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海底世界》,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海底世界 篇一

第一教时目标:1、说出课文所提供的的奇异景色,丰富的物产。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得15个身子,理解26个词语的意思。3、借助课件,理解长句和难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

大海你看见过吗?请你谈谈。你也来谈谈。

二、从课文中得到的知识。

1、自学课文五分钟。要求熟读课文,想想你有什么不懂之处。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开火车读,注意学生的读音情况,及时纠正。

自由读。

在读中初步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景色奇异、蕴藏、储藏……

3、让学生提问,及时给与解答。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帮学生理解词、句及有关常识。

4、让学生借助课件理解课文。

重点研读:“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大鼾。”

(1)、课件展示海底声音。(2)、理解窃窃私语、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能反映水中声音多而杂。用“像……像……像……”的形式能把句子写得更具体。(3)、你看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这种形式呢?

5、反馈:你知道哪些海底知识?根据学生的罗例帮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分段)理解全文按照“景色奇异”与“物产丰富”两部分来介绍。

6、小结:还有更丰富多彩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下节课我们上网查找资料,自己来介绍。

第二教时:1、复习生字新词。2、会背诵第二自然段及其他小结。3、上网查找资料,自己来介绍。

教学过程 :

1、复习导入  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或还想知道什么?

2、背你感兴趣的小节。(五分钟)检查。

3、上网查找资料,自己来介绍。方法和注意点是:(1)、寻找有价值的资料,仔细看,做相应的笔记。(2)、仔细看做相应的联想。(3)、时间40分钟。

4、课后作业 :(1)、小语作业 本做好。(2)、组合好的介绍。

海底世界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及文章条理。3、了解深入海底海世界每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4、了解第四自然段是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法有趣写具体的。5、朗读、背诵课文。重难点: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内容及文章条理。3、学习第1、7自然段。

学习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5

一导入

1、出示的挂图或课件

2、谈看图看课件后的印象。

3、过渡:大海的深处是这样的迷人,我们今天就学一篇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1、生字过关

涛 tao 海涛 浪涛 依yi 依旧 依然否fou 是否 否定 窃qie 窃窃私语 偷窃私si 自私 私人 汪wang 泪汪汪 汪洋大海普pu 普及 普通 类lei 人类 同类 分类免mian 免费 避免 途tu 长途 征途 旅途镜jing 镜头 望远镜 煤mei 煤炭 煤气属shu 属于 金属 异yi 异同 奇异注意后鼻韵母:镜 汪注意翘舌音:属

2、词语过关。浪涛澎湃:波浪汹涌。窃窃私语:暗中,小声说话。免费:不花钱。蕴藏;藏着。

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2、再自由读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1)自由读、议。(2)汇报(3)师归纳。第一自然段:提出要知道的问题:大海深处是怎么样的?第二自然段:写黑暗的海底有许多发光的深水鱼在游动。第三自然段:写海底深处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第四自然段:写海底动物有三万多种,它们的活动方式有多种各样。第五自然段:写各种各样的海底地形,植物也有各种各样。第六自然段:写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物产。第七自然段:总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3、理清思路。(1)文章围绕的哪一个自然段写?(第七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2)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景色奇异?(第二、三自然段)(3)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物产丰富?(第四~六自然段)(4)最后总结。

景色奇异(2、3)

物产丰富(4-6)

四、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1、第1与第7自然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听老师问、学生回答。

师问:是怎样的?(要求生用一句话回答)

和答: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对,这第1自然段就是在提问。第七自然段就是在回答也就是总结。2、齐读第1和7自然段。3、背诵和七自然段

五、小结。到底有怎样奇异的景色,物产有多么丰富,我们一下节课再学。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背诵第2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

2、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了解第4自然段是怎样海底动物类多,活动方法有趣写具体的。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难点:目标3一

1、听写词语。

波涛普通免费长途煤气奇异

2、全文围绕哪一句写?

(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写景色奇异?

