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荔枝蜜(优秀5篇)

发布时间:

荔枝蜜 篇一

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线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本文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音像资料导入  。

运用媒体播放有关蜜蜂、蜂蜜的图片,同时插播旁白进行解说。

2.谈感性认识。

提问:同学们都接触过蜜蜂,蜜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蜜蜂的印象。

3.同学发言后,教师导入  课文学习。

刚才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蜜蜂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朔的散文,看看作者对蜜蜂的感受是怎样的。

(二)学习课文

板书一: 杨朔

一、整体感知

⑴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词。

⑵播放应掌握的字、词的幻灯片。

显示第一屏:

1.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掐 蛰 啖 中看 嘤嘤 蠕蠕 酿蜜 提防 渺小 黑黝黝 疙疙瘩瘩

2.解释下列词语。

疙疙瘩瘩 黑黝黝 幻景 出众 中看 沸沸扬扬 蠕蠕 小生灵

⑶学生完成正音、解词。

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播放思考问题幻灯片一。

显示第二屏:

思考题一: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前后有哪些变化? 从文中勾画出说明这种变化的语句。

思考题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明确思考题一:

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过程是:从总不大喜欢,到想去看看蜜蜂,到赞叹蜜蜂,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相关的语句:

1.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2.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3.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4.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5.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教师边明确、边板书:

板书二:

感情:不大喜欢→想去看看→由衷赞叹蜜蜂→梦中变作蜜蜂(线索)

④明确思考题二:

感情是因事而发的。作者因小时候被蜜蜂蜇过,所以不大喜欢蜜蜂;因看到了茂密的荔枝林,喝到了香甜的,才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因参观了“养蜂大厦”,看到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却有限;从来不争,不计较什么,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夜不辞辛苦……),于是“不禁一颤”,发出了“多可爱的小生灵啊!”这样的由衷赞叹;因看到了在水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联想到香甜的和勤劳的蜜蜂,认识到劳动人民正在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着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进而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以此来表达自己喜爱蜜蜂,热爱生活,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思想感情。由此不难看出,文章是以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中心思想的。

教师边明确、边板书:

板书三:

原因:小时被蛰→林茂蜜甜→蜜蜂勤劳无私→联想劳动人民(内容)

二、精读课文

⑴运用媒体播放思考题的幻灯片二。

显示第三屏:

思考题三:作者开头提到对蜜蜂“总不大喜欢”,为什么结尾却说“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开头和结尾是矛盾的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思考题四:怎样理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①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②明确思考题三:

作者开头对蜜蜂不大喜欢,喝了,看到了蜜蜂的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后,就情愿做一只小蜜蜂,可见甜美的新生活,以及新生活的创造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有多么强大的感染力。

这样写并不矛盾,而是一种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不仅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而

且使感情变化的线索更加鲜明、突出,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③明确思考题四:

“渺小”是从蜜蜂是个小生灵,生命短暂来说的。“高尚”是指它勤劳无私的美德,它对人类的贡献来说的。

⑵指导学生朗读第17自然段。

⑶播放思考题的幻灯片四。

显示第四屏:

思考题五:课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中心的?

思考题六:作者抒发感情借助联想,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这样的联想是否合理?

①学生思考、讨论。

②明确思考题五:

文章通过对采访从化温泉养蜂场的记叙,借赞美的香甜和蜜蜂的无私奉献,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新生活,歌颂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普通劳动者,表达了作者愿意成为一名为新生活献身的普通劳动者的愿望。

作者是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中心的。

教师边明确、边板书。

板书四:

中心:歌颂新生活→歌颂劳动者→愿做劳动者 (联想、托物抒情)

③明确思考题六:

作者用视线的转移,由蜜蜂写到农民,这样的联想是合理的。农民与蜜蜂确有许多相似之处:蜜蜂辛勤酿蜜,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农民辛勤耕耘,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辛勤劳动,无私奉献。文章借助联想赞美了劳动人民,歌颂了奉献精神。

⑷指导学生朗读第18自然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整体感知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全文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手法,将画意、诗情、哲理融为一体。希望同学们课下反复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

(四)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

2.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产生联想,用托物抒情的方法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荔枝蜜 篇二

杨朔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那里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得不是时候,荔枝刚开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这儿吃鲜荔枝了。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身体。热心肠的同志送给我两瓶。一开瓶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举动挺稳重。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他小心地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动。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长,每只工蜂都愿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浆来供养它。

老梁赞叹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蹋么?”

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说:“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荔枝蜜 篇三

以下课例,是k12上一位署名为“方博士”的网友贴出来的课例,记录的是他在美国上课的经历,值得思考!

这个思考是多方面的--

其一,怎样上语文课?

其二,怎样在课上用好网络?

其三,这背后所隐藏的教学理念?

……

=============

课堂实录:

杨朔的《荔枝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篇散文,也是美国加州旧金山中国语文课程第二册课本中的一课。在说这个故事之前,先介绍一下我的班上的学生:

旧金山林肯高中的中国语文1/2C,是一门加州大学承认的,相当于国内高中程度的中国语文课程,我们主要提供给高中第一年的学生选修,但高中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选修。能选修这个课的学生,必须要通过一个汉语水平考试,及格以后才能上这个课。在全班28个学生里面,有一半是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或者中国台湾的移民学生,另外一半是美国出生的华裔,只有两个同学不是华裔。美国出生的同学,多半是来自旧金山校区著名的中文双语沉浸计划,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读中文,一直读到初中毕业,高中就来到林肯。

我们的中国语文课程是学校中英双语计划的其中一个组成部份。我们的目的是培养中英双语、双文化的人材。因此,学生每天都会上一节课中国语文,一节课用中文来教的生物学,其它的课全用英语上,包括数学,英语,艺术和体育。

林肯高中虽然不是根据成绩来选拔学生的,但是因为所在的区的关系,学生大部份都来自中上阶层的家庭,对学习非常认真,因此,林肯高中在全市目前是成绩排前三名的高中,也是最热门的高中。每年都有几千个学生争五百多个学位。这已经是在美国西部一个众人皆知的新闻了。

介绍以上背景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我在下面的课堂实录,并不代表美国的普遍情形,我的教学方式,也不会在美国大多数的高中看得到。在美国大多数的高中,你们大概会看到的是我的另一篇小文《我在美国教高中》里面的学生和课堂的混乱情形。林肯高中是加州优秀学校。能被评为全州优秀学校的,全加州只有五十所,而全加州有三千五百多所公立高中。

上课铃响,学生陆续走进课室。课室有四张大桌子,学生分成四组围坐在这四张大桌子周围。课室前面有一块很大的白板,有一张长桌子,我的平板电脑和电脑投影机已经打开,投影在白板上面的是《荔枝蜜》三个字。在白板的一侧,我用中文写了日期,星期和下面的标准板书(全校大部份老师都使用这个格式):

现在做:(意思是学生一进来就要做的东西)

小组的资料管理员取出电脑,开机。

今天的学习目的:

1.新课文的作者

2.预习新课文

3.新课文的讨论

家课:

预习的练习1,2,3

我们有一个无线流动电脑车,哪个老师上课需要用到电脑,把电脑车推到课室里面,电源线一插,然后把以太线一插,电脑车里面的十五台手提电脑就可以使用了。因为是无线的,学生们从车里面取出手提电脑,打开就能上网,无须接线。学校有三台服务器,学生自己都有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把自己的文件存在学校的服务器硬盘里面。

我一边点名,一边就听到不同的机器响起来视窗启动的音乐声。“有问题吗?”

