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礼》精选5篇

发布时间:

《军礼》 篇一

你们知道吗?军人相见时都要先敬军礼和升国旗时要行(敬)军礼。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军礼》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军礼》阅读原文

七月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下了一场中雨没两天,昨天晚上开始这瓢泼大雨又下起来了。此刻大雨下了已是整整一天一夜了,荣军长站在防汛地图前,眼睛盯着地图上一小步就能跨过去的防洪大坝沉思。部队上了防洪大坝六个小时了,警戒水位越升越高。荣军长对身边的秘书说:备车,我要去地方防讯指挥部。

地方防讯指挥部里也是灯火通明,从大坝传回的险情告急的电话铃声不断,有人走来走去;有人吸咽沉默;有人望着窗外电闪雷鸣的夜空发呆。见荣军长进来,大家的目光都聚了过来。坝下有老百姓的一万亩良田,还有近20个村庄的房屋家产,虽然男女老少都撤到了高处,但那是好几万人的生息家园哪。荣军长声音洪亮的说:“请你们放心,我保证人在大坝在,我们誓死保卫大坝,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听到荣军长的话语,人们脸上的表情放松了许多,有人带头鼓起了掌。

从地方防讯指挥部出来,荣军长冒雨上了车,命令司机道:“咱们去抗洪大坝。”司机看了眼身旁的秘书,见他没言语,驾车钻进了夜色中。

到了大坝的一端,司机停了车。秘书忙说:“首长,您在车上等一下,我去把各团的几位领导找来。”秘书一边说着半个身子已下了车。

“不必了,咱们一起下去看看。”荣军长要下车。

秘书为难的说:“您的身体……”

“我还没有那么娇贵,再说跟舍弃个人生死,坚守在坝上的官兵们相比,我这算什么。”荣军长说着已下车踏进了泥中。

秘书忙打开了伞,跟上了首长。走了一段,司机借了个汽灯追上来。荣军长在中间,秘书和司机一边一个,仨人在泥泞中艰难的向坝上走去。

整个大坝上人来人往,官兵们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那一盏盏汽灯像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时刻警戒着大坝坝堤的一丝一毫的变化。

走到坝的中央,荣军长站住了,他对秘书说:“去把吴副参谋长找来。”

不一会,秘书带吴副参谋长等几位干部来到荣军长面前,几个人在夜色中举起了手,首长也抬手还礼。荣军长说:“你们辛苦了。”随后吴副参谋长站在雨中的大坝上,向荣军长汇报了抗洪官兵开赴第一线近八个小时以来的情况,当吴副参谋长说到有一名营长为抢救一个不会游泳的战士牺牲了时,荣军长急切的问:“是哪个团的,把当时在场的最高领导给我找来。”

吴副参谋长说:“三团三营的,叫王志军。他就是当时在现场的最高领导,他是个好干部。是我工作失职,我对不起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更对不起王志军同志的亲人。”

听到这儿,荣军长身子一怔,夜幕中谁也没有发现,他望着大坝内汹涌吼叫的波涛,声音低沉的说:“你不必自责,这样的任务有牺牲是避免不了的,那个战士救起来了没有?”

“救起来了,王志军同志把他推上了岸边,自己却被旋涡卷走了。”

荣军长轻轻“哦。”了一声。

荣军长向坝堤边上走了走,脱下军帽,缓缓的举起了右手,闪电中,吴副参谋长、秘书、司机以及那几名干部都脱帽后照荣军长的样子,面向水面,举起了右手。别人的手都放下了,荣军长的手还迟迟没有放下,他的脸上有两行热泪和着雨水流了下来。

也许天太暗,也许是因为下着雨,荣军长脸上的表情谁都没有发现。往回走的路上,他的两腿像灌了铅,一步步迈的很艰难。坐在回程的车上他想,回到家怎么向老伴“交待”志军牺牲这事?

《军礼》阅读题目

11.根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荣军长过一人物的形象特点。(5分)

12.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画线部分。(6分)

(1)整个大坝上人来人往,官兵们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那一盏盏汽灯像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时刻警戒着大坝坝堤的一丝一毫的变化

(2)你不必自责,这样的任务有牺牲是避免不了的,那个战士救起来了没有?

