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识字教案【最新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幼儿识字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识字教学教案 篇一

教学主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二、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明朝的一位财主送了一筐枇杷给袁知县,却因为识字少,把“枇杷”写成了“琵琶”,闹了笑话的事。重点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三、学生分析

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正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

四、设计思路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本课教学设计以“听故事——读故事——认汉字——说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在反复读三五遍故事中与生字见面。这样可以强化刺激,帮助记忆生字,又可训练朗读,还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游戏中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四、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认字

1、“找朋友”认字:让学生把带有本课生字部件的卡片拿出来,自由找伙伴组合认字。

2、把字卡拿出来,老师读一个,学生摆一个在桌面上。(学生跟着边读边摆)

3、给生字找“家”;黑板上贴上写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小房子”卡片,让学生按结构将字归类。

二、组词说句

1、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生字,用它来组几个词,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2、小组内交流组词情况。

3、全班交流组词情况。

4、用“枇杷”、“琵琶”、“特别”这三个词语分别练习说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找出共同点,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2、半扶半放指导写字,特别是写好“候”、“县”这两个字。

3、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4、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5、评议后继续练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2、3题

1、练习课后第2题。

2、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比一比“人身”、“人参”以及“珍惜”、“珍稀”这两组词语的异同。

3、举例说说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读音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4、全班交流。

5、练习课后第3题。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上能够根据孩子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的特点,用听故事——读故事——识汉字——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在设计上体现了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特点,步步深入地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3、在让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较好落实了教学目标,提高了他们识字的兴趣。

幼儿识字教案 篇二

经过对幼儿识字的教学,发现人的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我注意到学前班的孩子思维特点是以兴趣为主,识字教学是学前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学前班孩子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孩子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孩子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孩子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二、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无意识字

学前班年龄是5-6岁,他们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并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老师也常常随手把一些孩子比较熟悉,字型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孩子看书的时候,老师提醒孩子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伴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孩子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二是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取得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比赛中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

学前班的孩子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孩子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让孩子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四、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识字的凭借。

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因此,必须引导孩子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孩子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孩子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地名,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引导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使孩子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孩子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孩子想象,实践,孩子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识字1》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区分相近部首的意识。

2.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教学方法看图识字法、讨论法、练习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板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插图,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组(一、二行)韵文。

2、正确书写“杨”和“柳”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大家做个游戏—当啄木鸟医生,大家想玩么?

(1)出示课件:找别字 睛天、眼晴)

(2)学生口头改字,为词语治病。说说这些词语都得了什么病?(用错偏旁,写成了别字)

2、小朋友在学习中,怎样才能正确使用形状相近的偏旁,不写别字呢?

3、幻灯片出示课题:《识字3》   齐读课题

二、看图教学“木”字旁及相关词语。

1.一看实物图:图上画了什么?(一棵树)

2.二看古文字: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树的样子写的古文字,演变到今天作为偏旁时就变成了这样——木,“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设计说明:边看图,边讲解,理解“木”的造字方法,部分达成目标2和目标3)

3、三学“木”字旁:凡是带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与树有关系。

5.出示:

bai      yang liu       yi

松 柏      杨 柳     桌 椅

⑴自由读,读完以后你发现什么了?为什么?

⑵我们要特别注意:“柳”是边音。

⑶指名读,齐读。

⑷看图,理解词语,松树、柏树与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认知)

三、看图教学“禾”字旁及相关词语。

1.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古文字“    ”,它像什么?演变到今天成了“禾”。“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设计说明:边看图,边讲解,理解“禾”的造字方法,部分达成目标2和目标3)

2.“禾”表示什么?(与庄稼、禾苗有关)

3.教读“禾”字旁。

4学习相关词语。

出示:

yang

秧 苗    稻 谷    庄 稼

⑴学生自由读。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出示课件

(设计说明:在学生看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达成目标2)

秧苗:农作物的幼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

庄稼:地里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

稻谷:没有去壳的稻的果实。

“秧苗、稻谷”都有一个名字叫——“庄稼”,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庄稼吗?(棉花、大豆、高粱、麦子等等)

⑷齐读。

四、拓展

你还能写出哪些 “木字旁”和“禾字旁”的字?

