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课教案(最新6篇)

发布时间: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6篇《舞蹈课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舞蹈的教案 篇一

一、名称:

二、性质:20xx年创建,由校内瑜伽舞蹈爱好者组成的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特色的团体。

三、目的:

1、丰富广大教师的业余生活

2、使教师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3、以瑜伽舞蹈运动为媒介,促进学校之间的体育交流

4、促进教师们的身心健康

四、宗旨:健康、年轻、坚持、乐活

第二章:社团机构和任务

一、机构

瑜伽俱乐部的成员由实小教师及家属组成,主要是瑜伽舞蹈爱好者,规划方案《舞蹈社团活动方案》。

二、基本任务

1、切实完成学校工会下达的各种任务,为促进学校之间的体育交流与丰富教师们的业余生活做出点滴贡献。

2、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瑜伽舞蹈比赛、户外等活动以提高广大教师对瑜伽舞蹈运动的兴趣。

第三章:权利和义务

一、凡我校瑜伽舞蹈爱好者,以健康、年轻、坚持、乐活为目的均可成为本社成员。

二、社员权利:

1、有权监督本社负责人的工作、对本社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社团实行民主管理,若有重大事件、可开会投票决定。

3、入社、出社自由、成员可自动退社。

三、社员义务

1、会员必须遵守社团章程和社团管理制度。听从社长安排、若有分歧,可相互调节。

2、在举行社团活动中,不可无故缺席或自由离去,有事务必请假。

3、社团成员之间应相亲相爱,和睦相处,不可发生不文明行为。

4、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及本社团纪律,实行成员管理制度化,否则本社团有权将其除名。

第四章:活动原则

一、每周组织成员进行集中练习,以提高整体水平

二、社团开展活动,各社员应该积极参加并听从安排,有异议者相互调节。举行活动不可擅自离去或无故缺席,有事请假。活动时私人财物妥善保管,若有丢失,自行负责。

第五章:奖励与处分

一、奖励1:活动以每个学期为一个活动周期,针对活动开展情况,将对社团成员参与情况进行奖励。奖品如瑜伽服之类的。

奖励2:通过对成员一年为社团作贡献和出勤的考核,按30%的比例评出“优秀社员”,奖励瑜伽10次卡一张。

奖励3、免费参加本社团组织的户外活动。

奖励4、免费参加本社团组织的联谊、沙龙活动。

二、处分:经常无故缺席者,自行退会。

第六章:社团会费

1、方案一:1人办年卡一张,每人1200元。可参加所有课程。

2、方案二: 2人合办80次卡,每人600元。可参加所有课程。

3、方案三:10人每周2次去瑜伽舞蹈馆参加为实小开设的小班,每人800元一年。可参加指定课程。

舞蹈课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合作创编。

2、通过渔民捕鱼的喜悦感受歌表演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对《捕鱼歌》进行创编舞蹈动作。

难点:尝试进行合作创编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记录纸、记号笔、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捕鱼歌》(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主题。)

1、今天董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大海波浪声)听是什么声音?(大海),对了,咱们今天要当一回渔民,渔民们都爱唱着我们学过的《捕鱼歌》出海捕鱼。让我们一起用耳朵安静得再来听听这首好听的歌。(第一遍)

2、(第二遍)这一次请你用好听的声音跟着音乐一起唱。

3、(第三遍)第三遍请你用双手打着节奏跟着音乐一起唱。

小结:刚才我们在歌曲中听到渔民捕鱼的时候要经过织网、划船、撒网、收网四个过程。

二、激发联想,鼓励幼儿创编(通过分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两种形式,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创编。)

(1)分组讨论创编

1、今天老师想请你们用漂亮的`动作来为这首好听的歌曲按照这四个步骤编舞蹈动作,四个小朋友一组,商量好由一个小朋友负责记录,其他小朋友负责想动作。

织网。

划船

撒网

收网

2、幼儿进行分组讨论。

3、分享交流学习。

(2)集体讨论创编

1、在这首歌曲中除了这几句歌词,还有两段一样的歌词,出现在哪里?

2、它们表现的动作是否一样?为什么?

3、幼儿进行集体创编学习。

(3)完整表演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喜悦带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吧。你喜欢哪个动作就用哪个动作。

三、情景游戏,体验劳动快乐(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不仅为《捕鱼歌》编了这么多舞蹈动作,还感受到渔民那份收获的喜悦心情,现在让我们一起出海捕鱼吧。

舞蹈课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用油画棒的形式表现出舞蹈者的优美姿态。

2、学生能在快乐的音乐舞蹈声中画一幅快乐舞蹈的图画,并在绘画中感受舞蹈的快乐。

教学重点:

将快乐的舞蹈用油画棒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绘画中体验舞蹈的快乐。

教学难点:

能用马克笔或油画棒的形式表现出舞蹈者的各种优美姿态。

教学准备:

1、教具:教学课件、一张8K彩色卡纸、一支黑色马克笔。

2、学具:彩色卡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舞蹈吗?

生:喜欢。

师:老师准备了一段舞蹈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可是在欣赏之前我想对同学们提个小要求,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记下一种你认为最优美的舞蹈姿势或者回忆一下你跳过的或看过的最优美的舞蹈动作。(播放视频:儿童舞、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藏族舞、拉丁舞等)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舞蹈姿势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

师:那你能给我们模仿一下吗?

