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案【精选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葡萄沟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2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教学重难点:

1、生字的教学。

2、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生字“摘”的记忆与书写。

4、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教具准备:

1、一张地图中国地图。

2、多媒体课件或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

3、少量的葡萄干。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树弯弯藤弯弯,结的果实一串串,一个一个圆又圆,吃到嘴里酸又甜。

2、出示中国地图:在我国新疆吐鲁番有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这就是葡萄沟。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解决。

2、出示本课生字:自己会的可以不读,不会同桌讨论。

3、指名领读。同位互教互读。开火车读。

4、指导写“摘”“搭”

(1)看看这两个字,看你发现了什么?

(2)写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自己书写两个,师生共评。评后再写一个,找找自己的进步。

5、再读课文,要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不好读的多读几遍。

三、细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如: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同时利用手势引导学生把写水果名字的词语读的一高一低,显得抑扬顿挫。

4、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5、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读了“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自读、指名读

2、理解、感悟:葡萄种在哪儿?(出示课件展示)

3、指导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绿色的凉棚。”

(1)听了你的读,我知道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重点强调一个。引起学生的争议:一个、一个个的不同。

(2)谁能通过读让人感受到凉棚多?重读“茂密”“一个个”。

(3)师情景描述:在很热很热的夏天里,火辣辣的太阳照在 身上,一丝风也没有,你有什么感觉?“热”“难受”这时你来到了这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又有什么感觉?“凉快”“就像吃了冰糕一样”“谁来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同位互读。

4、过渡语:葡萄的枝叶这么茂密,葡萄怎么样呢?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葡萄的句子并指名读

(2)你觉得这里的葡萄怎么样?自由说。

(3)看多媒体课件:(五光十色的葡萄)

(4)说说你现在的感觉,体会“五光十色”的意思。

(5)听了你们说的那么好,老师真想读一读。师范读。

(6)说一说你听出什么来了?通过学生的评价,渗透读的方法。如重读“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把表示颜色的词读得一个高,一个低,等。

(7)指名读。

(8)评价后,同位互读再互评。

5、过渡语:葡萄这样的诱人,真想吃个饱。那里的老乡愿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名说,歌词里说“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赶快端起书来,让我们夸一夸维吾尔族的老乡吧!(齐读:要是这时候……吃个够。)

6、引导背诵

(1)师范背,生闭眼想象。

(2)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总结老师背得快又好的窍门:边背边想象画面。

(3)生自由练背。

(4)指名背。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语:昨天去串门,见邻居家的小姑娘在吃葡萄干,我问:你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吗?她想了想说:“是太阳晒成的。”同学们,你们说对吗?先不要急着回答,大声读读课文第三段吧。

1、指名说

2、看课件,进一步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3、品尝葡萄干,感受它的味道。

4、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通读全文,整体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五)拓展练习

1、填空,书上的课后题。

2、选做题

(1)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或葡萄干

(2)收集家乡的风景、特产、人物等,介绍自己的家乡。

(3)画一画五光十色的葡萄,办个图画展。

《葡萄沟》教案 篇二

教学准备:

几串葡萄、录音机、一盘葡萄干、画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今天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想不想到新疆旅游?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走进新疆的葡萄沟,出示课题:葡萄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3、检查认识生字词情况。

4、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导读正确、流利。

三、理解课文。

㈠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都读懂了什么?

2、读后指生汇报。

3、指导感情朗读。

㈡学习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

2、请同桌互相说说——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指导学生用你自己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4、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五光十色)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5、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

6、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时播放轻音乐)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7、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㈢学习第三段。

1、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大家来尝尝,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4、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

5、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

6、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下面谁愿意做葡萄干的推销员,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

7、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感情升华。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

五、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打算怎样向游客介绍葡萄沟呢?(分组讨论,下节课交流。)

六、课外作业。(可自选)

1、搜集有关新疆的资料。

2、想象晾房的样子和结构,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葡萄沟》教案 篇三

课 题

葡萄沟

教 具

中国地图、诗文录音、课件

课 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教学难点

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能力目标:理解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情感目标:知道我国新疆土鲁番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

2、引入:对,我和同学们有同样的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那么,你们知道我国哪儿生产的葡萄最多最好吗?(新疆葡萄沟:出示中国地图,师指出葡萄沟的地理位置。)

3、揭题:(板书:葡萄沟)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葡萄沟》这一课。

二、提出预习要求:

1、(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3、把课文读正确。

4、小组内交流,检查。

三、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1)认读生字词,选择正确读音:好(hǎo hào)客

碉(diào diāo)堡 钉(dīng dìng)着 荫(yīn

yìn)房

(2)课件出示:土鲁番 新疆 葡萄沟3个词。请同学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1)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2)交流讨论:

要点:

a、葡萄不但生产,而且盛产。

b、课文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d、有一个顿号。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人们喜爱葡萄的心情,突出主要内容。

3、正确地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读通长句子。

4、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板书课题。

2、学习最后一段: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齐读(板书:好地方)

3、提出学习目标: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是本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指名回答思考题。(板书:盛产水果)“盛产”是什么意思?(出产水果很多,可说盛产)

3、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师引读第二句。(师读表示月份的词)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过渡:葡萄沟不但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好地方。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这一自然段,编好句序。