(学生自由反馈,老师整理、板书)

五、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设计说明:通过不同形式的认读,认识掌握生字,达成目标1)

出示: 柏  杨  柳  椅  秧

1.观察字型,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学生描红记字。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杨”“柳”

杨:右边第一笔横折折折钩上小下大。

柳:中间部分长撇不能丢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

作业设计

1.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柏(       )   央(        )   杨(        )

伯(       )   秧(        )   扬(        )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    )(    )(    )(    )

禾:(    )(    )(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一类生字,“筷”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 凭借图画理解字和词的意思。

3.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组(三、四行)韵文。

2、正确书写“茶”和“萝”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一说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偏旁。

2、抽读生字卡片

二、自主学习“竹字头”及相关词语。

1.实物图,图上画了什么?(竹叶)

2.古文字,古代人用“  ”来表示竹叶,古文字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   ”旁。

3.现在凡是带有“  ”旁的字,大多表示与竹子有关系。

学习词语。

出示:

lan    luo kuang

竹 篮      箩 筐        筷子

⑴学生自由读。(“篮、箩”是边音)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箩筐:用竹子或柳条等编制成的器具,或圆或方,或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意思,达成目标2)

三、自主学习“草字头”及相关词语。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艹”,这是古代人模仿草的形状写出的古文字。现在,我们用“艹 ”来表示 ,也就是说凡是带有“艹”旁的字,大多与草本植物有关系。

3.学习词语。

出示:cha      bo luo

茶 叶    菠 萝     兰 花

⑴学生自由读。(“茶”是翘舌音;“箩”是边音)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丛生,条形,先尖端,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花可制香料。也叫春兰。

茶叶:经过加工的茶树嫩叶,可以做成饮料。

菠萝:即凤梨,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

⑷齐读词语。

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 “竹字头”和“草字头”的字?

(学生自由反馈,老师整理、板书)

五、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出示: 篮   茶  菠 萝

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4.学生描红记字。

5.教师范写。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1.朗读生字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竹:(   )(    ) (    ) (    )(    )

艹:(   )(    ) (    ) (    )(    )

3.把下面的词语分成三类写下来。

松树  白菜  稻谷   柏树

麦子  玉米  冬瓜   萝卜   柳树

4.在文中的词语任意选一组词,连起来写两三句话。

5.补充阅读:《柳树醒了》《咏柳》《白杨礼赞》

柳   树    醒    了

春雷跟柳树说话了,

说着 说着,

小柳树呀,醒了。

春雨给柳树洗澡了,

洗着洗着,

小柳枝哟,软了。

春风给柳树梳头了,

梳着梳着,

小柳梢啊,绿了。

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

藏着藏着,

小柳絮呀,飞了。

柳树跟孩子们玩耍了,

玩着玩着,

小朋友们,长高了……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材简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分别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木、禾”、“竹子头”和“草字头”两组偏旁发展演变的过程。第一组词语是两种树木的名称及其制品,生字都带有木字旁。第二组词语是两组农作物的名称及其制品,生字都带有禾木旁。第三组词语是三种用竹子做成的物品,生字都带有竹字头。第四组词语是三种草本植物,生字都带有草字头。

白杨礼赞

前天,随同事去乡下采访做纪录片,我坐在车里,好奇地看着窗外的风景,乡下全是土房子,看上去有些厚重,但这种房子却是冬暖夏凉,很舒服。在土路上偶尔会看到老农赶着一群羊从车旁“飞奔 ”而过,听说这里的刀狼羊能卖到几十万甚至百十万一只,这可真是致富的好路子!

南疆很少下雨,所以这边很干燥,路上的尘土在车轮的带动下弥漫在空中,又附着在路边的树木上。我依然朝窗外欣赏着风景。

忽然我面前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的树,在路的两旁守卫着,没有婆娑犹如美女子的身姿,却有坚强挺拔犹如伟丈夫的身影,从前窗望去,高大的树像是在半空搭起的顶棚,甚是壮观,这些树将强烈的阳光挡在了顶棚外面,车内顿时觉得凉快了好多。看着这些树都是银白色的树干,笔直笔直的窜上天空,挺拔无比,他们的旁枝也是齐刷刷的向上长,没有一枝是搞独立的,叶子也是往上长,我不禁被这场景振奋了,心想这一定就是矛盾笔下有名的白杨树了。我问身边的同事:“这就是白杨树吧?”他点点头说:“是。这里的白杨树很耐旱的,而且耐风沙,这么艰苦的环境他们都能长这么高,这么壮,他们的树干也是很好的建筑木材,你看,笔直笔直的。”

