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最新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10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2022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及编排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篇课文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2、教材特点

⑴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⑵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

⑶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⑷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⑸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亲和力。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

⑹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本册教材规定了识字量认识450个,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

二、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教学措施

这册教科书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各项训练也都围绕专题设计的,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我们领会“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这种编排理念,要在通读全册的基础上,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有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习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在体现自主、合作学习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1、采用多种形式的见面活动,增加学生与生字的接触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2、在写字教学中力求做到指导要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应把培养兴趣与提高书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3、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同学20人,女同学20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认真完成作业。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阅读能力,但也有一些学生识字能力欠佳,有待加强,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有待改进。班里郭昱均、方雅琪、钱柳挺等同学学习认真,成绩优良,郦柯妤朗读较好。

五、教学进度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二

【教具准备】

1、配乐(似清泉流过的音乐)。

2、藏有生字的5个句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股、缝”等8个生字,会写“瓦、泉”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学习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月字旁的写法,“然”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读课文识字

(1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我读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读得太重,生怕破坏了这美丽,因为我喜欢这泉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泉水吗?那我们借助拼音来读一读吧。

2、(出示课件)这一课的生字都躲在下面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们还能认出来吗?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出示“我会读”图标:

⑴ 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绚烂的世界。

⑵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⑶ 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⑷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身美丽的身影。

⑸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1、我们也喜欢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2、自由练习读句子:

轮读句子。

强调不带拼音的生字,“塔”声调,“脆”平舌。

朗读感悟

(20分钟)

1、(出示“我会读”图标)小朋友,我们读读课文吧,读完后我们来交流交流,把我们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我们自身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自身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2、同学们读得很美,这一课的插图也很美,让我们在音乐中来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吧。

3、小朋友,让我们自由地、尽情地来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身喜欢的局部背诵下来。这么美的课文,谁不喜欢呢?假如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诵下来吧!

4、出示“读读背背”图标:

我们来试着背背吧。

1、齐读后交流:

⑴ 泉水愿意奉献,“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⑵ “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联系上文理解)

⑶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泉水乐于助人。

⑷ 泉水很团结,还很快乐,他们总是勇往直前,“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

2、欣赏插图。

3、自由读、同桌互读。配乐读。老师引读,男女生轮读。练习背诵。

4、试着背诵。

指导写字

(3分钟)

1、小朋友,我们来观察一下 “股、脆、塔、杜鹃”,这几个字词是要求大家既会认又会写的字,你有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2、小朋友,谁知道这一课要写的字词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我们练习写写这个词吧,写两遍。

4、谁还想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

5、我们大家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6、小朋友,请大家先在书上把这几个字词临写两遍: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自身写写看。

1、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2、杜鹃是一个词,一定要按词连写。

3、练习写“杜鹃 杜鹃”。

4、“瓦”我认为不好写。

5、书空。

6、练写。

扩展延伸

(2分钟)

1、激发同学自读《我会读》中的小诗。

2、小朋友,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儿什么呢? 1、自由组合自读“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2、⑴ 我喜欢泉水,假如这泉水是一个人,我一定要和这个人做好朋友。

⑵ 我想向泉水学习。

⑶ 结合实际生活谈如何向泉水学习,为身边的人做点自身力所能和的事。

【板书】

水池……

平地……

果园……

山谷……

大海里见

(目的:引导背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一个部首“将字旁”。

2、能正确地读写这些词语,并能准确掌握词语的搭配。

3、了解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积极参加体育锻 炼,并积累有关体育项目的词语。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项运动项目。

教学难点:

了解“羽”的演变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健壮的身体吗?健康的身体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的重要,那么怎样让我们永远的健康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让我们更健壮》。

1、(课件出示)引出(壮),师指导书写、生组词。

2、出示(健壮)词,认读(健)组词。

3、用(健壮)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发展语言

1、打开书自由读词,画出生字,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体育运动?

2、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3、抽读词卡。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三、逐个识字,各个突破

1、通过观察找出有共同点的两个字先学(棒、标)。

2、根据字理演变过程学习(羽)字。

(1)、课件出示(羽)的演变过程。

(2)、齐读扩词。

3、学习“打”。

(1)、课件出示图画,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篮球、羽毛球、棒球、这三项运动在玩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打)。通过观察,发现特点,学习生字“打”。了解一字多义的特点。

(2)、理解字义、扩词。

4、利用字谜感受形声字特点学习“球”。

(认识各种各样的球,了解我国球类运动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女排球在世界夺得五连冠,足球至今还没有在奥运取得成绩。)

5、区别蓝与篮。(了解篮球的“篮”字为什么是竹字头。)

6、做动作识记“踢”。

四、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词卡。

3、游戏识字。你指我猜:我会读,我也会读。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的哪些体育运动,怎样才能使我们更健壮呢?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勇于实践,从实践中去弄清事实真相。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课文。

1、自主学习。

①自己读文,标出自然段。

②借助拼音读课文,反复读句子。

2、小组学习。

同桌分段读课文,互相听、评,把课文读正确。

3、反馈练习。

①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正音。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感悟,重点突破。

1、抓住人物语言进行朗读感悟。

①自己先试着读:“危险!危险!不能离它太近,会炸的!”