最近,在学校周围的住家很多人都安装了无线宽带家庭局域网,在一年前,根本没有干扰的问题,但现在已经出现接入点干扰的问题了,有时会掉线。因此,我决定把电脑车接入点的无线标准从社会上普遍使用的802.11b 标准改成很少人使用,覆盖范围小的802.11a标准。从学生们摇头晃脑的样子看来,他们都已经上去了,没有问题。

“我们今天的新课的作者是杨朔。大家是想看了课文再了解作者呢,还是了解了作者再看课文?”

“先看课文吧。”大多数人对于新课文有着很大的好奇心。

“那好,大家自己读课文,在小组里面把值得讨论的东西拿出来,然后我们在班上面解决。时间监督员,对表,我给你们十分钟。”

学生们哗哗地翻开书,翻到课文那页,开始读起来。课文很短,大部份人不到几分钟就读完了,开始在小组里面讨论起来。每一个小组的记录员也开始在电脑上记录起来。我打开新的一页,准备接收小组讨论的结果。

十分钟到了,我举起手,时间监督员发现了我的手势,全班都安静下来了。

“好,各小组把你们的记录传给我。”

每个小组的记录传到了我的电脑,通过投影,投在了白板上面。一共有四个问题:

第一组:作者是文章里面的“我”吗?假如是,他是不是一个同性恋的?理由:文章提到热情的“同志”为他弄到了一瓶荔枝蜜。

第二组:“温泉公社”是一个地名还是一个组织?我们有一半人认为是地名,一半人认为是组织。

第三组:我们上一课学的《丑石》,贾平凹用的是咏物抒情的方法来写散文。这课,杨朔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吗?假如是,为什么题目不是《蜜蜂》,而是《荔枝蜜》?

第四组:我们感觉到杨朔好像在写游记,而且,好像他很悠闲,有点像林语堂的风格。他这篇文章究竟想说什么?好像不仅是赞美蜜蜂。

大家都看到了第一组的问题,顿时笑翻了天。“有知道第一组的答案的吗?”

有一个广州来的同学举了举手:“从前大陆的人互相都称呼同志,据说是一个革命称呼。”

“真的?!”香港和中国台湾来的同学觉得不可思异,互相拍起肩膀,用怪声叫对方“同志”。

“好……大家从这个词学到了什么?”我在电脑荧幕上面写了很大一个“同志”,投影在白板上了。平板电脑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当投影仪用,还可以记录写过的东西下来。

“不同的地方用的词语不同。”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相互了解来自更多的语言交流。”……

“第二组的问题有人会答吗?”

没有人知道答案。我简单地告诉他们“公社”是什么东西,很快,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第三组和第四组的问题。对于第三组的问题,大家提出了很多猜想,比如作者喝到很好喝的荔枝蜜,本来写蜜蜂的,结果变成把印象最深的东西写了出来;比如这大概是作者一贯的风格?比如……大家说得热闹,我微笑着听,老实说,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想过。一个学生建议:“方先生,还有杨朔其它的文章吗?给我们读读,大概就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命题了。”另外一个学生说:“杨朔还在不在?最好请他来自己告诉我们最好。”

“好啊,大家去去图书馆,找找杨朔的其它散文。”我们经常使用网上的书库,学到一个作家的时候,大家可以马上上去读这个作家的相关文章。

不到一分钟,此起彼伏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我们找到了《海市》!”“《茶花赋》是不是他写的?” “这里也有一篇……” 学生们两个人用一台电脑,紧张地看他们找到的杨朔的其它散文。

“好,大家看一下,我觉得第三组和第四组的问题是相关的。看完你们找到的杨朔的散文,你们可以跨组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共同的地方,猜猜作者究竟想说什么。我给25分钟给你们。”

这回,学生们没有刚才那么静了,一边看,一边已经在发表意见:

“我认为他还是像林语堂,吃海鲜就写得那么高兴……”

“不对,他写的东西是有骨的,共同的特点都有歌颂新生活的主题。”

“对呀,跟闻捷的诗的主题很像啊,也是歌颂那个年代的幸福生活!”

“老师,我有问题了:上学期我们学散文的时候,你先给我们讲了词语,然后分析作者的中心,段落大意,文章修辞欣赏。为什么上节课的散文和这节课你都不讲这些了呢?”

“好问题。你们上学期已经学了一个散文单元,学过怎么分析散文了,这个学期假如还教你们同样的东西,不闷吗?该让你们来分析了吧?”

“可我们不知道标准答案啊?”

“大家想想,文学分析会不会有标准答案,为什么?”

“我认为肯定有标准答案,否则老师你就不要考我们了,我们回答什么都可以了。”

“我认为看分析的对象……”

“我认为,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作者大概在写的时候都没有想让我们怎么分析的。”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班里面吵得一塌糊涂,学生们没有按照原来的组,而是东一堆,西一堆聚在一起,激烈的争论,我在每个组都旁听一阵,偶然发表一下意见:

“你们为什么会这样想的?有什么根据吗?我要你们从课文里面或者作者的其它作品里面找根据来支持你们的观点。”

二十五分钟以后,每个组开始向全班报告他们的发现。我规定别人报告过的观点,其它组不可以重复,因此,每一个组都设法多找几个值得报告的发现。

第一组的报告:我们主要的问题是:究竟作者想通过荔枝蜜抒发什么感情。我们研究了几个网站对这篇散文的分析,找到了大陆希望学生掌握的标准答案(理由是好几个语文参考资料或者课本参考资料的网站说的都一样,因此我们怀疑这就是标准答案。)。这个答案,虽然他们说的不清楚,但是我们的总结就是:荔枝蜜是一个象征,象征生活像蜜一样的甜。使用荔枝的原因是因为荔枝是名贵的水果(对杨朔来说,因为他是山东人,那边没有荔枝。)。而甜蜜的生活需要像蜜蜂一样辛勤工作的人们去创造,或者,酿造的。所以,作者是通过了荔枝蜜去赞颂了创造蜜一样生活的劳动者。其中包括了对劳动者性格的赞扬(证据是蜜蜂光劳动不问报酬;遇到外敌一致对外;宁愿死在外面也不弄脏自己的窝等)。跟杨朔的其它散文一样,最后也有对文章的点题:他看到了在田里面工作的农民,让人很自然联想到蜜蜂。最后,他甚至梦见自己变成了蜜蜂,更深一步点题。不用《蜜蜂》作题目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歌颂的是新生活,蜜;蜜蜂只是实行新生活的手段。

