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精选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地掌握6、5、4、3、2加几和十几减6、5、4、3、2的计算

2、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口算技能,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困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计算方法训练

1、摆摆说说

(1)请大家拿出小棒,左边摆5根,右边摆8根

(2)要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板书:5+8=)怎样算?说出不同的算法

(3)一共有13根小棒,去掉左边的'5根,求还剩多少根?怎样列式?(板书13-5=)怎样算?说出不同的算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计算13-5时小朋友们可采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二、口算练习

1、练习三第1题

示第1题,让学生观察每组的得数,引导他们从感性上懂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练习三第2题

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完成口算练习,活动完成后说出所有算式,师板书,让学生读出所有的算式。

3、练习三第3题、第5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交流结果。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4题

提问:第(1)题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第(2)题呢?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填写。

交流结果。

提问者两道小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练习三第6题

学生观察,独立理解题意,能完整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计算解决,把结果填写在表格里。交流结果。

3、练习三第7题

摘苹果比赛。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反馈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小朋友,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完成思考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2、熟练掌握100以内不进、不退位加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巩固100以内不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理所学知识,系统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计算时我们强调得最多的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整理与复习”的第一题。

学生口算后,抽一个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改错。

出示题目:6+33=93 56—20=54 67—43=4 32+16=8

分析上面算式中哪个地方算错了,并说说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2题。

(三)拓展练习

1、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34+43时,该怎样写竖式呢?同学们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50页第4题。

检查这些小朋友写的竖式对不对,如果有错误,错在什么地方。

3、及时练习。

(1)P50第5题。

(2)P50-51第6—7题。

(四)小结概括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怎样才能提高自己计算的正确率。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篇三

单元目标: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重点:

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单元难点: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

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们喜欢花吗?在公园里举行花卉展,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

这里有那么多美丽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花园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花园里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在花圃里有三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

整十数加整十数

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20+10)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想加算减: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想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流动,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真实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摆小棒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三、整十数减整十数: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还有多少盆紫花?

可以怎么列算式?(板书:30—20=10)

你是怎么知道30—10等于10的?同桌两人说一说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口算:3+2=4+5=6—4=

30+20=40+50=60—40=

3、练习十第1、2、3题

4、游戏:帮小狗找回家的路

五、思维练习

一个小组的同学站成一队,组长的前面有3个人,组长的后面有4个人,这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六、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就是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相减,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表示把以十为单位的数相加、相减

板书设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例1、10+20=30

一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

30—10=20

用3个十减1个十是2个十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学生巩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森林游园会”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巩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复习

师:同学们,今天森林里举行游园会,张老师得到了一张邀请卡,你们想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整理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算一算 分一分》

1、出示题目,学生计算

师:看看,狐狸兄妹来迎接我们了,答对了题,才能进入数学王国参加游园会哟!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把出现的数学题解答在你面前的答题卡上,比一比看哪个组最先答出。做好准备了吗?(请最快的一组来回答。)

2、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可以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把它们分一分类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找出了这么多种分法。

3.问:那计算上面算式时要注意什么?(谁来说一说)

总结: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要注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二)整理复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我最棒》

1.出示“小兔摘萝卜图”。

(1)仔细看图,了解图意。(指名说一说)

(2)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①独立尝试提问并解答

②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③全班交流,介绍思路。

小结:解决问题要先看数学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相关条件,最后检查结果。

三、 重点练习,强化提高《练一练 想一想》

1、出示“小猴子摘桃子图”

(1)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你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回答)

(3)这道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

2、出示“动物图书室图”

(1)仔细看图,这幅图给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

(2)问题是什么?你能列式计算吗?(学生解答)

(3)在做这种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3、出示“纪念品物品价格图”

师:我们要回去了,一起去看看纪念品馆吧,但是每人只有一张100元的购物券,算算你够买哪些你喜欢的物品,再算一算用去了多少钱。

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

四、总结归纳,结束活动

师:这节课在同学们的合作下,我们跟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共同归纳和整理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在以后的复习中,大家可以应用今天学的方法自己整理。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8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