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案最新7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压强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压强》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让学生所学压强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压强知识。

2、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点突破:

巩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的知识

学习方法

探究、讨论、归纳、练习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 概念:

公式:

增大与减小压强:

产生原因:

特点:

公式:

连通器产生的原因:

著名的测量实验 :

著名的验证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值: 特点:

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

应用:

(一) “压力”

“压力与重力一样吗?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吗?他们有联系吗?”学生解答问题: ⑴作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二)固体压强

⑵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

A.平放 B.侧放 C.竖放 D.无法判断

⑶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铺在枕木上B.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C.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D.在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三)液体压强

解答下面问题:

⑷如上图所示,a图底部的橡皮膜向外凸起,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b图侧壁的橡皮膜向外凸起,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图所示,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下列设备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船闸 B.锅炉水位计 C.水塔的供水系 D.自来水笔

(四)大气压强

⑺如图,将一试管中装满水,再将—支较细的试管插入并倒置 使试管口朝下,空试管不向下掉,反而上升,这是________把小试管推上去的。

⑻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将[ ]

A.往上喷出 B.稍微降下一些

C.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D.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⑼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面哪种情况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影响[ ]A.玻璃管的粗细 B.玻璃管倾斜

C.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D.外界大气压变化

⑽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www.chayi5.com】管倾斜放置,则当时大气压为____厘米水银柱。

(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⑾飞机向前飞行时,由于机翼与周围空气发生相对运动,机翼上方较下方空气流速大,所以上方压强较下方 ,因此,机翼上下的压强差就产生了向上的 。

二、课堂训练、强化知识巩固提高

(1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1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14)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P′,则P与P′的关系为( )

A. P′=4P B. P′=2P C.P′=P D. P′=P/2

(15)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同种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16)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7)高速公路上严禁汽车超载,请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要限制汽车的超载?

(18)一本初中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何测定它对桌面的压强?请写出你所选择的器材、实验步骤及压强的表达式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何测量你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的压强?

三、留点作业

21、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

请你算出:

(1)小明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2)若小明同学背着重为50N的书包行走,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2、医生测量某人的血压,测得高压为200毫米水银柱,低压为140毫米水银柱,结果他被诊为是高血压,请你帮他算一下,他的高压是___________Pa。(ρ水银=13.6×3310kg/m,g=10 N/kg)

《压强》教案 篇二

一、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

1、压力作用的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会设计实验定性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压强的物理意义;理解压强的概念。

3、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即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和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学生很容易列举事例,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学生也容易找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但用语不一定规范,比如把压力说成重力。这里需要老师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压力的概念及它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定义、公式,因为学生已经学过速度,只要老师稍作引导,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只是在应用公式时,老师要强调公式中的压力一定要写作F,不要写成G,即使有时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生产生活的例子,相信他们会有兴趣以及有能力找到并总结出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三、思考题设计:

1、利用你的身体或身边的一些物品来产生压力,你对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想法?---同位交流

2、请你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说出你猜想的依据-----小组交流

3、你能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实验需分几步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4、(1)这个实验能否定量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因素的关系?你有什么办法得出定量的结论?你是否觉得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看书标出压强这个物理量,了解其物理意义

(2)你能给压强下个定义吗?(类比速度)根据定义,请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看书标出压强的计算公式p=F/S,了解各个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

5、(1)压强公式p=F/S中的F是压力,而不是物体的重力,你能区别压力和重力吗?(教师板图三种情况下支撑面受到的压力:①水平面②竖直面③斜面)总结得出:压力的定义并强调压力的方向。

(2)S指受力面积(亦指接触面积),而非物体的表面积。(教师在此多列举事例让学生比较,如:人站立时与走路时;小物体放在大物体上面与大物体放在小物体上面;一本书放在桌子中央与书的三分之二放在桌子上面等等。)

(3)应用压强公式解决1-2道简单的计算题,强调应用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6、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你有办法控制压强大小吗?请说出你的办法并列举事例。---同位交流

压强的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

重点、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

难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教师用:砖二块、泡沫塑料,学生用:图钉(每人一个)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感受压力的效果

组织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图钉(或一只一头削尖的短铅笔),两个手指的感觉怎样呢?

问:为什么感觉不相同呢?

