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案【最新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品德与社会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

3.掌握报警的方法。

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30~131页。

教学准备

教师走访交通部门,了解教学所需要的情况。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上节课,大家就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了讨论,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课下同学们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有哪些发现?”

2.发表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都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

3.全班讨论。

“对比教科书中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65页后予以回答。(教科书中所采用的照片有一些反映的是比较先进的交通设施,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这里出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

4.阅读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例如:在有些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外出的人们都难以忍耐,可交通警察在地面温度高达摄氏40多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岗位。

教师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要尽可能简要地讲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车辆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等。)

5.交流与建议。

“在调查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缺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就此可以让学生提出建议。书写时可参考教科书第65页“给交通管理部门的建议”一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1)写出地点。(2)写出目前的交通状况。(3)写出具体的建议。并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交到交通管理部门。(寄信或托人带去等。)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对于交通设施和交通警察的工作,许多学生往往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不以为然。教师应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提升原有的认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课程理念。

2.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如果对于提出具体的建议有困难,也可以写有关行人或车辆安全方面的建议。

3.如果可能,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到交通部门去递交自己的建议,或者请交通警察来学校接受建议,并进行安全教育。

家庭作业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评价建议

1.对于学生开展的有关交通设施、交通警察等方面的调查和采访情况进行评定。

2.对于学生“给交通部门的建议”的内容进行评定,如有必要,可给予评语。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通信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的需求、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相关联。

能力:能通过采访、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选择和处理信息。

知识: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人类通信的发展历史过程,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百科知识书,所以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有兴趣的。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相对比较封闭、教学资源比较薄弱的环境里,虽然他们对现代的一些通信方式如电话已有所了解,但本课中有些从历史的角度来体现的内容,学生缺少直接的生活经验,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他们对古代、近代和现代的通信方式缺乏详实和全面的了解,也就无法感受到通信的发展和变化。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会从古到今通信的'发展变化。

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资料和教师的有关课件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教材的两个调查表引导学生探究通信的历史演变;用绘画或演讲等形式畅谈未来的通信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灵活运用对比等方法,来展开通信发展史的学习,使学生能生动又真切地感受从古到今通信的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

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从古到今通信的发展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及近代通信是怎么发展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过去的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络”“通信畅想曲”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究古代的通信方式

1.[播放动画:烽火传敌情]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研讨:在遥远的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古代有哪些通信方式?

2.[播放课件:古时书信传递]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体会宋代著名词人陆游的诗句,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并说说还知道哪些古人传送信息艰难的故事。了解古代人们以书信表达情感和盼望家书的心情。由于当时书信传递的速度很慢,所以“书回已是明年事”。

: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受各种条件限制,要想及时得到消息十分不容易。

设计意图: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

活动二通信的过去和未来

1.[播放课件:信息传递的比较]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将一个信息从伦敦送到纽约,不同时期的传送方式及传送时间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比较,感受通信的发展,如通信工具更加先进,通信速度不断加快,通信容量越来越大等。(板书:通信方式多由慢到快)

2.[播放视频:飞速发展的信息络]

采访父母和周围的人,了解通信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谈体会,进一步感受通信的飞速发展。(板书:从烽火台到互联科技发展会更加发达)

3.[播放课件:畅想未来的通信]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畅想一下未来的通信方式会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感受通信的发展和变化体现在通信方式越来越多,传递的时间越来越短,并通过畅想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从烽火台到互联

通信方式由慢到快

科技发展会更加发达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三

教学思路

学生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将认识商业的领域扩展到了解从事商业工作的人们。四年级的学生对从事商业工作的人的认识十分浮浅,对于内容的安排,一方而是让 学生对商业活动的分工与合作有一个了解;另一方面是要了解买卖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商业,正是从事商业工作的人们的辛勤劳动才使千家 万户的生活如此更利,他们应该获得我们的尊重和感谢,要遵守购物的行为规范,要做文明顾客。无疑,教学的重点在后一方面。

了解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商业和商业工作者以后,自然过度到要做文明顾客这一层面。所以学生对前面的内容理解、体验得越透彻,对后面内容的探究也就会越积极主动。

