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9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9篇《平行四边形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该特征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3.充分利用平面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等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与性质,解决简单的推理与计算问题。

难点: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直尺、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 ),对角( )。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垂直于BC,E是垂足。如果∠B=55°,那么∠D与∠DAE分别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二、引导观察。

1.按照课本第30页“探索”画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 O,量一量并观察,OA与OC、OB与OD的关系。

2.在如课本图12。1。3那样的旋转过程当中,你观察到OA与OC、OB与 OD的关系了吗?

通过探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OA=OC,OB=OD。同时又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性质。)

三、应用举例。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AO=OC,OD=OB,AB=CD,AD=BC。本题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以及对边相等的应用。)

例3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相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那么对角线AC与BD的和是多少?

(本题应让学生回答,老师板演。注意条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AC=26厘米,BD=20厘米,那么AO=( )厘米,OD=( )厘米。

2.在平等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AB=3,BC=4,AC =6,BD=5,那么△AOB的周长是( ),△BOC的周长是( )。

3.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AB=8厘米,BC =6厘米,△AOB的周长是18厘米,那么△AOD的周长是( )厘米。

4。试一试。

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点,过这些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用刻度尺度量出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得到平行线又一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练习。

如图,如果直线l1∥l2.那么△ABC的面积和△DBC的面积是相等的。你能说出理由吗?你还能在两条平行线I1、l2之间画出其他与△AB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五、看谁做得又快又正确?

课本第34页练习的第一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老师帮你解决的问题?

七、作业

补充习题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答有关应用题。

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

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4.9÷0.7 5.4+2.6 4×0.25 0.87-0.49

530+270 3.5×0.2 542-98 6÷12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⑴底12米,高7米;

⑵高13分米,第6分米;

⑶底2.5厘米,高4厘米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⑴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⑵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

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10000=1.95公顷,

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⑶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与⑵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

⑷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测量右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边和它对应的高,

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2.分别计算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你发现了什么?(单位:㎝)

四、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

五、作业

优化作业。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三

一、教学内容:P72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

长方形框架、七巧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探索新知

1、做一做

(1)教师演示:出示长方形框架

这是什么图形,然后拉动,变成新形状。提示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动手操作,做一做。

(3)认识平行四边形

A、认识平行四边形实物(观察新图形)

B、认识平行四边形平面图

2、想一想

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对边相等,四个角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直角。

3、说一说

说一说平时见到的平行四边形

4、画一画

5、拼一拼(用七巧板)

(三)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用什么方法认识平行四边形。

(四)作业

在现实中寻找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篇四

4.2.(一)(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紧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其探究的主要内容是“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以及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两种判别方法。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全等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等基础性知识上学习的。在教学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在探索方式上运用了学习机“图形计算器”的度量、旋转、平移等方法、其次、在探究判别条件的合理性上和运用判别条件时除用到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直观体验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其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是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再有,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究模式从方法上为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奠定了基础。并且,本节内容还是学生运用化归思想的良好素材。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先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利用学习机“图形计算器”探索、总结归纳,升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再用这些方法去对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进行判别。这样的安排使抽象的推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并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经历并了解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两种判别条件,能根据判别方法进行相关的应用。

2. 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操作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活动过程中,加深师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美和内在美。 同时使“图形计算器”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具。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索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媒体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注意力,课堂上主要采用诺亚舟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大屏幕媒体展示教学和学生对“图形计算器”充分利用,使教学过程与知识发展过程和思维过程三者同步,分别在创设情境;观察、探索;理顺、归纳;运用、提高;回顾、反思;布置作业环节都将发挥“图形计算器”的实战功能、让学生真正做到课上听懂、理解透彻。将学生的课堂练习成果进行快速展示,从而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设计:(t—教师,s—学生)

问题与情境 师 生 行 为 设 计 意 图

活动板块1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概念和性质,我们来复习:

(1)平行四边形概念。

(2)平行四边形性质。

(3)如果我们自己作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说明理由的?

