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最新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两位数乘两位数 篇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了?

学生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观察到左边有两盒彩铅、右边有十盒彩铅,每盒里有彩铅24枝。

学生可提出问题如:

1. 两盒彩铅有多少枝?

2. 10盒彩铅有多少枝?

3. 12盒有多少枝?

二、自主探索

重点解决第三个问题:

12盒有多少枝彩铅?怎样算?

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有会用竖式计算的吗?

1、20×12=240(枝) 4×12=48(枝) 240 + 48=288(枝)

2、24×2=48(枝) 24×10=240(枝) 48 + 240=288(枝)

3、竖式等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总结一下你们小组一共有几种方法。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重点交流竖式(讲清积的定位)

(1).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竖式的书写格式吗?(学生不会老师讲解)

四、实践与应用

1.用竖式计算

34×12 25×11 43×22 32×13 24×21 32×21

2.解决问题

一个会议室有23排座椅,每排有22个座位。召开500人的会议,座位够吗?

3.一只杜鹃平均每天能吃掉14只松毛虫。算一算:它21天能吃掉多少只松毛虫?

教学随笔: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笔算: 74×3 36×6 58×9

指名板演,反馈,说说笔算方《差异网·www.chayi5.com》法。

3、列式计算。

4个21的和 7个56的和 3个48的和

20个21的和 20个56的和 60个48的和

引出课题。

二、教学新知。

1.引入例题。

21×24的积是多少,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算什么?

用竖式怎么计算。

3.学生反馈,选取几种典型格式讨论。

4.得出最正确的书写形式。

5.试一试。

21×43 56×27 48×63

6.自学课本,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要分几步计算?怎么算?怎么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中的练习。

2.找出学生中的错例进行改错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作业本p6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篇三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初步了解了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本课教学进位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掌握其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学情分析

“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枝。

2.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答。

3.全班交流,进行互评。

学生可能提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时就可以沿着这个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如果没有,教师也参加活动,提出问题。

比如:10盒一共多少枝?20盒呢?学生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导入例题,猜测得数。

再问:如果买了12盒呢?学生独立猜测,并记录结果。

二、主动探索,验证结果。

怎么验证你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应该计算出结果)

1. 教学24×12的算法。

(1)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解法,并用算式表示出来。(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2)明晰计算思路,汇报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在电脑上展示学生的算法)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它小组要认真听,及时补充。(学生的方法里可能有用竖式的方法,如果没有,还需要老师继续引导。)

(3)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4)统一认识,确定最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试写成竖式。

(5)针对出现的情况讨论,关键处教师点拨,让学生领悟计算方法。

比如,讨论大头蛙提出的问题:这个“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看竖式)

明确:因数12十位上的“1”乘24个位上的“4”得4个十,所以4要写在积的十位上。

(6)练习:如果买了23盒呢? 请一名学生 板演,其它在本上做。

(7)师生共同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反馈练习,巩固知识。第39页练一练的第2小题。练习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 识应用,扩展思维。

1. 第39页练一练的第1、3小题。

2. 趣味练习。11x11 12x12 13x13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嘛?和同学说说吧!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