文明顾客不仅仅是讲礼貌,还表现在遵守购物行为规范,如:自选商场如何买东西,书店怎样选购图书等等。建议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采用小品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探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态度:

培养学生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初步树立购物的行为规范,做文明的顾客。

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和与调查对象语言交流的能力。

知识:

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知道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初步知道和形成购物的行为规范。

教材释义

第47页通过几张图片,反映买卖中人们的一些表现,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让学生分辨购物中顾客行为的对与错。教师还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了解怎样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顾客。

第48页的图片,引导学生收集买卖时的文明用语,认识在自选商场购物时要遵守商场的规定,引导学生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顾客。

第49页的三幅图片,介绍了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百货大楼优秀售货员张秉贵的事迹,以及商店售货员热情周到服务的情景。

第50页通过小小百货店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商店也是人们交往和沟通情感的地方,个体工商业者为繁荣商业、便民服务做出了许多贡献,引导学生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和服务。随文配有两幅插图。

学习准备

1.观察和收集商业买卖活动中的礼貌用语;

2.调查自选商场的购物规则;

3.为学生的小品表演准备场景:教室桌椅的摆放、表演“舞台”的准备;

4.角色扮演的道具:工作服、工作帽等。

5.师生准备几种“商品”,广告牌一块,“代金券”每人20张(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各一张,1角八张)等。

教学指导

1.辛勤工作的售货员

(1)建议老师结合阅读优秀售货员张秉贵的故事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商店里的售货员怎样为人民服务,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一次买东西的经历。教师要估 计到有的学生可能会从负面谈这个问题,也不奇怪,因为现实生活里确实也有个别售货员服务态度欠佳,教师正好利用这个案例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与做 文明顾客结合起来。

(2)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请学生表现商店里工作的人们怎样分工合作。老师最好在课前鼓励学生到商店里调查或和从事商业工作的 家人、邻居沟通,了解商店工作的分工、合作。在学生的活动中,看哪个小组反映得真实、生动、全面。

2.做文明顾客

(1)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在买卖中。学生要自己设计情景、对话,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加表演,然后大家围绕最真实、最有意义、最生动、最有创意、全员参加等方面进行评议,选出最佳小组。

(2)分小组讨论:在购物中买卖双方应该具有的礼貌用语、行为规范。

(3)专题小品表演: “在自选商场购物” “在新华书店买书”,然后全体讨论买东西时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4)让学生完成写礼貌用语等项目,相互交流。

3.小小百货店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社区商店热情周到地为附近的居民服务,同时在与附近居民长期的买卖过程中,建立了诚信与亲情。结合这个故事,可请学生说说自己或家人在买东西的经历中一件难忘的事,一位热情的售货员等。

建议教师仍然以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个体经营者的工作。例如他们的自立自强,不等国家、不靠单位,依赖自己的智慧与双手,靠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

也可以请父母是比较成功的个体经营者的学生谈谈对父母工作的认识。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个体经营者对社会的贡献。当然学生也可能会涉及出售假冒 伪劣商品,不讲信誉、欺诈顾客等事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他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可启发学生认识到这样做只能失信于民,断了自己的买卖。教师不要怕 学 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是心中有数,有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什么内容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上节课主要学习了怎样选购商品以及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同时商店是公共场所,每天都有很多的'人来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我们还应该做一个文明的顾客。(过渡)

【讲授新课】

一、做文明顾客(板书)

老师:同学们,我们该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呢?大家打开课本第四十七页,我们看看图中的同学的做法好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我们该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文明顾客就要用文明语言和文明行为来购物,遵守购物场所的规则,大家知道哪些文明语言和文明行为呢?

学生:(略)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四十八页,看书上给我们列举了哪些文明语言和自选商场购物的注意事项?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不文明购物”;图片“购物乱放”、“不文明购物”、“文明只差这一点”、“要文明购物”、“礼貌没到”;还可给同学讲文本资源中“超市购物要文明”、“一些消费者在超市的不文明购物行为”、“文明顾客”的知识。)

老师:大家有没有印象最深的购物经历呢?给大家说说吧!

