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歌》课堂精彩教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体现在:鼓励学生质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组织小组讨论,合作选题、解疑,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尝试的空间;优化教师引导探究的策略,唤起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巧妙地突破了篇末点睛之笔的理解难点。 篇一

五、表情朗读鼓励创作

1、用问答的形式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2、鼓励学生独立或合作模仿创编诗歌。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尤其是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这儿,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指导朗读时,不是技巧的传授,让学生简单地模仿,而是努力帮助他们把握诗的内容和基调来完成对本诗的二度创作。 篇二

四、鼓励质疑引导解惑

1、再读课文,学生质疑。(教师有选择地把问题写在黑板上)

2、小组选择问题讨论,然后组际交流。

3、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

如:①“渠”、“河”、“塘”有什么不一样?(出示三者交融的画面,请学生一一指出来意会)

②“歌”怎么会装在“船”里?

教师提问启发:谁在唱歌?水乡人民用箩装什么?望着船里满载的劳动成果,水乡人民会唱些什么呢?学生再次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篇三

1、过渡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来描绘呢!

板书课题。读课题。

师: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赞歌。

2、教师配乐《秋湖月夜》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5、指名读,相机指导。如:轻声、前后鼻音的读法。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水乡歌》课堂精彩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