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精选7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小数除法》,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数除法 篇一

一 、神机妙算我能行!(共36分)

1、口算(12分)

3.6÷1.2= 0.72÷0.9= 2.6÷13= 4.8÷0.4=

4.4÷4= 0.78÷6= 7.2÷0.4= 1÷0.25=

5.5÷11= 3÷8= 0.18÷2= 5.6÷1.4=

2、竖式计算(9分)

1.25÷0.25= 78.6÷11= 5.63÷7.8=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脱式计算(15分)

9.07-22.78÷3.4 1.05÷0.7+18.9 21.5÷0.05×0.96

0.4×5÷0.4×5 (7.5-2.3×0.4)÷0.01

二、我能填对。(共22分)

1、在计算19.76÷0.26时,应将其看作( )÷( )来计算,运用的是 ( )的性质。

2、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

3、9.9898…是一个( )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

4、20÷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 ),精确到百分位是( )。

5、在圆圈里填上“>”、“<”或“=”。

1.377÷0.99 ○ 1.337 1.377÷1.9 ○ 1.377

2.85÷0.6 ○ 2.85×0.6 3.76×0.8 ○ 0.8×3.76

6、 1.2×( )=0.48 ( )×0.34=2.38 27.6=( )×0.46

7、在 3.8484, 3.8484…… , 3.8444…… , 3.84235……中,

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的有( );循环小数的有( )。

8、李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买奖品,用148.8元买了12枝钢笔,每枝钢笔是( )元。

9、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他们相差( )。

10、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大19.8,原来的数是( )。

三、我是法官(共5分)

1、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 )

2、 4.83÷0.7 、48.3÷7和483 ÷70三个算式的商相等。( )

3、3.54545454的循环节是54。 ( )

4、近似数4.2与4.20的大小相等,精确的程度也相同。 ( )

5、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商不变,余数也不变。( )

四、文字题排兵布阵。(共6分)

①12.5乘0.32除以0.4的商, ②7.5减去1.5的差去除8.1加上

积是多少? 4.5的和,商是多少?

五、我能解答生活问题的。(共31分,其中第一题6分)

1、一台收割机7小时收割小麦3.5公顷。平均收割每公顷小麦要多少小时? 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2、一个汽油桶最多能装汽油5.7千克,要装70千克汽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汽油桶?

3、每千克大豆2.8元,李大妈带了104元,最多能买多少千克大豆?

4、3台同样的抽水机,4小时可以浇地2.4公顷。1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5、玩具厂购买一批布 ,原来做一个玩具熊需要0.8米,可以做720个。后来改进技术每个节约用布0.2米,这批布现在可以做多少个?

6、一间教室的面积是87.04平方米,用边长0.45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共需这种瓷砖多少块?

《小数除法》教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通过对算理的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数除以整数不能整除时,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32里面含有32个( );

(2)1.2里面含有12个( );

(3)0.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6)0.15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2.列竖式计算:

把2145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多少?

2145÷15=143

3.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2)3筒奶粉1500克,1筒奶粉多少克?

(3)1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学生列式计算:

(1)500×3=1500(克);

(2)1500÷3=500(克);

(3)1500÷500=3(筒)。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将上面三题中的单位名称“克”改为“千克”:

(1)1筒奶粉0.5千克,3筒奶粉多少千克?

(2)3筒奶粉1.5千克,1筒奶粉多少千克?

(3)1筒奶粉0.5千克,几筒奶粉1.5千克?

学生列式计算:

(1)0.5×3=1.5(千克);

(2)1.5÷3=0.5(千克);

(3)1.5÷0.5=3(筒)。

观察思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关系?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后得出: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练习:P14“做一做”。

2.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习例1:

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①学生列式:21.45÷15=

②学生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被除数是小数。)

③引出问题:被除数是小数,其中的小数点应如何处理呢?

④学生试做。

⑤学生讲算理。

针对错例,讨论分析原因;针对正确的重点讲清以下几点:

21除15商1余6,余下的6除以15,不够除怎么办?(把6个一化成低一级单位表示的数,即60个十分之一,再和下一位上原有的4个十分之一合在一起,是64个十分之一,继续除。)

除到十分位余4怎么办?(把十分位上的4化成40个百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百分位上的数5合在一起,是45个百分之一,继续除下去。)

商的小数点如何确定?为什么?(当除到十分位,用64个十分之一除以15,商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应写在十分位上,所以在个位1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2)练习:P15“做一做”。

68.8÷4= 85.44÷16=

小数除法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情境引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到集市上买苹果,看到两家店在买却不知选择哪一家,你有什么好办法?(课件展示)

教师:到底哪一家更便宜?你会列式吗?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学生:单价=总价÷数量

教师:这些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1:它们的被除数都是整数。

学生2:它们的被除数都是小数,以前都是整数。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活动2【讲授】

