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4篇《小蝌蚪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蝌蚪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水墨画方法画蝌蚪。

2.加深对蝌蚪形象的认识。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毛笔、宣纸、墨、调色盘(内有墨汁)人手一份。

2.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画,请幼儿仔细观察与以前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从作画材料、工具及画面效果等方面引导幼儿观察。

二、教师一一出示作画工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三、教师示范作画步骤。

1.用毛笔的侧锋画出蝌蚪的身体。

2.用毛笔的笔锋勾勒出蝌蚪的尾巴。

3.添画水草和小鱼。

四、幼儿作画。

1.提醒幼儿作画时用墨适量。

2.指导并帮助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画蝌蚪。

五、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小蝌蚪教案 篇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

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www.chayi5.com≥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

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追”“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的心情;鲤鱼**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地,()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五、布置作业: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板书:

教案点评: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教案设计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研讨突破教学难点。教学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版书设计合理,条理清晰。

小蝌蚪 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供幼儿观察。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

活动过程 :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从自然角的,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讨论说出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游泳。

,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幼儿画。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呢?”让幼儿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幼儿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的画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幼儿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 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活动延伸:

幼儿头戴头饰,作《找妈妈》的游戏。

小蝌蚪 篇四

1.按要求填空。

迎,共(    )笔,第6笔是(    )。

蹲,共(    )笔,第7笔是(    )。

群,(    )结构,左边是(    ),右边是(    )。

2.看图读课文,填空。

图画表现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小蝌蚪在水里游,它与课文第(   )段对应。图画表现的第二部分内容是(    ),课文第(    )段和它相对应。图画表现的第三阶段内容是(    ),课文第(   )段和它相对应。图画的第四部分内容是小蝌蚪终于变成了(    ),找到了妈妈,它与课文第(    )段相对应。

3.读课文,答题。

(1)小蝌蚪的样子是:________

(2)青蛙的样子是:________

(3)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是:________

4.读读写写

蝌蚪    鲤鱼     荷花     嘴巴      阿姨

青蛙   乌龟   脑袋   摆动   游来游去

参考答案

1.迎,共(7)笔,第六笔是( )(3)。 蹲,共(19)笔,第7笔是( )。群,(左右)结构,左边是(君),右边是(羊)。  2.图画表现的第一部分内容与课文第(一)段对应。图画表现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小蝌蚪向鲤鱼妈妈和小鲤鱼游去),课文第(二)段和它相对应。图画表现的第三段内容是(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它和第(三)段相对应。图画的第四部分内容是小蝌蚪终于变成了(青蛙),找到了妈妈,它与课文第(四)段相对应。

3.小蝌蚪的样子是: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2)青蛙的样子是: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3)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是: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又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成了青蛙。  4.略。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小蝌蚪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05 8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