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巧手(优秀7篇)

发布时间:

巧巧手 篇一

课题:第九课《巧巧手》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理发师》、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教学目标 :

1、 能理解劳动的愉快,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2、 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使学生在音乐中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3、 通过编创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对艺术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唱唱、听听、做做中感受音乐。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随歌曲《粉刷匠》,做韵律活动。出示课件1)

二、      新课教学。

(一)         新歌学习------《理发师》

导入  语:刚才,小朋友们把房子刷得这么漂亮,想不想进去看看呀?(出示课件2)

1、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人们在干什么?(出示课件3)

2、          师:帮我们理发的师傅叫什么呀?(理发师)

3、          师:理发师今天为我们带来一首有趣的歌曲,请听。(出示课件4 “理发师范唱”)

4、          师:这首歌好听吗?(好听)

5、          师:(出示响板)你们认识它吗?它的声音怎样?这么好听的声音,让我们随它的节奏读歌词。

6、          第一遍有感情朗读歌词;第二遍边做动作边读歌词。

7、          师:彭老师也当了一回理发师,想不想看看彭老师是怎样当理发师的?(出示课件5 “老师当理发师录像”)

8、          师:相信你们当理发师可以比彭老师做得更好。

9、          请个别同学表演理发师、顾客。

10、      请全班同学边演唱边做理发师和顾客的动作。

(二)聆听欣赏音乐

导入  语:同学们刚才的表演棒极了,老师想奖励你们一个故事。(出示课件6 “故事 能干的小帮手”)

1、          师:故事好听吗?三只小白兔都做了什么?

2、          师:你们平时用自己的双手做什么?

3、          师:我们的小手可以做这么多事情,你觉得你有一双怎样的手?(勤劳、灵巧、……的手)

4、          聆听一首歌曲,歌曲唱出我们有一双怎样的手?(出示课件7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MTV)

5、          师:为什么说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呢?(自己事情自己做……)

三、歌曲拓展。

导入  语:小朋友们喜欢你们这双可爱的、万能的手吗?想不想把它画下来?(想)

1、学习怎样画手。(出示课件8)

2、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纸,请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小小手画下来,并给它装饰,看哪个小组画得又快又好!

要求: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在同一张纸上画下自己的小手。学生边聆听歌曲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边画画。

小结:展示每个小组的画,评比。

结束语:小朋友们,这里画的都是你们的巧巧手,这双手可以帮别人理发,可以洗衣服,可以演奏,可以画画,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老师希望大家都能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为社会,为祖国做更多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在《劳动最光荣》这首欢快的歌曲中结束这节课

巧巧手 篇二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劳动的快乐,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理发师》。

2、 认识沙球、串铃,辨别其音色并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的方法。

3、 通过创编动作还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教学重难点

看图谱和指挥为乐曲伴奏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教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聆听活动

1、 尝试在投影幕上创作各种手影。

2、 完整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手会做什么事?你会做什么事?

3、 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二、 认识沙球

1、 示范真确的演奏姿势。

2、 学生尝试,发出声音。

3、 指导学生看练习(第一小节:左手一下,右手一下;第二小节:左手一下右手两下)

三、 表演《理发师》

1、 整地聆听歌曲范唱。提示:《理发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简单叙述歌曲的内容。

2、 复听范唱,用跟唱的方法学歌词。

3、 分小组创编角色进行表演。

4、 请部分学生加入沙球为歌曲伴奏,其他学生边唱边表演。

第二课时

一、《粉刷匠》

1、地聆听歌曲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

提示:这首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小粉刷匠都做了什么?

2、在心里默唱,看谁的旋律记得多。

a) 分小组唱一唱。

b) 随录音唱一唱。

提示:如果你是粉刷匠,或者你帮家长做了一点事,得到妈妈的夸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c) 边听边唱,并用用报纸把自己打扮,用喜欢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6 、跟老师完整地象唱歌词一样唱歌谱。

7、提示学生重点唱好“小鼻子变呀变了样”。并展开讨论: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懂得劳动要不怕脏和累,理解小粉刷匠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的喜悦,准确有感情地演唱。

二、创编与活动

1、 认识串铃:看老师示范演奏的真确姿势。

2、 分小组探索,让串铃发出长短不同的声音。

3、 展示每个学生的探索。鼓励学生不同的探索。

三、聆听《铁匠波尔卡》

1、 完整地聆听乐曲。提示:乐曲中听到什么样的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

2、 简介乐曲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

3、 复听乐曲,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尝试记住这一句旋律。

4、 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提示: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

巧巧手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

2.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感受劳动的快乐。

3.唱好歌曲《粉刷匠》中的第三乐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手工制作品、手风琴、打击乐、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按规定坐好。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谜面是: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他也有;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只会做事不会开口。(生答:手)对,就是我们的这双手。我听说,在昨天的美术课上,同学们用一双小手制作了许多漂亮的手工作品,老师真想看看。昨天通知你们今天音乐课带来展示一下,大家都带来了吗?(生答,同时拿出作品)哇,真不错,看了你们的作品,老师真佩服你们,因为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巧巧手》。(出示课题:巧巧手)(课件1)