②师生评读,读出猴子的心情,并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2、抓住人物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①自己默读5、6、7自然段,画出描写他们动作的词语,想想什么意思。

②自选一个小动物,读表现。

③汇报交流,读出感受,说见解。

指导:

小乌龟:“只好、刚刚、再也不敢”读出害怕、胆小。

黄鼠狼:“光绕着花炮转悠,就是不敢去点火。”也很害怕、胆小。

野猪:“跑上前去,把那家伙点着了。”感悟野猪非常勇敢。

④再完整地读读这三个自然段,看看课文挂图,想想别的小动物的动作、表情,读感受。

四、整体感悟。

完整地读读课文,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分角色表演课文。

学生们戴着动物头饰,把课文演绎出来。

六、拓展实践,训练想象。

想一想:当大家知道原来是一支红蜡烛后,他们会说什么?

七、总结。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字生,会写“守”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或教训,“遇”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2、按“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3、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细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3)同桌互教互学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5、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

(2)a、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b、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

(1)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有长高时,他心情怎样?画出种田人的心情有关的词,理解:巴望、焦急,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2)种田人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及禾苗死后,十分失望的心理。

(3)寓言给你什么启示?学生结合实际读读。

(4)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课堂小结:

你学了这篇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明确教学目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言《守株待兔》说明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揭示课题。

3、录音范读,边所边标出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言。

1、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读。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窜——乱跑;撞——碰

(3)他捡到兔子后,心里是怎样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个人原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守坐,庄稼全完了)

(2)齐读了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

(2)写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教师总结: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本,我们不应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4、齐读课文。

课后小结:

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六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图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

3、学会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教具准备:电脑、CAI课件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幅图)同学们,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吗?对。这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经常用到的听诊器。(板书:听诊器)

2、(简介听诊器)听诊器也叫听筒,用它可以听到人体内的各种声音,比如:呼吸声、心跳声。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课听诊器的由来。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不少,老师把这些问题归纳了一下,有这样三个问题:

(1)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

(2)他为什么想到要发明听诊器?

(3)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

2、老师决定把这些问题交给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大家有信心吗?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电脑演示)自学要求:

(1)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

(1)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

(2)他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

(3)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并用铅笔在书上做上记号。

(4)完成练习1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三、检查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1、谁来汇报第一题?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告诉大家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知道的?你能读读吗?请同学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创造了第一个听诊器)

2、雷奈克为什么想要发明听诊器呢?你又是从哪个自然段的哪句话得到答案的呢?老师导读,然后男生读看到的那句话,女生读想到的那句话。(板书:难过)

课文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雷奈克是法国的一位医生。老师通过上网了解到:1816年,雷奈克发明了听诊器,由于听诊器的发明,使雷奈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称为胸腔医学之父。

3、(电脑演示书上插图)大家看图,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图上的内容?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好,同学们先自己说,然后同座的同学互相讲讲。指名说。说的时候,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晰。(板书:吸引试了试)

4、一块木板真的能传递声音吗?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请把耳朵贴在桌子上,用脚轻轻地敲一敲桌脚,听到什么了吗?太有意思了。

四、指导朗读

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你喜欢或是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子读一读,并且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老师在读了课文后,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了出来,看一看:

(电脑演示)

1、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着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跷跷板上轻轻地划着。原来,通过木板能清楚地听到另一头划木板的声音!

老师读,你们仔细看看老师划了横线的这几个词,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试读。

2、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找了一跟小木棍,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这里为什么要用!号呢?

五、总结全文。

正是由于一心为病人着想的雷奈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所以才有了发明听诊器的创举。雷奈克身上所有的这种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齐读课文。

六、指导课外阅读。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那些科学家发明了什么。大家找到了吗?好!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如果大家还想多了解一些有关科学家发明的故事,老师推荐大家看《科学家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之类的书,下星期五的阅读课上,我们交流评比,比比谁收集的科学家的哪些发明最多,可以吗。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勤观察,多思考,争做小小发明家。

板书:

听诊器的由来

雷奈克(难过吸引试了试)

创造了听诊器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个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同学们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同学们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个课时:

一、读词识字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同学们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八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背诵。体会奉献的快感。

课前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泉水课件、赞美泉水的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一杯泉水,让生选猜后尝,得出泉水结论。

2、启发学生说说泉水的特点。(可以从出处、颜色、形态、味道等方面来说)

3、泉水从山上一路欢快地走来,看到了些什么呢?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

二、示范朗读

1、教师放音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学生边听边看书中插图并圈出本课生字。

三、自学生字

1、学生运用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同学、问老师等方法自学生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共同学习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