第二组的报告: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究竟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我们认为,作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讽刺当时的政府的。政府就好像什么都不做的蜂皇,让工蜂们拼命给她劳动,而且,还让可怜的工蜂们相信不计报酬地劳动是创造荔枝蜜—好生活所必须付出的牺牲。我们可以看到,在课文的最后,作者有意把镜头投向了在春天的水田插秧的农民:表面是说他们很勤劳,其实,在广东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春天插秧的时候水田的水是非常非常冷的,其实那些农民是非常辛苦非常惨的。但是,作者不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只能通过这样的暗示。

第三组的报告: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1961年。根据我们在网上面刚才查找的资料,中国当时遭受自然灾害,农民普遍过着很穷困的生活,所谓“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就发生在这个时候。然而,在杨朔的文章里面一点都没有看到农民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情景。他的这个时期的散文全都是描写农民们的生活像是天堂一样,为什么会这样的?根据我们对作者生平的分析,我们发现他很早就加入中共,而且在延安的党校学习过,一直是随军记者。我们认为,赞扬党的领导,赞扬政府政策的正确,已经成了他的职业的一部份,他不可能,也不会反映社会的黑暗面的。因此,我们认为杨朔在这段时期写的散文,都很假,并不是真的悠闲,而是有意赞美政府的领导有方,这跟林语堂、梁实秋他们那种悠闲、舒适、小资式的散文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组的报告:我们的发现是比较了杨朔的网上的几篇散文以后作出的:他的散文的写作方法比较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变化。总是看到了一个景色,然后设法进入了这个景色,然后深入了解这个景色背后的故事,最后抒情,顺便点题,而且,点题的结果总是歌颂生活,歌颂普通人们,歌颂党的领导好。都是按照这个格式来写的。相比之下,同是大陆作家,贾平凹的散文变化就多很多,写法也没有那么单调。不过,我们也在想,是不是作者有意这样写,让大家看到他独特的风格呢?比如我们学过欧。亨利的小说,他的小说的结尾全都是一个风格的,也没有人说他单调、闷啊!

“老师,我们几个组的报告,哪一个对?” 报告完了以后,就快下课了,按照平时的上课安排,该我小结了,大家都想知道。

“什么是标准答案?我个人的意见是:最能让证据支持你的论点的答案,就是最接近正确的答案。刚才几个组的报告都非常精彩,而且,都有支持你们论点的证据。但是,我们从报告中看到什么呢?”

我在平板电脑上面写了“色调”和“感情”,投影在白板上。“还记得什么是色调,什么是感情吗?”

“记得,色调就是tone,感情就是mood。”

“告诉我英文翻译没有意思,我要内容。”

“色调是读者从作者的文章中看出来的思想和感情。感情是作者试图呈现给读者的思想。”

“色调和感情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或者说,不一定会一样。”

“为什么?”

“时代不同就不一样。比如,杨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真的是真心歌颂新生活,但因为我们跟他的时代相隔了两代人,我们看到的色调竟然是讽刺和灰暗的,也有可能。”

“太好了,你们已经帮我做了小结了。回去以后,还想做我布置的今天的课文练习吗?”

“当然!不过,现在我们大概可以试一下不看书做练习了,呵呵……”

“回去想想,下节课我们该做什么?”

下课铃响了。

荔枝蜜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法。

(2)理解本文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

(3)体会语言别致清新的特点。

2.能力目标:

了解联想在文章构思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3.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学习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托物抒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文学作品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它讲究具体、讲究生动、讲究曲折、含蓄。

托物抒情的构思方式正反映了文学作品的这种特点,将所抒之情寄托于客观世界中某一具体的“物象”上,会使文章更加婉曲,更能让人们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美,悟出隐藏于生活现象之后的深层哲理。怎样将所抒之情寄托于现实的事物上呢?首先要抓住“物”的特点,突出它与所喻之人的相同之处。如“蜜蜂”与“劳动人民”之相同点为勤劳、无私忘我,从而抒发对辛勤耕耘酿造甜蜜生活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物”与“情”,“物”与“人”中间不是简单的拼合,而应该是水乳交融的一个整体。运用托物喻人、托物抒情的方式,还必须运用联想,即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与之相似的事物。如文中的三次联想。一般我们见到的修辞手段中的比喻就是运用相似联想的产物。

教法建议

学习本文,关键是理解文章组织材料的特点和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学习

⑴引导学生从理清文章线索入手,把握文章结构。文章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关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的词、句,分析各部分内容间的关系;分析文章是怎样逐层推进、揭示主题的。

⑵从分析文中三次联想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深入发掘文章主旨,进而把握文章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

借助联想,托物抒情

文章运用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本文出现了三次联想:一是由的甜美想到生活的甜美;二是由蜜蜂沸沸扬扬的情景想到建设新生活;三是由的酿造者蜜蜂想到幸福生活的建造者劳动人民。蜜蜂辛勤酿蜜,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农民辛勤耕耘,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辛勤劳动,无私奉献。文章借助联想、托物抒情,赞美了劳动人民,歌颂了奉献精神。

思路

文章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中心。

“我”对蜜蜂由儿时的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作者感情的变化是因事而发的。因儿时被蜜蜂蜇过而不喜欢蜜蜂。因后来到从化温泉见到了茂密的荔枝林,喝到了香甜的,才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因参观“养蜂大厦”看到蜜蜂辛勤的劳动,听到老梁介绍蜜蜂的生活特征(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整日整夜不辞辛苦……)才“不禁一颤”,发出“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的由衷地赞叹。因看到水田中辛勤劳动的农民,联想到蜜蜂酿蜜,认识到劳动人民对祖国的贡献,进而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以此表达对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向往,从而深化中心。

作者这个感情变化的过程,是作者对蜜蜂仔细观察和深入认识的过程,更是作者运用联想,由物及人,以事推理,从生活中提炼诗情和揭示哲理的过程。全文一线贯穿,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以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

文章开头写因为一次不愉快的经历,自己对蜜蜂总不大喜欢;接着写在从化温泉看到荔枝树,吃到,引发了对蜜蜂的兴趣;然后写参观养蜂场,看到蜜蜂的生活与劳动,听到养蜂人老梁的介绍,认识了蜜蜂的高尚精神,对蜜蜂由衷地发出赞美;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上与蜜蜂融为一体。这种思想感情的变化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把文章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层层深入地揭示了中心。