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感受音乐,参与创编

师:同学们,我们的手除了剪纸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提出要求)请大家认真听,然后告诉我歌曲中小朋友的手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放音乐,出示课件2)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歌曲中的小朋友的手都做了些什么呀?(生答:会洗衣、补袜子、缝纽扣、还会修桌子、补图书、栽花种树等)说得真棒!同学们再想想,歌曲中小朋友的手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把它表现出来:比如洗衣服、洗手娟……(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音乐再听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根据自己刚才创编的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学生表演)

(2)思想教育:

师:大家表演得真好,谁能说说,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劳动最光荣,劳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我们从小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我们一起来想想,在生活中你们的这双小手还能做什么呢?谁来说说?(生答:会穿衣服、整理书包、扫地等)你们真棒,一双小小的手能做出这么多的事情来,真让我羡慕,同学们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也露一手,好吗?(好)

3.学唱《粉刷匠》

(1)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师:下面就让我弹一曲,同学们来评一评,老师的手巧不巧,给我打个分儿。(教师弹唱《粉刷匠》)老师弹得好不好,能打几分呀?谢谢同学们的夸奖。我发现刚才我在弹唱的时候,有的同学也跟着唱起来,看样子,有的同学在幼儿园、学前班就学过了这首歌,那太好了。谁来说说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生答:《粉刷匠》)(对)(出示课件3)谁愿意上来唱给大家听?(叫2名同学唱)唱得真好,让我们鼓励他一下。(学生鼓掌)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学唱这首歌的歌谱,看看谁学得又快又好!(生学唱)大家学得真不错,能不能自己演唱一遍给我听,行吗?(生演唱)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真是太聪明了。不过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把第三乐句唱错了,我们现在把这一乐句再学学。(生学唱)(解决难点)很好,把旋律再视唱一遍。(学演唱)接下来请大家把歌词朗读一遍,(生读歌词)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小粉刷匠的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呢?(生答:因为在劳动时,不小心弄脏的)那他怕不怕?(生答:不怕)是的,因为他用他那双勤劳的小手把房子刷得漂漂亮亮,并得到了大家的夸奖,你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是的,我们大家要向小粉刷匠学习,劳动时要不怕脏不怕累。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把歌曲演唱一遍。(学生演唱)我真高兴,同学们唱得越来越好了。接下来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边唱边跳,大家能行吗?(行)(学生表演)

(2)动手操作,参与实践。

师:老师知道,在美术课上同学们还学过折帽子,是不是?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同学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用老师手上的手工纸来折一顶帽子,看看哪位同学的手最巧。希望同学们能用比以前更快的速度折好并把自己打扮成粉刷匠的样子,(学生动手操作)啊,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们都变成了粉刷匠,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粉刷匠。(放音乐,让师生一起歌表演)

(3)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师:在你们这双小手的辛勤劳动下,我们的房子变得更漂亮了,你们开心吗?为了更好地体现我们劳动的快乐,我们配上这些打击乐,(出示打击乐)让我们载歌载舞地再表演一遍。拿到打击乐的同学,不要担心,虽然我们还没学过,但只要把这份快乐表现出来,就行。

4、总结

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懂得了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还用你们的这双巧巧手为歌曲创编了许多的动作,使得你们的这双手变得更加灵巧了。我相信今后同学们一定能像歌中所说的那样:样样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播放《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让同学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巧巧手 篇四

教学目标 ::1 聆听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

2 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

3 能为节奏||和|x-|配上拟声词。

教学重难点:1 掌握节奏型||和|x-|

2 指导学生用愉快的声音演唱《粉刷匠》。

3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

教学过程 :

一、 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 谈话法导入  ,引出“万能的手”。

2 完整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提问:为什么它叫“万能的手”呢?

3 讨论:你有没有一双万能的手呢?那能告诉大家你的手都会做哪些事情吗?

(颁发巧手奖章)

4 出示节奏||和|x-|,请学生用老师出示的节奏模仿劳动时发出的声音。

5 表演:原来我们小朋友也都有一双万能的手,那你们能不能把你这双小巧手平时干的事情表演给大家看呢?

二、新歌教学《粉刷匠》

1 导入  :今天,姜老师还要为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小能手,想知道他是谁吗?

瞧,他来了!(出示歌曲)

2 完整聆听,提问: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他是一个怎么样的粉刷匠呢?他都做了什么?

请个别学生回答。

3 师:你们想不想做一名粉刷匠呢?

(1)同桌交流:那请你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自己吧!

