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8篇

发布时间:

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并学会简单运用百分数的意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也为后续学习比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打基础。一起看看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8篇《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当一个数为整数时,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难点:

理解“÷”转化为“x”的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18的意义。

2、一辆汔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口述算式和结果。

(2)板书:数量关系:速度=路程x时间

二、新授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当这个数是整数时,怎样计算整数除以分数?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1)教学例2:出示例2,弄清题意后,由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18÷ (出示线段图)

(2)推导18÷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计算

第一部分:求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

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

2)、2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1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明确:因为2个小时行18千米,所以要算18÷2,也就是18x(千米)。第二步: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

1)、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

2)、1个小时行驶18x(千米),那么要求5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算式应该怎样写?

明确

1) 为1小时5个小时,所以,要算18xx5,也就是18x。

2) 18xx5用18x代替,因为18xx5=18x。(这里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根据上面的推想,板书:18÷=18x,=45千米

答汔车1小时行驶45千米。

强调

1)18÷不便于直接除,把它转化乘法。

2)18÷=18x,“÷”转化为“x”,被除数不变,除数发生了变化。

3)是的倒数,即的'倒数是。

2、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使等式成立。

15÷=15x( )10÷ =10x( )

8÷=8x( ) ÷9=x( )

2、列式计算。

(1)一堆煤,每次用去 ,多少次才能用完?

(2)王晶小时做15朵花,1小时做多少朵花?

3、教科书第29页的“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八第1——4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第39~40页练习八第4、8~10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两类分数除法应用题,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这两类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反思

一、基础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出示题目)

(1)一条公路,已经修了300 m,是全长的1/3。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一条公路,已经修了300 m,比全长少2/3。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应用题?

2.师:这两类应用题的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引导学生回顾这两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指导练习

(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教学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4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应用题类型。

(2)师:第(1)题和第(2)题分别把什么看作单位“1”?

学生独立思考,点名学生回答。

(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点名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5)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教师小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我们可以用方程法和算术法解答。(板书下列方法)

方程法:设单位“1”的量为x。xx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算术法:比较量÷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

(二)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1.教学教材第40页练习八第8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应用题类型。

(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点名两名学生板演(分别用方程法和算术法),集体订正。

(4)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教师小结: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我们仍可用方程法和算术法解答。(板书下列方法)

方程法:设单位“1”的'量为x。

①xx(1±比较量比单位“1”多(少)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②x±xx比较量比单位“1”多(少)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算术法:比较量÷(1±比较量比单位“1”多(少)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

2.教学教材第40页练习八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两人一组互相订正,并说一说解题思路,互相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比较第8题和第9题,说一说两道题的异同之处。

(三)综合运用

教学教材第40页练习八第10题。

(1)分四组解决问题,先明确问题类型,再列出数量关系,最后解答。

(2)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点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

1.判断:白兔的只数是灰兔只数的2/7,单位“1”是灰兔的只数,数量关系式:灰兔的只数x2/7=白兔的只数。(?)

2.水果店里有苹果36 kg,占水果总质量的3/10。水果店共有水果多少千克?

(方程法)解:设水果店共有水果x kg。

3/10x=36 x=120

(算术法)36÷3/10=120(kg)

3.淘淘家七月份的水费是120元,比六月份增加了1/3。淘淘家六月份的水费是多少元?

(方程法)解:设淘淘家六月份的水费是x元。

1+1/3x=120 x=90

(算术法)120÷1+1/3=90(元)

四、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练习课

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方程法:设单位“1”的量为x。xx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算术法:比较量÷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单位“1”的量 。

二、已知比一个数多 少 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方程法:设单位“1”的量为x。

①xx 1±比较量比单位“1”多少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②x±xx比较量比单位“1”多少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算术法:比较量÷1±比较量比单位“1”多少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交流

师:我们的黑板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教室的墙面又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黑与白在语文上是什么联系?

生: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白是黑的反义词。

师:能说黑是反义词或白是反义词吗?

生:不能,因为黑与白是相互依存的联系。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反义词。

师:那么,数学上有没有相互依存联系的现象呢?

生:约数和倍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联系吗?

