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8篇《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平均数 篇一

教学目标 :

1.算术、加权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和加权。

2.体会算术和加权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和加权。

教学难点 :体会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篮球比赛的一些画面)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能因为甲队队员的最高身高高于乙队队员的最高身高,就说甲队队员比乙队队员更为高大吗?

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1:前后桌四人交流。

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的定义。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简称,记为 .读作“x拔”。

活动2: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想一想:

小明是这样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的:

年龄/岁 16 18 21 23 24 26 29 34

相应队员数 1 2 4 1 3 1 2 1

平均年龄=(16×1+18×2+21×4+23×1+24×3+26×1+29×2+34×1)÷(1+2+4+1+3+1+2+1)≈23.3(岁)

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找同学回答。

巩固练习一:

1. 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每人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

10,12,13.5,2 m.huzhidao.com 1,40.8,19.5,20.8,25,16,30.

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 元。(课本P216随堂练习 1)

2.一名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平均每次射中 环(精确到0.1)

3.小明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她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她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她应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A 93分 B 95分 C 92.5分 D 94分

例1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 72; 85; 67

综合知识 50; 74; 70

语言 88; 45; 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誰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誰将被录用?

解:(1)A的平均成绩为 (分).

B的平均成绩为 (分).

C的平均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 (分)

B的测试成绩为 (分)

C的测试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思考:(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

巩固练习二:

1. 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变形训练:(小组交流)

1.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要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 元;

2.某班环保小组的六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10月分的用水量,结果如下:(单位:吨):17,18,20,16.5,18,18.5.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10月份全班同学各家总共用水的数量约为 .

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补充。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算术、加权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和加权。2.体会算术和加权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布置书面作业 :课本P216习题8.1 1、2

课外作业 :(两题任选一题)

1. 到校医那里收集本班同学左眼视力检查结果,计算本班同学左眼视力的。

2. 请设计一个利用“加权”方法来求的应用题,再将其“权”作适当改变,观察平均值的变化。观察“权”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板书设计

1.

算术:

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简称,记为 .

读作“x拔”

例1解:(1)A的平均成绩为

B的平均成绩为 .

C的平均成绩为 .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 (分)

B的测试成绩为 (分)

C的测试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加权: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

《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观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实践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某小厂欲招工人一名,小张应征而来,经理告诉他:“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水平是每周300元,初中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经理说:“你骗我,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超过每周200元,”这时,工会主席过来说:“小张,经理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厂有一半人达到或超过中等工资水平即每周250元,不止每周200元的!不信,看看这张工资表。”看后,小张感慨:“难道是我错了?”

(2) 问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更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

2、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在导出以上问题后,分三人小组开小型辩论会(三人分别充当经理、小张、工会主席三个角色展开辩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

学生会用人数最多的工种的工资2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25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3、理性概括,构建新知

(!)启发建构

在上述数据中象“20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象“250” 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们与其它几个数相比是不同的,有何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教师可适时补充说明:“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形象语言的描述更易新知的构建。

(2)完善建构

练习:

① 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 70 100 60 80 70 90 50 80 70 90 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 15 10 14 19 17 16 14 12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a、能说出1 2 3 4 5 6 的众数吗?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d、实话实说,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道多少?谈谈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特点、

归纳探索结果:

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惟一的。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链,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又把学生的探索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现的快乐,继而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请你当厂长

某鞋厂生产销售了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拓展延伸,巩固学习 篇三

动手分一分

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

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

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

动手算一算

1、师问:刚才大家很快就分好了,如果现在是180根小棒按不同的根数插入三个纸盒内再分一样多会怎样?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练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便和重要,也巩固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

《平均数》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绽放其生命色彩。能够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尝试小研究

尝试小研究:

研究一: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尝试研究一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四、班内展示交流,建构新知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整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

3、学生试着补充完整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予以提示。)

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较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

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对知识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

五、挑战自我

1、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第1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2、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2题。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记录自己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

六、盘点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谈收获环节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可以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让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后

反思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并利用现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统计图由纵向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升华,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平均数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统计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个?

2、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1)指名展示

(2)这种方法叫什么?

点拨:移多补少

3、要求平均数,还可以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办?

52÷4=

4、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平均分几份

5、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6、算出各小组的平均体重,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三、交流展示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四、达标测评

1、练习十一第2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数 篇六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 .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地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数学公式的简单美和结构的严谨美,展示了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的概念及其计算 .