13.小说结尾处“他想,回到家怎么向老伴‘交待’儿子志军牺牲这事?”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有什么作用?(6分)

14.这篇小说以“军礼”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探究。(8分)

《军礼》阅读答案

11.荣军长是当代一位有着宽广无私胸怀、高度责任心和踏实工作作风的将军形象。(1分)①他身先士卒,奔赴抗洪第一线、最前沿,工作作风严谨踏实(1分)。②他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当代军人誓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1分)③他对儿子的牺牲有悲伤之情,但更多的是军人的崇敬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12. (1)这段话是场面描写,通过写人忙、灯多等情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侧面烘托了抗洪形势的严峻,为下文出现险情蓄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分)(意思对即可)

(2)这句语言描写表现了荣军长在听到儿子牺牲后的内心悲痛和自责自慰心理,同时也表现了他以大局为重、关心战士、宽广无私的胸怀。(3分)(意思对即可)

13.体现了荣军长悲痛、愧疚、自责的心理。(3分)作用:①交待了故事的谜底,使小说情节跌宕、完整;②进一步突出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3分)(意思对即可)

14. 观点一:以“军礼”为题使主题思想更集中、深刻。(2分)①荣军长父子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但他们为了共同的价值取向、人生目标甘愿付出一切,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敬礼。(3分)②荣军长父子代表了当代最可爱的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格,这种崇高美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给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和极多的人生启迪,我们应该向崇高之美敬礼。(3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以“军礼”为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2分)①这篇小说通过荣军长及其部下向牺牲的王志军敬礼这一动作,表现了荣军长对儿子以及所有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而牺牲的人的尊重和赞美。(3分)②荣军长对儿子的敬礼,间接地表现了王志军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也从另一侧面表现了荣军长不因抗洪危险而偏袒儿子的高贵品质。有力的突出了人物形象。(3分)(意思对即可)

《军礼》 篇二

一。 教学目标 :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进而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3.学习陈司令员严格要求家人,以身作则遵守一切制度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进而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四。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录音机。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揭题“军礼”

2.设疑问:谁给谁敬军礼?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1)详细复述(2)简要复述

3.指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出示提示:

课文记叙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在;人物有、和;主要人物是。

(2)填表

出现人物 发生的事情

“她” 到门岗处仍骑车前进

哨兵 拦住“她”,要“她”下车,走进大门。

陈司令员 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哨兵回了一个军礼。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分组讨论:事情是怎样叙述的?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并概括意思。

第一段(1~9):“她”无视进司令部大门要下车的制度,对哨兵傲慢无礼。当哨兵锁了“她”的车时,“她”认为当司令员的爸爸能帮“她”,于是打了电话。

第二段(10~11):陈司令员来了,径自走向哨兵,并庄重地行了个军礼,哨兵向司令员回了个军礼。

第三段(12~13):“她”呆呆地望着两代军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四)检查预习情况

1.默写词语

不屑 迅速 贴画 挺胸 撑伞

沸腾 魁梧 瞟一眼 胸脯

2.练习

(1)填空

( )若无人不动( )色热血( )( ) 脚步( )(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军人( )的身材( )的目光

( )的脸( )的军礼( )地望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故事的意思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一)赏析课文,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语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心理的。

(二)听录音读课文,并连线。

出示投影:

哨兵 傲慢无礼

“她”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陈司令员 尽职尽责

(三)自学课文

1.教师提要求:

(1)边默读边画出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语言用直线表示,动作用曲线表示,神态用括号表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句子:猜猜他(她)当时的心理

(1)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我”是司令员的女儿,你一个小小的哨兵管得了“我”!)

(2)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

(“我”爸爸来了,看他怎么教训你,哼!)

(3)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这名小同志,对工作真是尽职尽责,都是“我”女儿不守规矩,应该代女儿道歉。)

(4)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司令员不但没有责怪“我”,而且还给我敬礼,这太令“我”感动了!“我”由衷地敬佩您!)

说明:猜想的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不做统一答案。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教师指导

3.深读课文

(1)体会带点字的妙用,出示句子:

①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②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

“瞥”和“瞟”这两个字,都有“看”的意思,把他们分别都换成“看”好不好?说明原因。

(当然不好。因为“瞥”和“瞟”虽然都有看的意思,但看的程度不同。“瞥”是很快地看一下,说明她不把哨兵看在眼里。“瞟”是斜着眼睛看,更说明她很神气,看不起哨兵。这两个字用得很妙,都能明显地体现出她的傲慢无礼。所以不好。)

(2)指导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

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贴在一起了。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①两代军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了,说明了什么?