学生:(略)

老师:我们能够顺利的购物,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这与售货员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过渡)

二、辛勤工作的售货员(板书)

老师:当我们购物时,总会看到售货员辛勤工作的身影,为顾客尽心尽意的服务,大家见到过吗?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

学生:(略)

老师:我们可以打开课本第四十九页,看图中的售货员阿姨是怎样为顾客服务的?

(还可让同学读一读课本第五十页的小短文。)

学生:(略)

老师:就是有了这些售货员阿姨们的辛勤工作,我们才能顺利买到我们如意的商品,大家说是不是呢?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视频“永远的丰碑: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张秉贵”、“文明购物靠大家”;图片“热诚服务”、“热情服务”。)

老师:售货员阿姨(叔叔)们的工作是辛苦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做一个文明的顾客。你会怎样尊重售货员的劳动呢?

学生:(略)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买与卖的过程,进行模拟商品买卖活动的表演。(过渡)

三、尝试买与卖(板书)

(一)商品买卖活动前准备

1.学生分组讨论,角色分配。

2.商店的布置。

(二)商品买卖活动表演

1.表演同学进入角色,进行表演。

2.学生买卖商品,教师巡视。

(三)评选“优秀售货员”、“文明顾客”和“优秀促销员”。

1.在我们的商品买卖活动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售货员、文明顾客和优秀促销员,你认为哪些同学应该获得优秀售货员、文明顾客、优秀促销员呢?

2.学生评议

(最后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活动后的体会写下来,说一说。)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初步知道和形成了购物的行为规范。培养了学生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四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活动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

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

三、辩论理解

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个歌谣。

2、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你做到了没有?

3、学生发言。

二、听故事,学榜样。

1、听故事《宋濂抄书》。

2、提问:宋濂诚信的美德对他有什么帮助?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三、讲故事

1、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宋濂这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请你介绍介绍。

2、介绍形式:1)小组内先交流,代表发言。2)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四、看小品,解难题、

1、看小品。

2、讨论:小美到底该怎么办?

3、你碰到这样的事情吗?如果你事先答应了别人,可是又忘记了,你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

4、小结:你想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那就应该播种真诚,真诚地帮助别人,说到就做到,一定会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

五、交流

1、假设你碰到了如下几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教师出示假设情况)

2、思考: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忘记自己的诺言?讨论增强自制力的办法。

3、总结办法。

活动主题三:诚信就在身边

教学目标:

1、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实守信的人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和尊敬。

2、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3、懂得互相信任,让大家都得到快乐。

4、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如果你的妈妈生日快要到了,你会准备一件怎样有意义的、代表你心意的 礼物?

2、有一个孩子送给妈妈的礼物与众不同,十分新颖有趣,你们想不想知道?

二、读日记

1、学生日记《诚实的礼物》

2、思考:如果你是妈妈,会喜欢这件礼物吗?为什么?

三、寻找快乐

1、到家庭里找快乐。

2、到社会中找快乐。

快乐的根源:人与人之间的诚实。

四、讨论

假如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诚信,会怎么样?举例说明。

五、小结

只要人人都做到真诚相待,彼此信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学习比较对照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书68~69页。提问:“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欢去那里吗?经常去吗?”学生就图画和教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2、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引导:“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点?有那些地方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同?有那些的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对超市进行专门的研究。“

3、将学生分小组。提醒学生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发言人。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想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5、探究活动。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促使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额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和学生一起将其与黑板上说列出来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现?”

