生读课文,学生点评,先说好的地方再说要改正的。

(3) 刚刚三个同学的朗读起了示范作用,读得好的我们向他们学习,不足的地方我们自己读的时候要多注意,把书立起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

过渡:小朋友,你现在对梅兰芳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有没有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轻轻读一读第一小节。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2、交流: 没有神儿

3、什么叫“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没有精神、没有神采)

4、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出示图)可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总是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有时还会迎风流泪,不具备唱好京戏的条件,所以师傅说他的-——(引读: 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料子”原来是指做衣服用的衣料,在这里,“唱戏的料子”是指衣料吗?

那是 “唱戏的料子”是指什么?(适合唱戏的人才)

那“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唱戏的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5、 读懂了师傅的话,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是因为 。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 。

6、 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学写生字。

1、小朋友知道,学问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这两个字你还记得吗?

字卡出示:紧、灵。

2、请你自学这两个字的笔顺笔画,书上已经出示了“紧、灵”,学好抱臂

坐正。

3、这三个字当中你会写哪个字了,指名说。

4、这两个字中藏着新偏旁,你能找出它吗?范写偏旁领读。把你的手拿出

来,我们一起写“系字底”怎样写?为什么这个偏旁叫横山呢?

5、师范写。

6、生拿出铅笔摆好写字姿势,开始描红。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知道了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时,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那么梅兰芳后来有没有泄气呢,我们下节课一起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重难点: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与“会说话了”是关系。

体会“终于”和“世界闻名”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梅兰芳学艺的故事。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词语

指名读 齐读

3、现在你能用刚才读过的词语来完成一道填空题吗?跟你的同桌讨论讨论应该样填呢?

(1) 出示填空:

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时,师傅说他(     ),后来经过(    ),他终于成为(    )。

过渡:小朋友,现在我们知道了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但他后来经过勤学苦练,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京剧大师。 可你知道吗,要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梅兰芳是怎样克服自身缺点的呢?

二、精读领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当梅兰芳听师傅说自己“不是唱戏的料子”时,他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那他是不是就打算放弃学戏了呢?)

2、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

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来读好这句话?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3、是不是光光有了决心就行了吗?不行,最主要的是如何去做!请大家看课文第二小节,想想他是怎么做的,用“ ”划下来,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梅兰芳下了决心要学戏,他又是怎么做的?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你们是不是也这样画的? 真能干! 谁再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小朋友思考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5、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梅兰芳学艺十分认真)

a、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紧盯:小朋友,看,“盯”是什么偏旁?说明和眼睛有关。那“紧盯”就是怎样的看? (紧紧盯住,眼睛一眨不眨,很认真的看) 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

注视:小朋友,你知道吗,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和“紧盯”意思差不多的词语朋友,你找到了吗? 谁来读好它?

b、引读:梅兰芳紧盯的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的是--水底游动的鱼儿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了练眼神)

c、现在,我们也来象梅兰芳一样,练一练眼神吧!请你紧盯住一只鸽子,不能看丢了

(出示鸽子影片。)师画外音:这是空中飞翔的鸽子。天空可大了,鸽子自由自在的飞翔着。你现在就是梅兰芳,你要紧盯住一只飞翔的鸽子,眼睛要一直追随着它,一眨都不能眨。看,鸽子飞上去了,它飞下来了,又往远处飞走了。

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看来,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那梅兰芳是不是像我们一样就练了一会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常常) 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是啊,他经常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那你能读出梅兰芳练眼神时专心的样子吗? 自由读。指名读。(你能听出来他是紧盯吗?他注视得够仔细吗?)

我们一起把这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他的勤奋与专心。

6、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梅兰芳练眼神练了整整十年,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引读)日子一长,他的双睛-----(渐渐灵活)起来。

“渐渐”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是啊他能取得成功是很不容易的,人们看到梅兰芳的眼睛竟会说话了,他们的心情如何?(高兴:读出这种高兴)(惊讶,读)(兴奋,读)同学们,这是对梅兰芳的一种赞美呀!读。板书:会说话了

7、 梅兰芳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灵活到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

眼睛真的会说话吗?那是什么意思?(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用眼睛来表达;可以让别人通过看他的眼睛,知道他的喜怒哀乐;梅兰芳的眼睛很有神儿了)

现在师傅会说他的眼睛怎么样?