②她明白了什么?

4.回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和同学表演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

(一)回顾课文,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品质。

(二)用“缓缓”、“紧紧”造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

(一)回顾课文,巩固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读全文

2.理解题目的意思:军礼

(1)你印象中的军礼是什么样的?

(2)本篇课文是讲的谁先给谁敬礼?9司令员给哨兵敬礼。)

(3)这是一次普通的军礼吗?他们之间互敬军礼都包含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司令员向哨兵敬礼:包含了对哨兵行为的肯定与支持,也包含了代女儿向哨兵致歉。)

(哨兵给司令员回了个军礼:包含了哨兵对司令员的敬佩之情。)

3.你觉得陈司令员和哨兵身上各自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

(1)分组讨论、交流

(2)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哨兵:对工作尽职尽责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1.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名背诵,并阐明喜欢的理由。

(三)练习造句

1.缓缓:下雾了,车辆都放慢了脚步,缓缓地向前行驶。

2.紧紧:过马路时,妈妈紧紧地拉住我的手,怕我出危险。

(四)布置作业

用四种对话形式围绕“在公园里“写一段话。

四。小结全文:

本文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心理,同时也赞扬了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

6 军礼

她 傲慢无礼

哨兵 尽职尽责

陈司令员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军礼》 篇三

当前的各样语文考试中,阅读和作文占了绝大部分的分值。所以有“得阅读与作文者得天下”的说法。为此,提高解答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军礼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军 礼

王培静

七月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下了一场中雨没两天,昨天晚上开始这瓢泼大雨又下起来了。此刻大雨下了已是整整一天一夜了,荣军长站在防汛地图前,眼睛盯着地图上一小步就能跨过去的防洪大坝沉思。部队上了防洪大坝六个小时了,警戒水位越升越高。荣军长对身边的秘书说:备车,我要去地方防讯指挥部。

地方防讯指挥部里也是灯火通明,从大坝传回的险情告急的电话铃声不断,有人走来走去;有人吸咽沉默;有人望着窗外电闪雷鸣的夜空发呆。见荣军长进来,大家的目光都聚了过来。坝下有老百姓的一万亩良田,还有近20个村庄的房屋家产,虽然男女老少都撤到了高处,但那是好几万人的生息家园哪。荣军长声音洪亮的说:“请你们放心,我保证人在大坝在,我们誓死保卫大坝,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听到荣军长的话语,人们脸上的表情放松了许多,有人带头鼓起了掌。

从地方防讯指挥部出来,荣军长冒雨上了车,命令司机道:“咱们去抗洪大坝。”司机看了眼身旁的秘书,见他没言语,驾车钻进了夜色中。

到了大坝的一端,司机停了车。秘书忙说:“首长,您在车上等一下,我去把各团的几位领导找来。”秘书一边说着半个身子已下了车。

“不必了,咱们一起下去看看。”荣军长要下车。

秘书为难的说:“您的身体……”

“我还没有那么娇贵,再说跟舍弃个人生死,坚守在坝上的官兵们相比,我这算什么。”荣军长说着已下车踏进了泥中。

秘书忙打开了伞,跟上了首长。走了一段,司机借了个汽灯追上来。荣军长在中间,秘书和司机一边一个,仨人在泥泞中艰难的向坝上走去。

整个大坝上人来人往,官兵们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那一盏盏汽灯像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时刻警戒着大坝坝堤的一丝一毫的变化。

走到坝的中央,荣军长站住了,他对秘书说:“去把吴副参谋长找来。”

不一会,秘书带吴副参谋长等几位干部来到荣军长面前,几个人在夜色中举起了手,首长也抬手还礼。荣军长说:“你们辛苦了。”随后吴副参谋长站在雨中的大坝上,向荣军长汇报了抗洪官兵开赴第一线近八个小时以来的情况,当吴副参谋长说到有一名营长为抢救一个不会游泳的战士牺牲了时,荣军长急切的问:“是哪个团的,把当时在场的最高领导给我找来。”

吴副参谋长说:“三团三营的,叫王志军。他就是当时在现场的最高领导,他是个好干部。是我工作失职,我对不起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更对不起王志军同志的亲人。”

听到这儿,荣军长身子一怔,夜幕中谁也没有发现,他望着大坝内汹涌吼叫的波涛,声音低沉的说:“你不必自责,这样的任务有牺牲是避免不了的,那个战士救起来了没有?”