主题

文章通过对采访从化温泉养蜂场的记叙,借赞美的香甜和蜜蜂的无私奉献,热情讴歌了社会主义新生活,讴歌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普通劳动者,表达了作者愿意成为一名为新生活献身的普通劳动者的愿望。

富于情趣的语言

首先,叙述蕴藉着情意。文章一开头就将人们引入那并不惹人注目的一角:“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先激起感情的波澜,然后以充满童心的文笔,从容地叙述儿时一段回忆,天真、纯净而自然,隐含着作者对蜜蜂感情的转变。出人意料,引人入胜。其次,描写极为朴实。作者对养蜂场的勾勒,仅数语,却情景逼真:“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诗情浓郁的生活画面,加上“成群结队”“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四个短语组成的句子,不加修饰,自然而具体地表现出蜜蜂酿蜜时的繁忙景象,令人有身在其中之感。特别是末尾一句点晴的议论,包含着许多动人的东西,叫人心驰神往。

的语言特色之一是选字用词贴切、准确,表现力强。作者描写对蜜蜂的感情变化十分注意用词的分寸感。例如文章开头写“我”儿时对蜜蜂的感情是“不大喜欢”“不怎么舒服”,为什么不用“讨厌、憎恨、不喜欢、不舒服”之类的近义词呢?这就是为了在后边能更令人信服地写出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不大喜欢”“不怎么舒服”在表现对蜜蜂不喜欢的感情上,程度要比那几个词轻一些,感情转变的幅度自然也就小一些。用这两个词可以使后面写的感情转变显得更加自然可信。

语言特点之二是句式的灵活多变。如文中几个直接赞美蜜蜂的句式,极尽变化之微妙。如:“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会觉得”这是直接肯定的语气,吐露出作者的联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是推测,然而又是以委婉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说不定”实质上是肯定,这是深情的感叹,意义的推进,作者已由“觉得”而情动于中了。

感召式结语

对感情色彩浓厚,感染力较强的抒情或写景散文,教师可以在结语中,用饱满的激情,感召的语言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渴望。如的结语:扬朔满怀深情地呕歌了劳动之美,是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甜蜜的生活。我们也应该像蜜蜂酿蜜一样,用辛勤的劳动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加强朗读指导

通过朗读,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体味一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和语段。指导学生把握各部分的感情基调,用适当的语调来朗读。如第一部分,以贬抑的口吻,提起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朗读时要用徐缓而略带不愉快的语调。第二、三部分,宕开一笔,叙述“我”的一次经历,如话家常,朗读时要用平静、亲切的语调,其中“我不禁一颤……”那段,情切意深,朗读时要用赞叹的语调。第四部分,由物及人,揭示主旨,朗读时要用颂扬的语调。第五部分,说“梦”,有很深的含义,朗读时要用惊喜的语调。

结构与内容

文章的题目叫,但是,并不是本文着重描写的对象。作者从此生发开来,立意在赞颂酿造这的蜜蜂,进而自然联系社会生活,道出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全文的线索是“蜜蜂——荔枝、——蜜蜂”。文章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蜜蜂写起 ,先交代出“ 我 ”对蜜蜂的感受和印象:由于小时候被蜜蜂笺过,所以不大喜欢它。作者最终是赞颂蜜蜂、但开始时却表示自己不喜欢蜜蜂,这一开端是出人意料的 。这也就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一开端又是合情合理的。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就是“用生活本身的形式再现生活”。作者决定把自己对蜜蜂的认识过程告诉读者 ,使读者同自己一道经历一下生活的曲折和认识的变化,一起感受,一起前进。

第二部分(2~5自然段):文章的背景是从化温泉,在这里出现的是“黑黝黝的小山”似的荔枝树。写荔枝树的密,是为下文忙得那蜜峰“忘记早晚”作衬。在这一部分,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有了初步的转变,由“总不大喜欢”到“动了情”,由“总不怎么舒服”到“想去看看”。这种思想感情的初变,是由于“我”吃到了,在此,作者充分发挥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宕开笔锋,从我想吃荔枝,但来得不是时候,吃不到荔枝,领略不到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境界,到失望之际,吃到了。的香甜,使作者想到了酿造此蜜的蜜峰。由此将放出的“风筝”又收了回来,回到文章的主旨上。仔细品味,这段看似离题很远的文字其实是紧紧扣题的——吃蜜赞蜂,顺理成章。

第三部分(6~18自然段):写荔枝林中访蜂场,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我”由吃蜜动了情,为寻求生活的真谛 ,进而要去看看蜜蜂 。这既是作者感情的推进 ,也是文章结构上的一个过渡。作者先描绘了“ 我 ”参观养蜂场的情景,一进养蜂场 ,就见到了“ 出出进进 ,飞去飞来”的蜜蜂,“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是以人生来比蜜蜂,它包含着对蜜蜂的赞美 ,这一部分几乎全是叙事 ,其中大半是录写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 ,然而依然不减诗情 。深入蜜蜂生活 ,谈论蜜蜂的劳动 ,抒写自己对这小小生灵的情思。散文的笔是在画自然界的这一小生灵,但是,笔意却落在“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 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上。有了前面的走马看蜂、走笔画蜂 ,才使后面的“ 沉吟 ”有所依托,并且具有形象的魅力。“我”的“沉吟”,点出了诗眼所在:“酿造生活的蜜”。

第四部分(第19自然段):只有一个单行:“ 这天夜里 ,我做了个奇怪的梦, 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意思是显然的,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参与“生活的蜜”的“酿造”,“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的愿望。

课文的意境美

意境无非是意与境、情与景的契合物。散文意境营造方式的不同,是因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不同。一般来说,大致分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和即事抒怀四种。其中,“以物喻人”和“借景抒情”最为普通,也最为重要。以物喻人的散文,在形成和开拓意境时,往往采用“双线式”结构。这是因为,既然是“喻”,就有本体和喻体,两两相伴,或行或止,或沉或浮,文章的意境也就得以形成并逐层得到开拓了。比如,喻体是蜜蜂,在文章中是明线;本体是劳动人民,在文章中是暗线。双线平行发展,直至文章结尾,暗线才与明线汇合,文章戛然而止。但是,这种“平行”,并非几何学中的“平行”,它们在文中多次:相互撞击。每次相击,都在“物”与“人”相喻的中介物蜂蜜(生活)上。这成为读者开启深远意境的钥匙。

