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设计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语文六年级下册设计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语文六年级下册设计教案 篇一

目标:

1、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2体会句子,说明事物时,明白要注意用语准确,选择恰当的句式。

3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让学生在思想和认识上受到启迪。

4了解学习毛笔书法的意义,了解习字姿势要领和选帖、临帖的注意事项。

重难点: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课时数: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学生反复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知词语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2、想想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词语。

二、第二题。

1、学生反复读。

2、比较两句话的区别。

3、教师归纳小结。

三、读一读,记一记。

1、让学生把两句话读通读顺。

2、让学生对照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3、熟读成诵。

四、第四题

1、让学生熟读短文,了解短文每一段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读了短文后了解到哪些知识。

3、建议学生在课余练练毛笔书法,培养兴趣特长。

口语交际“与校长对话”

目标要求:1留心生活,善于发现的主人翁精神。

2锻炼学生直面校长,直陈感受,直述问题和建议的自信和勇气,提高与人对话的能力。

课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以班级名义给校长写一封言辞恳切的邀请函。学生整理归类对学校的建议。

一、小主持人隆重介绍校长,致欢迎辞。

二、校长讲话。

三、学生就自己在校学习生活的感受、学校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安全卫生,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四、校长回复学生提问。

五、评价小结

六、主持人总结,欢送校长。

语文六年级下册设计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读懂习作要求,了解书信的格式。

技能: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一文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本次的习作。

能力:引导学生借鉴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眷恋之请。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回顾六年级的小学生活,再现老师诲人不倦的形象,激起学生心中对老师的情感。

对策:用一、两个具体的例子,表现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审题

1、小学六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举行了一次“话别老师”的活动。我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重温了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今天,就让我们拿起笔,给老师写过一封信吧!

2、明确写作的内容。

写信的对象——小学阶段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

写信的内容——要说真心话,把最难忘、最感动的情景再现出来,要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之情。

二、开拓思路,知道选材

1、看到文题,首先我们要想心里对谁说呢?再认真思考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位老师?这位老师有哪里让你感动的事呢?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修改:交流指导时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围绕所选老师的长处、特点写,不可面面俱到;围绕这位老师机给予学生的帮助、教诲、关爱进行交流;围绕师生之间的情谊,表现对分别的不舍之情。

4、教师点拨:写信要有个明确的中心,要在信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指导书面表达

1、撰写习作草稿。

2、交流、评改习作,评改要点如下;

(1)书信的格式要正确(要有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2)要有具体的情景。

修改:要把内心的话说出来,表达真情实感。

3、自由修改习作,教师个别辅导。

板书设计

习作7给老师的一封信

书信格式要正确

要有具体的情景

要表达真情实感

六年级语文(差异网★www.chayi5.com)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石猴敢做敢为的特点。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四、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小组合作,有重点地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四

8 三打白骨精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4单元)。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分段,精读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1.完成作业题1、2、3。

2.熟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挡│

├────┼───────┼──────┼─────┤

│ —打││ ││

├────┼───────┼──────┼─────┤

│ 二打│ │ ││

├────┼───────┼──────┼─────┤

│ 三打 │ │ ││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 (本来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4单元)》。因为店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作业。

1.作业本5、6题。

2.读熟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熟读课文,回答课文第1题的几个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性命索性慈悲诡计多端腾空而去毛发直竖

二、指名读课文(5人每人一段)

读后回答课后题1的3个小题目。

三、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

(1)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妖怪想吃唐僧,变成村姑。

一打:悟空识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责怪悟空。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四、作业。

1.熟读全文。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9 词两首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10 螳螂捕蝉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语文六年级下册设计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88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