引导学生观看图11-2滑雪图,问: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雪中,而且能够在雪上滑行呢?讲述:事实上,图钉对手指、滑雪板对雪地都有力的作用。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强调压力的方向,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安排两名学生完成图11-3所示的实验。

问:实验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听讲、思考

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联系

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明确压力不一定都是重力产生的

明确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

二、压强的。计算

讲述: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公式:P=F/S,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米2,P的单位是N/m2称为帕斯卡,符号为Pa。

讲述: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讲述:请同学们利用公式计算课本24页例题

讲评、指正。

讲述:请同学们估算自已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并思考怎样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学生听讲、记忆

学生思考、记忆

学生思考、记忆

学生利用公式计算

形象地理解Pa的大小

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增大压强?

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减小压强?

问:课本图11-8、11-9、11-10、11-10、11-11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

小结:组织学生小结学生回答:当F一定时减小S,当S一定时增大F。

学生回答:当F一定时增大S,当S一定时减小F。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举例

小结本节内容首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与论证

理论和实际结合

增加兴趣,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作业:课本P26页1、2、3

板书设计

第一节压强

一、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的计算

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P=F/S

N/m2=1Pa表示1米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压强》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了解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学习重点

初步了解流体流动时压强的特点。

学习难点

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简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具学具:

乒乓球、漏斗、硬币、直尺、塑料吸管、烧杯、两张纸、机翼模型、电扇。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合作探究

1.想一想猜一猜做一做

把乒乓球放置于漏斗中间,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往漏斗里吹气,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结果会怎么样?

2.学生做一做,比一比:

看谁能使硬币跳得最高,是什么力使硬币跳起来?讨论交流并回答:这时硬币上下方的空气产生的压强大小关系,怎样才能使硬币跳起来?流动空气的压强跟流速有什么关系?

3.课本第91页探究

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解释现象。

(1)请同学们手握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

(2)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察现象。

4.精讲点拨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验:

(1)实验中的研究对象为什么会运动?(研究对象的两面存在压强差)

(2)什么原因造成了压强差的存在?

(3)这些实验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5.讨论总结:

分析总结上述三个实验,液体和气体,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三个实验的共同之处是,流体在流动时才导致现象的产生。且我们已猜测流体流速可能与流体的压强存在有某种关系。那么,这可能是什么关系呢?想一想。

结论:当飞机高速行使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迎面而来的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时间里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曲线路程较长,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直线路程较短,这就造成机翼上部气流的速度比机翼下部气流的速度大,由于流速高的地方压强小,流速低的地方压强大,因此,机翼上部的压强要小于机翼下部的压强,巨大的机翼就是靠上下气流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来负担机身的重力升空飞翔的'。

针对训练: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三题

二、解释现象

(1)为什么火车站台都有一条安全线,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以内的区域?

(2)当一辆车从地上快速驶过,地上的落叶纷纷在车后向上飞舞。

(3)两船平行行驶发生的海难。

(4)喷雾器喷水。

(5)窗户被外面的大风刮开。

(6)当大风吹过屋顶时,往往会把屋顶掀开,这是为什么呢?在龙卷风到来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关紧门窗呢?

三、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四、当堂训练: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流体的压强与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反而越小。

2.如图是机翼的模型,当飞机飞行时,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_____,因而速度_____,它对机翼的压强_____;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_____,因而速度_____,它对机翼的压强_____。

3.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_____,压强_____,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_____,压强_____,强大的气流会_____。

4.如图2所示,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发生的现象是( )

图2

A.纸向两边分开 B.纸向中间靠拢 C.保持原来位置不动 D.都有可能

五、我的反思

《压强》教案 篇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放在水平放置的像皮膜上。

教师设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对橡皮膜进行受力分析,得出由于受重力作用,砝码对橡皮膜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压力,引出新课[板书]。

(二)讲授新课

1、压力的概念[板书]

教师讲述:我们把橡皮膜受到砝码给它向下的作用力称为压力。这个力的方向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像皮膜,即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

得出结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板书]。

教师设问:

①人站在地面上,书放在桌面上,地面和桌面是否受到压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②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一定跟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演示实验:手用力往墙上揿图钉,图钉钉入墙内。

教师分析:图钉帽受到的压力来自手的作用,方向垂直于墙面。同重力的大小、方向无关。

得出结论:由于物体有重力,对水平支承面要产生压力。但压力不一定是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引导学生举例:如夹子夹衣服,钳子钳物体,手握瓶子等等。)

教师强调:压力不等于重力,它们有区别。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而压力是某物体对支持它的另一物体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某物体,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

出示例题。

2、压力产生的效果[板书]

教师设问:压力对支承面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取一块泡沫塑料,平放在桌面上,分别用不同的力压它,观察其凹陷情况。得出结论:压力产生的效果(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相现时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越大[板书]。