二、探索新知

1.导入:同学们,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思路分析

2.师引导学生思考: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22.4÷4。

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组织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展示各种算法:

生1:22.4km=22400m,22400÷4=5600m.5600m=5.6km。22.4÷4=5.6。

生2: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

生3:还可以列竖式来计算。

2.师引导学生思想讨论: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小组交流后汇报:先把被除数22.4扩大10倍,转化成224÷4=56,所得的商再缩小到原来的,所以22.4÷4=5.6。

3.引导用竖式计算:如果不转化成整数除法,直接用22.4÷4,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让几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竖式,演示(见板书设计竖式):

根据学生的竖式追问:24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24表示24个0.1,再用24个0.1除以4就是6个0.l,所以要在5的后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

4.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归纳总结: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活动3【练习】

三、巩固拓展

1.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难题吗?到底哪一家更便宜?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课件展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练习题,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要注意学生处理商中小数点的情况,学生在写商时可能会漏掉小数点或点错小数点位置。

3.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集体订正。提问: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和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4.(课件展示)运输队一辆货车在7天内节约了柴油35.7千克,这辆货车平均每天可以节约多少千克?

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数除法 篇四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通过对算理的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数除以整数不能整除时,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32里面含有32个( );

(2)1.2里面含有12个( );

(3)0.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6)0.15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2.列竖式计算:

把2145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多少?

2145÷15=143

3.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2)3筒奶粉1500克,1筒奶粉多少克?

(3)1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学生列式计算:

(1)500×3=1500(克);

(2)1500÷3=500(克);

(3)1500÷500=3(筒)。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将上面三题中的单位名称“克”改为“千克”:

(1)1筒奶粉0.5千克,3筒奶粉多少千克?

(2)3筒奶粉1.5千克,1筒奶粉多少千克?

(3)1筒奶粉0.5千克,几筒奶粉1.5千克?

学生列式计算:

(1)0.5×3=1.5(千克);

(2)1.5÷3=0.5(千克);

(3)1.5÷0.5=3(筒)。

观察思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关系?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后得出: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练习:P14“做一做”。

2.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习例1:

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①学生列式:21.45÷15=

②学生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被除数是小数。)

③引出问题:被除数是小数,其中的小数点应如何处理呢?

④学生试做。

⑤学生讲算理。

针对错例,讨论分析原因;针对正确的重点讲清以下几点:

21除15商1余6,余下的6除以15,不够除怎么办?(把6个一化成低一级单位表示的数,即60个十分之一,再和下一位上原有的4个十分之一合在一起,是64个十分之一,继续除。)

除到十分位余4怎么办?(把十分位上的4化成40个百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百分位上的数5合在一起,是45个百分之一,继续除下去。)

商的小数点如何确定?为什么?(当除到十分位,用64个十分之一除以15,商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应写在十分位上,所以在个位1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2)练习:P15“做一做”。

68.8÷4= 85.44÷16=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讲算理。

小结

思考:商的小数点与什么有关?

讨论得出: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学习例2:

永丰乡原来有拖拉机36台,现在有117台。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多少倍?

①学生列式:117÷36;

②学生试做:

③117除以36商3余9,能不能作为结果?

不能作为结果怎么办?(继续除。)

怎样做才能继续除?(把9个一看成90个十分之一。)

直接在个位的右边添上0行吗?应该怎样添?(直接在个位的右边添0不行,如果这样9个一就变成了90个一,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为了使数的大小不变,应在个位的右边先点上小数点后,再添上0,使9个一变成了90个十分之一。)

④学生继续做完,讲出道理。

(36除90个十分之一,商2余18。因为商表示2个十分之一,因此在商里3的右边点上小数点。18个十分之一除以36,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再添0,化成180个百分之一,继续除。商5个百分之一,把5写在百分位上。)

教师指出:像例2这样的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就叫除尽了。

(4)练习:P15“做一做”。

25.5÷6 86÷16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找出错题,分析原因。

(5)总结

思考:今天我们计算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讨论得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三)巩固反馈

1.写出下列竖式中商的小数点。

2.把下面的题做完。

3.课本:P17:1,2。

4.作业:P17:3,4。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以整数除法的意义为基础的。通过改变单位名称把整数乘除法算式改写成小数乘除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顺利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明确算理,在与整数除法的比较中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练习中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了专项练习,使新知识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生根”,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练习过程中重视反馈,抓住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弥补,把问题消灭在课堂上。

板书设计

例1 21.45÷15

=1.43(米)

答:平均每件用布1.43米。

例2 117÷36

=3.25(米)

答: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3.25倍。

小数除法 篇五

一、说教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本节课的知识点: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小数点的位置确定、商是纯小数的整数部分用0补位,除到被除数的末位有余数添0继续除。其中小数点的位置确定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中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因此学好本节课尤为重要,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所以被除数是整数,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可以在余数后边添0继续除,如何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课标对教材的要求,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除法计算。