“救起来了,王志军同志把他推上了岸边,自己却被旋涡卷走了。”

荣军长轻轻“哦。”了一声。

荣军长向坝堤边上走了走,脱下军帽,缓缓的举起了右手,闪电中,吴副参谋长、秘书、司机以及那几名干部都脱帽后照荣军长的样子,面向水面,举起了右手。别人的手都放下了,荣军长的手还迟迟没有放下,他的脸上有两行热泪和着雨水流了下来。

也许天太暗,也许是因为下着雨,荣军长脸上的表情谁都没有发现。往回走的路上,他的两腿像灌了铅,一步步迈的很艰难。坐在回程的车上他想,回到家怎么向老伴“交待”志军牺牲这事?

11.根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荣军长过一人物的形象特点。(5分)

12.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画线部分。(6分)

(1)整个大坝上人来人往,官兵们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那一盏盏汽灯像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时刻警戒着大坝坝堤的一丝一毫的变化

(2)你不必自责,这样的任务有牺牲是避免不了的,那个战士救起来了没有?

13.小说结尾处“他想,回到家怎么向老伴‘交待’儿子志军牺牲这事?”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有什么作用?(6分)

14.这篇小说以“军礼”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探究。(8分)

军礼阅读答案:

11.荣军长是当代一位有着宽广无私胸怀、高度责任心和踏实工作作风的将军形象。(1分)①他身先士卒,奔赴抗洪第一线、最前沿,工作作风严谨踏实(1分)。②他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当代军人誓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1分)③他对儿子的牺牲有悲伤之情,但更多的是军人的崇敬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12. (1)这段话是场面描写,通过写人忙、灯多等情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侧面烘托了抗洪形势的严峻,为下文出现险情蓄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分)(意思对即可)

(2)这句语言描写表现了荣军长在听到儿子牺牲后的内心悲痛和自责自慰心理,同时也表现了他以大局为重、关心战士、宽广无私的胸怀。(3分)(意思对即可)

13.体现了荣军长悲痛、愧疚、自责的心理。(3分)作用:①交待了故事的谜底,使小说情节跌宕、完整;②进一步突出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3分)(意思对即可)

14. 观点一:以“军礼”为题使主题思想更集中、深刻。(2分)①荣军长父子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但他们为了共同的价值取向、人生目标甘愿付出一切,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敬礼。(3分)②荣军长父子代表了当代最可爱的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格,这种崇高美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给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和极多的人生启迪,我们应该向崇高之美敬礼。(3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以“军礼”为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2分)①这篇小说通过荣军长及其部下向牺牲的王志军敬礼这一动作,表现了荣军长对儿子以及所有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而牺牲的人的尊重和赞美。(3分)②荣军长对儿子的敬礼,间接地表现了王志军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也从另一侧面表现了荣军长不因抗洪危险而偏袒儿子的高贵品质。有力的突出了人物形象。(3分)(意思对即可)

《军礼》 篇四

之二

作者:杨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读准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感受两代人忠于职守,维护纪律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军人行礼吗?谁来表演一下板书:军礼

质疑:文章会写什么?(一个军人向别人行军礼。别人做错事军人去纠正……)

二、读课文,了解大意

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的大致意思

1、 自学

2、 检查交流

(1)、辩字组词

霄恼钥瞟

屑脑阴漂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纠正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根据右边提示用记号标出描写姑娘傲气的词句,哨兵的神情、语言、动作,并体会哨兵的思想品质

2、 讨论交流,结合语句理解下列词语

不屑 气恼 旁若无人

3、 思考:(1)、司令员为什么要向哨兵行庄重的军礼?

(2)、司令员的女儿最后明白了什么?

4、 讨论交流

四、作业 抄写词语

课后小结:体会人物的思想要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思想教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试用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读后感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借助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 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点题的?

2、 借助课题——军礼,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

谁向谁先进敬军礼?为什么要敬军礼?