是否可以说,“以物喻人”的散文的意境是本体与喻体的双线相“击”所成,其意境有较虽的模糊性,供读者补充、想象再造的余地很大,从而使人读来觉得余味无穷。

本文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有自己新鲜的诗的意境。这种意境是通过作者饱满的、探索生活的底蕴的内在情思表现出来的。作者没有向人们论述各种生活哲理,而是从“我”的眼前实景,展开想象,使自己主观的感情色彩与被反映的客观物象的特征取得和谐的统一,把读者从这一重境界引向另一重境界,去玩味,去联想,去感受,去作结论,去领会其中的生活哲理,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深刻感人的意境不是随便就可以写出来的,它靠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和驾驭各种表现技巧的能力。取材虽广,却不能杂乱,它必须统一于中心思想之下。只有这样,文章的意境才能展示出来。在这方面是很注意的。经过作者的“再三剪裁”,精心构思,材料都与蜜蜂相关,与劳动相联,被“歌颂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幸福”这一主题所串通。

先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从化温泉“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还有像汪洋大海似的一片荔枝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青山绿水画”!在这饱含作者情思的背景里,蜜蜂“忙得忘记早晚”,勤劳地采花酿蜜。它热爱劳动,大公无私;然而它只能活六个月。蜜蜂把它短暂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人类。对此,作者抑制不住地抒发了赞美之情:“多可爱的小生灵啊2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作者把意和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炼出了这样感人至深的诗意。但作者的本意还不止于此。他看到了正在劳动的农民,这时,蜜峰的采花酿蜜,农民的劳动和那“青山绿水画”的背景交织在一起,从而把作品的意境推向了新的高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我们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的。我们的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课文如何衔接赞美对象

作者首先通过写蜂蜜来间接赞美蜜蜂,如“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更多的是直接赞蜜蜂,如“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通过上述语句,歌颂了劳动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忘我劳动的高贵品质和崭新的精神面貌。那么,作者为何说蜜蜂是“ 渺小”,却又是“高尚”的呢?这是否矛盾?不矛盾。“渺小”是指蜜蜂的形体而言,“高尚”指蜜蜂的品质。即“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作者通过视点转移的办法来完成两个事物的衔接。当我们参观“养蜂大厦”,赞颂蜜蜂,为蜜蜂的可贵精神激动不已时,作者又将视线移向远方,“透过荔枝树林”展现出田野广阔的现实情景:“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这样自然地由蜂写到了人。这里作者抓住了人和蜂之间的共同点 ,赞美蜜蜂,也是歌颂广大劳动人民。蜜蜂在酿蜜,给人们带来清香、甘甜,农民“ 实际也是在酿蜜—— 为自己、为别人 ,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极好的东西”。这里作者采用点睛之笔,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作者在结尾处写自己在梦中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就表现了作者向小蜜蜂学习,向劳动人民学习,为社会,为他人辛勤、忘我地工作的强烈愿望,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为何以为题

文章题目是,而全文主要是写蜜蜂,写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的变化。那么,为什么课题不用“蜜蜂”而用呢?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对蜜蜂产生好感,想去看看蜜蜂的触发点,是因为他吃了清新香甜的;另外,蜜蜂经过辛勤劳动奉献给人们的是;再有体现出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种精神的物质还是。是促使“我”转变对蜜蜂的认识和感情的关键,更是引起联想、激发诗情的触点。以为题,使文章寓意更为鲜明,个性更为突出。

抓住重点教学与练习处理方法

教师应扣住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出本文的线索,了解本文运用联想、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的特点,推敲词语的搭配,揣摩词语运用的准确性。课后练习的大部分,特别是有关全文和重点文句的练习,应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逐步完成,其余可留作课外作业 。“课文评点”是供教师参考的,不必一一讲到。

作者感情基调的社会内容

关于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要篇幅是写蜜蜂,但有趣的是文章的展开和归结都落在“我”的感受上。“我”对蜜蜂的情感变化:“厌蜂——看蜂——赞蜂——变蜂”构成全文的情感线索。因而文章全篇突出强调的本不是蜜蜂(劳动人民)的精神,而是“我”在其精神的感召下思想感情所发生的本质变化,这一情感变化才是文章叙写的侧重点。因而,描述“我”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变化或思想转变才是的真正主题。

作为一个亲身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艺工作者,一个有心为人民创作的革命作家,杨朔较早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思想上与劳动人民的差距。早在1949年,他就坦率地写下《我的改造》。他说,影响接近群众的“真正要害却在于我的思想”。自以为“搞文艺不同凡响”,对工农群众“心里多少有点自大”。在1953年一篇谈创作心境的文章中,他说得更明白:“爱是不能装假的。我有过这方面的痛苦,起初,我也到工农兵当中去,想写他们,可是我并不喜欢他们,我去了,搜集搜集故事,掉头而去,对他们漠不关心。但在生活里,在斗争里,我见到他们精神的高贵,行动的可敬,我的思想感情在党的教育下也慢慢得到改造,于是我自自然然地爱上他们了。”可见,杨朔在创作之前对劳动人民的认识确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感情上由不融洽到融洽的转变过程。

因此,反映在作品中我们就不能说“厌蜂”仅只是艺术手法上的欲扬先抑,更不能说“变蜂”是一笔带过的做作之笔,应该说全文的主题正是靠它们来体现的。

我们还可以说,散文的感情基调不仅属于杨朔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

新中国成立头十年,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全面系统的贯彻,加之当时文艺界主要领导人如郭沫若、茅盾等的提倡,深入工农、深入生活、转变思想成为中国文坛的主旋律,许多作家到工厂到农村长期落户。这个时代是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合为一体的时代,杨朔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与工农相结合中的感情变化做出真实的记录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自己也说:“我从思索中得来的东西,往往就是我将来写作的主题。”杨朔这种拿“主题做条主线”的创作方法恰好证明了中“我”的“厌蜂——看蜂 ——赞蜂——变蜂”的感情变化过程正是“与主题有关的生活”,是主题之所在。到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归纳的主题:作者通过“我”对蜜蜂前后迥异的感情变化的叙写,描画了“我”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与劳动人民相结合过程中思想转变的心灵轨迹,表达出一代知识分子渴望与劳动人民化为一体的情怀。“我”的思想历程是一代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缩影。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线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本文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音像资料导入  。

运用媒体播放有关蜜蜂、蜂蜜的图片,同时插播旁白进行解说。

2.谈感性认识。

提问:同学们都接触过蜜蜂,蜜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蜜蜂的印象。

3.同学发言后,教师导入  课文学习

刚才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蜜蜂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朔的散文,看看作者对蜜蜂的感受是怎样的。

(二)学习课文

板书一: 杨朔

一、整体感知

⑴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词。

⑵播放应掌握的字、词的幻灯片。

显示第一屏:

1.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掐 蛰 啖 中看 嘤嘤 蠕蠕 酿蜜 提防 渺小 黑黝黝 疙疙瘩瘩

