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案最新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圆的周长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圆的周长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生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 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6。

⑴ 课件出示例6的场景图,全班交流:怎样能准确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又不会损伤到花坛里的花草呢?(先测量出花坛的'周长,再算出花坛的直径。)

⑵ 课件出示测量的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小组交流:知道了这个花坛的周长,怎样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呢?

①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 展示自己是怎么解答的。

⑶ 全班展示、交流。

① 根据圆周长公式C=πd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② 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

⑷ 总结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

的关系计算。

2.习“试一试”。

二、巩固拓展

1.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成练习十四第5题。

3.成练习十四第6题

4.成练习十四第7题。

5.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6.成练习十四第9、10题。

三、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π2π5π10π8π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C=πdc=2πr

《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3.14×22×3.14×4

=6.28(厘米)=8×3.14

=25.12(厘米)

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

(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

C=πdC=2πr

(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

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

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c=3.77求:d=?

(2)做一做。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

《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3.14×8

⑵3.14×8×2

⑶3.14×8÷2+8

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2×3.14=125.6(厘米)

(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则: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2×3.14=125.6(厘米)

45分钟走了多少厘米?125.6×《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94.2(厘米)

4、P66第10题思考题。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

作业。

P65-66第3、6、7、9题

圆的周长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三、教学难点:

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四、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五、教学策略:

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六、教学程序:

(一)激活目标

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二)活动建构

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借助计算器)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七三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

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解释应用

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

(四)反馈测评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

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

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圆的周长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8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