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数【优秀9篇】

发布时间:

求平均数 篇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27-29页例2、例3,第29页的“做一做”的第1-3题,练习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掌握简单的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得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问:①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②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③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问: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问: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平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板书:          (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要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的一般方法吗?

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学生编号 1 2 3 4 5 6 7 平均

第一小组 136 142 140 137 135 144 —

第二小组 132 141 133 145 138 135 142

问: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问: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 (53+58+30+27)÷3    B (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

练习七第1、2题。

附板书设计 :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

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      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

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单位:厘米)

学生编号 1 2 3 4 5 6 7 平均

第一小组 136 142 140 137 135 144 —

第二小组 132 141 133 145 138 135 142

多少?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6+3+5+2)÷4                 (136+142+140+135+137+144)÷6

=16÷4                            =834÷6

=4(厘米)                        =139(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是4厘米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求平均数 篇二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再分析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分清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平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平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平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求平均数 篇三

课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较复杂的的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投影显示第13页的复习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这题要求的是什么?(2)必须要知道什么?(3)怎样列式解答?

计算的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它有什么用?

思考:全班同学上美术课每个人都带了些“橡皮泥”做手工用,为了使大家都拥有有等量的“橡皮泥”,我们该用什么办法把我们手中的“橡皮泥”平均一下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小组合作讨论:研究例1 。

1、观察比较:例1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

2、思考并回答:

(1)这题求的是什么的平均数?

(2)必须要知道什么?

(3)你会解答这道题吗?

(先让学生分小组试着做一做,再选几名学生代表,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做的,老师将学生说的解题过程板书出来后集体订正)

①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8+33+23=84(个)

②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0+11+9=30(人)

③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84÷30=2.8(个)

列成综合算式是

(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例2。

1、观察比较:例1与例2 的条件与问题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思考并解答:你能联系例1 的解题思路计算出这题的结果吗?

放手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再讲一讲是怎样做的,老师将学生说的解题过程板书出来,使学生明白:条件与与问题不同,计算方法和步骤也就不同,最后集体订正。

①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5×12+3×11+3.2×10=95(个)

②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2+11+10=33(人)

③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95÷33≈2.9(个)

列成综合算式是:

(2.5×12+3×11+3.2×10)÷(12+11+10)

=95÷33

≈2.9(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

三、课堂实践

做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三的第2题。2、练习三的第1、3、4题

整理和复习

教学要求  掌握统计的步骤(数据收集与数据整理),会认识统计表、会填充统计表。掌握较复杂的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仪)

教学过程

一、边练习边复习

学生在课本上自己完成,并根据题目体会:

1.分段对数据整理的方法

2.怎样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取信息。

3.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统计的步骤是什么?对应的方法是什么?

2.应用题的思路是什么?(分什么;按什么分)

三、课堂实践

练习四的1~3题。

四、课外实践

练习四的第4题。

课后反思:

学生习惯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用多样化的方法方式进行探索。

求平均数 篇四

平均数

教学目标 :

1、结合统计的具体事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2、能从各种信息中,发现并提出平均数问题,并探索的方法。

3、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体验平均数在描述事物时存在状态方面的优越性。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红旗和黄旗各一面、课件、三个笔筒(21支铅笔)、乒乓球拍和乒乓球等。

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脉络按“平均数”(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应用题(实际应用)逐步展开。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掂球比赛

引出争论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高兴吗?像老师这样掂球你会吗?

好今天红队和黄队来比一比谁掂得多,有信心吗?

各队赶快推选出自己乒乓能手上台来!

谁愿意当裁判来数一数?

老师把大家的成绩统计在黑板上,请各裁判汇报!

看看比赛成绩哪个队获胜了呢?

