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优秀6篇)

发布时间: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差异网为您带来了6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1、认识4个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多种在野外迷路时辨认方向的方法,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1、3

教学难点:2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简笔画图片  小黑板

德育渗透:

一、导语: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爱到野外去郊游。可是,万一你不小心迷了路,会是什么心情呢?(生答)今天咱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你就是在野外迷了路,也不会慌张害怕了。这就是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师生共同板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愿意来读读课文吗?在读课文前先给自己提个什么要求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丢字。)

2、要想学好课文,可不能让生字难住你。(出示课件)看,这些生字会读吗?

3、去掉拼音还认识吗?(课件)组成词还会读吗?(课件)

4、同学们字音读的真准,课文读的也这么好吗?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听:谁读的又正确又流利。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5、师生评价。生自由发言。

三、学习课文。

1、是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呢?默读2---5自然段,用_____画出来。

2、生答,师板书帖图,(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

3、为什么说他们是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呢?请你和老师一起学习第二小节。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板书学法:读。(指名)

5、说说:太阳是怎样给我们指示方向的?板书学法: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填写小黑板。

6、想想这是为什么?(课件)板书学法:想。

7、这一小节只有短短两句话,你能背下来吗?板书学法:背。学生试背。

8、小结学法,再用这种方法在小组中合作学习第3---5小节。(读--说--想--背)

9、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指导,课件辅助,填写小黑板。

(重难点:a、枝叶稠指的是枝叶茂密,枝叶稀指的是枝叶稀疏。

b、沟渠里的积雪化的快的一面是北,因为太阳直射,化的慢的一面是南,因为背阴。

c、说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因为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10、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我们要想掌握书中的知识,应该怎样去做呢?齐读第6小节。生答,板书: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11、同学们学习这么认真,想必这几道小填空难不住你,请看:(课件填空)

四、拓展知识:同学们,除了课文告诉我们的这几种方法,你还知道别的辨认方向的方法吗?生自由回答,师课件补充。如:看年轮,稀的一面是北,疏的一面是南;看古庙,大门都朝南;看向日葵,早上朝东,中午朝南;看竹子,青黄的一面是北,青绿的一面是南。

五、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收获可真不少。希望今后我们大家都学会细细观察,多多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作业:(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2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阳图)(北极星图)(大树图)(沟渠图)

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导入。

本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由于比较枯燥无味,在教学前,我先以疑问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怎么解决“迷路”这一问题产生好奇,让这种好奇心带动思维融入课文的学习中,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积极性。

二、留有时间,读中探宝。

对于这种比较枯燥难懂的自然科学知识,我尽量减少了老师的语言,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自己去探寻,不懂在讨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明白太阳、北极星、枝叶、积雪等都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从而教育学生养成遇事不着急、冷静对待、勤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的好习惯。

三、紧扣特点,强化识字,指导写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板块,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去读,去说字形及识字方法达到整体识字。在写字方面力求把字写工整、写匀称,我都先范写并以优带差、以美来展示,从中让“丑”的得到熏陶,主动改正,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要素和关键性技巧,以掌握写好字的方法,养成写字的

完成作业 篇二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先口头扩词,再写一个词语。

2、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篇三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读易懂,很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

学情分析及教学意图

这次课改要求加大阅读量,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能“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在这一前提下,本课教学试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学习目标

1.会认“针、忠、盏、稠”4个生字。会写“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9个字。

2. 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cai课件,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示疑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小朋友郊游图。)小朋友们去野外旅游,本来是多快乐的一件事情呀!可是没想到,游玩时,这几个小朋友迷路了。

(课件出示:图1.背景:正午,太阳在南,树影在北。图2.背景:下午,阴,大树枝叶一面稠密、一面稀疏。图3.背景:一面山雪已化尽,一面雪还没化尽。图4.背景:夜晚,北极星高挂。)

2、在这茫茫的野外,到处荒芜人烟,身上也没有带辨别方向的工具,他们多着急呀!怎么办呢?

其实他们身边就有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可是这些粗心的小家伙还没发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看谁能从文中找到帮图中的小朋友指明方向的办法。

[一开课就给他们一组图,展示疑点,可能会使他们的阅读针对性更强一些。课文无需多讲,可由学生自己理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诗歌,划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找找诗歌中有哪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吧。

(课件出示:针  忠  盏  稠 。 )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说说怎么记住“针、忠、盏、稠”。

(2)、分节读课文。

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3)、说说你从诗歌中找到哪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

(太阳  北极星  大树  积雪)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你想为哪一组小朋友指明方向?(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第二小节]

1、(课件:图1)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课件演示:中午时太阳在南方,树影在北方。)

2、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了解到这个知识的?你能读读这一小节吗?指名评价。挑战读,齐读。

3、课文里把太阳比作了什么?理解:忠实的向导。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呢?