1、师用投影出示生字,生汇报。

2、出示“杜鹃花”图片,结合插图,通过形象感知认识“杜、鹃”,并可结合姓氏识记“杜”字,联系学过的“鹊”识记“鹃”字。

3、借助图或实物认识“瓦罐”,学认“罐”字。

4、在探究“天然水塔”的过程中,认识“塔”字。

5、师去掉拼音,生齐读生字。(平、翘舌音多读2遍)

6、游戏:送小拼音回家(把生字和它对应的拼音放为一组)

五、指导书写

1、要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差异网○www.chayi5.com(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2、此外,还应提醒学生注意:“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脆”字右下的“”,不要写成“巳”。

3、教师范写要漂亮,学生先描红再自己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流利朗读

1、同学们已经和生字做了朋友,那一定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引导学生练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师及时评价指导。

4、学生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泉水》一课。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二、再听全文,感知内容

1、现在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闭上眼睛,请一名同学把全文朗读一遍。仔细听,泉水是从哪里来的?最后要流到哪里去?(师给配乐。)

2、交流问题,板书:石缝大海

三、分节读悟,感情朗读

(一)1—2小节。

1、师提问题泉水是怎样从石缝里出来的?他出来时心情是怎样的”生自己读1—2小节,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冲,表现了泉水快乐、激动的心情。)

3、指导朗读,个别读个别句子,分组读,齐读,要读出泉水快乐、激动的心情。

(二)第3—7小节。

1、师:刚才我们用“带着问题读课文,再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最后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方法学习了前两个小节,学习效果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还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3—7小节。边读边想: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自读读,指名读。

3、学生汇报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引导生通过“来吧,来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等句子的理解体会泉水乐于助人、团结协作、乐观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

4、听录音想象:泉水流到大海以后会遇到些谁?会说些什么?

5、个别上台交流表演。

6、齐读后思考:泉水到大海以后,又把自己献给了谁呢?(板书:献给美好的生活。)

7、指导朗读:通过教师引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要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出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1、师:本文的语句优美,小朋友一定很喜欢其中的一些句子,喜欢吗?下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朗读或摘抄或背诵你喜欢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好吗?

2、学生准备、交流。

3、师放音乐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喜欢那一小节就站起来读。)

五、选择背诵

师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六、总结

1、泉水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它的味道特别甘甜,你们想不想品尝一下?(想)

2、品尝后简单交流一下感受。

3、泉水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美好生活的精神特别令老师感动,因此老师为泉水写了一首歌,想听老师唱吗?

4、歌曲:师唱完第一段后,学生自己编歌词唱。

5、讨论延伸: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人就像泉水一样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认识18个生字,会写6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文,拓宽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调动大家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语句

教学准备:

火车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见过火车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今天,咱们一块来学习有关火车的故事。(板书:火车的故事)齐读课题

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指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再读两遍。

3、师生开火车读课文。

4、学生评议

5、指名读课文思考:看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讲的是什么?

(3)第二句讲的是什么?

(4)读读第二到第五句,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3、学习第三段

(1)理解朝发夕至

(2)爸爸还说了什么?指名读,其余同学标出不懂的地方。

(3)“海拔”什么意思?板画,帮助理解。

(4)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儿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0米,是世界上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5)指导朗读,读出赞吧佩服的语气。

4、学习第4段。

读全文,巩固练习

四、课内升华,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一、交流、汇报

1、小组为单位,把你设计的新型火车向大家汇报。

2、对设计进行鼓励,表扬。

二、识字练习

1、开展我是识字小能手活动。

2、给字扩词。

三、写字指导

1、说明每个字在格中占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仿写。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十

第三课时 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识字15个,写字6个。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抄写整体认读音节,知道可用拼音代不会写的字。练习用词造句,练习问答句。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想一想、填一填。

王+元=玩 立+日= 走+干= 门+日=

二.学习新课:

1.抄写整体认读音节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要求:先读,在抄写。

2.选词造句。

热闹 光明 赶快 高兴 童话 暖和 音乐 口渴

(1)先读一读。

(2)学生选一个词语造句后组内交流。

(3)选举代表班上交流。

(4)有基础的学生写在本上。

3.练习询问和回答

外面有什么声音?

外面是什么样的?

方法:同桌练习问答,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引导学生观察问话后面用“?”,回答完了用“。”。学生连写一写。

三.课堂总结:根据学生做题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童话:我喜欢听童话故事。

第六课时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通过看图认识植物的几个主要部分,继续学习在阅读时想象,用手势配合朗读。

观察种子发芽经过,写观察记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高兴”说一句话。

二.自读诗歌并了解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

1.学生字读诗歌。

2.说一说“唱不完的歌”,后面应当是什么?

3.观察图了解植物的一般知识。认识 根 茎(藤)叶 花 果实(西瓜) 种子(瓜子)

三.学习加动作朗诵。

1.朗诵“老树的故事”,边读边加动作。

2.指名到前面表演。

3.练习给前几篇要求背诵的课文加动作。

四.综合活动:种植种子并写观察记录。

日期活动变化

要求学生天天观察,没有变化的可以不记,有变化在记。

活动总结: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一首唱不完的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8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