进而得出需进行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究。

先由学生根据自主做图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具备什么条件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将猜想记录到练习本上。利用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将你的猜想进行验证。

活动板块2

在学生合作探究基础上,对小组活动及时评价、引导。

同时观察是否有小组已经经过猜想、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

适时地将学生的探究方向指引到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反向探究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进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

适时地选出一小组成员在台前利用教师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通过大屏幕演示小组成果…

得出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或(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板块3

学生继续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判别的其他方法。

适时地将学生的探究方向指引到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反向探究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进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

适时地选出一小组成员在台前利用教师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通过大屏幕演示小组成果…

得出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或(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板块4

通过小结后,借助大屏幕展示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中预先保存的练习题。

活动板块5

小结及学生谈感受、体会、特别是对学习机的使用情况谈体会和认识。

活动板块6

课后思考题:         (将问题的探究记录在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中保存)

1.平行四边形abcd中,在对角线所在直线上取ae、cf,使ae=cf,连接be、df,试说明:be=df。

2.利用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制作一组以平行四边形为基本图案的美丽图形。

t:提出复习概念和性质。

s:思考,回答结合一起

复习。

s:思考、作图、自主参与交流。

t:引导、合作,对小组活动及时评价。

t:注意s猜想、验证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他们想如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t:引导发展s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中团结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t:引导和补充。关注学生是否交流方法,互动学习。能否发现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

s:互动学习,提出论证方法。

t:引导、合作,对回答问题及时评价。

s:通过对学具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的自主探求,获得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

s:小组成员合作,其他学生观察、思考得出探究的正确方向。

s:互动学习,提出论证方法。

t:引导、合作,对回答问题及时评价。

t:关注学生是否交流方法,互动学习。能否发现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

s:小组成员合作,其他学生观察、思考得出探究的正确方向。

t: 根据授课情况,板演解题过程,或学生口述解题过程。s:板演或口述。

t:演示引例,解决具体问题中感受应用的价值。

s:畅所欲言

t:进行补充,总结。

s:小组一名同学记录问题题干,另一名同学在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上记录下图形。课后将问题的探究记录在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中保存

立足于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在情境引入中充分使用学习机“图形计算器”来促进学生学习过程。

为全体学生提供借助“图形计算器”为基础平台,使全体学生都有信心学习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课程过程中来,树立学习的信心。为教学目标1服务。

通过全体学生借助“图形计算器”,获得直观的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印象,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究,更容易将所获得的信息结论加以认识、记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的自主发现时,大胆创新,想解决问题。教师起引导者作用,引入符号语言,使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并获取经验为今后学习特殊四边形打基础。达成目标1。

直觉思维能力是数学注意培养发展的能力之一,它有利于人的探究能力的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

提引问题时教师起组织者作用,使学生感受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愉快,不断的对学具学习机的“图形计算器”的自主探求,获得数学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共同发展,达成目标1、2。

在学生最近的知识发展区建立新的生长点,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学习主题,在本活动中得以体现。达成教学目标2。

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畅谈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善于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对课堂整体感受,发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一发展平台,给学生留有学习探索的空间。

展示提出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提出预想。并利用“图形计算器”探求问题,带来直观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五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部分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掌握4~6学段空间与图形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能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理解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能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小兔乐乐想从三快草地中,找一块面积最大的草地去吃草,却不知道怎么计算哪块土地的面积最大,请同学们帮助解决。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能够计算出其中正方形和长方形草地的面积,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草地的面积。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体现出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这些方法,展开其中的割补法,通过转化—找关系—推导这一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交流,自己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环节: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课后练习和一些变式的习题。

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第四环节:联系生活,深化应用。

让学生做应用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学到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

作业:

自编一道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富有实践性和应用性,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

总结内容主要让学生清楚: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

板书设计:

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教材100-103页

教学目的: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会自己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小棒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板 直尺

教学过程:一、创色情景 引入新课

同学门,你们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吗《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找后口述

你是怎样辨认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我们今天旧来讨论

板书课题

二、动手 实践,自主探索

小组动手实践,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师指导方法,用折一折 比一比 量一量的方法

跨组交流

三、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整理并板书

4条边 4个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4条边相等

四、巩固拓展

课堂活动练习十四

课后记:

教学内容:103页——104页

教学目的:1、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2、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一、创色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各种角,如红领巾 黑板 桌角等

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角?

