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优秀7篇)

发布时间:

语文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语文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神家园。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一

一、教材简析:

《荷叶姐姐》是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屋里的一篇文章。这篇小童话讲述了荷叶姐姐给别人遮雨自己却淋着的故事,赞扬了她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这又是一篇优美的小散文,体现为语言的优美、画面的优美、情感的优美和精神的优美。因此,我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时,感受到这四种美。同时,探究在行文中识字的有效做法。另外,尝试略读教学中,一篇带多篇,课内带课外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阅读,学习荷叶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3、在拓展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体会荷叶姐姐舍已为人的品格。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像,激发兴趣

(出示池塘里的荷叶)荷叶姐姐跟大家打招呼,导入:你认识她吗?今天我们就来交这个朋友。

(二)、检查预习,汇报预习收获。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适时梳理,及时评价。

2、默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汇报主要内容。

(三)、精研课文,朗读感悟。

1、自由读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学生汇报交流,适时指导朗读。

(1)第二自然段,比喻拟人句的体会。读出荷叶姐姐的美丽来。

(2)第三自然段,体会后面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还有谁来避雨了。

(3)第四自然段,体会荷叶姐姐的品格,读出对荷叶姐姐的心疼。

(4)第六自然段,体会荷叶姐姐的精神,读出荷叶姐姐的高兴。

体会荷叶姐姐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心情。

四、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1、荷叶姐姐帮助了小鱼、蜻蜒、青蛙 ,想象一下它们会对荷叶姐姐说什么?

2、看到荷叶姐姐你会想到哪些人?(雷锋……)

五、延伸阅读,训练能力。

拓展阅读《荷叶圆圆》,学生自由读,谈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小测试:

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

七、总结:让我们学习荷叶姐姐的精神,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荷叶姐姐

板书:

小 鱼 青 蛙

蜻 蜒 蝴 蝶

助人为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二

教案示例

识字学词学句(一)1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怎样读好较长的句子。

3.能理解“也”,并能正确运用“也”字说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发现我们周围的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自由说),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到大自然去看一看。

二、学生看图

出示幻灯片,启发、引导(果树开花图)

1.同学们请看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观察后学生说出,同时教师分别在图下出示“桃花、梨花、苹果花、杏花”的音节及生词,并齐读。

3.这是发生在什么季节的什么事?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状态怎样?像什么?

(桃花、梨花、苹果花、杏花春天开放,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苹果花,非常鲜艳、美丽,像花园)

4.(出示果树结果图),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音节及词:“杏子、桃子、梨、苹果”学生认读。

5.桃子、杏子、梨、苹果什么季节成熟?长得什么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划出自然段和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的。

2.指名读生词和课文,边读边学习生字新词。

3.重点指导

(1)认识“讠”“禾”这两个偏旁。

(2)“桃”的右半部笔顺是:

“许”右半部是“午”不是“牛”

“成”的笔顺是:,它是翘舌音。

(3)指导书写,认清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生字、词。(看图)

2.学生读课文。

二、看图学词学句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两幅图的?指名朗读。

2.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许多”是什么意思?“许多”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结合投影,理解“许多”)

3.读第二段,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说我们村成了花园?(结合图画)

练习用“也”说话。

(春天果树开满了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苹果花,真美丽,我们村像个大花园。)

4.有感情地读第二段,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读后学生看图说说意思。

5.读第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的意思。

(到了秋天,果树结满了果子,果子熟了,有又红又大的桃子,黄澄澄的梨子、杏,红通通的苹果,我们村成了果园)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读。

6.学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三、总结

进行思想教育

春天非常美丽,花开了,草绿了,我们要用双手把祖国打扮得更美,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四、布置作业

1.第1课时后完成1题、2题。

2.第2课时教学中读3题,先读,再练习说。

探究活动

你看见过桃花、梨花、苹果花吗?它们长得什么样?有什么区别?你一定吃过苹果、桃子和梨,那么你知道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吗?课外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可以是摄影作品,也可以是有关的图片,还可以是有关的文字。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篇三

一、激情导入

师:(拿着乌鸦的图片问)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新伙伴,它是谁?(乌鸦)最近在它身上发生了一件事,你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乌鸦喝水。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生甲:乌鸦在哪儿喝水?