2.教学难点:的简化计算 .

3.教学疑点:简化公式的应用,a如何选择 .

4.解决办法:分清两个公式,公式②的运用要选择一个适当的a .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与数据打交道,例如,电视台每天晚上都要预报第二天当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商店每天都要结算一下当天的营业额,每个班次的飞机都要统计一下乘客的人数等。这些都涉及数据的计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教师出示幻灯片)

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8 6 8 6 5 9 10 7 4

乙 9 5 7 8 7 6 8 6 7 7

1.怎样比较两个人的成绩?2.应选哪一个人参加射击比赛?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可能想到去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让学生动手具体算一下两组数据的结果它们相等在学生无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这正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写出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注意,还能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整体感知

解决类似上述的问题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据之做出推断的科学,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根据样本的性质去推测总体的性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它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章我们将学习统计学的一些初步知识。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

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看下面问题:

某班第一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

86 91 100 72 93 89 90 85 75 95

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动笔计算,并找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讲完引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求方法,这样做使学生对的计算公式能有深刻的认识 .

2.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 .

那么 ①

叫做这n个数的, 读作“x拨” .

这是在初中数学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带有省略号的用字母表示的n个数相加的一般写法 .学生对此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太习惯,要向学生强调,采用这种写法是简化表示,是为了使问题的讨论具有一般性 .教师应通过对公式的剖析,使学生正确理解公式,并掌握公式中各元素的意义 .

3.计算公式①的应用

例1  一个地区某年1月上旬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

-6,-5,-7,-6,-4,-5,-7,-8,-7

求它们的平均气温 .

让学生动手计算,以巩固计算公式(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应强调:①解题格式 .②在统计学里处理的数据包括负数 .③在本章中,如无特殊说明,计算结果保留的位数与原数据相同 .

例2  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10 208 200 205 202 218 206 214 215 207 195 207 218 192 202 216 185 227 187 215

计算它们的平均质量 .(用投影仪打出)

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计算,然后一起对答案 .由于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正好为下面提出简化计算公式作好铺垫 .

教师提出问题:像例2这样,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因而容易出错,有没有较为简便的算法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都接近于哪一个数?启发学生讨论,寻找简便算法 .

学生回答:数据都在200左右波动,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200,转而计算一组数值较小的新数据的,至此让学生再一次两人一组用简便方法计算例2,并与前面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是否一样 .

讲完例2后,教师指出几点:常数a的取法不是惟一的; 读作“x——撇——拨”;;简化计算的结果与前面毛算的结果相同 .

通过学生的动手计算,若产生困难或错误,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公式②的推导更容易接受 .

3.推导公式②

一般地,当一组数据 的各个数值较大时,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适当的常数a,得到

那么  ,

因此,

即 ②

为了加深学生对公式②的认识,再让学生指出例2的 、 、 各是什么?(学生回答)

课堂练习:

教材P148中~P149中1,2,3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1.统计学是一门与数据打交道的学问,应用十分广泛 .本章将要学习的是统计学的初步知识 .

2.求n个数据的的公式① .

3.的简化计算公式② .这个公式很重要,要学会运用 .

方法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学到了示一组数据的方法 .当数据比较小时,可用公式①直接计算 .当数据比较大,而且都在某一个数左右波动时,可选用公式②进行计算 .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3中1、2、3、4 .

九、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了解加权的意义,并会求加权;

(二)会运用的简化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计算及运用的简化方法,会运用加权公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在初中一年级代数课本P106的“读一读”那一节,讲的是求。有这样一例题:

女子排球队共有10名队员,身高(单位:米)分别为:

1.73,1.74,1.70,1.76,1.80,1.75,1.77,1.79,1.74,1.72.

求这个队的队员平均身高是多少?

解:求这个的计算方法有两个。

方法1:直接计算

方法2:简化计算

观察一下这些数都在1.75的上、下,这时,可以这样考虑:先计算各数与1.75的差,也就是先都减去1.75(为了不出现小数,不妨把单位换成厘米)得到-2厘米,-1厘米,-5厘米,1厘米,5厘米,0厘米,2厘米,4厘米,-1厘米,-3厘米。

计算这组数的,得:

因为前面计算时,每个数都减去了175厘米,所以把这里的得数0加上175,就得出这个排球队全体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75厘米

在求一组数的时,只要这组数都接近某一个数,就可以采用这种简化的计算方法。

以上例子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求。如果这组数存在着大致在某一个数的上、下波动的情况,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

(二)新课

1.