学生汇报

2、揭示课题

其实,在生活中,角到处可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角

二、自主探索

出示例1

展示三个角

老师:观察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组织研究

请用三角板比一比3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比较探后交流

教师板书: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

指导学生看书103-104

教师: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锐角比直角小 钝角比直角大

三、巩固提高

你能用手臂比出大小不同的直角 锐角和钝角吗?

用纸折角

用小棒摆角

四、尝试画角

同学们能比,能折,能摆这3种角了,你会画吗?

学生画角

练习

课后记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 边形的这两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平行四边行判别条的探索过程,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

2 .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平行四边形判别条的探索,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

教学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复习引入:

( 3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1,2,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口答得出定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出平行四边形的其他几条性质.)

问题1(多媒体展 示问题)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平 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

问题2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块,假如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聪明的技师拿着细绳很快将原的平行四边形画了出,你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第二环节 探索活动(12分钟,学生动手探究,小组合作)

活动1:

工具:两根长度相等的笔,

两条平行线(可利用横格线).

动手:请利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笔和两条平行线,摆出以笔顶端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吗?

思考1.1:你能说明你所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思考1.2:以上活动事实,能用字语言表达吗?

目的:

得出平行四边形 的一个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2

工具:两根不同长度的细纸条。

动手:能否用这两根细纸条在平面上

摆出平行四边形?

思考2.1:你能说明你们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思考2.2:以上活动事实,能用字语言表达吗?

目的:

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20分钟,学生思考讨论再各自画图,画好后互相交流画法,教师巡回检查.对个别学生稍加点拨)

随堂练习:

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并且OE=OF.

(1)OA与OC,OB与OD相等吗?

(2)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

(3)若点E,F在OA,OC的中点上,你能解决上述问题吗?

2.再回到前问题: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原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

(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各自画图,画好后互相 交流画法,教师巡回检查.对个别 学生稍加点拨,最后请学生回答画图方法)

学生想到的画法有:

(1)分别过A,C作BC,BA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D;

(2)分别以A,C为圆心,以BC, B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D,连接AD,CD;

(3)这一种方法学生不易想到,即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特性,引导学生得出连线AC,取AC的中点O,再连接BO,并延长BO到D,使BO=DO,连接AD,CD.

第四环节 小结:(4分钟,学生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小结,主要围绕下列几个问题:

(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是从什么角度去考虑的?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这几种判定方法的,这样的探索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3)类比、观察、拼图、实验等都是学习数学、发现结论的常用方法.

第五环节 布置 作业:

B、C组(中等生和后三分之一生)本104页习题4.3第1题、第2题

A组(优等生):① 对于随堂练习题,若将G,H分别在OB ,OD上移动至与B,D重合,E,F分别在OA,OC上移动,使AE=CF(如图),则结论还成立吗?

② 对于随堂练习题,若E,F继续移动至OA,OC的延长线上,仍使AE=CF(如图),则结论还成立吗?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八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八上第十九章的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相关性质。

内容解析:

四边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较一般四边形而言,它与我们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众多的平行四边形图案,更重要的是,它的性质在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等各个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此外,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在建筑学、物理学、测绘学中也有较为重要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四边形,但与一般四边形相比,它的对边分别平行。由这一本质特征,教材给出了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一定义既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断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也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一条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这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证明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

平行四边形从属于四边形,所以一般四边形所具有的性质它都具有,如:内角和是360°、外角和为360°、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等。同时,它还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等。这些性质为学生证明或解决线段相等、角相等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另外,平行四边形的这些性质还是所有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

在教材的编写上,本课还注意了使学生经历充分地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应用等数学活动后获得结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图形处理能力、探索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目标解析:

1、经历从现实情景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2、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应用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通过性质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合作交流与应用意识,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4、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从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探究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但受当时学生文化基础与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与把握还不够深刻与透彻。作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教学中切忌把平行四边形概念当学生已学知识,简单复习巩固后,一带而过。而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全方位把握。尤其对于定义的双重性,应引导学生细致剖析,使他们理解、让他们会用。另外,考虑到学生以前对一般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认识是割裂开来的,他们对两者从属关系的认识较为淡漠,学习定义之前,教师应先让学生明晰一般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既可突出概念本质,也可为性质的学习作好铺垫。