2.解释下列词语。

疙疙瘩瘩 黑黝黝 幻景 出众 中看 沸沸扬扬 蠕蠕 小生灵

⑶学生完成正音、解词。

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播放思考问题幻灯片一。

显示第二屏:

思考题一: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前后有哪些变化? 从文中勾画出说明这种变化的语句。

思考题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明确思考题一:

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过程是:从总不大喜欢,到想去看看蜜蜂,到赞叹蜜蜂,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相关的语句:

1.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2.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3.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4.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5.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教师边明确、边板书:

板书二:

感情:不大喜欢→想去看看→由衷赞叹蜜蜂→梦中变作蜜蜂(线索)

④明确思考题二:

感情是因事而发的。作者因小时候被蜜蜂蜇过,所以不大喜欢蜜蜂;因看到了茂密的荔枝林,喝到了香甜的,才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因参观了“养蜂大厦”,看到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却有限;从来不争,不计较什么,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夜不辞辛苦……),于是“不禁一颤”,发出了“多可爱的小生灵啊!”这样的由衷赞叹;因看到了在水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联想到香甜的和勤劳的蜜蜂,认识到劳动人民正在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着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进而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以此来表达自己喜爱蜜蜂,热爱生活,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思想感情。由此不难看出,文章是以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中心思想的。

教师边明确、边板书:

板书三:

原因:小时被蛰→林茂蜜甜→蜜蜂勤劳无私→联想劳动人民(内容)

二、精读课文

⑴运用媒体播放思考题的幻灯片二。

显示第三屏:

思考题三:作者开头提到对蜜蜂“总不大喜欢”,为什么结尾却说“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开头和结尾是矛盾的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思考题四:怎样理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①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②明确思考题三:

作者开头对蜜蜂不大喜欢,喝了,看到了蜜蜂的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后,就情愿做一只小蜜蜂,可见甜美的新生活,以及新生活的创造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有多么强大的感染力。

这样写并不矛盾,而是一种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不仅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而

且使感情变化的线索更加鲜明、突出,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③明确思考题四:

“渺小”是从蜜蜂是个小生灵,生命短暂来说的。“高尚”是指它勤劳无私的美德,它对人类的贡献来说的。

⑵指导学生朗读第17自然段。

⑶播放思考题的幻灯片四。

显示第四屏:

思考题五:课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中心的?

思考题六:作者抒发感情借助联想,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这样的联想是否合理?

①学生思考、讨论。

②明确思考题五:

文章通过对采访从化温泉养蜂场的记叙,借赞美的香甜和蜜蜂的无私奉献,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新生活,歌颂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普通劳动者,表达了作者愿意成为一名为新生活献身的普通劳动者的愿望。

作者是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中心的。

教师边明确、边板书。

板书四:

中心:歌颂新生活→歌颂劳动者→愿做劳动者 (联想、托物抒情)

③明确思考题六:

作者用视线的转移,由蜜蜂写到农民,这样的联想是合理的。农民与蜜蜂确有许多相似之处:蜜蜂辛勤酿蜜,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农民辛勤耕耘,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辛勤劳动,无私奉献。文章借助联想赞美了劳动人民,歌颂了奉献精神。

⑷指导学生朗读第18自然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整体感知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全文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手法,将画意、诗情、哲理融为一体。希望同学们课下反复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

(四)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

2.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产生联想,用托物抒情的方法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1

一般认为,文章的末段所写的“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个“奇怪的梦”,是作者把自己与蜜蜂融为一体,是对主题的升华。但也有人认为这个“梦”也太奇怪了,是个“假”梦,就全文而言是画蛇添足。

两种看法,哪个更有道理?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活动说明:

结果,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只要能引发探究,就达到了目的。

探究活动2

组织材料、酝酿表达时,往往需要展开联想,如:从蚕可以想到丝绸、想到桑叶、想到养蚕女……又可以从丝绸想到服饰、想到丝绸之路……还可以从蚕想到奉献精神,想到居里夫人;或者想到作茧自缚、固步自封等等。

根据“任何两个词语,经过四五个递进联想,都可以建立联系”的道理进行构思。比如,写一段话完成从“土地”到“笔”的联想。

活动说明:

“土地”和“笔”是两个本无联系的事物,经过联想以后,它们就产生了联系。联想过程是“土地——树木——伐木——工厂——铅笔”。构思时也可以从别的角度来联想。

参考答案:

一片古老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的森林,接受春雨的滋润,迎接秋霜的磨炼,一年又一年。一天,它们中的一部分被伐倒,又被运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运到工厂的,经过工人的手,变成了一根根漂亮的铅笔,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学习用具之一。

荔枝蜜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法。

(2)理解本文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

(3)体会语言别致清新的特点。

2.能力目标:

了解联想在文章构思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3.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学习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托物抒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文学作品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它讲究具体、讲究生动、讲究曲折、含蓄。

托物抒情的构思方式正反映了文学作品的这种特点,将所抒之情寄托于客观世界中某一具体的“物象”上,会使文章更加婉曲,更能让人们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美,悟出隐藏于生活现象之后的深层哲理。怎样将所抒之情寄托于现实的事物上呢?首先要抓住“物”的特点,突出它与所喻之人的相同之处。如“蜜蜂”与“劳动人民”之相同点为勤劳、无私忘我,从而抒发对辛勤耕耘酿造甜蜜生活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物”与“情”,“物”与“人”中间不是简单的拼合,而应该是水乳交融的一个整体。运用托物喻人、托物抒情的方式,还必须运用联想,即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与之相似的事物。如文中的三次联想。一般我们见到的修辞手段中的比喻就是运用相似联想的产物。

教法建议

学习本文,关键是理解文章组织材料的特点和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学习:

⑴引导学生从理清文章线索入手,把握文章结构。文章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关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的词、句,分析各部分内容间的关系;分析文章是怎样逐层推进、揭示主题的。

⑵从分析文中三次联想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深入发掘文章主旨,进而把握文章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

借助联想,托物抒情

文章运用借助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本文出现了三次联想:一是由的甜美想到生活的甜美;二是由蜜蜂沸沸扬扬的情景想到建设新生活;三是由的酿造者蜜蜂想到幸福生活的建造者劳动人民。蜜蜂辛勤酿蜜,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农民辛勤耕耘,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辛勤劳动,无私奉献。文章借助联想、托物抒情,赞美了劳动人民,歌颂了奉献精神。

思路

文章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中心。

“我”对蜜蜂由儿时的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作者感情的变化是因事而发的。因儿时被蜜蜂蜇过而不喜欢蜜蜂。因后来到从化温泉见到了茂密的荔枝林,喝到了香甜的,才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因参观“养蜂大厦”看到蜜蜂辛勤的劳动,听到老梁介绍蜜蜂的生活特征(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整日整夜不辞辛苦……)才“不禁一颤”,发出“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的由衷地赞叹。因看到水田中辛勤劳动的农民,联想到蜜蜂酿蜜,认识到劳动人民对祖国的贡献,进而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以此表达对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向往,从而深化中心。