(2)请个别学生介绍自己,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4 自编动作,熟悉旋律。

5 学唱歌曲,提示学生有表情的演唱。

师:让我们用歌声来介绍自己好吗?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一群“快乐的”粉刷匠。

(为“快乐的粉刷匠”颁发笑脸奖章)

6 请个别学生歌表演。

7 延伸

(1)       师:刚才我们模仿了很多劳动时发出的声音,那谁能模仿粉刷匠刷墙时发出的声音呢?(唰唰唰)

(2)       请学生用节奏|x-|轻轻地念一念。

(3)       齐唱歌曲,并请一组学生在每句后面加上唰唰 唰唰 |唰—|。

8 教师总结

巧巧手 篇五

巧巧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过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如石头,树叶等加工成各种画面。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创新再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发挥想象求新求异,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

2.如何引导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3.合理运用各种材料。

教具学具:

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观察所收集的材料,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材料可以表现出什么事物。

启发学生可以利用材料天然的颜色和造型进行创作,教师可以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教师还可通过示范单项材料制作和多项材料组合的方法,鼓励学生求新求异。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利用或打破材料的原有形态和色彩,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构思奇妙,造型美观的作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求异,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收拾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五、课后拓展:

1.通过交流,自查作品中的表现材料的方法,看看能找到更好的材料的方法吗?

2.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画面。

巧巧手 篇六

《巧巧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小林中心小学  张李君

教    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第九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认识沙球并能探索沙球不同的演奏方法。

2、学唱歌曲《理发师》。

3、小组合作编创表演《理发师》

教学目标: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2、认识沙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创造意识。

教材分析:《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x  x │ x  x │的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会

教学难点:沙球的节奏练习和小组合作表演《理发师》。

教    具:百宝箱(沙球、双响筒、碰铃)、课件

学    具:沙球、剪刀、吹风机、镜子、梳子、毛巾、喷雾瓶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

1、播放音乐

随《理发师》的音乐进教室。

2、小组律动

每一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随音乐律动。

感受歌曲旋律,为学生营造氛围。

二、

1、师出示百宝箱,敲击某个乐器,生猜猜是什么乐器?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猜乐器的形式进行乐器节奏复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2为小乐器找朋友。(模拟老师打击节奏)

三、

1、师出示沙球的声音。

学生模仿沙球的声音,并猜猜它长的什么样?

通过猜、摸沙球、对沙球不同演奏方法的探索,激发学生认识、探索沙球的欲望。从小组讨论交流中掌握沙球的不同演奏方法,并能用沙球打击节奏。

2、摸一摸沙球的外形,并取个名字。

3、介绍沙球的演奏方法。

①、生探索沙球的不同演奏方法。

②、正确地练习沙球的演奏方法。

4、用沙球打击节奏。

①、出示节奏练习

x  x │x  x│x  x | x — ‖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x  x │x   │x  x | x  ‖

沙 沙  沙  沙沙  沙 沙  沙 沙沙

②、小组讨论怎样用沙球打击节奏。

③、展示、评议。

四、

1、游戏《理发》

①、师扮作理发师老爷爷,并邀请三名学生进行表演。

②、说说刚才老爷爷是怎样理发的?

③、分组进行理发的游戏。

从游戏中熟悉歌曲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听唱法学唱歌曲

①、跟录音轻声哼唱。

②、学唱歌曲。

听唱法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听、唱的能力。

3、观看理发店的录像。

小朋友让我们看看在生活中理发师是怎样给这位小姑娘理发的?

从生活录像中熟悉理发师理发的情景及各种理发工具。为创编歌词作好准备。

五、

1、 师生讨论合作创编歌词:

①、说说刚才给小姑娘理发的是谁?(叔叔)我们能不能把他唱进去?那给你理发的有那些人?你自己可不可以把他们唱进去?

②、理发店里还有哪些工具?我们能不能把它们也唱进去?

③、师生讨论合作创编歌词。

2、小组讨论并合作表演。(选择各种工具及用沙球创作表演)

3、汇报展示(机动)

师生合作创编歌词,减轻了一年级创编的难度,也更好地体现师生平等合作的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歌曲,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巧巧手 篇七

教学目标: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

2、聆听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感受体验,、审美。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教学难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复习柯尔文手势。

3、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 导入。

2、 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 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手会做什么事?你会做什么事?

(2) 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3、 表演《粉刷匠》

(1) 完整聆听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

(2) 复听范唱,心理默唱,看谁记得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

(3) 随录音唱歌词。

(4) 边听录音边唱。

(5) 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

(6) 讨论。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理发师 课时:13——2

教学目标: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2、认识沙锤,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表演歌唱。

教学难点: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 导言。

2、 表演《理发师》

(1) 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 复听歌曲: 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 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3、 编创与活动:

(1) 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 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

(3) 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巧巧手 课时:14——1

教学目标:1、认识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2、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串铃、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 复习柯尔文手势。

3、 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 导言。

2、 聆听《铁匠波尔卡》

(1) 完整地聆听乐曲。提示: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

(2) 教师简介乐曲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复听乐曲。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试着记住这一句旋律。

(3) 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

2、 串铃及演奏方法简介

3、 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巧巧手》,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05 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