(生到台上来模仿图片上的舞蹈动作。)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他的姿势,一个舞蹈姿势的形成主要是看手和脚的动作。

师:你的姿势真优美!

还有谁能模仿一下其他比较优美的舞蹈姿势嘛?

(生模仿)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很优美,老师已经记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舞蹈姿势,现在老师画下一个你们猜猜老师画的是哪一种舞蹈姿势。(边示范边讲解)

生:。.。.。.

师:像老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

说到画舞蹈的人老师知道有两个人非常厉害,你们想认识一下嘛?

生:想!

(出示画家作品)(法国画家德加《舞台上的舞女》、画家赵士英的速写)赵世英的速写也是用简洁明了的线条表现了舞蹈者优美的姿势。

小结:这也是我们绘画的第一步,画出人物的舞蹈动作。

(板书:步骤 第一步:画出人物的舞蹈动作)

四、赏析评述

1、老师示范的舞蹈动作基本完成了,但是老师觉得画面中只有一个舞蹈演员显得很孤单,同学们来帮老师想一下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画面显得热闹些呢?

生:(添加舞伴、添加背景等)

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我们可以添加舞伴,还可以添加背景。这也就是我们绘画的第二步。

(板书:第二步 添加舞伴、背景)

2、师:你们想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学生作品)

师:比较一下这几幅画跟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两幅画他们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红色为主的这幅感觉很热闹很喜庆,蓝色这幅感觉很清新很优雅)

2、小结: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都非常强!你们在画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色彩的运用,要大胆丰富。我们绘画的第三步也就是涂上漂亮的颜色。

(板书:第三步 涂色)

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色彩、背景和舞伴的话,就少了些快乐了。这三步都做到了,那我们的画就基本完成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老师这副画完成之后的效果是不是会热闹快乐很多!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拿起你们的画笔把你认为最优美的舞蹈动作画下来呢?

生:能!

(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师:谁画的舞蹈动作表现的最棒?

生:。.。.。.

师:谁的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生:。.。.。.

六、小结

师:同学们都画的不错!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舞蹈的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

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

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勾绷脚》组合

双绷脚

动作:正部位伸腿坐,双脚并拢,脚背脚尖往下绷。

要求:绷脚时脚背最大限度伸展,与小腿呈优美的弧线。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绷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双勾脚

动作:绷脚准备,用脚尖带着整个脚往小腿方向勾。

要求:脚后跟最大限度伸展,脚背与小腿形成小于90°的角。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勾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

舞蹈课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舞蹈中运动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

2、初步了解舞蹈及舞蹈动作的形成,并大胆表现;

3、让学生体验、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身体各部位和谐优美的运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大胆表现出各种优美生动的舞蹈动作。

教学具准备:

油画棒、彩色砂纸等。

教学过程:

一、 音乐欣赏,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春之声圆舞曲》,学生欣赏后谈自己的感想。

2、揭示课题:《快乐的舞蹈》。

二、 初步感知,认识舞蹈。

1、师生互动,简单介绍舞蹈的由来。

2、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有代表性的中外舞蹈。

3、介绍两位擅长表现舞蹈人物的画家:法国的德加和中国的赵士英,让学生初步感知绘画中舞蹈的美。

三、 游戏引领,尝试表现。

1、教师趣味示范,用骨架图3秒钟画出站立的人物。

2、学生模仿表演教师出示的各种舞蹈动作图片,体验、感知舞蹈动作的形成。

3、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舞蹈形象,用游戏“定身法”将优美的舞蹈动作“定住”,让学生尝试用骨架图画出几个舞蹈中的人物。

四、深化认识,自主表现。

1、如何在骨架图上画出完整的人物形象?

A、课件展示各种舞蹈中的头饰、服饰、道具等,启发学生思维;

B、教师示范演示,将一个骨架人物添画成完整的舞蹈人物。

2、作业要求:

A、选择练习作业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骨架图动作,画在作业纸上,并将形象表现完整;

B、构图要饱满;

C、注意画面上色彩的搭配。

五、交流评析,欣赏提高。

1、欣赏学生作业,并用各种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2、师生互动,手拉手围成圈,一起跳着圆舞曲结束新课。

舞蹈课教案 篇六

目标

1.能参加活动,初步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伴的情绪。

2.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身体,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准备

1.活泼欢快的音乐,如《健康歌》的伴奏音乐。

2.一处较大的场地。

3.毛毛虫毛绒玩具。

过程

1.扭扭抱抱。

教师出示毛毛虫毛绒玩具,表演扭扭虫扭动的样子。

请幼儿观看教师用肢体动作表演的扭扭虫。

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表帧?BR> ――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全身,教师在每一乐句结束处拥抱每个幼儿。

2.爬爬碰碰。

教师伸出食指、中指,随音乐节奏“爬”到幼儿身上,如“爬”到幼儿的背上、肚子上、屁股上等。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边念“扭扭碰呀,扭扭碰呀,扭扭屁股碰一碰”,边互相碰一碰,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音乐一停,每个幼儿摆出一个动作造型。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幼儿拍下照片,作为入园留念。

建议

1.在活动中,幼儿能自然地接受老师的。拥抱、同伴的碰触,这十分有利于幼儿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伴的情绪。

2.应关注那些不愿意参与的幼儿,如幼儿实在不愿加入,亦不必勉强,可让其自由旁观。

3.若没有现成的毛毛虫毛绒玩具,可用自制的毛毛虫指偶代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舞蹈课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5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