8、这是人们对梅兰芳的赞美,赞美他的表演技艺高,更赞美他的苦练精神!你能读出来吗?

9、你看,梅兰芳的眼睛从没有神儿到会说话了,这是多么不容易啊,让我们把第二自然段齐读一遍,再次感受一下梅兰芳的刻苦劲儿。(生齐读)

(三)、补充课外资料,理解“勤学苦练”与“世界闻名”学习第三小节

1、板书)梅兰芳的眼睛从没神儿到会说话了。这其中包含着他们多少辛勤的汗水呀!其实,做为一个唱京剧的演员,要练的不仅仅是眼神,请听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出示故事:梅兰芳开始学唱戏时,经常忘记戏词,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可是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背词到深夜,吃饭,走路,边睡觉都想着戏里面的词。别人背一遍,他背五遍、十遍。就这样,他刻苦地练习,终于成为一代京剧大师。

(让同学们自己读一遍,然后让他们说:你觉得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同学说话?)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课件出示,背景音乐为京剧。师解说:梅兰芳8岁学艺,11岁登台演出。他在舞台上表演了五十几年。看,这些就是梅兰芳当年的剧照。这些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梅兰芳表演的京剧全国人民都爱看。就连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都爱看。梅兰芳的表演不仅中国人爱看,就连外国人也爱看。他先后访问过日本、美国、苏联、英国、德国、意大利、埃及等等的国家。他把京剧带给了全世界的人民。全世界人民一提到中国,就知道中国的京剧,就知道有个梅兰芳,这就是“世界闻名”。

同学们,是什么让梅兰芳取得成功的呢?(勤学苦练)

对,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敬意来读这段话!经过勤学苦练——

同学们,让我们高声赞扬这位伟大的京剧大师!经过勤学苦练——

4、梅兰芳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京剧大师。

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大师”?( 就是在一个方面很有本事,又受人尊敬的人)

所以,“京剧大师”就是说-----在京剧方面很有本事的人 指名说

还有哪方面很厉害,很有本事的人也可以称为大师?(书法大师、国画大师、音乐大师、大律师、建筑大师)

5、 小朋友,再自己读读这一自然段,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梅兰芳成为大师不容易)

你从哪个词读懂的?(终于)(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一个“终于”让我们感受到梅兰芳学艺的艰辛。其实,同学们,你们的身上也有着勤学苦练的好品质。比如,我们某某同学,经过勤学苦练,终于学会了跳绳。你能也来说说自己或同学们身上的进步吗?用上“终于”这个词。指名回答。

6、让我们怀着对梅兰芳的无比崇敬和赞美之情,再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7、让我们捧起书,带着对梅兰芳先生的这份敬佩、这份赞美,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遍。(齐读)

8、梅兰芳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不要害怕困难,要肯努力;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笨鸟先飞)

对呀,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即使你不是很聪明也能有大的本事。这就是:勤能补拙 领读、指名读、齐读

四、 拓展

其实,在我国还有许多像梅兰芳一样勤学苦练的人 (出示:邓亚萍图)

小朋友,你知道她是谁吗?(你真了不起,知道的真多。那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老师告诉你,她叫邓亚萍,是我国的乒乓女王。她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手脚粗短,很多人都说她不是打乒乓球的料子。但她凭着刻苦努力,练成了高超的球技,先后获得了14次世界冠军,成为世界乒乓台皇后。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找来读一读。

过渡:梅兰芳从小就刻苦学艺,我们小朋友要从小刻苦写字。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读了梅兰芳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京剧大师的故事。其实,这样故事还有很多,如一年级学习的《怀素写字》、以及《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今天,老师再向同学们推荐一个这样的故事:凿壁偷光。领读两遍。不记得故事名的同学可以把它记在课题下。

梅兰芳学艺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紧、或”,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通过眼神前后变化的对比,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梅兰芳是如何勤学苦练的,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天生的不足,从小练好基本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图片

师述:鲜红的座椅,敞亮的大厅,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这是哪儿?这就是位于北京西城区的梅兰芳大剧院,这是夜色中的大剧院。

出示京剧脸谱

师: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有趣吗?