…看来不能以某一个孩子的成绩来比;

…看来也不能以总成绩来比;

怎么办呢?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我们就能解决评优的问题。

裁判选手各就各位

掂球比赛

各裁判汇报成绩

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到评选优胜小队,学生都乐于其中,所提的问题与已学知识构成矛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笔筒分笔

方法渗透

老师先考考大家:怎样使这三个笔筒里的笔同样多呢?

…我们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叫“移多补少” ;

难道只有这种办法吗?

…老师给你的办法取个名字叫“先合后分”。

两种方法都可以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的笔有7支。

…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使笔筒里面的笔同样多,真聪明!

学生上台实际操作,同时说说过程。

通过简单的,具体生动的笔筒分笔,让每一个孩子初步体会到“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能使几种东西同样多。

学习例题

新知建构

1、出示例题。在废品回收活动中,四个小朋友上交的矿泉水瓶如图:

你获得的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也就是要使每个小朋友收集的矿泉水瓶同样多,怎么办?…

3、学生汇报,教师边课件演示,过程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的表述准确清楚。

4、谁能用算式表示出刚才“先合后分”的过程?…引导孩子说出用瓶子总的个数除以人数。

5、

6、小结。刚才孩子门用了两种方法都可以知道平均每个人收集了13个(课件演示统计表),这13个是小红收集的吗?是小兰收集的吗?是小美收集的吗?那这个“13”是个什么数呢?对,这个“13”就是这四个小朋友收集的平均数,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个平均数“13”与这四个小朋友实际收集的个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是呀,这个平均数13并不代表实际每个孩子收集的,而是反映的四个小朋友收集的整体水平,它比最多的15个少,比最少的11个多,是处于中间的一个平均水平。

学生汇报所获信息。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边课件演示,过程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的表述准确清楚。

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

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平均数“13”的特点,各抒己见。

在学生体验了两种方法之后,探索的方法,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用数学算式抽象出操作过程,使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呈现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完善的过程。

评选优胜

运用新知

现在你们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评优”问题了吗?怎么评呢?…

两个队交换计算平均数。

用平均数来评价两个队的成绩,现在大家觉得公平了吗?你是怎么认识平均数的?它有什么好处呢?…启发孩子明白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是呀,平均数的作用真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它。

两个队交换计算平均数

评选优胜队

谈谈对平均数的理解。

首尾呼应,突出了孩子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孩子体验感悟平均数的优越性。

新知拓展

总结提升

1、教材44页第2题。气温。

2、平均数论坛。

(1)游泳池平均水深120厘米,小雪说:“我有142厘米,不会有危险的!”她说得对吗?

(2)数学故事:小陈应聘,他受骗了吗?公司员工平均月工资2000元,怎么理解呢?

3、小会计师。

4、教材45页第4题。

5、总结

记录本地一周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并算出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学生讨论交流

帮银河之星大擂台的选手算分。

(1)甲、乙两种饼干的平均月销售量谁多?多多少?(2)分析一下乙种饼干的销售量越来越大的原因。(3)如果你是该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做?

求平均数 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问题。(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

学生号

1

2

3

4

5

6

7

平均

一组

136

142

140

135

137

144

——

二组

132

141

133

138

145

135

142

(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

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三、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

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小小预言家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活动准备

老师把家里今年前三个月用电量情况制成统计表。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用电量

84度

93度

87度

约 ? 度

活动过程

师问:(1)同学们能用学到的本领,帮我算算我家前三个月,平均每月的用电量是多少?

(2)请你预测一下,老师家4月份大约用电多少度?

儿童电视节目的调查

活动目的

l.让学生通过对爱看什么样栏目电视的收集、整理及数据分析,体会统计的意义。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建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儿童电视片头片段的录像带、录像机、几种表格。

活动步骤

一、教师打开录像机,播放儿童喜欢看的各种节目片头。 你喜欢看什么类型节目:“我喜欢看《大风车》”、“我爱看《东方儿童》”、“我爱看《东芝动物乐园》”、“我爱看《小神龙俱乐部》”……

二、展开

1.师:如果要你去了解同学们喜欢看什么栏目的电视,你准备怎么做?