在统计里,是重要概念之一,它是显示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也就是说这组数据都“接近”哪个数。

上面的公式①,就是我们在求女排队员身高的“直接算法”。

当一组数据x1,x2,…,xn的各个数值较大时,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适当

公式②就是我们在求女排队员身高的“简便方法”

例1 某食品厂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对某天生产的罐头抽查了10个,样本净重如下(单位:克)

342,348,346,340,344,341,343,350,340,342.

求样本的。

解法2:把已知数据都减去342,得0,6,4,-2,2,-1,1,8,-2,0,

例2 从一批货物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重量如下(单位:千克):

310,308,300,305,302,318,306,314,315,307,

295,307,318,292,302,316,285,327,287,315.

求样本的(结果保留到个位)

即样本为306千克。

解法2:

由于题中数据都较大,而且都在常数300上、下波动,把原数据都减去300,得:

10,8,0,5,2,18,6,14,15,7,-5,7,18,-8,2,16,-15,27,-13,15.

2.加权

设有甲、乙、丙三种可混合包装的食品,它们的单价分别是1.8元,2.5元,3.2元,现取甲种食品50公斤,乙种食品40公斤,丙种食品10公斤,把这三种食品混合后每公斤的单价是多少?

答:混合后的单价为2.50元。这个答案是不对的,因为混合后的售价不仅与每种食品的单价有关,而且还与每种食品的重量(公斤数)有关。这些食品混合后的售价应该等于

这种叫做加权。

一般说来,如果在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根据公式①,这n个数的可以表示为

计算加权的公式③,与计算的公式①,实际上是一回事。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用加权公式计算简便些。在公式③中,相同数据xi的个数fi叫做权。这个“权”,含有所占分量轻重的意思。fi越大,表示xi的个数越多,于是xi的“权”就越重。

例3 某班有50名学生,数学期中考试成绩90分的有9人,84分的有12人,73分的有10人,65分的有13人,56分的有2人,45分的有4人,计算这个班学生的数学期中考试平均成绩(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在例1~例3的求问题中可以看到,能够反映出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课堂练习

若4,x,5的是7,则3,4,5,x,6五个数的是______.

(四)小结

1.用样本去估计总体,这是学习的目的。

2.计算公式,简化计算公式,加权计算公式都很重要,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选取哪个公式

(五)作业

1.数据15,23,17,18,22的是________.

2.5个数据的和为405,其中一个数据为85,那么另4个数据的是______.

(1)105,103,101,100,114,108,110,106,98,102;(共10个)

(2)4203,4204,4200,4194,4204,4210,4195,4199.(共8个)

4.在一个班的40名学生中,14岁的有5人,15岁的有30人,16岁的有4人,17岁的有1人。求这个班学生的平均年龄。

5.抽查了一个商店某月里5天的日营业额,结果如下(单位:元):

14845,25306,18954,11672,16330

(1)求样本;

(2)根据样本估计,这个商店在该月里平均日营业额约是多少?

6.在一段时间里,一个学生记录了其中8天他每天完成家庭作业 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单位:分):

80,70,90,70,60,50,80,60.

在这段时间里,该学生平均每天完成家庭作业 所需要的时间约是多少?

作业 答案与提示:

1.19.

5.(1)样本是17421元;

(2)根据上面计算结果,可估计在该月里平均日营业额约为17421.

根据样本,可估计该学生平均每天完成家庭作业 所需时间约为70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是统计中的重要概念之一,通过样本来估计总体。样本容量取得越大,则用样本估计的总体越精确,也就是所表示的总体平均的变化趋势越集中于准确值。作业 中的第5,6两题就是为体现这种思想而设计的。

2.这一节课的目标是要弄清两个概念(、加权),三个公式(求平均值公式,求平均值的简化公式和求加权公式).

教学设计中,先从初中一年级代数课本的内容引出概念、计算公式及简化公式。所以很自然地转入新课,在介绍了概念后,紧接着对计算公式作出一般性的证明。

在加权一节,先列举一个易犯的错误,分析其错误原因,然后推导出公式。

《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七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3、教学重、难点:求平均数说课稿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数”的方法不同,弄清“全部数据的总和”与“全部数据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在学生计算出平均数的基础上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定为: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

“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若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一4、5

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7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