教师

既要可定学生的成绩,更要肯定他们的思考。

布置作业:

根据小组和全班讨论的结果,完成书70页“我的新发现”。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法律伴我行》。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法律遥远又陌生,缺乏“生活味”,学生学起来兴趣索然。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在此之前,学生未接受过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了解法律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仔细分析教材,作者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来串连相关的法律内容,其意在树立学生法律的意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

我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点,以“我们的基本权利有哪些”为突破点,通过上网查找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哪些基本权利、然后创设了一些活动如“法官说法”、“大家说法大家听”,在活动体验中,选取了典型的是件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进行评析,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知道知法守法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

我在教学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我将教学的目光多投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崇尚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

能力目标: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知识目标: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法律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

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让学生明白法律保护我们,但法律有时又会限制我们的“自由”,让学生知道该怎样遵守法律,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文,收集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事例,同时指导学生收集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事例。

学生准备:课前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查找公民的基本权利,收集违法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事例和遵守法律的人物故事,白纸和彩笔。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6-P37页内容,话题为“我们的基本权利”。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8-P40页内容,话题为“法律保护我”。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41-P42页内容,话题为“知法守法尽义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想一想 猜一猜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2.师:(播放录音《你本来就有读书的权利》的前半部分)听到这个故事,同学们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3.师:看来我们的学生都认为周媚娟同学应该争取上学的权利。那么她最后争取到了上学的权利了吗?听完故事后,你又想说些什么?(播放录音《你本来就有读书的权利》的后半部分。)

4.师:刚才这为同学说得很好,受教育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我们的基本权利》。(板书课题)

5.师:从故事中了解到受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那么大家可以猜一猜,公民除了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之外,还可以享有那些基本权利?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及时抓住学生的已有认知,挖掘有利因素,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努力让学生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一个初步了解。】

活动二基本权利知多少

1.师:每个人有多方面的权利,人们共同希望拥有的权利。因为是共同愿望,所以国家就有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根据人民的意愿,宪法规定了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板书:宪法 根本大法)

2.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网页)请大家浏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找出宪法中规定公民应享有的权利的部分,结合课前自己的准备,讨论交流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部分。

3.师:下面请六名学生依次宣讲公民的基本权利。一人讲一条你最感兴趣的基本权利,并给该条基本权利取一个相应的名字(要简短),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就叫“人身自由权”,再把这个权利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4.小结:现在大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了充分的了解,希望大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设计意图:通过浏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网页,帮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赋予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活动三 法官说法

1.师:请同学们都来做一名小法官,结合黑板上公民的基本权利,判断以下事例中的人物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害?(武汉某中学初三(三)班班主任姚老师私自检查学生抽屉收缴小说;20xx年北京奥运会后各大城市陆续出现刘翔代言的广告被毁是件。)

2.师:请同学对照黑板上板书的公民权利,讲一件生活中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事例,请大家以法官的身份判断,该事例涉及到公民的什么基本权利。

3.小结:看来,同学们能较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宪法知识对生活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现象进行判断。老师也希望在生活中同学们能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基本权利。

【设计意图:通过做“小法官”活动,帮助学生知道社会生活中有些行为是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每个人都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权利。】

活动四 辩一辩

1.师:有一个同学由于每天不能完成各科作业,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未改正,于是老师让他利用电脑课和体育课的时间来补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由于该生十分想上电脑课和体育课,慢慢地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坏毛病。你觉得班主任这样做合适吗?先分组争论,再分正方和反方辩论。

2.小结:人的基本权利是每个人本身就应该有的,是法律规定的。人因为有了法定的基本权利,才有了生存保障与人的尊严。我们在学会保障自己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尊重别人的基本权利。

【设计意图:通过“辩一辩”活动,力求帮助学生强化公民的基本权利意识。】

活动拓展 课后根据课堂活动内容办一期“我们的基本权利”主题小报。

板书设计

我们的基本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 人生自由权 言论自由权 劳动权 休息权

宪法根本大法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案例导入

(录音播放案例:1994年春,13岁的中学生小峰自创一首歌词,参加当年的“全国少儿歌词征集活动”。这首歌词由于新颖、富有情感而被评为特别奖。然而,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过调查发现,是复评中某小学教师李某和他的学生张某做了手脚。小峰于1996年10月八一至诉状交到人民法院,状告李某和张某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师:猜猜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时抓住学生的已有认知,挖掘有利因素,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明白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法律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活动二 我来支招(小组活动)

1.师出示案例:

1)原告刘秀与被告宋志于1993年9月登记结婚。宋志系再婚,刘秀结婚时带有一名非婚生女宋丹。双方因性格不和及生活琐事经常发生矛盾,刘秀于 20xx年10月离家出走至今。宋丹也一直随宋志生活,由宋志对其抚养教育。20xx年4月份,原告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离婚,并要求抚养女儿宋丹。被告同意离婚,但子女由谁抚养要求尊重孩子的选择。宋丹表示愿随被告一起生活,被告也同意继续抚养宋丹。由此,引起抚养权的纷争。

2)看孩子日记,追查孩子的电话、短信,甚至盯梢、跟踪……也许由于太关心孩子,中国的父母会采取一些极端手法,少数教师亦采取类似做法管理学生。

3)班主任王老师怀疑玲玲有早恋倾向,为制止这种行为,便当众翻玲玲的书包,强迫她交出日记让老师阅读,将部分日记和信件的内容在班上公布。

2.学生活动支招。

4.课外拓展:成长是需要秘密的──留给孩子一份独立的心灵空间

师:听到这封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能想到哪些好的方法处理这些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做“我来支招”活动,帮助学生知道社会生活中有些行为是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每个人都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权利。】

活动三法律的制约

学生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法律“制约”青少年的案例,如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网吧等。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法律“制约”青少年的案例让学生明白法律保护我们,但法律有时又会限制我们的“自由”。】

板书设计

法律保护我

法律保护 我们的合法权利

法律有时也会限制 我们的一些“自由”

第三课时

活动一 谈话导入

1.师:人是社会中的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你希望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结:我们最希望的当然是社会能够文明幸福美好,而社会要实现文明幸福美好就要有基本的社会秩序。为了规范社会秩序,你能针对全社会的人制定几条管理制度吗?

【设计意图:及时抓住学生的已有认知,挖掘有利因素,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了解守法的社会意义】

活动二 了解我们的义务:

1.小组商定“社会管理制度”,再集体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制定这些社会管理制度。

2.师:其实,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们,也代表全国人民制定了我们国家各方面的规范管理制度,这就是法律。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遵守法律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3.请学生说说什么是“义务”

【设计意图:及时抓住学生的已有认知,挖掘有利因素,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基本义务。】

活动三 法官说法

1.读教科书第41页中“案例”。

2.补充故事:想象吴威携带鞭炮乘车的可能后果和危害。

3.法官说法:说说吴威违反了哪一条法律,他为什么会违反法律规定。

4.讨论交流:别人不会发现或我们年纪小就能做违法的事吗?我们想做一件事而法律不允许,该怎么办?

5.读“法官说”,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做“小法官”活动,帮助学生知道社会生活中违法会给社会造成危害,知道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活动四 大家说法大家听

1.用自己知道的事例说一说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看教科书42页图片内容,再讲自己知道的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并说说履行这些义务改怎么做。

3.故事讲述:《理智的阿华》,说一说阿华值得学习的地方

4.讲述自己知道的守法人物的故事。

5.师:我们不仅要自觉守法,还要宣传法律,让全社会的人都树立起守法意识。你想向社会宣传什么?

6.根据说的宣传内容,写两句法律宣传广告词,创作一张普法宣传画报。

7.小结:我们是公民,要时刻牢记遵守法律,履行义务,为实现社会的文明幸福美好尽到我们应尽的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做“大家说法大家听”活动,帮助学生知道遵守法律的重要性,自觉做到遵纪守法。】

板书设计

知法守法尽义务

遵守法律 是 我们的基本义务

我们 应 自觉遵守法律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区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一张加大的世界地图一级与小组数目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书本6~7页位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社区图片。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小组交流:将课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分小组交流,并在地图中找到大致地址。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在再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回答正确后教师将图片贴在较大的世界地图上。

4、个人制作:画一画自己生活的社区

5、布置作业观察社区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观察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思考这些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八

1、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向优性”情感体验。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学生都有很强的模仿性,典型的故事很容易深入他们的内心,学生身边的典型例子,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收到教育的效果。本课中《写在矿工帽上的遗书》和德国人民遵守规则的故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遵守规则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自己叙说遵守有关规则带来的好处和快乐,激发起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冲动愿望,从而自觉分析自己的行为,自我审查自我提高。