2、在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三峡工程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四、说教学思路: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总体教学思路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四)梳理知识,总结全课。

五、说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策略:

1、迁移转化的策略。

利用迁移,让学生明确转化原理,自己找到解决新知识的方法(补充一点,迁移包括知识的迁移和方法的迁移)通过学法的迁移以及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问题引领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学习方式遵循自主性原则策略。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设计本课活动时我努力以学生为主体,引领他们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受益。

六、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认识,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良好、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三峡五级船闸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利用图中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为了促进知识的转移,教师有意把一组信息稍加改动:要求平均每天上升的水位数,平均每天上升水位3.28米,3天水位共上升了多少米?让学生回忆前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将旧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接着来做本节课提出的新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探究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学习第一个红点问题,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本方法

(1)结合情境中的问题,指名列算式。

(2)寻求方法:

①仔细观察这道除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做一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②自己试着算一算,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小组内讨论以下,准备班内交流。

③班内交流:

有的可能把单位改写成整数除法来做,有的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把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商再缩小到原来的100倍,也就是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用竖式计算,都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想法,根据是什么?引导学生有根有据的来思考、解决问题。

④教师小结,掌握转化方法。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被除数是小数,商是不是小数,小数点位置如何确定呢?把被除数看做整数,再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做,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把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商再缩小的原来的100倍,从而发现商里的小数点正好和被除数里的小数点对齐。(重点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一个9除以3得3,8表示8个十分之一,除以3商是2个十分之一,还剩2个,和百分位的4合起来是24个百分之一,除以3得8个百分之一,因此,小数点的位置在整数3的后面,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有哪些类型?学生举例说说,你在解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3、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它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4、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P36

①学生独立作答,再小组讨论分析解答过程,请小组代表汇报。

②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1、根据自己的实际,从课本P371-5中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组内讨论交流)。

2、讨论分析,解答第6题

A、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B、如果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可将此题分层提问解答。

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数?”

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

三、课后反思总结

在教完这节课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且能一题多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少数学生由于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有点困难,还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对于教师自己来说也是要提高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对应的教学。

《小数除法》教学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补0继续除的算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大、年发电量最多、防洪效果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吗? 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板书课题:三峡水利工程。(幻灯片展示三峡工程的宏伟场面)

师:1994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到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蓄水。

二、创设问题情境,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课件创设情境。

师:这是三峡工程中五级船闸的平面图。

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阅读图中的数学信息,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多?(学生独立获取信息)

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生可能会提出。

①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②游轮平均每时航行多少千米?

③游轮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小时?

④三峡电厂平均每天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3、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师:我们首先来解决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谁会列算式?

生:9.84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意义)

师:用什么方法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算法)

①估一估:水位平均每天大约上升多少米? (学生可能会这样估算:9.849,93=3)

师:平均每天上升的水位比3米多还是比3米少呢?(引导学生明白因为9.84米比9米多,所以平均每天上升的水位一定比3米还多一些)

②知识迁移。

师:用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能不能帮助我们算出最终的结果呢?(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可能会想到:9.84米=984厘米,9843=328(厘米),再把328厘米转化为3.28米)

③列竖式算: 先学生独立尝试探索并思考。

⑴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

⑵每次除得的商与除数的积表示( )个( )。

⑶和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

再小组讨论,最后集体交流算法,结合学生的回答过程,教师板书,并同时质疑:9除以3商3,商写在什么位上?33等于9,9表示几个几?商的小数点应该怎样写?8表示几个几,8除以3商2,商应该写在什么位上?2乘3等于6表示几个几?当十分位上的余数2比除数小,不够除该怎么办?24表示几个几?24除以3商是8,8应该写在什么位上?

④小结:小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也是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一位上。不同的是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二)游轮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小时?

①理清思路,列出算式:2.55

②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③教师设疑:通过试算,你发现2.55与9.843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学生汇报:计算2.5.5时,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就不够商1,应该在商的个位写0补位。

④用验算的方法来验证商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平均每天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①理清思路,列出算式:24.925

②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③教师设疑:在计算过程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24个十分之一用25除,不够除,怎么办?

(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当24个十分之一用25除,时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把24个十分之一看成低一级单位的数,再添0,是240个百分之一,再继续除)

④巩固练习:小电脑你会计算132吗?

(四)总结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师:通过解决三峡工程中的数学问题,谁能说一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三、自主练习,巩固应用。

1、第107页第1题,应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计算方法又进一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

2、独立计算第2题,教师巡视知道算法有困难的同学。集体订正时,强调小数除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3、第5题: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的计算难点。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巡视时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纠正。

4、第9题:火眼金睛辨对错。

5、第3、6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并列式解答。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讨论:计算小数除法时,商在什么情况下小于1?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小数除法》,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9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