对于性质,从教材的呈现方式看,编者力图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证明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以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获得。如何真实的反应教材本意,突出性质的探索过程?如何彻底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发现?这是执教者必须深思的问题。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若直接让学生观察图形──提出猜想──简单度量──推理论证──给出结论,这样难免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同时,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性质的证明,在仅有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如何解决线段相等、角相等这一推证难点也将因教学方式的生硬而变得更加难以逾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思考了这样的处理:将整个性质的探究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胆“猜一猜”,再“画一画”,进一步感受图形特征,接着“量一量”,初步验证猜想。第二步激发学生“剪一剪”,引导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探究。将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沿其中一条对角线剪开,学生将不难发现所得到的两三角形全等,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样很自然地进一步验证了猜想,与此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还将发现,连接一条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问题便转化成了全等三角形的问题。这样,一石二鸟,既让学生品尝了探究成功之乐,也为性质的推理论证扫清了障碍,轻松突破难点。若学生基础较好,还可考虑直接提供学具袋(里面提供可采用度量、平移、旋转、折叠、拼图等方法的相应学具),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鼓励学生探究方式、结果、表示方式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相信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合作与参与下,学生将会从多个方面完善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认识。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证明。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⑴借助一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模型,明晰一般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对概念本质的认识,也可为性质的探究服务。⑵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实例背景更形象、更逼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Flash动画,从激励学生探究入手,改进问题的呈现方式,使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和互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激趣:

1、出示一般四边形模型,随后出示平行四边形模型,感受“特殊四边形”与“一般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意图:谈话式开场,清新自然。让学生明晰平行四边形与一般四边形从属关系的同时,轻松切入主题。

2、你能举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实例吗?

3、媒体展示:原野鸟瞰、中银大厦外景、篱笆、电动门、艺术装饰物等图片,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找出平行四边形。──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随处可见,它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服务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导出课题。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举实例,再选取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一组精美图片由媒体集中展示,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也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学近平行四边形的必要。另外,通过对图形的捕捉与提炼,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

(二)探究在线:

1.定义探究:

①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模型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平行”体现在哪里?

②师生共议,归纳定义。

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结合媒体动画演示,学平行四边形的表示法、读法及对边、对角、邻边、邻角等概念。

设计意图:突出概念本质,深化对定义的理解。将对边、对角等概念由媒体形象生动的展示,可使枯燥的概念更加灵动,让学生自觉地进入到对定义的深入探究中来。

③出示梯形模型,巩固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④图形及符号语言:

设计意图:多角度的表述,使学生能全面、透彻的理解定义。同时,规范了推理格式、提升了概括能力。

2.性质探究:

①平行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没有其它性质呢?

探究:(媒体播放,分步出示)

猜一猜:边之间?角之间?

画一画:在格点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度量一下,与你的猜想一致吗?

剪一剪:将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沿其中一条对角线剪开,现在,你有新的办法进一步验证猜想吗?

②结论:边:对边平行、对边相等;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设计意图: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发展探究与合作意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另外,通过“剪一剪”,学生进一步验证猜想的。同时还找到了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性质的证明扫清了障碍。这样既渗透了转化思想,又巧妙的突破了难点。

③你能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吗?

师生共议,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过程。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求证:AB=CD,AD=BC;∠A=∠C,∠B=∠D.

分析:连结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通过转化为全等三角形的问题进行解决。

设计意图:注重直观操作与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把几何论证作为探究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然发展。同时,通过证明,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

④总结: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符号语言: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符号语言: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C,∠B=∠D.

师生共议:以上性质为证明(解决)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设计意图: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归纳,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更深入认识,也是知识的一次升华,突出了教学重点。

(三)厉兵秣马:

小试身手:(媒体播放)如图,在□ABCD中,根据已知你能得到哪些结论?为什么?