2、学生亲自参与,增强学生直觉性情感体验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人的情感具有情景性的特点,他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心理学也认为:“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为达到既定的目标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要能让学生内心产生碰撞,形成共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火花。本课选择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能动参与和思考空间。在活动中,观察有得体验真切,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情感体验。

3、指导学生行动,促使学生的实践性情感体验

实践性是情感的一个重要特征。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的途径和推动情感的动力,因此,激情也离不开实践。“行”即是实践。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正面疏导,用真情感染学生,有的放矢的知道学生行为,使导行真正做到离学生“近一点’’,难度“小一点”,行动“实一点’’,达到良好的导行效果。一般来说:越实践,情感越深,越愿意完成,从而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本课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疏导,通过自我总结,实话实说等方式,对自己的过去的言行做个辨别,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严格遵守规则,对不能自觉遵守的规则给自己提出下一步的要求,从而知道行为。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九

教材分析

本课为未来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权利与责任》的第三个主题,是将权利与责任意识由家庭、学校生活领域延伸到家乡(社区)生活领域的的一课,在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本课结构清晰,突出两大主题。“我眼中的问题”,先通过四个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哪些是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关注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为学生发现身边的社会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动力;“我给政府提建议”板块则偏重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两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充分明白了关注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既是每个人的权利,又是每个人的责任,并能积极地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管理。

学情分析

1、现在的学生多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很强烈,做事以自我直接利益为前提,加上学生社会意识正处于萌芽状态、一些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畸形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一些社会问题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如何打破这种思想,是本课教学的第一大难点。因此从学生身边搜集一些与学生利益直接相关的现实社会问题进行启发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人利益,也关系到个人利益,从而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思想认识基础。

2、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有为社会服务的愿望,但是由于农村孩子很少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因而缺乏去参与社会管理的勇气和体验。如何勇于实践,又是本课教学的第二大难点。因此带领学生成功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对于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具有鼓舞和促进作用,能加深学生对关注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对学生的后续教育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

3、知识:引导学生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社会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解决身边的社会问题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十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关心家人,关心家庭事务,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和行动。

2、引导学生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家庭成员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身体验、召开家庭会议、交流园、出点子、演一演、写承诺书、阅读感悟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家庭成员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

2、难点: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在对家庭的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爱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情境:小刚的爷爷生病了,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没有人照顾爷爷,该怎么办呢

2、师: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3、生自由回答。

4、师:有些同学回答得不错,那就是小刚可以在课余时间照顾。小刚是在承担家庭责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们如何为家庭做贡献,承担责任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我的家庭贡献

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42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有没有对家庭做过贡献

☆你对作贡献保持什么态度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位成员做出贡献。作为孩子,我们也要对家庭有所贡献。

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43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身边有个类似的事情吗

☆你认为哪些事情属于家庭之间相互陪伴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活动与探究三:说一说,写一写

(1)生阅读教材第44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对家庭做过哪些贡献

☆为家庭中央贡献和你的心情怎么样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作为家庭的一员,尽管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也可以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我们的创意和劳动为家庭做贡献吧。

活动与探究四:演一演

(1)生阅读教材第4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上述方法怎么样

☆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妙计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孩子是维持家庭亲情的`纽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二:我也有责任

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4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对上述情形的看法是什么

☆如果出现了上述情况,你会怎么办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家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在家庭中大人要尽的责任,我们年纪虽小,但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活动与探究二:阅读第47面的阅读角

(1)生阅读教材第4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

☆假如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办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家庭责任的承担,不能仅凭一时兴起,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到底的责任。

活动与探究三: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47面阅读角和活动圆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上面事列对你有用吗

☆你认为自己具备这种精神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有了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这只是大人做的。

活动与探究四:读一读

(1)生阅读教材第48面的阅读角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读了此篇文章,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假如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三)师总结:我们要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体会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重要性,能主动为家庭做贡献,尽责任。

板书设计。

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主动关心家人和家庭事务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品德与社会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05 8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