作者这个感情变化的过程,是作者对蜜蜂仔细观察和深入认识的过程,更是作者运用联想,由物及人,以事推理,从生活中提炼诗情和揭示哲理的过程。全文一线贯穿,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以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

文章开头写因为一次不愉快的经历,自己对蜜蜂总不大喜欢;接着写在从化温泉看到荔枝树,吃到,引发了对蜜蜂的兴趣;然后写参观养蜂场,看到蜜蜂的生活与劳动,听到养蜂人老梁的介绍,认识了蜜蜂的高尚精神,对蜜蜂由衷地发出赞美;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上与蜜蜂融为一体。这种思想感情的变化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把文章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层层深入地揭示了中心。

主题

文章通过对采访从化温泉养蜂场的记叙,借赞美的香甜和蜜蜂的无私奉献,热情讴歌了社会主义新生活,讴歌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普通劳动者,表达了作者愿意成为一名为新生活献身的普通劳动者的愿望。

富于情趣的语言

首先,叙述蕴藉着情意。文章一开头就将人们引入那并不惹人注目的一角:“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先激起感情的波澜,然后以充满童心的文笔,从容地叙述儿时一段回忆,天真、纯净而自然,隐含着作者对蜜蜂感情的转变。出人意料,引人入胜。其次,描写极为朴实。作者对养蜂场的勾勒,仅数语,却情景逼真:“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诗情浓郁的生活画面,加上“成群结队”“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四个短语组成的句子,不加修饰,自然而具体地表现出蜜蜂酿蜜时的繁忙景象,令人有身在其中之感。特别是末尾一句点晴的议论,包含着许多动人的东西,叫人心驰神往。

的语言特色之一是选字用词贴切、准确,表现力强。作者描写对蜜蜂的感情变化十分注意用词的分寸感。例如文章开头写“我”儿时对蜜蜂的感情是“不大喜欢”“不怎么舒服”,为什么不用“讨厌、憎恨、不喜欢、不舒服”之类的近义词呢?这就是为了在后边能更令人信服地写出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不大喜欢”“不怎么舒服”在表现对蜜蜂不喜欢的感情上,程度要比那几个词轻一些,感情转变的幅度自然也就小一些。用这两个词可以使后面写的感情转变显得更加自然可信。

语言特点之二是句式的灵活多变。如文中几个直接赞美蜜蜂的句式,极尽变化之微妙。如:“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会觉得”这是直接肯定的语气,吐露出作者的联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是推测,然而又是以委婉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说不定”实质上是肯定,这是深情的感叹,意义的推进,作者已由“觉得”而情动于中了。

感召式结语

对感情色彩浓厚,感染力较强的抒情或写景散文,教师可以在结语中,用饱满的激情,感召的语言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渴望。如的结语:扬朔满怀深情地呕歌了劳动之美,是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甜蜜的生活。我们也应该像蜜蜂酿蜜一样,用辛勤的劳动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加强朗读指导

通过朗读,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体味一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和语段。指导学生把握各部分的感情基调,用适当的语调来朗读。如第一部分,以贬抑的口吻,提起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朗读时要用徐缓而略带不愉快的语调。第二、三部分,宕开一笔,叙述“我”的一次经历,如话家常,朗读时要用平静、亲切的语调,其中“我不禁一颤……”那段,情切意深,朗读时要用赞叹的语调。第四部分,由物及人,揭示主旨,朗读时要用颂扬的语调。第五部分,说“梦”,有很深的含义,朗读时要用惊喜的语调。

结构与内容

文章的题目叫,但是,并不是本文着重描写的对象。作者从此生发开来,立意在赞颂酿造这的蜜蜂,进而自然联系社会生活,道出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全文的线索是“蜜蜂——荔枝、——蜜蜂”。文章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蜜蜂写起 ,先交代出“ 我 ”对蜜蜂的感受和印象:由于小时候被蜜蜂笺过,所以不大喜欢它。作者最终是赞颂蜜蜂、但开始时却表示自己不喜欢蜜蜂,这一开端是出人意料的 。这也就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一开端又是合情合理的。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就是“用生活本身的形式再现生活”。作者决定把自己对蜜蜂的认识过程告诉读者 ,使读者同自己一道经历一下生活的曲折和认识的变化,一起感受,一起前进。

第二部分(2~5自然段):文章的背景是从化温泉,在这里出现的是“黑黝黝的小山”似的荔枝树。写荔枝树的密,是为下文忙得那蜜峰“忘记早晚”作衬。在这一部分,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有了初步的转变,由“总不大喜欢”到“动了情”,由“总不怎么舒服”到“想去看看”。这种思想感情的初变,是由于“我”吃到了,在此,作者充分发挥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宕开笔锋,从我想吃荔枝,但来得不是时候,吃不到荔枝,领略不到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境界,到失望之际,吃到了。的香甜,使作者想到了酿造此蜜的蜜峰。由此将放出的“风筝”又收了回来,回到文章的主旨上。仔细品味,这段看似离题很远的文字其实是紧紧扣题的——吃蜜赞蜂,顺理成章。

第三部分(6~18自然段):写荔枝林中访蜂场,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我”由吃蜜动了情,为寻求生活的真谛 ,进而要去看看蜜蜂 。这既是作者感情的推进 ,也是文章结构上的一个过渡。作者先描绘了“ 我 ”参观养蜂场的情景,一进养蜂场 ,就见到了“ 出出进进 ,飞去飞来”的蜜蜂,“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是以人生来比蜜蜂,它包含着对蜜蜂的赞美 ,这一部分几乎全是叙事 ,其中大半是录写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 ,然而依然不减诗情 。深入蜜蜂生活 ,谈论蜜蜂的劳动 ,抒写自己对这小小生灵的情思。散文的笔是在画自然界的这一小生灵,但是,笔意却落在“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 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上。有了前面的走马看蜂、走笔画蜂 ,才使后面的“ 沉吟 ”有所依托,并且具有形象的魅力。“我”的“沉吟”,点出了诗眼所在:“酿造生活的蜜”。

第四部分(第19自然段):只有一个单行:“ 这天夜里 ,我做了个奇怪的梦, 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意思是显然的,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参与“生活的蜜”的“酿造”,“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的愿望。