生乙:乌鸦喝到水了吗?

……

教师点评: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从课题入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二、自学部分

1、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棒,下面请你们先自学课文,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2、自学内容:(学生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乌鸦为什么找水喝?

(2)乌鸦找到水为什么喝不着?

(3)乌鸦想出什么办法?

(4)结果乌鸦喝着水了吗?

教师点评:学生借助问题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课文是由这4个问题贯穿起来。

3、小组内互相交流,加强生生合作。

4、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指导理解。

(1)生甲: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生乙:我不明白到处是指哪儿?

师:哪个同学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同学可以互相讨论)

师:哪个同学能用动作表演表演,让我们大家看一看?

教师点评:通过动态演示,学生们体会到了乌鸦喝水的急切心情。

(2)师:乌鸦喝水时遇到哪些困难?

生甲:水不多。

生乙:瓶口又小。

师:谁能用“因为……所以……”回答乌鸦喝不到水的问题?

生:因为水不多,瓶口又小,所以乌鸦喝不着水。

教师点评:学生既掌握了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又练习用关联词说话。

教师随机进行朗读指导(由着急到高兴的心情变化)

(3)小组内合作做实验,演示乌鸦喝着水的过程。

小组A:把许多石子一起放进瓶子。

(教师让学生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一个一个”和“渐渐”,再请小组演示。)

小组B:把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看到水渐渐上升。

教师点评: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师问:通过小乌鸦喝水,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困难面前动脑筋,想办法。)

三、探究部分

师:乌鸦用自己的办法喝着水,那么你能用什么新的办法让乌鸦喝着水?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活动目的:

1、在学习了地球清洁师这篇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并结合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在活动课上交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地球妈妈的热爱。

2、训练学生收集资…差异网 chayi5.com…料及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1、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演讲时候做到表达清楚,叙述流利,有重点地介绍环境保护的知识。

活动准备:

1、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环保的资料。

2、有关环境污染的录相。

3、世界上优美风景的录相。

4、学生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作记录。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齐唱歌曲《地球妈妈》。

2、播放地球优美风景的录相。

3、教师总结:

我们生活在这蔚蓝色的星球上,是地球妈妈孕育了一切生命。看看我们周围多美!小鸟在唱歌,花儿在微笑,小朋友们在快乐地做游戏,他们都在感谢地球妈妈。但是有些人只顾着为自己谋私利,不顾对地球妈妈的保护,导致出现了这些画面。

二、组织活动。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相。

学生分小组讨论、谈感受。

2、这时,你想说什么?我们周围有哪些像这样的情况?这些行为对吗?

3、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真是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听到了地球妈妈在伤心地哭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妈妈,我们怎能忍心看到她倍受摧残而伤心 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活动课,我们就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举行一次热爱地球妈妈演讲比赛。

4、教师投影出示活动要求:

(1)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环保的资料,并参与讨论,选出最好的资料和推选出最佳选手去演讲。

(2)各选手演讲时表情丰富,表达清楚,加上动作。要有重点地介绍环保知识。

(3)班长是主持人,其他学生当评委,评选出小小演讲家。

5、活动开始。

(1)小组内交流讨论,总结材料,推选小选手。并在小组内练习演讲。

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可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中,听听小选手的练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选手依次上台演讲。

每位选手演讲后,师生可做适当的点评。

(3)学生投票选出小小演讲家,再选文明小组。

(4)教师颁发小奖品。

(5)让学生自由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想。

你平时是怎么注意保护环境的?今后还该怎么样?

(6)教师总结: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是我们亲爱的妈妈。但当前的污染情况太严重了。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地球妈妈,保卫家园!

