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6篇】

发布时间:

备课程大纲,使其明确掌握本调和的教学目的、每个章节的具体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等)、本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核心技能课,还是为实现核心技能课目标打基础的或起辅助作用的课)。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三、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单位换算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2.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 课 一、创设情境

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二、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 )m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米45厘米=( )米

(1)尝试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表达的意义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三、实践应用

第50页“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3

一、课题:量的计量

1.单名数、复名数的复习,并举例。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2.小组共同回忆探讨。

二、复-面图形的面积。

谈话:回到学校,马明对手头的材料认真研究起来。

提问:你能帮马明出个主意,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吗?

小结:用统计图可以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更加形象具体。

提问:我们根据统计表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为什么?

总结:我们是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来选择统计图的。现在打开书p140,再看一看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三、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

要求:小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放的`制图纸,在征求组员意见的基础上合作制图。每个小组3人,每人完成一种统计图。

引导评价板演学生的制图。

四、分析统计图。

出示讨论题:

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得快?

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作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

3、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产品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

4、综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议马明到哪个单位应聘,为什么?

单位换算 篇四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7及“做一做”练习中的第2、5题,练习三的第2---3题。

二、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换算。

2、实践中,体会数学与生活地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地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换算。

2、难点:掌握单位换算过程中的推算过程。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复习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二)教学例7

1、出示: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1)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组内交流

2、汇报: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巩固练习

1、填空(课件出示)

2吨=( )千克 5吨=( )千克 7吨=( )千克

问:把吨换算成千克,在方法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000千克=( )吨 9000千克=( )吨 8000千克=( )吨

问:把千克换算成吨,在方法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口答:(课件出示)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那么是多少吨呢?

一堆钢材6吨,是多少千克?

3、一个粮店运来5吨大米,前2天卖出1700千克,剩下的3天卖完,前2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后三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单位换算 篇五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掌握基本的方法。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

元和角之间是什么关系?角和分之间呢?

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2、出示卡片,指名回答。

2元=( )角 7角=( )分 50角=( )元

30分=( )角     1元=( )分

学生填空以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你们愿意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5

(1)理解换算方法

师:有几个同学托老师帮他们买卡片,卡片买回来以后,还剩了一些钱,你们看,剩了几元几角?

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出示:1张1元的纸币和2个1角的硬币) 下载

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2角

师:每个同学要退还3角钱,我该怎么办呢?(把1元钱换成10角)

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原来的1元钱变成了10个1角钱) 下载

师:原来的1元2角钱就是现在的多少角?(12角)

你是怎么算的?(1元换成了10角,10角加上原来的2角就是12角)

板书:=12角

(2)练习

猜一猜:1角4分=( )分

学生猜完以后,动手摆学具验证一下。

订正时问:这道题应该怎么想?(想:1角=10分,10分再加4分就是14分)

2、教学例6

(1)理解换算方法

师:小芳攒了一些零钱,你们帮她数一数,一共是多少角?

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出示:15个1角的硬币) 下载

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5角

师:妈妈怕小芳拿着不方便,就帮她兑换了一下,请你猜一猜兑换以后,小芳手里是几元几角呢?

学生猜完以后,动手摆学具进行验证。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随学生的回答,老师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10个1角换成1元) 下载

师:15角就是几元几角?(板书:=1元5角)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怎样把15角换算成几元几角。

(2)练习

猜一猜:16分=( )角( )分

学生猜完以后,动手摆学具验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4页做一做

第1题:1元1角=( )角 13角=( )元( )角

1元7角=( )角 25角=( )元( )角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订正,重点说一说第4小题是怎么想的。

第2题:3角+7角= 9角-6角=

5角+8角= 1元-8角=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全班进行汇报。

订正时,对“3角+7角=1元 5角+8角=1元3角”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1元-8角=”这道题要让学生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2、利用换算关系摆指定的钱数

老师说钱数学生摆学具:(要摆换算以后的钱数)

如,师说:1角3分 生摆:13分

2元1角 21角

12分 1角2分

18角 1元8角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

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单位换算 篇六

课题: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掌握基本的单位换算方法。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

元和角之间是什么关系?角和分之间呢?

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2、出示卡片,指名回答。

2元=( )角 7角=( )分 50角=( )元

30分=( )角     1元=( )分

学生填空以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你们愿意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5

(1)理解换算方法

师:有几个同学托老师帮他们买卡片,卡片买回来以后,还剩了一些钱,你们看,剩了几元几角?

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出示:1张1元的纸币和2个1角的硬币) 下载

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2角

师:每个同学要退还3角钱,我该怎么办呢?(把1元钱换成10角)

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原来的1元钱变成了10个1角钱) 下载

师:原来的1元2角钱就是现在的多少角?(12角)

你是怎么算的?(1元换成了10角,10角加上原来的2角就是12角)

板书:=12角

(2)练习

猜一猜:1角4分=( )分

学生猜完以后,动手摆学具验证一下。

订正时问:这道题应该怎么想?(想:1角=10分,10分再加4分就是14分)

2、教学例6

(1)理解换算方法

师:小芳攒了一些零钱,你们帮她数一数,一共是多少角?

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出示:15个1角的硬币) 下载

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5角

师:妈妈怕小芳拿着不方便,就帮她兑换了一下,请你猜一猜兑换以后,小芳手里是几元几角呢?

学生猜完以后,动手摆学具进行验证。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随学生的回答,老师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计算”(10个1角换成1元) 下载

师:15角就是几元几角?(板书:=1元5角)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怎样把15角换算成几元几角。

(2)练习

猜一猜:16分=( )角( )分

学生猜完以后,动手摆学具验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4页做一做

第1题:1元1角=( )角 13角=( )元( )角

1元7角=( )角 25角=( )元( )角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订正,重点说一说第4小题是怎么想的。

第2题:3角+7角= 9角-6角=

5角+8角= 1元-8角=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全班进行汇报。

订正时,对“3角+7角=1元 5角+8角=1元3角”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1元-8角=”这道题要让学生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2、利用换算关系摆指定的钱数

老师说钱数学生摆学具:(要摆换算以后的钱数)

如,师说:1角3分 生摆:13分

2元1角 21角

12分 1角2分

18角 1元8角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单位换算)

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9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