设计意图:尝试对性质的应用,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顺利过渡。同时,开放式的问题,利于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并解决问题。

例题探究:如图,小明用一根36m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其中AB边长为8m,其他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媒体播放)

随机应变:

(1)在□ABCD中,已知AC=12,ΔABC的周长=30,则□ABCD的周长=

(2)若∠DCE=38°,则□ABCD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3)若最大的两个角之和为220°,则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设计意图:通过对例题的学习,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一题多变,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

智启百宝箱:

辨一辨:谁的测量肯定有误?

贝贝、晶晶、妮妮、号号四位同学正在测量

ABCD.

贝贝测量的结果:AB=CD=5,BC=AD=8;

晶晶测量的结果:∠A=∠C=40°,∠B=∠D=130°;

妮妮测量的结果:AB//CD,BC//AD;

号号测量的结果:∠A﹕∠B﹕∠C﹕∠D=2﹕6﹕2﹕7.想一想:如图,剪两张对边平行的纸条,随意交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一张,重合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四边形,线段AD和BC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证一证: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上的点,连接DE、BF.

(1)如果E、F分别为AB、CD边上的中点,求证:∠ADE=∠CBF

(2)如果DE//BF,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设计意图:练习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精心设计的练习将会使这一功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以上这组练习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概念与性质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另外,以游戏为载体,使问题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活泼与富有挑战性,促使学生能更加主动的投入到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提升中来。

(四)整理反思:

师生共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新的认识?

我的收获(媒体播放):

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

②方法:证明平行、线段相等、角相等的新方法。

③转化思想:

设计意图:这是一次知识与情感的交流,浓缩知识要点、突出内容本质、渗透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评价的意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地、和谐地发展。

(五)快乐套餐:

必做:P90T

1、2.P91 T

6、7

选做:

文物保护部门需复原一如图形状的等腰三角形木格子,里面每一同方向木条相互平行且将腰分成相等的六段,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是30cm,底边长50cm,你能算出拼这个木格子所需木条的总长度吗?(接头不计)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想出几种方法呢?)

(1)如果里面的每一同方向木条都不均匀排列,但互相平行,你还能算出所需木条的总长度吗?(接头不计)

(2)如果这个木格子底边上有n个不规则排列的点,你还能算出所需木条的总长度吗?(接头不计)

设计意图:“套餐”分两类,必做题面向全体、巩固所学,力图让“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选做题力图“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题既可直接运用今天所学的定义与性质求解;亦可通过构造与此模型全等的图形,将两个全等的图形拼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而简捷求解;还可以借助“过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向两腰作平行线,所得的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和等于一腰长。”这一模型轻松求解等等。这是本课内容的一次拓展与升华。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九

五年级上册第79—81页。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倒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演示等

每个学生一把剪刀,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导入:

1、出示课本p79主题图,“这是一幅街道图,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你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2、“同学们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老师还有一上问题,门口的这两个花坛哪一个比较大呢?”

二、探索新知

1、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

我们把这两个花坛按比例缩小画到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数数看,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注意:这里的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让学生打开书第80页,先独立思考并数一数,填一填下面的表格,然后再和同桌互相交流。(注意再引导学生找找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哪里)“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2、猜测:

谁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大胆地猜测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这个猜想到底对不对呢?

3、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不数方格,你有什么好方法验证?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吗?可以转变成什么图形呢?怎么样才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剪刀等学具剪一剪,拼一拼(学生操作,四人小组比一比谁剪得快、好)

学生边操作边叙述自己实验过程。“你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你是怎样转化的?”教师演示。“这两种方法都沿着什么来剪?为什么?”

小组讨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转化后,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字母式)

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

刚才大家不仅验证了前面提出的猜想,还继续应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大家在以后还会经常用到。

4、应用:出示例1,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三、巩固练习

四、提高练习

五、总结

在本节课中,本来操作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交待不清,学生不明白老师要求做什么,怎么做。欠缺形式,气氛不够热烈。教师在备课时应预设学生的反应,不应只关注自己的设计和练习。语言不够精练,激励语言较少,生生互动少。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平行四边形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5 9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