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7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1.2有理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 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 与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方法;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标准分类

《1.2.1有理数》同步练习含答案

5、对-3.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是负数,不是分数

B.是负数,也是分数

C.是分数,不是有理数

D.不是分数,是有理数

《1.2有理数》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8、如果a与1互为相反数,则|a|=( )

A.2 B.-2 C.1 D.-1

【考点】绝对值;相反数。

【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定义,知a=-1,从而求解。

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

【解答】解:根据a与1互为相反数,得

a=-1.

所以|a|=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了相反数的概念和绝对值的性质。

9、若|1-a|=a-1,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1 D.a≤1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1-a|=a-1得到1-a≤0,从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1-a|=a-1,

∴1-a≤0,

∴a≥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难度不大。

讲授新课 篇二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 ,…就是3,2,0.5,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数

(4) 、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0℃,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6)、 请学生解释课本中图1、1-2,图1、1-3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7)、 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8)、例如,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借助频率或考虑实验观察到的结果,区分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这三个概念.

2.借助频数或频率,初步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二)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不可能”、“必然”和“可能”.

三、教学难点

怎样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抛掷硬币的游戏吗?再抛10次试一试,记录一下,看看有________次正面朝上,有_______次反面朝上.

提问:在刚才的抛掷硬币游戏中,你发现正反面同时朝上有几次?

学生回答:0次;一次也没有;不可能.

回答得很好.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事情有可能发生,也有不可能发生的.下面再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骰子.

(二)新授

骰子都是正方体,它有六个面,每一面的点数分别是从1到6这六个数字中的一个.骰子的质地是均匀的,也就是说每个数字被掷得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下面两人一组做掷骰子的游戏.

要求:一个同学掷骰子,另一个同学做记录,用“正”字法把每个点数出现的频数记录下来,填入备好的表里.掷完20次以后,两人交换角色,再记录下数据.

提问:“点数7”出现了多少次?

学生回答:0次.

从每个小组的频数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如何,“点数7”出现的次数总是0.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掷的时间还不够长或掷的次数还不够多,而是因为骰子上根本没有“7”.所以,无论再挪多少次,“点数7”都不会出现.我们可以说“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提问: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学生进行简单讨论.

让学生自由发言:大干“点数7”的点数,像8、9都不可能发生.

那么,可能发生的事是什么呢?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一节引入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是结合学生已有学习经验,从算式到方程,继而对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进行了探究,让学生体验未知数参与运算的好处,用方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培养学生建模的思想),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本节课是在承接小学学习的简易方程和刚刚学习的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是后续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方程及整式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力求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七年级学生对于方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方程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模糊,还处于感性层面,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时期,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学要选取具体的问题情境,逐步抽象。

七年级的学生很想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对几个问题的分析、探讨、相互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归纳等能力,提高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认识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在练习中巩固和熟悉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知道什么是方程的解。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会根据实际问题的条件列方程,能检验出一个数值是否是方程的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种进步。

(2)通过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的意识。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的条件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形成概念

三、应用新知 巩固提高

四、感悟反思

五、名题欣赏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重点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

让学生通过比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题更简便。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师点评:(1)配方法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数应为12,12的一半应为14,因此,应加上(14)2,同时减去(14)2.(2)直接用公式求解。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各题。

(老师提问)(1)上面两个方程中有没有常数项?

(2)等式左边的各项有没有共同因式?

(学生先答,老师解答)上面两个方程中都没有常数项;左边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两个方程都可以写成:

(1)x(2x+1)=0 (2)3x(x+2)=0

因为两个因式乘积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个因式要等于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12.

(2)3x=0或x+2=0,所以x1=0,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实现降次的?)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两个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解方程:

(1)10x-4.9x2=0 (2)x(x-2)+x-2=0 (3)5x2-2x-14=x2-2x+34 (4)(x-1)2=(3-2x)2

思考: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解:略(方程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

练习:下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正确的是( )

A.(x-3)(x-5)=10×2,∴x-3=10,x-5=2,∴x1=13,x2=7

B.(2-5x)+(5x-2)2=0,∴(5x-2)(5x-3)=0,∴x1=25,x2=35

C.(x+2)2+4x=0,∴x1=2,x2=-2

D.x2=x,两边同除以x,得x=1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4页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掌握:

(1)用因式分解法,即用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2)因式分解法要使方程一边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再分别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7页习题6,8,10,11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与身边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数据。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

2。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作用。

3。能读懂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有效、形象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信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1。感受较小的数据。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能按要求取近似数。

4。读懂统计图并能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请你用熟悉的事物描述一些较小的数据: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动物它的体重可达几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高度约为8848米。

1。哪些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方便?举例说明。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其中氢原子的直径约为0。0000000001米。

(2)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43毫米;

(3)某种鲸的体重可达136000000千克;

(4)20xx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收入全部捐给卫生部门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其邮票的发行量为12500000枚。

四。课时小结:我们这节课回顾了以下知识:

1。又一次经历感受了百万分之一进一步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与身边事物比较进一步学习了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

2。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近似数的意义和作用并按要求取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3。又一次欣赏了形象的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示这些主要河流的河长情况你的统计图要尽可能的形象。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河流的河长与流域面积有什么样的联系?