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问一问。

生:可以在所住的小区进行一次调查生:可以在班级里问一问。

师:是不是可以设计项目,让被调查的人来填写。这种方法叫“问卷法”。

2.小组合作。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案(包括对象、方法、内容).

说明自己组的方案及其优点,别的组进行质疑。

(l)小组讨论,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小组1:用谈话的方法进行调查,步骤是:随意地找同学,碰到一个同学问一些问题(随机抽样),问题主要有“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哪个栏目的电视?”

小组2: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小组3: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还有一点补充,在问卷下面增加了一栏,备注栏,让同学们挑选后还可以写一写问卷中没有引出的但自己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如《新闻》等。

小组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下面增加了一问,你为什么喜欢看这个栏目。

教师边听学生汇报达板书:收集数据的方法方法:谈话法 问卷法 随机调查

调查的对象:部分 全部

事前准备:设计谈话内容问卷。

(2)评价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

三、收集电视栏目的收视情况。

出示课题:儿童电视栏目收视率的调查。

l.师,现在我们用谈话法来了解我班同学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1)收集数据 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姓名性别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原因(2)整理数据并制成表。

2.回答问题。

(1)男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女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

(2)哪个栏目是同学们最愿意看的?有哪些收获?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有多长?你看电视与你的学习有没有发生冲突,你是怎样解决的?

求平均数 篇六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的方法。

(二)通过题目设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的意义及较复杂的的方法。

较复杂的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电脑软件、投影片。

学具:判断卡。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由学生自己解答(列式计算)针对第③题提问:

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②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 1:

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读题后,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投影片)

①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

教师: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题目中给了吗?怎么办?

②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尝试自己列式,然后讨论订正。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教师: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试列式,再讨论订正。)

板书:(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教师: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

2.出示例2:(投影片)

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教师: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

明确:例1和例2的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

教师: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学生试做,然后说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讨论,如果有不同意见互相交换,最后弄清怎样是对的。)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由学生完成。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

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板书:(2.5×12+3×11+3.2×10)÷(12+11+10)。

讨论:对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先说思路,再列式计算。)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

[ ]

A.(28+36)÷(3+2);

B.(28 × 2+36 × 3)÷(3+2);

C.(28+36)÷2。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 ]

A.(60+56)÷(5+3);

B.(60+56)÷2;

C.(60×5+56×3)÷(5+3)。

(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教师:解答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5:1,2,3,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较简单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巩固平均数的意义以及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难点。通过准备题与例1的对比突出重点,学生掌握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讨论、尝试例2,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了难点。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例1,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理解,共分3层。

第一层:由准备题与例1对比,找出异同点;

第二层:由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和综合算式。

第二部分:教学例2,强调根据题意确定算法,可分3层。

第一层:出示例2,审题找出与例1的异同点;

第二层:分组讨论解题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综合算式。

第三部分:对比例1、例2,找出异同点,从而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理解。

板书设计 (略)

求平均数 篇七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题。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向学生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统计思想。(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二、学法引导1、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2、指导学生试算,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教学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四、教具学具准备例2水杯挂图、小黑板、卡片若干、长方体积木16块。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用卡片出示)(38+52)÷3               (76—20)÷7说出20÷5表示的意义。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通过此题,使学生复习“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结果是每杯水的实际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上题这样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听说这样的说法,例如:“火车提速后,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千米”,“我们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91分”,“某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6岁,平均身高是182厘米”等等,像这些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都是“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平均数怎样求呢?它与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仔细体会。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水面高度同样高时水面的高度值。 (4)、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图的上半部,问:怎样做才能使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同样高,而得到这4杯水的水面平均高度值呢? (5)、学生操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6)、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人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人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7)、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挂图下部分(标有平均高度虚线)。    教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通过操作,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才相等了。也就是说,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160厘米。这个160厘米代表的是两个身高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一部分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感知平均数。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建立平均数概念。)(8)、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9)、区分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结果每个杯子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不要求发生变化。 (10)、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第1、3题。    先读题,口述解题思路,再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通过订正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2)、读题,分析题意,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    =966÷7    =138(厘米)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在书上直接填空即可。)    (计算不是难点,引导学生试算,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七第1题。    2、小明上学期学习进步很快,数学第一单元检测成绩是75分,以后每单元都比上一单元提高4分,求他上学期数学五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此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提示试用其他方法解答,主要解法有:  ①基本方法,先分别求出各次成绩,再求平均数。  ②75+(4+4×2+4×3十4×4)÷5。  ③75+4+4。  (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七第2题。2、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单位:厘米)  七、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篇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的方法。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的意义及较复杂的的方法。