(第2、3自然段)

4、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物产丰富?(4、5、6自然段)5、板书学生所学知识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1、自由读2、3自然段后理解。(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以下内容。)(1)

海面波涛汹涌时海底依然宁静。(2)在黑暗的海底里,有许多光点在闪烁,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3)海底虽然宁静可有许多声音。(4)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2、师有板书归纳。景色奇异

许多光点

深水鱼

窃窃私语

有的有的

3、出示相应课件配以音乐。

4、朗读第2、3自然段。

(二)学习写物产丰富的4~6自然段。

1、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自学。

2、自由读4~6自然段后谈理解

(1)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出以下内容。

1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

(此题注意廛病句知识。学生可能出现这样讲法: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多种中的多字与大约重复。)

2海底动物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a、此处提示:有什么样的方法?

b、此处板书:(横线由学生从文中找出填上)

(种类)

(活动方式)

活动方法

海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梭子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贝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用板书归纳

动物

各种各样

地形

物产丰富

植物丰富

石油

天然气

稀有金属

3、课时指导朗读。

三、朗读课文。

1、个别读。

2、集体读

3、选择读。

四、背诵。(抽选一段当众背诵。)

五、小结。

海底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探讨。

海底世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

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钟地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

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海底世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澎湃、窃窃私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获得有关海底的知识。

3、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2、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入手,思考“总—分—总”这种结构方式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澎湃、窃窃私语”等词语。

2、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呢?(指名回答)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大海呀!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里的世界是怎样的吗?海底世界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差别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随作者石友一同去看看海底世界的模样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参”,平舌音“速”,前鼻音“官、险”,后鼻音“宁、汪、攻”。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宁、官、汪、险、攻、推、退、铁”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迅、速”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同音字歌示例:

迅:汛期将至,迅速行动,保持通讯,驯服及时。

速:表情严肃,做事迅速,实现夙愿,一如平素。

形近字歌示例:

宁:琼楼玉宇寒,壮士守边关,国家得安宁,民心牢且坚。

官:昔日小军官,退伍开茶馆,管理有妙招,茶香客常满。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宁”是上下结构,上面宜写得宽扁些。

“官”的“宀”宜宽,盖住下面,下部的竖偏左。

“汪”左窄右宽,上两横短,最后一横平长。

“险”的右部“人”的角度大,末横稳住重心。

“推”中“隹”的四横间距均匀,末横稍长。

“迅”的“辶”捺要平,托住里面的“卂”。

“退”的“艮”瘦长,撇短小,点顿笔有力。

“铁”的“钅”三横与竖提收笔对齐。

易错提示:

“攻”右部是“攵”,不是“夂”。

“退”先写“艮”,再写“辶”。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王—汪(汪洋)—旺(旺盛)—狂(狂风)

佥—险(危险)—俭(勤俭)—脸(脸部)

隹—推(推拉)—难(困难)—准(准备)

失—铁(钢铁)—跌(跌倒)—迭(更迭)

(4)多音字。

qiáng:强大

qiǎng:勉强

jiàng:倔强

shēn:人参

cān:参加

cēn:参差不齐

níng:宁静

nìng:宁愿

(5)重点词语释义。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闪烁:(多义词)①指(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②指(说话)稍微露出一点儿想法,但不肯说明确,吞吞吐吐。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课前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总—分—总”的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点明文章主题——大海深处的情况。

第二部分(2~6):从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两方面具体介绍了海底世界。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概括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2)海底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3)课文总共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特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4)海底的植物差异有哪些?

明确: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体积大小差异: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5)海底蕴藏着哪些资源?

明确: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大家是不是对海底世界更感兴趣了呢?课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想法。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海底世界教案 篇五

教学要求:

1.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十五个生字新词: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免费、贮藏”等词意,能理解长句的意思,复习顿号的用法,能背诵课后第二自然段。

3.进一步学习运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俺们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二、预习检查。

师:大家按要求预习过了吗?字音能读准吗?