课文的意境美

意境无非是意与境、情与景的契合物。散文意境营造方式的不同,是因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不同。一般来说,大致分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和即事抒怀四种。其中,“以物喻人”和“借景抒情”最为普通,也最为重要。以物喻人的散文,在形成和开拓意境时,往往采用“双线式”结构。这是因为,既然是“喻”,就有本体和喻体,两两相伴,或行或止,或沉或浮,文章的意境也就得以形成并逐层得到开拓了。比如,喻体是蜜蜂,在文章中是明线;本体是劳动人民,在文章中是暗线。双线平行发展,直至文章结尾,暗线才与明线汇合,文章戛然而止。但是,这种“平行”,并非几何学中的“平行”,它们在文中多次:相互撞击。每次相击,都在“物”与“人”相喻的中介物蜂蜜(生活)上。这成为读者开启深远意境的钥匙。

是否可以说,“以物喻人”的散文的意境是本体与喻体的双线相“击”所成,其意境有较虽的模糊性,供读者补充、想象再造的余地很大,从而使人读来觉得余味无穷。

本文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有自己新鲜的诗的意境。这种意境是通过作者饱满的、探索生活的底蕴的内在情思表现出来的。作者没有向人们论述各种生活哲理,而是从“我”的眼前实景,展开想象,使自己主观的感情色彩与被反映的客观物象的特征取得和谐的统一,把读者从这一重境界引向另一重境界,去玩味,去联想,去感受,去作结论,去领会其中的生活哲理,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深刻感人的意境不是随便就可以写出来的,它靠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和驾驭各种表现技巧的能力。取材虽广,却不能杂乱,它必须统一于中心思想之下。只有这样,文章的意境才能展示出来。在这方面是很注意的。经过作者的“再三剪裁”,精心构思,材料都与蜜蜂相关,与劳动相联,被“歌颂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幸福”这一主题所串通。

先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从化温泉“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还有像汪洋大海似的一片荔枝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青山绿水画”!在这饱含作者情思的背景里,蜜蜂“忙得忘记早晚”,勤劳地采花酿蜜。它热爱劳动,大公无私;然而它只能活六个月。蜜蜂把它短暂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人类。对此,作者抑制不住地抒发了赞美之情:“多可爱的小生灵啊2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作者把意和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炼出了这样感人至深的诗意。但作者的本意还不止于此。他看到了正在劳动的农民,这时,蜜峰的采花酿蜜,农民的劳动和那“青山绿水画”的背景交织在一起,从而把作品的意境推向了新的高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我们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的。我们的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课文如何衔接赞美对象

作者首先通过写蜂蜜来间接赞美蜜蜂,如“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更多的是直接赞蜜蜂,如“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通过上述语句,歌颂了劳动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忘我劳动的高贵品质和崭新的精神面貌。那么,作者为何说蜜蜂是“ 渺小”,却又是“高尚”的呢?这是否矛盾?不矛盾。“渺小”是指蜜蜂的形体而言,“高尚”指蜜蜂的品质。即“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作者通过视点转移的办法来完成两个事物的衔接。当我们参观“养蜂大厦”,赞颂蜜蜂,为蜜蜂的可贵精神激动不已时,作者又将视线移向远方,“透过荔枝树林”展现出田野广阔的现实情景:“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这样自然地由蜂写到了人。这里作者抓住了人和蜂之间的共同点 ,赞美蜜蜂,也是歌颂广大劳动人民。蜜蜂在酿蜜,给人们带来清香、甘甜,农民“ 实际也是在酿蜜—— 为自己、为别人 ,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极好的东西”。这里作者采用点睛之笔,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作者在结尾处写自己在梦中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就表现了作者向小蜜蜂学习,向劳动人民学习,为社会,为他人辛勤、忘我地工作的强烈愿望,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为何以为题

文章题目是,而全文主要是写蜜蜂,写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的变化。那么,为什么课题不用“蜜蜂”而用呢?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对蜜蜂产生好感,想去看看蜜蜂的触发点,是因为他吃了清新香甜的;另外,蜜蜂经过辛勤劳动奉献给人们的是;再有体现出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种精神的物质还是。是促使“我”转变对蜜蜂的认识和感情的关键,更是引起联想、激发诗情的触点。以为题,使文章寓意更为鲜明,个性更为突出。

抓住重点教学与练习处理方法

教师应扣住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出本文的线索,了解本文运用联想、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的特点,推敲词语的搭配,揣摩词语运用的准确性。课后练习的大部分,特别是有关全文和重点文句的练习,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其余可留作课外作业 。“课文评点”是供教师参考的,不必一一讲到。

作者感情基调的社会内容

关于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要篇幅是写蜜蜂,但有趣的是文章的展开和归结都落在“我”的感受上。“我”对蜜蜂的情感变化:“厌蜂——看蜂——赞蜂——变蜂”构成全文的情感线索。因而文章全篇突出强调的本不是蜜蜂(劳动人民)的精神,而是“我”在其精神的感召下思想感情所发生的本质变化,这一情感变化才是文章叙写的侧重点。因而,描述“我”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变化或思想转变才是的真正主题。

作为一个亲身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艺工作者,一个有心为人民创作的革命作家,杨朔较早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思想上与劳动人民的差距。早在1949年,他就坦率地写下《我的改造》。他说,影响接近群众的“真正要害却在于我的思想”。自以为“搞文艺不同凡响”,对工农群众“心里多少有点自大”。在1953年一篇谈创作心境的文章中,他说得更明白:“爱是不能装假的。我有过这方面的痛苦,起初,我也到工农兵当中去,想写他们,可是我并不喜欢他们,我去了,搜集搜集故事,掉头而去,对他们漠不关心。但在生活里,在斗争里,我见到他们精神的高贵,行动的可敬,我的思想感情在党的教育下也慢慢得到改造,于是我自自然然地爱上他们了。”可见,杨朔在创作之前对劳动人民的认识确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感情上由不融洽到融洽的转变过程。

因此,反映在作品中我们就不能说“厌蜂”仅只是艺术手法上的欲扬先抑,更不能说“变蜂”是一笔带过的做作之笔,应该说全文的主题正是靠它们来体现的。

我们还可以说,散文的感情基调不仅属于杨朔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

新中国成立头十年,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全面系统的贯彻,加之当时文艺界主要领导人如郭沫若、茅盾等的提倡,深入工农、深入生活、转变思想成为中国文坛的主旋律,许多作家到工厂到农村长期落户。这个时代是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合为一体的时代,杨朔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与工农相结合中的感情变化做出真实的记录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自己也说:“我从思索中得来的东西,往往就是我将来写作的主题。”杨朔这种拿“主题做条主线”的创作方法恰好证明了中“我”的“厌蜂——看蜂 ——赞蜂——变蜂”的感情变化过程正是“与主题有关的生活”,是主题之所在。到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归纳的主题:作者通过“我”对蜜蜂前后迥异的感情变化的叙写,描画了“我”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与劳动人民相结合过程中思想转变的心灵轨迹,表达出一代知识分子渴望与劳动人民化为一体的情怀。“我”的思想历程是一代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缩影。

第 1 2 页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11荔枝蜜》,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05 8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