生:例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不能说成8是倍数或4是约数。因为8和4是相互依存的。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学中具有相互依存联系的现象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知

对数游戏

1、学习倒数的意义

我们六年级办公室里有7人,男教师4人,女教师3人,下面我和同学们做个对数游戏,就是我先根据3和4说一个数,同学们跟着根据3和4说一个数。

师:4是3的4/3,

生:3是4的3/4

师:7是15的7/15;生:15是7的15/7。

提问;看我们做游戏的结果,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1: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就是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第一个分数的分母就是第二个分数的分子。

生2: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互调换了位置。

生2:两个分数的乘积是1。

提问:像符合这种规律的两个数叫做什么数呢?谁能给这种数取个名字。(倒数)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提问:那么怎样的两个数才是互为倒数呢?指导看书。

思考:

(1)什么是倒数?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你能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吗。请举例

评析:回答问题

理解“互为”的意义。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找朋友游戏(课前每位同学发一张数字卡片)

练习出示卡片(六位同学举着卡片依次站在黑板前)

7/9 11/4 1/50 8 6/5 99

(2)规则:如果下面的同学拿到的数是以上这些数字的倒数就到相应的同学前面排队

提问:下面的同学你们找到自己的朋友了吗?那么你们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3教学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出示例题: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2/3 7/4 1/5 9 1/7/8

小组讨论指名板演

提问:1、你是怎么找出2/3的倒数的?

生1:因为2/3与3/2乘积是1,所以2/3的倒数是2/3

生2:因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调换位置。2/3的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后是3/2,所以2/3的`倒数是3/2 。

2、你是怎么找出7/4的倒数的?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到一个数的倒数?为什么?

4、练习请剩下的没有找到朋友的同学继续找倒数

5、讨论:1的倒数是谁?0的倒数呢?

生:1的倒数是1

师:能说明一下理由吗?

生1:因为1与1的乘积还是1。

生2:因为1可以化成1/1,1/2的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后还是1/1,即1,所以1的倒数是1。

师:0的倒数呢?

生1:0的倒数是0。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生2: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的倒数是任何数。

生3:0的倒数是没有的。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而0乘任何数都得0,说明0乘任何数都不得1,所以0没有倒数。

生4:0可以写成0/1,0/1的倒数是1/0。

生5:不对,1/0分母是0,没有意义,所以0是没有倒数的。

6、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填空

1、因为3/5=1,所以()和()互为();

2、因为11/15=1,所以()和()互为();

3、4/7与()互为倒数;

4、()的倒数是6/11

5、()的倒数是2

6、1/8的倒数是()

7、1/2/7的倒数是()

8、0、3的倒数是()

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必定是1。()

3、 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4、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词。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从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

(1)让学生学生朗读书中材料,并展开讨论有关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信息。

让学生回家有机会观看“神五”“神六”或“神七”的录像。

教师讲解:

(2)由于编写教科书时“神五”“神六”或“神七”尚未上天。“神五”是单人、单天飞行,“神六”是双人、多天(5天)、行,而“神七”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这说明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了载人航天飞船的核心技术。

(3)学生朗读《蓝天向我们召唤》的歌词。

学生讨论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说一说“向航天英雄们学习什么”。

(4)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5)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6)随录音学唱歌曲歌词。

注意: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顿音的使用。

(7)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部分及歌词,这部分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但也增加了学唱的难度,可多随录音学唱,最后随琴声学唱。

(8)初步唱会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旋律,是学唱更加理性。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口算:

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5个12是多少?

(2)3个14是多少?

列式:

(1)12+12+12+12+12或12x5

(2)14+14+14或14x3

题中的两个式子哪个简便?

(12x5,14x3)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5个12是多少?3个14是多少?)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吗?(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这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它对于分数乘法适用吗?

二、自主探索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多少块?(投影)2份。)听回答,老师边重复边投影(三层复式投影片)。把一块蛋糕(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9份(覆盖平均分的9份),取其中2份(覆盖2份是红色的)。

(3)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问: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相同。)

问:为什么?(三个加数相同。)问:这个算式你们学过吗?它是什么数乘以什么数?(分数乘以整数。)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师:分数乘以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并说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练一练(投影片二)

①看图写算式。

②根据意义列式。

③看算式说意义。

2.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通过以上几个式题的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

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有不一样的吗?强调结果化成带分数。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算式。

第3页的第1题,看图写算式。(填书上)行间巡视,注意: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

2.先说算式意义,再填空。

3.看算式,约分计算。

4.口算:

5.判断:(打手势)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是什么?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能约分要约分,结果是假分数,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确定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它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法则,难点是法则的推导。在设计教案中,以突出重点为中心,教法与内容设计要服务于中心。

2.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很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精心设计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推导公式进行铺垫。

3.重视法则推导过程,应用转化思想,启发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法则推导,让学生先尝试、观察、讨论、总结,而后再概括法则,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发挥小组的团结协作作用。在课堂上,不仅有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还有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以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

总结

1、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很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计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推导公式进行铺垫。

2、重视法则推导过程,应用转化思想,启发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法则推导,让学生先尝试、观察、讨论、总结,而后再概括法则,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发挥小组的团结协作作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难点

找准单位“1”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

练习八的3-5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完成练习八P118第3题和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P118页5题。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

结合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作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每一步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课件演示

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沟通新旧知识,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强化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