4、背诵这一小节。

[第三小节]

1、(课件:图2)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课件演示:北极星指向北方。)介绍北极星、北斗七星。生交流了解的相关知识。

3、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自由读,男女比赛读。背诵。

[第四小节]

1、(课件:图3)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棵大树,你发现了什么?理解:稠。(课件演示: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2、小组讨论: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边枝叶稠,一边枝叶稀。

3、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大树?请在小组内比赛读第四小节,看谁读得最好。

4、小组推荐读,想读的站起来读。背诵。

[第五小节]

1、(课件:图4)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课件演示: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化得慢的一面是北方。)

2、你是从哪一小节知道的?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五小节。指名读,指小组读,齐读。

3、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是呀,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还是北边呢?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吧。

4、指名说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5、背诵这一小节。

[第一小节]

过渡: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1、自由读第一小节。

2、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3、背诵。

[尽管课文内容是自然科学,讲课时却不能离开“语文”的根本。因此,发言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多朗读,同时融入语言文字训练、识字教学(识记生字以多次朗读、多次见面为主要手段),并可自由质疑。]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四个生字,再次认读。

2.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分析一下“忠、盏、稠、针”四个字的结构及笔画位置,分析之后书写,再互相评比。

[写字也同样需要在合作中掌握,在比赛中进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慌张  指南针  辨别  忠实  向导  乱闯  积雪  一盏  稀少稠密   沟渠

2、背诵1—5小节。

二、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需要——

1、自由读最后一小节。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2、从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仔细观察,动动脑筋,就能发现好多大自然的指南针。)

三、课外拓展,续写儿歌。

1、这儿又有两个小朋友迷路了,可是在诗歌中找不到指明方向的方法。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不能通过仔细观察,动动脑筋,发现这里大自然的指南针,为这两个小朋友指指路呢?

(课件出示:图1.背景:一个大树桩上有或疏或密的年轮。图2.背景:一群大雁往南飞。)

2、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图1:树的年轮密的方向是北方,疏的地方是南方。因为南面太阳照得多,树长得快,年轮疏。

图2:大雁飞去的方向是南方。因为,秋天大雁都要飞往南方。

3、你们能不能将这两幅图中的内容也续写进这首诗歌当中?或者,你还知道其他“天然指南针”吗?也可以编成诗歌。

4、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诗歌。师生共同评议。

[课文内容之外,是学生展现自己课外知识的机会。续写,即让学生解说了知识,又让他们亲手触碰了“诗歌”的形式,发挥他们多方面的才智。]

四、总结全文,推荐好书

孩子们,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要你留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老师给大家推荐两套好书(课件:《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希望大家能从那里获取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五、书写生字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写了四个生字,这节课还有五个生字,有没有信心写好它们?

1、课件出示:“导、积、稀、碰、慌”五个生字。

2、读读,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学生观察这五个字,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4、学生描红、临写。

5、师生评议。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小学语文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导:想不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自学课文。

三、自学检查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二)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1、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课文是怎么写的?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1)学习第二节。

a、教学生字“影”。

b、理解词“忠实的向导”,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2)学习第三节(引: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a、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b、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

c、介绍北极星。

(3)学习第四节

a、理解字词“碰、稠、稀”。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节。

2、小结: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3、指导书写“导,盏,永,稀,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仿照课文段落,写一写自己所知道的天然指南针。

2、知道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说说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1、说说你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怎样用它辨别方向?完成练习。

(1)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方。

(2)在晚上,北极星永远指着()方。

(3)在树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方,树叶稀的一面是()方。

2、齐读课文2—4段。

二、请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2—4小节,说说这几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怎么写的?