生:能。

师:俺们一起来认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黑板)

生(认读):“储量、蕴藏、细胞、贝类、免费、乌贼、植物、梭子、波涛潮湃、窃窃私语。”

师随机点拔:“费”上半局部是“弓”、“J”、“I’;“梭”的右下局部是折文儿。

三、学习过渡段。

师:字音能念准了,接下来学习课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请你标注好段号。

生:(标注段号)

师:仔细看看课文,想想哪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

生:是第3自然段。

师:请读一遍。

生:(读)

师:这句话其实已经告诉俺们,它的前面写的就是海底。

(生答:景色奇异)

后面的内容写的就是(生答:物产丰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师:课文哪几段写海底景色奇异?(指板书)

生:第1、2自然段。

师:现在就请大家自学1、2自然段,把你觉得奇异的景色划出来,过会儿俺们一起来交流。注意你如找到第一处就标上1,找到第二处就标上2。

同学自学。

师:谁先找到了第一处?俺们按顺序说。

生:俺找到的第一处是“海面上波涛潮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波涛澎湃”是什么样子?大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

同学用手势扮演。

师:海面上波涛澎湃时,海底依然很宁静,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来俺们把这景色的奇异读出来。

同学读句。

师:还有哪些景色奇异的地方?

生Al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

生B: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这景色也很奇异。

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生:前面一句讲到“500米以下就全黑了”,而这一句却说“500米以下有光点在闪烁”,俺就觉得奇异。

师:一齐来读一读。

(同学读句)

生C:“海底的动物经常在窃窃私语。”这一句也写出了海底的奇异。因为刚才讲到海底宁静,这儿却说“海底有声音,真奇妙”。

师:读一读。

(同学读句)

师:刚才大家读了这么多写“奇异的景色”的句子,现在俺们重点地来研究一句话。(老师挂板书,同学读句子)

(句子是: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闪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师:在这句话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关联词,它强调了海底景色的奇异。大家注意到没有?

生(齐答):”却”字。

师:是的。同学们能把“却”字放进前面渎过的几句话中间吗?俺们先来试着改一改。

同学(自行口头练习)

生: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很宁静。

师:第2句话怎么改呢?可以把“虽然”用进去。

生:海底虽然很宁静,可是海底的动物却经常在窃窃私语。

师:你可以把“可是”去掉,把“虽然”一词放在最前面,再试试。

生(再改):虽然海底很宁静,海底的动物却经常在窃窃私语。

师:看看最难改的这一句——“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怎么把这“却”字放进去。

同学纷纷主动地练说。

生A:海面上阳光虽然很绚烂,却照不到海底。

生B:海面上阳光虽然刺眼,海底却漆黑一片。

师:“漆黑一片”这词用得好。

生C:海面上火辣辣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海底却很黑。

师:你在这句话里反复用了两个“海面上”,你能不能修改?

生C:火辣辣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海底却很黑。

师:改对了。

生D:海面上阳光绚烂,海底却一片黑暗。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身不同的表达方法,真好!

同学们,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生:不是。

师:有哪些声音?

同学自由读有关段落文字。

师:俺们一起去深海通过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好吗?

(看录像听声音)

师:听到声音了吗?能不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

生:听到了,但听不清楚。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师:“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生:(争着说)就是小声地说话。

师:你们四个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同学扮演)

师:再请大家做做海里的动物,轻轻发出各种声音,读读有关文字。

同学再次表情读(很大声)

师:动物们是那么大声说吗?

同学轻声地表情朗读。

师:大家想看看深水鱼吗?俺们再一次潜入海底去瞧瞧。

看的时候,要注意那些光点,发挥你们的想像,想像那些光点有的像什么,有的像什么,有的还像什么。

(看录像,随时定格)

师:看仔细,充沛想像,现在请同学们先接这个句式写下来,过会儿集体交流。

同学按句式写话、交流。

生A:……有的像夜航飞机,有的像夜明珠,有的还好像丝带。

生B:……有的像会发亮闪着光的簪子,有的像闪烁的灯,有的好像——条正在觅食的蛇。

生C:……有的像闪烁的灯,有的像一连串会发光的水晶珠,有的还好像一排整齐的灯炮。

生D:有的像一只只萤火虫,有的像会发光的电缆,有的还好像闪烁片片银鳞的龙。

第二课时

师:俺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先听写(听写,老师当堂批改)

师:大家一齐把第2自然段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同学齐背)

师:这节课,俺们继续往下学,看看课文讲了哪些丰富的物产?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按题目想想这几段讲了哪些物产?讲大类。

(出示题板)海底的——物产很(1),有(2),有(3),还有4(校对答案是什么)

师:先来研究写海底动物这段,请读一读。

(同学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海底动物多吗?