(3)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主要河流你认为河流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吗?

制作形象的统计图首先要处理好数据即从表格中计算出这几条河流长度的比例然后选择最大或最小作为基准量按比例形象画出即可。

(1)形象统计图(略)只要合理即可。

(2)从表中的数据看出河流越长其流域面积越大。

(3)河流的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位置有关系。

五。课后作业: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07~10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并利用图形来解决有关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数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数与形)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清楚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向。

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一)教师与学生比赛算题

1、教师:你知道等于多少吗?(学生:)

教师:那等于多少呢?(学生计算需要时间)教师紧接着说:我已经算好了,是,不信你算算。

2、只要按照这个分子是1,分母依次扩大2倍的规律写下去,不管有多少个分数相加,我都能立马算出结果。有的同学不相信是吗?咱们试试就知道。为了方便,我请我们班计算最快的同学跟我一起算,看看结果是否相同。谁来出题?

在学生出题后,老师都能立刻算出结果,并且是正确的,学生感到很惊奇。

3、知道我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吗?因为我有一件神秘的法宝,你们也想知道吗?

【设计意图】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比赛计算速度,且每次老师胜利,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再通过教师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例题做好铺垫。

(二)借助正方形探究计算方法

1、这件法宝就是(师边说边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我们来把它变一变,聪明的同学们一定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2、进行演示讲解。

(1)演示: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先取它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红),再剩下部分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黄)。

想一想:正方形中表示的涂色部分与空白部分和整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涂色部分等于“1”减去空白部分)空白部分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那么涂色部分还可以怎么算呢?(),也就是说。

(2)继续演示,谁知道除了通分,还可以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演示:那么计算就可以得到?()。

3、看到这儿,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4、小结:按照这样的规律往下加,不管加到几分之一,只要用1减去这个几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5、这个法宝怎么样?谁来说说它好在哪里?你学会了吗?

6、尝试练习

【设计意图】将复杂的数量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转繁为简,转难为易,引导学生探索数与图形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知识提升,探索发现

1、感受极限。

(1)刚才我们已经从一直加到了,如果我继续加,加到,得数等于?()再接着加,一直加到,得数等于?()随着不断继续加,你发现得数越来越?(大)无数个这样的数相加,和会是多少呢?

(2)这时候你心中有没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学生猜想:这样一直加下去,得数会不会就等于1了。)

(3)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刚才加的过程中在正方形上不断涂色,那空白部分的面积就越来越?(小)而涂色部分的面积越来越接近?(1)也就是求和的。得数越来越接近?(1)最终得数是1吗?你有什么方法来证明得数就是1?

(学情预设:学生提出书本的圆形图和线段图,若没有学生提出,教师自己提出。)

2、利用线段图直观感受相加之和等于“1”。

(1)书本上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一幅是圆形图,一幅是线段图,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吗?请你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2)学生看书思考。

(3)全班交流,课件演示,得出结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1。

【设计意图】利用数与形的结合,让学生直观体会极限数学思想,并让学生经历猜想得数等于“1”,到数形结合证明得数等于“1”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

3、课堂小结。

对于这种借用图形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是的,“数”与“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你会发现许多难题的解决变得很简单。

4、举一反三。

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也常用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我们解题,你能想到些例子吗?(如学生有困难,教师举例:一年级加法,分数的认识,复杂的路程问题线段图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基础练习。

(1)学生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回顾新知,巩固新知,使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得更扎实。

2、小林、小强、小芳、小兵和小刚5人进行象棋比赛,每2人之间都要下一盘。小林已经下了4盘,小强下了3盘,小芳下了2盘,小兵下了1盘。请问:小刚一共下了几盘?分别和谁下的?

解决问题

(1)全班读题,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

(3)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连线(课件演示)。

(4)结合连线图得出:小刚一共下了2盘,分别和小林、小强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和变难为易的特点。

四、课堂总结

快下课了,请你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图形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决定了化数为形往往能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例2中,用举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数列的有限和,都不能证明无限多项相加结果为1,但是接近 1,但这个无限接近于1的数是多少呢?电子白板呈现出圆形模型和线段模型来表示“1”,使学生结合分数意义,在圆上和线段上分别有规律地表示这些加数,当这个过程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时,所有的扇形和线段就会把整个圆和整条线段占满,即和为“1”,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计算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感受到什么叫无限接近,什么叫直观形象,同时,一个极其抽象的极限问题,变得十分直观和便捷。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7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7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