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

渗透健康教育:

跳绳运动,是对付肥胖、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同学们要积极进行跳绳运动,

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计算,请个别同学讲解回答。

2、练习二十七的第8题,练习二十七的第9题。

(1)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是今年绿色蔬菜总产量的9/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2)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渗透健康教育:

绿色蔬菜含维生素U较多是抗癌、防癌的复合剂,对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多吃的蔬菜会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

教学课件演示

强化数量关系的分析,强化方程的解法,体现解法的多样性、解法的最优化,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优化意识。

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习水平,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七、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和相等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算法,然后列式计算,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减”。

教学课件演示 帮助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已知单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单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

八、作业:

练习二十七的第8、10题 教学课件演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4、通过自学讨论,激发学生合作学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

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生:果汁的杯数和牛奶的杯数比较。

师: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生:牛奶的杯数和果汁的杯数比较。

2、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今天这节课我们学教师指着板书问:2÷3求的是什么?是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是果汁和牛奶的比。

师:对!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

(板书: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学生齐读。)

师:照这样,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

生: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板书: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师: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比3,而另一个却是3比2呢?

生:因为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

师:对,研究两个数量的比较,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是不能颠倒的。

出示试一试。

师:1:8表示什么意思?

生:1和8表示洗洁液1份,水8份。

师:怎样表示容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先求出体积再比较。

课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20分钟。让学生填表。

师: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师:说说900米和15分钟的意义。

生:900米和15分钟分别是小军走的路程和时间。

师:那么小军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两个量的比?

生:小军的速度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

师:什么叫比?(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生1:除法叫比。

生2:两个数相除叫比。

师:两个数相除,以前叫除法,今天就叫做比。多了一种叫法,你觉得“比”字前面加上一个什么字比较妥当?

生1:加上“又可以”。

生2:加上“又”字。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想一想这个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相除”下面加上着重号,学生齐读比的概念。)

2、自学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称等知识。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68~69页。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画出来,自学完后同桌互相说说“我自学到了什么”。

(学生同桌相互说完后,集体汇报探究。)

生:我学会了比的写法。

(老师指着2比3,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2∶3。)

师:2、3中的符号“∶”是什么呀?

生:这是比号。(板书:比号)

师:写比号时,上下两个小圆点要对齐放在中间。(让学生同桌互相看看比号写得是否正确,并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师(指着2∶3)问:前项后项各是几呀?(学生答后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的读法。

(教师指着2∶3,指名学生试读2比3,然后学生齐读2比3。)

师:我们已经知道比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想一想,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

相应课件;圆的面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要给学校的圆形花坛铺草坪,每平方米8元,很显然要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那么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呢?我们能不能和以前学过的图形联系起来呢?如果知道了圆的半径或者直径,可以计算出图中圆的面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圆的面积)前面我们学习了圆的有关概念。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周长公式c=πd或c=2πr同学们可知什么为图形的面积,比如此长方形,长方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长方形的面积。那么圆呢?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板书)如何求圆的面积呢?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怎么去求的,去推导的吗?

二、探究合作,推导圆面积公式

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师: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计算公式又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

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切割成两部分,把这两部分拼成长方形师:哦,请看是这样吗?(教师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同学们对原来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刚才我们是把一个图形先切,然后拼,就转化成别的图形。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就把一个不懂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

师:对,这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那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你们想知道吗?(想)

2、演示揭疑。

师:(边说明边演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沿着直径来切,变成两个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老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那又会拼成一个什么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课件演示)。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师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长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借助电脑课件的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化曲为直的剪拼过程。]

3、学生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1)讨论探究,出示提示语。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给的三个问题,请你们四人一组,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拼一拼,观察、讨论完成这三个问题:

①转化的过程中它们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它们的(面积)不变?

②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③你能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吗?尝试用“因为……所以……”类似的关联词语。

师:你们明白要求了吗?(明白)好,开始吧。

学生汇报结果,师随机板书。

同学们经过观察,讨论,寻找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真了不起。

(2)师: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那么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怎么表示?

(3)揭示字母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

(4)齐读公式,强调r2=rxr(表示两个r相乘)。

从公式上看,计算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在计算过程中应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拼成的长方形与圆之间的对应关系,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知道圆的半径,让学生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预设:

教师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公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

2.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我们该怎样求它的面积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吧!

3.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作业。

1、教材P68页“做一做”第1小题。

2、判断题让学生先判断,并讲一讲错误的原因。

3、填空题复习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

4、教材P71页练习十五第3、4小题。

5、完成课件练习(知道圆的周长求面积)老师强调学生认真审题,并引导学生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一个条件(半径),知道圆的周长就如何求出圆的面积,老师注意辅导中下学生。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rr=r2S=r2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