生:多。大约有3万多种。

师:刚才听到有位同学强调了“已经知道的大约有3万种”的“已经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生:已经知道的大约有3万多种,不知道的可能还有很多。

师:那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划出答案。

同学齐说:“写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师:看看活动慢的有哪些动物?活动快的有哪些?活动怪的又有哪些?并请你说明理由。

(同学动笔在书上边学习边作记号。)

师:这样说:“俺觉得什么动物活动慢,为什么?”

生:俺觉得海参活动慢,因为它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每小时前进4米,你怎么就知道它慢了呢?

(同学考虑、老师举例说明)

师:俺们走一步大约是l米?四米几秒就可走完,可它却要走4小时,是不是太慢了?!

你还从哪儿看出“慢”?

生:海参是靠肌肉收缩前进的,而且是爬行。

师:对。俺们试着夸张地读出它活动的慢。

(同学读句)

师:还有哪个词也可看出它的慢?

生:只能。

师:对。要它再快些还行不行?

生:不行。

生:俺觉得身子像梭子—样的鱼活动快,因为它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比海参快得多了。

师:通过比较你知道了,俺们再来算算,如这种鱼游80公里,等于多少米?是海参活动速度的几倍?

生(抢着答):80000米,2万倍。一比较,俺们就知道了“快”!

(同学读句)

生:乌贼章鱼活动怪,它们是靠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的。

师:什么是反推力?你能指挥老师来演示一下吗?

(同学纷纷举手)

生:用双手靠住黑板,用力向前推,人往后去,这就是反推力。

(同学边说,老师边演示,其余同学表示赞同)

生:活动怪还有贝类。它靠轮船前进活动。

师:“巴”其实就是什么意思?

生:吸。

师:贝类聪明吗?

生:又懒又聪明。怪怪的,毫不费力就能进行长途旅行了c

师:也请大家通过朗读,读出他们行为的怪。

(师生分句对读)

师: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是写植物吗?

生:不,写的是地形。

师:那后一句又写了植物哪两个方面?

生:色彩和大小……

师:俺们随潜水员去海底看看,过会儿请你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看录像,请同学自由发言)

生A:俺最感兴趣的是红色海藻。

生B:俺最感兴趣的是绿色海藻。

生C:俺最感兴趣的是绿色森林。

师:海底的森林和草地指的就是什么?

生(齐答):海藻。

师:海底除了有动物、植物,还有

生(接):矿产。

师:那俺们再来看看海底矿藏,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

(同学读)

师:请拿起笔找出“藏”的近义词,“丰富”的反义词和另一对反义词。集体交流校对:储,稀有,陆——海。

师:课文学完了,大家认为这篇课文可分几段。请在书上划上分段记号。说说怎么分?

生A:1、2自然段并成——段,3—6自然段为一段。

生B:俺把第3自然段独立作为一段,因为它是过渡段,把前后内容都写进去了。

(同学大局部举手反驳。)

生C:俺认为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有一组关联词“不但……而且……”强调的是“而且”后一局部的内容,应归为下一段。

(同学的手纷纷放下表示赞同,老师肯定)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A:俺学到“波涛澎湃”等新词。

生B:俺学会了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

生C:海底真美妙。俺长大了一定要当科学家,研究更多生物。

师:希望你的愿望成真。

海底世界教案 篇六

主题由来:

幼儿对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十分感兴趣,他们经常问我一些问题如:海底下面是怎样的?生长着什么?有什么鱼?老师您教我画好吗?根据幼儿的需要我设计了海洋世界这个主题。

活动目标:

初步认识一些鱼类,培养幼儿有保护鱼类生存环境的意识,能把自己的所想用画面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海洋世界VCD、白纸、颜色、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引入部分

昨天,老师收到一份礼物,你们听听,是什么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拆开看看。原来是一张VCD, VCD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 观看VCD

1、 你们看到什么了?有什么鱼?(相应贴字卡)原来有这么多的鱼。

2、 你知道海洋还有什么鱼呢?(讨论)

3、 刚才你看到海洋里除了有鱼还有什么?水是什么颜色?它为什么会那么蓝呢?

4、 如果要让鱼在海底下开开心心的生活,喝着干干净净的水,我们要怎么做?

小结:我们要减少海洋污染,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三、 幼儿操作

1、 如果让你去画海底世界,你的海底世界会画些什么呢?(讨论)

2、 个别提问(你会画些什么?)