出示梅兰芳照片  他是谁?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京剧大师梅兰芳。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第14课——(梅兰芳学艺),走近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京剧大师,欣赏他那精彩绝伦的表演,好吗?

【通过看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的图片,各种有趣的京剧脸谱及下文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一下京剧,对京剧有了感性的了解。由此产生了想了解主人公的学习兴趣,给上好整堂课做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欣赏京剧片段《贵妃醉酒》

2.师:从你们的深情中,老师读到了意犹未尽这个词。看来,梅兰芳的表演吸引了大家,他的确是一位——生回答后出示句子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3.理解“大师”: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大师?

小结:能称为“大师”可不是普通的人,例如绘画本领特别高的人叫——绘画大师;能把魔术变得出神入化的人叫——魔术大师。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十分高超,就叫——(课件点击词语变红: 京剧大师)。

这位“京剧大师”,不仅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而且还先后十多次前往美国、苏联、日本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并被美国的两所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是(点击词语变红:世界闻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这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天生的吗?

生读句子后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成为京剧大师容易吗?你从哪些词看出来?(勤学苦练 终于)

指导朗读

原来这大师来得不容易,是勤学苦练来的。板书:勤学苦练

【采用变序教学法,在欣赏完京剧片段后,学生真切感受到梅兰芳的舞台魅力。在梅兰芳受到各国观众热烈欢迎的画面中,体会到梅兰芳的确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三、感受眼神变化

过渡:那梅兰芳是怎么学,怎么练的?学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老师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疑问,你能帮我到课文里找找答案吗?

自由读课文1、2段

梅兰芳刚开始学戏就遇到什么困难?

交流点拨:

(1)课件出示文中语句: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课件点击字体变红:不是唱戏的料子

师述:梅兰芳小时候相貌很平常,眼神还有点呆滞,见人不太会说话。在他八岁那年,家里给他请了位当时很有名气的朱素云先生教他学戏。朱先生教了他一出戏,可梅兰芳学了好长时间都没学好,先生觉得他进步太慢,不适合唱戏,于是就不再教他了。

小朋友们 那“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生答:不适合唱戏,不是唱戏的料子。为什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2)句式训练。课件出示训练句式:

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          。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           。

过渡:唱戏需要什么样的眼睛?(有神、灵活)梅兰芳先天不足,真是太遗憾了!不少同学为小时候的梅兰芳感到难过了,别担心,看!

课件出示:梅兰芳照片,突出传神的眼睛

舞台上,梅兰芳的眼睛向观众们传递着喜怒哀思种种情感,你觉得此时梅兰芳的眼睛——

交流后出示句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课件点击字体变黄:眼睛会说话

小朋友,“眼睛会说话”是不是说眼睛真的像嘴巴一样能发出声音说出话来?

(2)小朋友,你见过谁的眼睛会说话?(老师、妈妈……)表演给大家看看。

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从他的眼睛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梅兰芳能够用眼睛准确生动地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这就叫“眼睛会说话”。

5.出示文中语句,对比朗读感受:

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通过描写眼神的两个关键句的对比,,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急于了解不是唱戏料子的梅兰芳为什么成为世界著名京剧大师的强烈欲望,引发学生去探究变化的原因,顺利地进入第二段的学习。】

四、学习第二段

过渡:没有神的眼睛怎么就成了会说话的眼睛呢?

1.指名读第二段

2.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梅兰芳泄气了吗?放弃了吗?他会想——(学生想象练说)

3.练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光有决心还不够,他是怎么学的?怎么练的?

4.课件出示文中语句: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课件点击字体变黄:紧盯 注视

什么样叫“盯”?“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

小结: “盯”就是眼睛一眨不眨,眼光集中在一点上。“紧盯”“注视”,就是讲梅兰芳练眼神练得很认真很专心。

(2)体验感受:梅兰芳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鸽子飞到哪,目光就要看到哪儿,眼睛一眨都不能眨,眼珠还要不停地转动。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请你紧盯住一只鸽子,不能看丢了。

(出示鸽子影片。)师画外音:这是空中飞翔的鸽子。天空可大了,鸽子自由自在地飞翔着。你现在就是梅兰芳,你要紧盯住一只飞翔的鸽子,眼睛要一直追随着它,一眨都不能眨。看,它飞上去了,你的眼神要紧紧跟着,它飞下来了,又往远处飞走了。

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紧盯了一只鸽子,有什么感觉?