提示: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说明是什么指南针,然后说怎么样利用它来识别方向。)

三、拓展题

导:你能不能仿照课文段落,也学着用课文的方法向大家来介绍一种天然的指南针。

2、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出示句式,仿说。)

(1)自由说,可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写一写。(作业本题7)

(4)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五节。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

2、交流:

a、与第一节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b、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3、指导朗读1,5两小节课文。

五、齐读全文

板书:

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

北边

中午:

太阳

树影

黑夜:

北极星

细细观察,

阴雨天:

树叶稠

树叶稀

多多去想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篇五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课前准备1.指南针。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树影、北极星、树叶稠稀、积雪)3.生字词卡片。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第 一 课 时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故事导入。(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2.设疑:这时该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3.揭示课题,老师板书。初读课文,随机识字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本课的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4.出示指南针,简单介绍它的作用。5.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细读课文,自主学习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字词。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为什么能辨别方向的原因。3.指导朗读。总结课文,指导书写1.齐读课文。2.巩固生字。(做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a.我有一颗中国心。(忠)b.左右结构的字。(稠、针)c.找找上下结构的字。(忠、盏)d.口头填空:一( )灯。3.指导书写。a.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第一行的三个字是上下结构,三个字都是上窄下宽;第二、三行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b.让学生说说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c.重点指导“盏”“稀”“碰”“懂”。第 二 课 时复习回顾,指导背诵1.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老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再次随机进行朗读指导。2.指名说说书中介绍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所应用的特殊环境。(有些白天适用,有些黑夜适用……)3.老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表演课文,深化主题1.师生配合表演。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太阳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2.小组合作表演。3.选择小组汇报表演。用多种方式读、背课文总结全文,拓展练习1.学生展示背诵课文。分组、集体齐背全文。2.说说你在课外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进行交流。3.仿照2~5节的写法,说说你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4.总结: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它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完成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先口头扩词,再写一个词语。2.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二

深圳后海小学 赵志祥【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几种辨认方向的方法。3.培养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兴趣。【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初读感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二十课,请大家齐读课题。2.大家都预习过了吗?3.这一课生字很少,又是朗朗上口的诗歌,我想很多小朋友一定把课文读得很流畅了。谁能读读第一段?4.你们看见过指南针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南针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他介绍得真具体,指南针就是他说的那样。 5.有啊。他们都是人们用来辨别方向的。6.哈哈,那可没有。至于为什么,大家可以在课后研究研究。7.课文中说,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本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小朋友,请你们先说说。8.你们再听听这几位同学从课文中找的天然的指南针跟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1.(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预习了。3.(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4.我见过指南针,它是一种专门给人指示方向的仪器,看上去有点像一块大手表。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无论怎么动,它的指针总是指着南方。 5.老师,有指北针吗?6.有指东针、指西针吗?     8.太阳、北极星、大树、雪朗读感悟 1.大家都知道了这些指南针,但是,究竟怎样使用他们呢?下面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指南针,读读课文,读懂课文,等会向大家介绍一下。2.谁来给大家介绍? 3.你把课文读得很好,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太阳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吗?    4.知识真丰富啊。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把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吧。5.谁记住了?6.哪位同学接着介绍? 7.老师也是南方人,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好吗?8.沟渠里边积雪化的快的那一边是——9.那化的慢的那一边是——10.哦,我明白了!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下面我们也把这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记在脑子里吧。11.学生主动。12.请问你介绍的是哪颗星星啊?  13.可是,我们很多小朋友不认识北极星啊?14.没关系。告诉大家,我们后边还要学习第29课。等学完了29课,你就认识北极星了。好了,下面我们先记住北极星这个黑夜里的指路明灯吧。15.谁还想介绍?   16.说的真好!我们快记住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吧。 1.自读课文。    2.我来介绍太阳这个天然的指南针。(读课文第二段)3.能。太阳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哪边,哪边就是南方,地上树的影子指着的是北方。我还知道,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太阳在西方。4.读课文。  5.背诵课文第二段。6.我是北方人,想给南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雪。(朗读课文第五段)7.可以呀! 8.北方。9.南方。10.读背课文第五段。  11.我来介绍星星。(朗读课文)12.北极星。不管什么时候,北极星总是指着北方,黑夜里用它辨别方向准没错。13.我认识,但说不清楚。14.读背课文   15.我来介绍大树这个天然的指南针。阴天下雨的时候没有太阳,我们可以用大树来辨别方向。枝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少的一面是北方。16.读背课文。  背诵课文1.你们四个同学分别给大家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介绍的很好。下面,我们连起来把这些指南针介绍一下,好吗?2.你们四个还是介绍自己刚才介绍的那一种,可以用书上的话来介绍。先自己练练,介绍的时候最好不看书。3.小朋友们,请你们找几个小伙伴一起读读课文、背背课文,把这些辨别的方向的方法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吧。4.现在我们开始介绍吧。1.好!   2.练背课文     4.分段背诵课文。(前面加自己的预言:我介绍这个天然的指南针…… 识字 写字1.认记四个生字:说记字方法。(指出这是既会认又会写的字)2.书写三个生字(针、忠、盏)。重点讲解(1)“盏”:两横尽量往右上方斜,斜钩不能太长,下面的皿字底要尽量写扁,横要长以托住上面。(2)“忠”:竖要短,关键是卧钩,不要写成竖弯钩。(范写盏、忠)3.引导观察其余的字。      积、稠、稀都有禾字旁,都是左窄右宽。慌字右边中间是个死亡的亡,下面没有点。最下面中间的一竖不能少。作业拓展 1.课后读读写写。(明确要求:用别、指、方组词,先写后读。2.看学习伙伴的话,引导课下收集辨别方向的方法,收集后在同学中进行交流。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篇六