我为这些白杨树感动着,心里想一定要为他们写点东西,以表达我的崇敬之情。其实赞美白杨最好的文章莫过于矛盾笔下的《白杨礼赞》了,那是他1941年写的一篇散文,根据1940年从新疆赴延安时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他不只是单纯的赞扬了坚强挺拔不屈的白杨树,更是通过白杨树的这种精神赞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强的北方抗日农民,以及我们民族所具有的坚强、质朴、力求上进的精神。

而我不是处于那种严峻的社会形势下,不需要赞美什么坚强的抗日农民,只需要赞美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那些为莎车的发展建功立业的人,那些为莎车前进默默奉献的人,还有那些在莎车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民。他们不畏这里艰苦的环境,不畏这里干燥的天气,不畏这里一刮就是一个春季的风沙,在这里奉献着毕生的心血,他们也是像白杨树那样坚强不屈,积极上进,质朴温和。我为他们感动,为他们骄傲,为他们自豪,生命的意义莫过于此,这也是我选择来新疆志愿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也赞美来志愿西部的所有志愿者,他们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不留恋内地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不畏西部条件的艰苦,毅然选择了志愿西部计划,请问还有比他们更可爱更坚强更积极上进的大学生吗?!

我赞美白杨树,它是一种普通但不平凡的树;我赞美所有具有白杨树精神的人们,他们也是普通但不平凡的人。

识字的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人与动物共存的意识。

3、加深对保护动物的`认识。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2、使学生能自编排手歌。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内容:

本第—页

教学流程:

第一时

一、导入:你们学过哪些拍手歌?有什么特点呢?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二、认读生字。、自由读文:认识生字、了解生字的读音。

2、小组内读文:互查读音。

3、指名读文:读音要正确。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教师范读、指名读、同桌读:读出节奏感。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读。

3、自由读:画出文中都写了哪些动物?

4、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重点指导:“天空雁群会写字”它写了一个什么字?

6、同桌的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

四、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拍手歌,并在班上表演。

五、布置作业。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出示投影:指名读词语。接力认读生字。

2、出示投影:指名读句子,读准字音。

二、识字写字。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找朋友认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说词语、出示卡片:巩固汉字。

4、写字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物、鸡、猫。

三、完成后的“我会填”。

教师辅导,集体讲评。

四、布置作业。

识 字 篇五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9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识字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小朋友,在你的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你认为美的事情呢?你又看到哪些你认为丑的事情呢?

指名说。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初读感知

⑴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⑵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

⑶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4)你能找出文中的反义词吗?

美—丑爱—恨真诚—虚假冷漠—热忱贫—富冷—淡饥寒—温饱索取—奉献

2、再读入情

⑴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⑵请学生评价。

⑶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⑷朗读单元引言:如果我有一枝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三、指导认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恨漠忱炭贫富饥索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

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特别是“丑,永,饥,饱”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

3、展示,评议,提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选择合适的反义词填入句子中。

细—粗高——矮寒冷——温暖

1.哥哥比妹妹个子,妹妹比哥哥个子。

2.铅笔的芯儿,杆儿。

3.的冬天即将过去,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8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朗读学习

难点:朗读感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5、我会读。

冷漠虚假索取奉献人间真诚爱心永远助人为乐雪中送炭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同桌互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5、在这篇课文中,你理解了哪些句子,哪些地方又不明白?(指生答)。理解词语:美、丑、爱、恨、真诚、虚假、冷漠、热忱、贫、富、冷、暖、饥寒、温饱、索取、奉献、助人为乐、雪中送炭。

6、师生互相对对子。

7、同桌互相对对子。

8、男女生对对子。

三、拓展说话,再创对子。

小朋友,在我们对对子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小朋友人人都有一颗美好的心,有句话说得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将永远是春天。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世界:

只有,没有。

四、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特别是“温暖贫富”

2、书空,描红,临写3、展示,评议,提高

4、扩展活动。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

五、作业

1.对对碰。

美对爱对贫对冷对

真诚对冷漠对饥寒对索取对

2.我会填

雪中送炭助人为乐我知道的成语还有。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幼儿识字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9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