这位姑娘看到这种情景又有什么表现?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二、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成两段,并说说段义

学生读课文,分段交流

1、 在讨论第一段时,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2、 在讨论第二段时,进一步理解当司令员向哨兵敬礼时,哨兵为什么热血沸腾,强忍泪花?体会司令员的思想品质

三、让学生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加深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

四、写一段话

读《军礼》后的感想

课后小结:体会一位上级对下级态度,体会作为一位好领导的不易,产生对司令员的敬佩和对警卫员的尊敬。

《军礼》 篇五

之一

作者:杨莉

一。 教学目标 :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进而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3.学习陈司令员严格要求家人,以身作则遵守一切制度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进而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四。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录音机。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揭题“军礼”

2.设疑问:谁给谁敬军礼?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1)详细复述(2)简要复述

3.指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出示提示:

课文记叙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在;人物有、和;主要人物是。

(2)填表

出现人物 发生的事情

“她” 到门岗处仍骑车前进

哨兵 拦住“她”,要“她”下车,走进大门。

陈司令员 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哨兵回了一个军礼。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分组讨论:事情是怎样叙述的?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并概括意思。

第一段(1~9):“她”无视进司令部大门要下车的制度,对哨兵傲慢无礼。当哨兵锁了“她”的车时,“她”认为当司令员的爸爸能帮“她”,于是打了电话。

第二段(10~11):陈司令员来了,径自走向哨兵,并庄重地行了个军礼,哨兵向司令员回了个军礼。

第三段(12~13):“她”呆呆地望着两代军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四)检查预习情况

1.默写词语

不屑 迅速 贴画 挺胸 撑伞

沸腾 魁梧 瞟一眼 胸脯

2.练习

(1)填空

( )若无人不动( )色热血( )( ) 脚步( )(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军人( )的身材( )的目光

( )的脸( )的军礼( )地望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故事的意思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一)赏析课文,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语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心理的。

(二)听录音读课文,并连线。

出示投影:

哨兵 傲慢无礼

“她”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陈司令员 尽职尽责

(三)自学课文

1.教师提要求:

(1)边默读边画出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语言用直线表示,动作用曲线表示,神态用括号表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句子:猜猜他(她)当时的心理

(1)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我”是司令员的女儿,你一个小小的哨兵管得了“我”!)

(2)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

(“我”爸爸来了,看他怎么教训你,哼!)

(3)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这名小同志,对工作真是尽职尽责,都是“我”女儿不守规矩,应该代女儿道歉。)

(4)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司令员不但没有责怪“我”,而且还给我敬礼,这太令“我”感动了!“我”由衷地敬佩您!)

说明:猜想的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不做统一答案。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教师指导

3.深读课文

(1)体会带点字的妙用,出示句子:

①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②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

“瞥”和“瞟”这两个字,都有“看”的意思,把他们分别都换成“看”好不好?说明原因。

(当然不好。因为“瞥”和“瞟”虽然都有看的意思,但看的程度不同。“瞥”是很快地看一下,说明她不把哨兵看在眼里。“瞟”是斜着眼睛看,更说明她很神气,看不起哨兵。这两个字用得很妙,都能明显地体现出她的傲慢无礼。所以不好。)

(2)指导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

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贴在一起了。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①两代军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了,说明了什么?

②她明白了什么?

4.回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和同学表演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

(一)回顾课文,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品质。

(二)用“缓缓”、“紧紧”造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

(一)回顾课文,巩固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读全文

2.理解题目的意思:军礼

(1)你印象中的军礼是什么样的?

(2)本篇课文是讲的谁先给谁敬礼?9司令员给哨兵敬礼。)

(3)这是一次普通的军礼吗?他们之间互敬军礼都包含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司令员向哨兵敬礼:包含了对哨兵行为的肯定与支持,也包含了代女儿向哨兵致歉。)

(哨兵给司令员回了个军礼:包含了哨兵对司令员的敬佩之情。)

3.你觉得陈司令员和哨兵身上各自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

(1)分组讨论、交流

(2)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哨兵:对工作尽职尽责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1.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名背诵,并阐明喜欢的理由。

(三)练习造句

1.缓缓:下雾了,车辆都放慢了脚步,缓缓地向前行驶。

2.紧紧:过马路时,妈妈紧紧地拉住我的手,怕我出危险。

(四)布置作业

用四种对话形式围绕“在公园里“写一段话。

四。小结全文:

本文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心理,同时也赞扬了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

6 军礼

她 傲慢无礼

哨兵 尽职尽责

陈司令员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军礼》》,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8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