教案示例

22、

教学目标

l、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结合文中插图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能力。

5、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6、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和背诵课文。

2、如何运用天然指南针辨别方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

1.同学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观赏,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呢?

2.板书课题。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把课文读正确

1、出声试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不容易读正确的字、词、句,反复读一读。

3、圈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

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把句子读通顺。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导学第1小节:

(l)指名读第1小节,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2)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是指些什么?(“指南针”

原指用磁针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种仪器,在课文中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

(3)小结:第1小节讲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4)指导朗读第1小节。

2、自学第2-5小节,想一想,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大自然 指南针 告诉 准确   一盏灯 乱闯 枝叶  沟渠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本课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六节,讲了利用自然景物辨别方向的方法:中午时看太阳,因为正午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黑夜有北极星出现的方向是北方;阴雨天时要观察大树,记清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时要看地上的积雪,因为南面朝阳积雪化得快,北面背阴积雪化得慢。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只要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当你迷失方向的时候,就会找到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导读课文

1、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1)太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思考: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出示多媒体课件,看“中午阳光树影图”。(中午,树影正指着北方。)

指导朗读。

小结:晴天的中午,可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2)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思考:北极星为什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人们把北极星比作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找到北极星?怎样利用它辨别方向?指导看“星象图”。

指导朗读。

小结: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3)利用大树辨别方向。

大树怎样给我们指示方向?它为什么能给我们指示方向?(因为朝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多,朝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少,所以才形成南稠北稀。)

相机理解“稠”、“稀”两个词。

指导朗读。

小结:阴雨天,大树枝叶的稠密可以指示方向。

(4)积雪指示方向。

严冬时,积雪怎么会为我们指示方向?为什么?(因为沟渠的积雪朝南的阳光足,而且日照时间长,雪化得快;相反,北边化得慢。)结合看图理解。

指导朗读。

小结:大雪天积雪融化的快与慢能指示方向。

3、总结2-5小节内容:

以上四小节具体介绍了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如何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虽然没有指南针,我们也能分清东南西北,所以称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为天然的指南针。

4、指导学习第6小节:

齐读第6小节,思考:人们是怎样发现天然的指南针的?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吗?

小结:大自然有很多指南针,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1、先在小组内练习朗读,互相评议。

2、小组推荐一名读得好的在全班朗读,其他同学评议、仿读,把每一节读好。

3、通过朗读、学习,你知道了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课外活动

看书或问问别人,再讨论一下,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如果你在森林、郊外、街道迷失了方向,你会用什么办法辨别方向?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慌:左边是竖心旁,右边是“荒”字。

稠:利用部件记忆字形,左边是“禾”,右边是“周”。

稀:利用部件记忆字形,左边是“禾”,右边是“希”。

要注意指导笔画较多的两个生字:

慌:左窄,“忄”占三分之一,右宽,“荒”占三分之二格。

辨:左边的“辛”的竖写作竖撇,第五笔的横比第六笔的横稍长些,中间是“  ”,

右边“辛”竖要直。书写时三部分要紧凑。

(六)总结全文,谈感受

大自然真是太伟大了!

随堂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2、组词:

荒(  )  辨(  )  稠(  )  稀(  )

慌(  )  瓣(  )  周(  )  希(  )

3、选词填空

诚实   忠实

(1)王小刚从不说谎,是个(   )的孩子。

(2)太阳是(    )的向导,在天空给我们指示方向。

紧张   慌张

(1)小芳做数学题太(    ),所以把题目看错了。

(2)解放军叔叔在进行(   )的操练。

板书设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8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