3、 听音乐作画。

四、 教师巡回指导

五、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画

六、 向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说一下你画的是什么?然后就把画送给你最喜欢的人

海底世界 篇七

点下面的链接进入:

23 海底世界

8 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实录

李吉林教学设计——《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练习设计

.《海底世界》说课设计

海底世界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第3、4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指出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纠正读音。

(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学生读,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试回答初读要求第(3)题。

三、分析理解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l)指名读,思考: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用投影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基础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海底是宁静的;海底是黑暗的,却有闪烁的光点)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

①用卡片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理解它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理解“依然”。(海面上没有风浪海底是宁静的,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仍然是宁静的)

③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海底为什么是宁静的?(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4)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像什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

(5)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宁静;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许多光点闪烁,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

(6)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段一共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共五句话,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

2.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句,想一想,从这三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结合句子理解“是否”、“窃窃私语”。

①把“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又不改变原句的意思,这句话可以怎么说?

②指名读“窃窃私语”,说出它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摹拟窃窃私语,体会这里用“窃窃私语”显得特别生动。

(3)指名读后两句,想一想,从这两句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海底有很多很多声音)

(4)海底都有什么样的声音呢?(四个“有的像……”吃东西的声音,行进的声音,发出警报)

(5)这些是不是海底所有的声音?你是从哪知道的?

(6)课文中写出了这么多种声音后,还用了省略号,说明海底的声音怎么样?(海底的声音多种多样)

(7)从这么多种声音中,可以看出海底的景色怎么样?(景色奇异)

3.指明:在这一自然段中,前三句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声音,这就是概括地写;读了后两句才知道海底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具体地写,先概括后具体,句与句之间就是这样联系起来的。

4.联系第二、三两个自然段,让学生思考:

(1)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宁静的海底,如果你听到各种声音,会有什么感觉?(使学生感到“静中有声”,显得奇异)

(2)为什么海底有这样奇异的景象?(海底奇异的景象离不开丰富的物产)

(3)指名读二、三自然段,要求读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二、理解第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海底物产丰富的?(动物、植物、矿物)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一共几句话,讲的是什么?(一共六句话,讲的是海底有很多动物,它们的活动方式不同。)

②(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指名读第一句,想一想告诉了我们什么?

(海底有很多动物)

从哪儿看出海底的动物有很多?(“三万种”就是很大的数目,这还是已经知道的,还有不知道的)

③快速读第二句,告诉我们什么?(它们有不同的活动方式)

④指名读三~六句,想一想讲的是什么?(不同的动物是怎样活动的)

⑤重点理解:

“伸缩”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什么动物是靠肌肉伸缩爬行的?

“只能”说明什么?

“普通”是什么意思?用“普通”说一句话。比普通火车还快说明什么?

“反推力”怎样理解?想一想你见过什么是靠反推力前进的?

“巴”是什么意思?

⑥放录像向学生介绍动物的活动方式。(形象感知动物的活动方式)

⑦小结三~六句,具体介绍了五种动物的活动方法:它们有的速度极慢,有的速度极快;有的向前进,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动,有的自己不动。就在这快与慢、进与退、动与不动的鲜明对比中,突出了它们的活动方法不同,说明了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⑧引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句讲的是什么)

⑨依照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第四自然段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⑩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海底的物产怎么样?

(2)自学五、六自然段,讨论: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①海底有哪些植物?(投影出示海底植物图)说明海底植物怎么样?(种类繁多)

②海底有哪些矿物?“稀有”是什么意思?说明海底蕴藏的矿物怎么样?(蕴藏丰富)

③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也可以体会到海底的物产怎么样?

(3)四、五、六三个自然段都写出了海底丰富的物产,从这些物产中还能看到海底的什么特点?景色奇异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让学生真正理解海底丰富的物产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三、把二~六自然段连起来读

思考:海底是一个什么世界?

指出:每段中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中也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四、指名有感情地读全文

让学生想一想,为了说明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课文开头、中间和结尾各写了什么?

海底世界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获得有关海洋的知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体会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你可以用词语来概括一下吗?(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二)研读课文

1、 读课文2自然段。

你听(用电脑播放海涛音效),当海面上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引说) 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你从哪儿知道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讨论)说说你听到了海底动物们都常常做什么呢?(理解“窃窃私语”)这些声音就这样我们可以听到吗?那怎么才能听到呢?