三、活动在《地球妈妈》的歌声中结束。

写作迁移:

从身边的小事说起,结合本次活动的内容,把感想写下来,题目自拟。

教学思路:

活动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学生准备的有关环保知识的材料,只有准备好了,才能演讲成功。因此,在活动前的准备上应花大工夫。

在教学中,我利用激情导入,让学生感受现在环境之美。随即我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相,形成一种反差,让学生讨论、说感受,从而唤起学生环保意识。然后投影出示活动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去活动。在活动中,先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材料,推选小选手,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教师是参与者,可适当得参与其中,提点意见和建议。然后选手上台演讲,师生可作适当的点评,要求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让学生当评委,选出小小演讲家,再让没上台的学生谈感想。在活动中,我把一切权利交给学生:学生选选手,学生当评委,学生当主持人。最后教师做深情总结。整个活动在《地球妈妈》的歌声中开始,又在《地球妈妈》的歌声中结束。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观察图画,了解画面的意思,明确交际的内容。

2、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交际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 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雨)

2、我们管春天的雨叫什么?(春雨)

3、你们喜欢春雨吗?想不想把你看到的春雨说一说?

4、学生各抒己见。

(1)春雨中树叶很绿,花儿很鲜艳。

(2)春雨非常细、密。

(3)春雨过后空气非常清新。

(4)鸟儿们非常高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5、评出说得最好的,并说说好在哪里。

二、 创设情境,深化交际

1、多媒体展示《春雨沙沙》的画面。

2、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鸟儿们在争论什么问题?猜猜看,它们为什么这么说呢?

(1)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可能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燕子说春雨是绿色,因为它看到远处的青山是绿色的。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因为它看到油菜花是黄澄澄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因为它看到满树的桃花是红色的。而小白鸽认为它们说的都不对。

(2)它们可能是说:“春雨为什么这样细?”(提倡多种意见)

(3)小组讨论:鸟儿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3、 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

(1)组内交流。

(2)角色表演:选择各组观点不同的学生代表模拟表演鸟儿们的一场“争论。”

(3)组织个性化评论:谁说的最流畅?谁说的最有感情?谁的表达最有说服力?

三、 多种形式,训练表达

1、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1)春雨过后,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请大家说一说。

(2)这样的景象你们喜欢吗?请小朋友在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桥设句型,引导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说清楚。

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色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过后,_________________变得________________了。

我喜欢春天的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型,练习把自己所见说清楚。

(2) 个别汇报,集体补充。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笔画春天。

4、介绍各组的春景图。

(1)先组内互相介绍。

(2)推选最佳的在全班进行介绍。

(3)评议,鼓励。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与家里人讨论讨论:春天是什么颜色?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会读本课10个生字。

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静夜”是怎样的夜晚?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读;

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3、学习第一行

读整行诗。

“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

4、学习第二行

读整行诗。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

“霜”

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

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读整行诗。

看多媒体理解“举头”

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读整行诗。

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一年级语文教案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彩虹的美,初步培养爱美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虫字旁、三撇儿,懂得“夏天、美丽。出现、彩虹”等词的意思。

3.会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虹、夏、全、现、道、美、丽、彩”,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解“夏天、出现、美丽、彩虹”等词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结合说话训练,学习字词

(1)联系生活实际,学字词。

A.现在是什么季节?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常常要下雷雨。

B.学生词:夏,师范写“夏”,学生书写。

(2)看幻灯,欣赏画面,学字词。

雷雨过后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看幻灯片。

A.雷雨过后出现了什么?学习:道。彩虹。师范写“彩”“道”,学生书写。

a.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彩虹?看板书“一道()的彩虹”。学习:美丽。师范写“美”。

b.彩虹美在哪里?

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出示彩虹图,认识各种颜色并进行说话训练:

彩虹的颜色真多,有。.。.。.)

形状:用“像”说话。师范写“像”,学生书写。

c.串词语描述,夏天的午后,下了一阵雷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远远望去,好像一座七彩的桥。

学习:“现”。自己分析字形。

B.雷雨后的景色中,还有什么景物也很美呢?(山、树、稻子、玉米等)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呢?今天我们学习第35课虹,齐读课题。

C.请小朋友找出描写山、树、稻子、玉米等景物的句子读一读。学习:全。分析字形。

(二)读通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读错的字音纠正,难读的句子跟读。)

(2)齐读课文。

(三)作业

(1)每个生字书写3个。

(2)课堂作业本第1题。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7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