教学难点 

较复杂的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演示课件】

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

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针对第③题提问:

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②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

二、学习新课【继续演示课件】

(一)出示例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

1.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

2.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

3.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综合:(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教师提问: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

(二)出示例2: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各组人数

12

11

10

平均每人投中数

2.5

3

3.2

教师提问: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

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列式?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

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板书:(2.5×12+3×11+3.2×10)÷(12+11+10)

教师强调: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

1.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

A.(28+36)÷(3+2)( );

B.(28×2+36×3)÷(3+2)( );

C.(28+36)÷2( ).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A.(60+56)÷(5+3)( );

B.(60+56)÷2( );

C.(60×5+56×3)÷(5+3)( ).

四、课堂总结。

解答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 .

1.五年级两个班参加植树活动。一班37人,共植树132棵;二班35人,共植树120棵。五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五年级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2.先锋号机帆船出海打鱼。上半月出海13天,共捕鱼805吨;下半月出海14天,每天捕鱼64吨。这条船平均每天捕鱼多少吨?

3.一个班有22个男生,平均身高140.5厘米;有18个女生,平均身高142.5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敬老院里有老奶奶10人,平均年龄80.5岁;有老爷爷12人,平均年龄73.5岁。求全院老人的平均年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板书设计 

平均数

例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例2、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综合:

(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2+11+10=33(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95÷33≈2.9(个)

综合:

(2.5×12+3×11+3.2×10)÷(12+11+10)≈2.9(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

探究活动

捐款

活动目的

加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活动题目

少先队员为灾区捐款,五一班有17名男生,平均每人捐款5元;有15名女生,平均每人捐款4元。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5+4)÷2=4.5(元)这样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活动过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学生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巩固的方法。

参考意见

教师要把本学期的加权平均数与原来的算术平均数帮助学生区分清楚(算术平均数是一种特殊的加权平均数),如果本题中的男女生人数相等,上面的列式完全正确,但是现在男生人数是17人,女生人数是15人,所以正确列式应该是:

(5×17+4×15)÷(17+15)

巩固练习

少先队员暑假参加登山活动,上山时每小时行2.5千米,下山时按原路返回,每小时行5千米。这次登山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

假设上山是10千米,下山也应该是10千米,上山时间是(10÷2.5)小时,下山时间是(10÷5)小时,所以平均速度是:(10+10)÷(10÷2.5+10÷5)千米。

假设上山是30千米,则平均速度是:(30+30)÷(30÷2.5+30÷5)千米。

最后答案都是一样的。(答案: 千米)

平均工资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某公司有15名职工,对外招聘时称该公司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

职 务

经 理

副经理

职 员

人 数(人)

1

2

12

月工资(元)

5000

2000

800

2.提出问题:请分析上面的统计表,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公布的这个平均工资?

3.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发表意见。

活动说明

根据统计表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分析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不要受到约束。

参考意见

该公司骗人,公司职员的工资不到平均数;

公司说的是实话,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

经理很有才华,懂得“避实就虚”。

……

求平均数 篇九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再分析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分清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平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平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平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9篇《求平均数》,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5 97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