除了紧盯鸽子,梅兰芳还干什么?理解:注视

(3)指导朗读:“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小结:看来,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的练习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整整十年,练了三千六百多个日子。辛苦吗?但梅兰芳不怕苦,不怕累。功夫不负有心人——

5.出示句子: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练读

(2)理解:渐渐 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3)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梅兰芳的剧照,领略他那眉目传神的舞台风采。(师:这是《贵妃醉酒》里的杨贵妃,《天女散花》里的仙女,《穆桂英挂帅》里的穆桂英。)

6.指导背诵第二段

根据课文提示自由背、指名背、比赛背

【第二段主要通过抓关键语句,让学生亲身体验,并通过巧设问题,把学生和梅兰芳的距离拉近了,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教材,进入角色,与文中的人物同喜同乐,真切地体悟大师的人格魅力。】

五、总结升华,领悟勤学苦练。

1.梅兰芳每天起早贪黑、十年如一日,除了练眼神,他还会练习动作、唱腔、身段等。他从八岁开始学艺,苦练基本功。就是在他成名之后,也从不间断。师讲梅兰芳扮演梁红玉的故事。

2.梅兰芳在舞台上表演了50多年,他男扮女装的表演艺术打动了无数的观众。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成就呢?(勤学苦练)练读板书

小结:梅兰芳就这样勤学苦练,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就这样勤学苦练,他的眼睛——眼睛会说话了;就是这样的勤学苦练,他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3.齐读第三段。用“终于”造句

4.像梅兰芳、刘谦这些大师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获得成功。请大家记住这样的话:

出示名言,练读

天才出于勤奋。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老师相信二三十年后,一位位书法大师、绘画大师、国象大师等等都会从你们当中诞生,对自己有信心吗?

【通过名言警句的练读以及教师语言的渲染,使学生明白了“要想成功,必须经过勤学苦练”。】

六、学习生字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学习梅兰芳勤学苦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一起来练练写字基本功吧!

课件出示生字“紧”、“或”

学生记忆生字字形,认识绞丝底。

仔细观察书写要点。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后描红临写。

教学背景: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教学反思:

教学的开展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感情的熏陶感染、思维的撞击、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为目的。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只是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使教学成为一种多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过程。本课教学中,我注重网上资源的利用,挖掘文本中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影响的情感因素,通过让学生用眼睛看鲜活的京剧表演画面,耳朵听悦耳的京剧唱腔,用心去体验梅兰芳学艺的艰辛,用脑子去思考去探究梅兰芳成功的原因。学生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后,最终油然而生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明白了“要想成功,必须经过勤学苦练”这一思想感情。

《梅兰芳学艺》 篇七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标画出自然段。

二、 教学课题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三、 教材分析

《梅兰芳学艺》是一篇名人故事,语言通俗易懂。讲述了梅兰芳面对自身天资不足,勇于练习,最终战胜自己,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梅兰芳如何练习,战胜自己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效仿梅兰芳,刻苦学习是本课教学的人文性要求。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梅兰芳的图片或录象片,在百度中搜索《梅兰芳学艺》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梅兰芳》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梅兰芳表演的视频课件,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同学们对梅兰芳和京剧产生兴趣。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

四、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凭借教材,透过文字,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明白其中的理,是阅读的基本规律。评词析句,感悟诵读,以教材之情激发学生之情,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阅读本是个性化的行为。本课中,我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只在适当处予以点拨,或组织讨论,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以展现和发展,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动态效果。

五、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出示词语: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

2、用这几个次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出示词语:京剧大师

a、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京剧大师?

绘画本领特比大的人物叫——

摄影技术十分高超的人物叫——

能魔术变得出神入化的人物叫——

b、出示词语:世界闻名

闻名你能换个词语吗?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

是啊,梅兰芳不仅在中国演出,而且曾经被许多国家邀请,到过美国、苏联等国家演出呢,想不想看一下他的表演呢?

4、 第一遍看录像

你觉得梅兰芳表演得怎么样?唱得怎么样?