演示实验:取小方桌一张,桌上放一盒砝码,做课本中演示实验。观察比较两次实验中泡沫塑料受到的压力、受力面积以及凹陷程度。

得出结论: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效果越大[板书]。

3、压强的概念[板书]

教师设问: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教师分析: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因此,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好取相同受力面积上所受压力来进行比较,一般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来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教师推导:根据定义,可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受力面积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则p=。

4、压强的单位

教师讲述:根据国际单位制中力和面积的单位,结合压强公式,可得出压强的单位是牛顿/米2[板书]。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1帕=牛顿/米2[板书],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教师介绍: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砖对地面的压强是1000多帕;一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20帕,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帕。因此,有时我们通常用百帕或千帕作压强的单位。

5、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组织讨论:根据压强公式,叙述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

要求学生能叙述: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三)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本课时的内容,并强调:

①压力不同于重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②压强的大小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但受力面积不是物体的表面积;

③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四)复习巩固

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何关系?

2、压强和压力有何区别?

3、用力的示意图作出下列图中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

(五)布置作业

1、用5牛的压力作用在1厘米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为帕。如果保持原压力不变,而要产生2×104帕的压强,受力面积应该变为米2。

2、三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铜、铁、铝圆柱体竖直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的是()。(A)铜圆柱体;(B)铁圆柱体;(C)铝圆柱体。

(六)板书: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产生的效果:

(1)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相现时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越大。

(2)跟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效果越大。

3、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受力面积。即p=F/S。

4、压强的单位:牛顿/米,帕斯卡,简称帕。1Pa(=1N/m2),表示1米2受到的压力是1N。

5、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教案 篇六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

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压强》教案 篇七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教案十四压强教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

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二、进行新课

[师]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生]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生]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

[生]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蝉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

[生]人走过沙滩能留下脚印和软软的沙滩有关系,因为在水泥地上走过就看不到脚印。

[生]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认为上面的那些现象都是力作用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

[师]当我们要将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也可请一名同学演示,感觉)时。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生]按图钉或钉钉子的时候。钉对墙面有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

[师]同学们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

[生]不论是对地面、桌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作用点在地面或墙面(接触面)上。

[师]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演示]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滑下的物体。

[师]请同学们分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生]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图略:

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

[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

[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教案《教案十四压强教案》。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

[生]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

[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

(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1)先将海绵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压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分别在桌面上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腿陷入海绵里的情况。

(3)将沙面摊平后。再将压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海绵上,分别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陷入海绵里的情况。

实验表格:略

分析实验现象:

[师]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两组实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变量法。

[师]其他组的同学还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补充吗:

[生]我们组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橡皮泥。三根木条时挂4个钩码;一根木条时挂2个钩码模拟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内容。发现一根本条挂2个钩码时橡皮泥的压痕较深,形变较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师]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数据,计算两种情况下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上受的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学生计算,一名同学板演)

[生]根据计算和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面积所受的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生]也可以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有关系。

[师]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

[生]可以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投影]

压强的计算公式: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投影]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三、小结: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

2.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单位是Pa.

四、活动与探究:

钉板会把脚扎穿吗?

第2课时

一、教学过程:

[例题]将教材中例题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

[投影]

练习1.一个质量是40 kg的中学生,他每只脚着地的面积为120 cm2,他走路时对地的压强是多少帕?(g=10 N/kg)

练习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讲评)

强调:(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2)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例1中学生行走时始终有一只脚着地。故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的着地面积。而大象四只脚站立时,受力面积则考虑四只脚着地时的面积。(3)还要注意题中压力的大小就是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师]同学们对压强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释教材开头两幅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生]蝉虽然很小。力量不会太大。但它的口器非常尖,和树皮的接触面积很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压强就会很大,因此能插入树皮。'

[生]骆驼虽然身体庞大笨重。但它有四只大脚掌,踩在地上时,地面上单位面积上受的力即压强不会很大。因此,即使在沙漠行走也不会陷进去。

[师]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68的三幅图。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同学们一定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个很薄的刃。这是为了增大压强。

[生]不论是钉子还是大头针、图钉做得很尖,这也是为了增大压强。

[生]载重的大卡车上装有许多很大的轮子,滑雪者的滑雪板做得又宽又长,这些都是为了减小压强。

[师]请同学们从举出的这些刨子中。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生]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改变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用改变压力的大小改变压强。

二、小结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压强减小;减小受力面积,压强增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压强增大;减小压力,压强减小。

三、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作业:探究之旅

五、板书设计: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压强(P)

压强:公式:P=F/S

单位:Pa 1Pa=1N/1m2

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压强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9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