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4篇《《蜜蜂》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蜜蜂做工》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蜜蜂做工》是一首 2/4 拍的歌曲,曲调欢快、柔和、优美,富有童趣,表现了小蜜蜂的勤劳及做工时的快乐心情,告诫小朋友要勤劳、不做懒惰虫。中班幼儿对旋律的感知能力逐步提高,对音准的把握能力和对歌曲节奏的表现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次活动通过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表演歌曲等环节,引导幼儿感受蜜蜂做工的愉悦心情,懂得要勤劳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初步了解蜜蜂春暖花开去釆蜜的习性,学唱歌曲。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动作、声音表现蜜蜂做工时的快乐心情。

3、感受蜜蜂做工的愉悦心情懂得要勤劳、不做懒惰虫的道理,体验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蜜蜂的头饰,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 15。

活动建议:

1、创设¨蜜蜂釆蜜”情境,教师与幼儿共同扮蜜蜂播放歌曲《蜜蜂做工》,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

提问:春天来了,小蜜蜂们采蜜时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引出发声练习。) 2.创设“蜜蜂做工”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1)请幼儿回忆蜜蜂采蛮的情景,梳理并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它们为什么要勤劳地采花蜜?

(2)播放课件,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歌词内容,感受蜜蜂做工的情景。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尝试用动作、声音表现蜜蜂做工时的快乐心情。

教师演唱第 1 句并提问:小蜜蜂要去釆花蜜时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幼儿感受小蜜蜂勤劳做工的愉快情绪。

(4)引导幼儿感受小蜜蜂匆匆忙忙采蛮的情景,尝试用动作和声音表现。

教师示范演唱第 2 句并提问: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和声音表现“做工兴味浓”的样子。

(5)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第 3、4 句,引导幼儿感受小蜜蜂“天暧花开”时采蜜的辛勤,懂得不做¨懒惰虫”的道理。 3.请幼儿边玩“猜花蜜”游戏边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完整演唱歌曲,表现蜜蜂做工时的情景。

引导语:小蜜蜂酿了各种蜜,咱们一起唱着歌去看看它们都酿出了什么蜜。

幼儿每演唱一遍,教师就打开课件中的一种花蜜,引导幼儿猜是哪种蜜,让幼儿体验唱歌的快 乐 。 4.利用课件创设“花园里鲜花盛开”的情境,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演唱歌曲,懂得做事要勤劳, 体验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 (1)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边唱歌边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蜜蜂做工时的快乐和自豪。

(2)播放课件,展示劳动成果,引导幼儿体验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提问:你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蜜蜂头饰,引导幼儿用乐器伴奏,创造性地演唱歌曲。

《蜜蜂》教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及表演歌曲。

2、享受与同伴共同表演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学会演唱及表演歌曲。

三、活动准备:

歌曲:《小蜜蜂》。

四、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自由的模仿小蜜蜂飞行的动作和声音。

1、小蜜蜂是怎么飞的?在飞行的时候是怎样拍打翅膀的?我们都来学学小蜜蜂飞。

2、小蜜蜂在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

3、为什么小蜜蜂会在花丛间穿梭?

(二)教师弹奏并演唱歌曲《小蜜蜂》,请幼儿倾听。并在演唱后和幼儿讨论歌词内容,让幼儿熟悉歌曲。

1、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2、小蜜蜂们为什么“做工兴味浓”?

3、歌曲的最后让小蜜蜂别学什么?

(三)请幼儿跟随教师演唱歌曲,边唱歌边模仿小蜜蜂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在中间两句创编相应的动作。

(四)让幼儿边唱歌边进行扮演游戏:先由一半幼儿扮演蜜蜂,另一半幼儿扮演花朵,花朵随意摆动,也可摆出吸引蜜蜂的造型,扮演蜜蜂的幼儿边唱歌边寻找花朵的朋友,在歌曲结束时找到一朵花成为朋友。然后再交换角色继续扮演。

小蜜蜂教案 篇三

托班音乐游戏:

小熊和小蜜蜂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幼儿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2、参与活动,体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蜜蜂和小熊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放蜜蜂音乐)

(二)认识,了解,表现乐曲

1、熟悉乐曲:

(1)小朋友,你认识它是谁吗?(蜜蜂)

(2)那谁来学学小蜜蜂是怎样飞的,(请幼儿做动作)

2、了解表现乐曲

(1)小蜜蜂有一对翅膀,幼儿老师一起来学学小蜜蜂。

(2)小手放在腰上,一前一后动一动,小脚尖踮起来,轻轻地飞。(教师和幼儿听音乐做蜜蜂动作)

3、用相同的方法认识小熊音乐

(1)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小熊)

(2)小熊今天也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一听,你们也可以用动作跳出来,这样小熊就能看见小朋友是在和它作朋友。

(3)小熊走起路来是慢慢地走(笨重地走)。

(三)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形象

小朋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和小蜜蜂、小熊跳舞。听到蜜蜂的音乐我们就一起来

学小蜜蜂飞,听到小熊的音乐我们就跳小熊的舞。

(四)结束

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学做小蜜蜂和小熊。

《蜜蜂》教案 篇四

一、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WWW.CHAYI5.COM★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

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

五、教学时数: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蜜蜂》。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

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把有关的语句画来来。

2、自由组合或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实验的经过。

(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

(4)、检查蜂巢。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可以看出。)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1)、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

2)、做白色记号,是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抛弃的。

3)、在两里外放飞是为了了解蜜蜂认不认得回家的路。

(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桌听。读时教师适机点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1)、刚放飞时,恰巧起风了,作者观察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时,作者想蜜蜂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说明作者担忧蜜蜂找不着家。

2)、第二天检查蜂窝时又看到15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想到:“尽管它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这些地方要多读,读出感情。

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实验结果的?指名朗读。(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对“本能”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些例子说说吗?

〈四〉、归纳小结。

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周到严密、多想多思、勇于探索。)

〈五〉、拓展作业。

你熟悉哪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习性?做个小实验来证实。验证过程中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蜜蜂》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