2、再次默读,想想这一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划出这些词。交流讨论思考题,提醒学生注意“这时候”也是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这段话是从第几句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3、学习第二句:(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句话写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根据回答板书:夏季 枝叶茂密。(2)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枝叶怎么会像凉棚?(3)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带着舒畅的心情读句子。读时重音读哪个词?(凉棚)自由准备后,再指名读。

4、学习第三句:(1)自由轻读,想:这句话主要讲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根据回答板书(秋季葡萄)(2)哪些词写出了葡萄的美丽?(3)着重理解“五光十色”板书(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

a、“五光十色”描写葡萄的什么美丽?课文中提到了哪些颜色?形容颜色多的词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b、在文中,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五光十色不仅写出葡萄的颜色很多,而且写出了葡萄有光泽,非常美丽,同时,也说明了葡萄成熟了,获得丰收。)

(4)指导朗读

秋季,我们再次来到葡萄沟,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我们真想说——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葡萄沟的赞叹。

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葡萄沟的景色总是那么美丽。(板书:景色美丽)

5、学习第六句

(1)学生齐读

(2)说句子讲谁怎么样?

(3)你从哪些词感觉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准会”和“说个够”的意思。

(4)女生齐读,注意突出反映老乡热情好客的词。

(5)如果老师到葡萄沟做客,你家就在那里,你会怎么招待我?(给学生带新疆帽,表演,自由发挥)

(6)小结:学了这段,在家了解到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7)包含赞美之情齐读二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写什么?(板书:葡萄干 有名)

品尝葡萄干,同桌说感受,引读“这里的生产的葡萄干……”

(3)用 划出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的特点的词,说说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分析:颗粒大,味道甜,颜色鲜这几个词的结构,然后说说这样的词:水果多、景色美,名气大……

(4)小结: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5、总结:

(1)讨论: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的好地方?

(2)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的哪些情况。

(3)师结:是啊,葡萄沟确实是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盛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4)配乐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们家乡出产的“——”也很有名,你们能夸夸家乡的特产吗?

2、交流欣赏图片、资料。欣赏歌曲《新疆好》。

3、课件出示:到了(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 )底下,有( )的、( )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美丽极了。

4、仿照上题写一句话。(先说后写)

5、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吧!课后注意观察。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 夏季 枝叶茂密 好

沟 秋季 葡萄 一大串一大串 五光十色

老乡热情好客 方

葡萄干——有名 颗粒大 味道甜 颜色鲜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四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畅游其间,令人流连忘返。葡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爱屋及乌”的情感迁移会激发孩子们对葡萄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音乐磁带《新疆是个好地方》。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 。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以谜语开场引入“葡萄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欣赏歌曲。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听说新疆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葡萄沟》教案 篇五

一、教案背景:

1、面对学生:小学三年级

2、学科:语文

二、教学课题:

《葡萄沟》

三、教材分析:

《葡萄沟》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教时安排为两课时,本次教学为第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尝试阅读,讨论交流,比较句子,想象体会等。

五、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杜老师想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你们愿意去吗?

2、那好,请同学们上车,做好。游客们请注意,开往新疆吐鲁番的客车正高速行驶在公路上,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新疆有名的葡萄沟。(板书:葡萄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悟。

(一)下面我想找四名同学来做我的助手,读一读课文,向大家介绍一下葡萄沟,同时想一想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指名读课文)

这四名同学都读得非常的流利,而且很有感情。下面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也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用“”画出关键词语,并和同桌交流交流。

1、你们从哪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预设一:盛产水果。

(1)你是从哪一段了解到葡萄沟盛产水果呢?为什么读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

(2)都有什么水果快说说?如果能吃吗到这么多水果高兴吗?快用喜欢的语气读读吧!

(3)还有那些同学也是从这个地方觉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盛产”是什么意思?鞍山盛产什么?这样一个出产这么多水果的地方,一定是个好地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2、其他同学再来说一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

预设二:葡萄沟美、葡萄美、人好。

(1)葡萄沟的葡萄长得特别的好。你从书中哪些句子,词语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

(2)抓“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一句体会:为什么读这句话让你感觉它美? “茂密”是什么意思?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呀,一个茂密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特点,在你眼里,你觉得它还想象什么?仿说比喻句子。

(3)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们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那你能带着这种舒服惬意的感觉读一读这句话吗?

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一下子就感觉到阵阵凉爽的微风向我迎面而来!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置身在这凉棚下面,真是太惬意了。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清凉的感受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4)谁能来说一说还能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为什么读这句让你感觉它长得好?

(5) “一大串一大串”是什么意思?快看看书图。读读这个词。

(6)抓“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体会。同学们请看,红的像——()练习说比喻句。

(7)这就是葡萄沟里的葡萄,当你看到这么美丽的葡萄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啊?那就用你的朗读来赞美这些葡萄的美丽吧! 你的朗读让老师体会到了你对这些美丽葡萄的喜爱,谁还想读一读?听了你的朗读,那晶莹剔透的葡萄好像呈现在我的眼前,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还有谁愿意读一读?

(8)有这么美丽的葡萄,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中还有个词概括了葡萄的颜色之多,谁找到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葡萄沟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