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3篇《小学语文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小学语文教案 篇一

一、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二、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三、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小学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竖弯的写法。学习“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山区的小学生虽然身在山区,但是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伟大的祖国。

教学重难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竖弯的写法。学习“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

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或者参加过升国旗吗?你们想看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是怎样升国旗的吗?请看录像。或者由教师或学生叙述当时的情景。

2、为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你看,我们山村小学的同学们也升起了国旗。(引言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

1、请学生给自己已经认识的字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小组交流,把自己认识的字告诉伙伴。(增强自信心)

2、请学生用“O”圈出自己还不认识的字,并去向自己的朋友求教。

3、听教师范读儿歌的录音,正音。

4、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

5、学生试读。

6、分小组读。

7、同桌互读。

8、抽学生读。

9、自由读

10、齐读。(只要学生能看着书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学过的词语能连读,遇到句号停一停,读音清楚、声音响亮就可以了。)

三、朗读背诵,讨论解疑

你知道我国的的国旗、国歌和首都吗?

(小组讨论后班级交流)

四、探究学习,养成习惯。

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请学生用“ ”画出生字。

2、学生自己试读。

3、小组学习,把自己会读的告诉伙伴,把自己不会读的向别人请教。

4、师教读,正音。

注意三拼音“国”、“教”和“校”后鼻音“星”、“升”。

5、小老师教读。

6、猜字。

7、用生字卡片开火车。

8、扩词扩句。

三、自主积累词语

1、学生自己试读。

2、小组学习,把自己会读的告诉伙伴,把自己不会读的向别人请教。

3、师教读,正音。

4、用生字卡片开火车。

5、扩句。

四、指导书写

1、学习新笔画“横折、竖弯的写法。

2、书空练习。

3、学习“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讨论怎样才能记住?

五、总结升华。

小学语文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6个生字及部分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和方法。

3.初步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部分新词。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找表示时间的词。

四、教学过程 :

(一)揭题

1.(出示课题)齐读,注意“瑞”的翘舌音。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瑞”的意思是 。那么瑞雪呢?

2.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下雪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那么写雪景的是哪几段?写人物的又是哪几段?

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读完后完成作业 本第7题。(请一生做在投影片上,校对、改正)看作业 本连说课的主要内容。

3.检查生字新词读音。

(三)回忆本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默读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学习第1段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出示活动投影片)

同桌讨论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顺序整理出来的?(指名整理回答)

2.默读第1段,用“ ”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

(“霎时间”表示时间很短,它是表示时间的词,但它跟其他四个词又有别。齐读“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们都能说出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并有先后顺序,而“霎时间”只表示“一会儿、一瞬间”,你能说出它指的是什么时候吧?它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能划上)

3.引读:昨天中午,天气有什么变化?傍晚,天气又发生了变化,开始 ,,大雪下了 。完成作业 本第5题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写,校对改正。

4.结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书,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男、女生分读刮风、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风和下雪的关系。

5.学习第1句。

(1)自由读,用“ ”划出描写风大的词句。

(2)理解“凛冽”,“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说明风不停地刮,刮的时间 。

(3)指导朗读:语速稍慢,“凛冽”读重音。

(4)小结学习第1句的方法:读、划→理解→朗读

6.自学2、3、4句(分组)

7.检查、反馈。

(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白蒙蒙”、“笼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

(2)朗读指导

在极短的时间内,山上白了,树上白了,屋子顶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盖住了,这真是一场大雪啊!(读)这场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时间也很长,从哪看出?应该怎样读?

8.齐读第1段,小结

这段话先写昨天中午刮风,刮了一个下午,再写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9.看板书说话

请你按时间顺序说说从刮风到下雪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六、生字书写指导

扳书:

七、教后感:

本文的重点是学习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我通过整理句子、了解时间顺序,找出理解、辨析时间的词,填表格上的表示时间的词等一系列过程来落实,较好地达到了谈中学写的预期目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板画来理解“凛冽”、“笼罩”等难词。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小学语文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