5、 第二遍看录像

这回请小朋友的眼睛要紧盯着梅兰芳的眼睛,你觉得梅兰芳的眼睛怎么

样?

二、 话说眼睛

过渡:同学们,这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是从小就是唱戏的天才呢?(不是)当初,他在拜师学艺的时候,师傅甚至都不愿意教他。打开课文,快速地找出师傅说他的话,用“——”划下来,再读一读。

1、 生自由读文,画词语

2、 交流,出示:没有神儿    指名读词,什么叫没有神儿?

3、 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师介绍: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是下垂,遇到风还一直流泪。

小朋友,做京剧演员,首先要有一双( )的眼睛,可梅兰芳的眼睛——,所以师傅说他不是——

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

4.句式训练。看屏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说完整。

(出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        。

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        。)指名说。

5、小朋友们真会读书, 齐读第一段

三、 奔向主题

过渡: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梅兰芳有没有放弃呢?不但没有放弃而且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后来怎么就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我请一个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谁的耳朵灵,眼睛亮,脑子活。

1、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2、 交流   出示:勤学苦练

什么叫勤学苦练,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一个字的意思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比如:勤是勤奋

3、 勤学苦练包括的内容有许许多多,如练唱功、念功、做功等,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他勤学苦练眼神儿

四、 细读感悟

过渡: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眼神儿的?细细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小朋友画出相关的句子。画出后,再好好读一读

1、 交流

2、 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谁发现了?

3、 出示:紧盯    注视

4、 这两个词语都是说:————(仔细地)(看)

5、 让我们也来练一练眼神,头不能动,也别眨眼哦,不能让鸽子从你的眼睛里溜走

a、 这次短暂的练习眼神,你感觉怎样?

b、 梅兰芳像我们一样就练一会儿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d、 给常常换个词语。

e、 整天看着飞行的鸟累吗?整天看河里游动的鱼,眼睛酸吗?(梅兰芳的信念多么坚定呀。一心想要练好眼神,唱好京剧)

f、自己把这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梅兰芳是怎样练眼神的,想想怎样才能读出他的勤奋与专心。学生练读。指名读

g、为了坚定的信念,,别人用一份的力量,他用上百倍的力量,努力努力再努力——齐读

6、 练习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梅兰芳的眼睛渐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

齐读第二自然段

7、 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容易吗?是啊,课文中有个词语终于这个终于包含很多很多,老师从这个终于读出了不容易

谁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你能用“终于”说一句话吗?(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五、回顾全文,拓展延伸

1.引述:梅兰芳经过——终于成为——  而开始时,师傅说他的眼睛——(指板书),就是这样的眼睛竟然——会说话了(指板书),后来竟成为——(指板书),他靠的是(指板书)——勤学苦练。你从梅兰芳身上学到了什么?或者你想对他说什么?

2.学生发言。(只要有决心,只要肯苦练,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练出过硬的本领,这就叫——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

3.梅兰芳在舞台上表演了五十多年,塑造了无数优美的艺术形象,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播放梅兰芳的精美剧照)《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天女散花》中的天女,《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等百度图片搜索_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搜索结果。

4.同学们,梅兰芳作为一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除了他高超的表演技艺、执著的艺术追求,还因为他崇高的民族气节。(点击课件)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个小故事。梅兰芳小故事 24小时之最吧 (自由读,师读,稍讲解)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上网或者阅读相关书籍,了解这位艺术大师,让我们一起(点击课件)走近梅兰芳。

附板书设计:

梅 兰 芳 学 艺

没神儿          会说话

勤 学 苦 练

不是料子       京剧大师

六、 教学反思

一课给我们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终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语言精炼生动、紧扣“勤学苦练”,将一个勤奋好学的梅兰芳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发现、联系生活探究寻找答案,抓住关键词句深入领悟勤学苦练的学艺过程。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的过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在学完第二自然段,了解了梅兰芳“勤学苦练”眼神之后,我紧接着问学生:“要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仅仅练好了眼神就行了吗?”学生凭着自己对京剧的了解,说出:要成为京剧大师还要练好身段、唱腔、动作等等。从而,对“勤学苦练”的认识更深了,对梅兰芳这位著名的京剧大师更敬佩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梅兰芳学艺》,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05 54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