(1)那就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来听听海底到底有些什么声音?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这一句)齐读。这句话中最后的省略号有什么用处?还有哪些声音?句式训练:如果你用上特别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还好像 ……

(2)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再来听听,我们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呢? 我们知道海底动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就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引读)

(3)小结:这一自然段先讲海底是宁静的,接着讲宁静中有声音,然后讲有哪些声音,最后讲了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场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海底世界就是这么光怪陆离,这么千奇百怪。那就让我们带上特制的听音器在一起来感受下海底世界奇异的声音。

2、研读课文3-5自然段

(1)、(过渡)多么奇异的海底世界呀,现在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课文3-5自然段,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你可以选你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把你读明白的说给同桌听听。

(3)、同学们,你们最想先了解什么?

(4)、大家都想了解动物,好,我们就去海底动物世界。请同学们认真读读第3小节,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有兴趣的动物?

a、你看到的有趣的动物先说给同桌听听,它们有趣在哪儿?想想怎么说,才能让大家也喜爱。

b、集体交流:说说你喜爱动物 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物图片,学生边看画面边有感情地朗读。

c、海底就这几种动物在活动吗?你还发现了什么动物的活动方式?

d、小结:海底有这么多有趣的动物,它们的活动特点各不相同,所以说——引读第一句。(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

(5)、刚才我们了解了可爱的海底动物,你还想了解什么?(植物 那我们就去海底植物天地看看

a、出示第4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b、交流:海底植物天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c、你喜欢这些海底植物吗?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其他同学也喜欢这些海底植物?

先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让同桌先也与你一同分享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奇异的海底植物吧!齐读第4自然段

(6)、了解海底蕴藏的矿产资源。

海底世界除了有趣的动物、奇异的植物,还有其他东西吗?

出示“海底有……稀有金属。”请同学们自由读该段, 读了这一段你想说什么?

你知道什么是“蕴藏”吗?(蕴藏:蓄积而未发掘)海底还蕴藏着很多丰富的、珍贵的物产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去开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海底世界的物产丰富,齐读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所以我们说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今天我们走进了海底,认识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那就请你们用自己的读来表达你们的感情吧。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来感受下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集体朗读。

(三)拓展延伸

海底是神秘的,海底是诱人的,通过这节课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奇异的海底世界。相信同学们一定对海底世界很感兴趣,那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我是小小解说员》,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海底世界的解说员。请你们回家后把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给你身边的亲人或是朋友,可以吗?看看到底谁是最出色的小小解说员?

海底世界教案 篇十

活动目的

1、欣赏各种各样的鱼,了解鱼的特点。

2、能用刻、捏、撮等多种方法表现鱼的特征。

3、乐意参加泥塑活动,体验玩泥的乐趣。活动准备:课件、紫砂泥、工具刀、颜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里面都有什么呀?

二、欣赏图片,了解鱼的特点。师:接下来,我还要请你们欣赏几幅图片。“这些都是什么呀?”“你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样子的?”

1、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鱼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圆圆胖胖的,有的还有长长的刺呢。

2、请幼儿说说鱼的共同特征。“虽然这些小鱼的形状不一样,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

3、教师小结:虽然它们形状各异,可这些鱼都有尾巴、眼睛、嘴巴、鱼鳍,这是它们共有的特征。

三、师幼共同讨论鱼的制作方法。

1、教师与幼儿合作制作鱼。今天我们也来做各种各样的鱼,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鱼的身上还有什么?可以怎么做?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

3、幼儿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你们是不是也想做一条自己喜欢的鱼?”

a、有的泥比较硬,要用力地捏一捏。

b、 鱼做好后,别忘了帮它装饰上漂亮的花纹。

(2)幼儿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介绍幼儿的作品。

师:“小朋友的鱼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发现不同作品,提升幼儿原有的经验。“我们看看,这里有件很特别的作品,它哪里特别呀?”

2、教师小结:小朋友做的小鱼真可爱。你有没有觉得小鱼还少了一些什么呢?现在够不够漂亮呀?

五、给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彩色的颜料,现在我们就去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六、展示成品。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海底世界》,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6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