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计划(4篇)

发布时间: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生物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生物教学计划 篇一

章节

课题

课时数

时间

专题1

基因工程

总8课时

3.1-3.10

科技探索之路

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催生基因工程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课时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课时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2课时

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2课时

练习与检测

2课时

专题2

细胞工程

总12课时

3.11-3.25

科技探索之路

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

2.1

植物细胞的工程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2课时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1课时

练习与检测

2课时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3课时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课时

练习与检测

3课时

期中测试

考试讲评

3课时

专题3

胚胎工程

总12课时

3.28-4.12

科技探索之路

胚胎工程的建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3课时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2课时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3课时

练习与检测

4课时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总10课时

4.13-4.26

科技探索之路

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争论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3课时

4.2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3课时

4.3

禁止生物武器

1课时

练习与检测

3课时

专题5

生态工程

总10课时

4.27-5.10

科技探索之路

生态工程的兴起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课时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4课时

练习与检测

2课时

期末复习

2课时

1.1

组成细胞的物质

5课时

5.12-7.12

1.2

细胞结构与物质运输

5课时

1.3

细胞代谢

10课时

1.4

细胞历程

5课时

1.5

细胞工程(弹性)

5课时

生物教学计划 篇二

一、指导思想:

生物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验教学目的:

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三、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方面:

初中生物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学生方面:

学生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主体,要想有效地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就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何况为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提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机会,如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课堂实验,并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

3、实验条件方面:

我校也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其他相关情况:

保证实验课的时间

四、实验教学计划:

周次

实验名称

性质

器材及数量

1

观察校园植物的生存环境

实践

1

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探究

四株同种生长状况相仿的幼苗

2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

干湿温度计、计时器

3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试验

显微镜、载波片、擦镜纸、纱布

3

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探究

金鱼、鱼网、温度计、大烧杯、冰块、热水

4

调查校园生态系统

调查

记录本、笔

5

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试验

馒头、鸡蛋清、花生、菜油、碘酒、烧杯、滤纸、载波片、玻棒

6

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试验

花生、温度计、锥形瓶、解剖针、酒精灯、铁架台、三脚架等

8

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探究

猪的小肠、解剖剪、镊子、放大镜、培养皿

8

唾液消化作用

演示试验

烧杯、试管、温度计、淀粉、热水、试管夹、滴管、碘酒。

8

胆汁参与消化作用

演示试验

试管、烧杯、滴管、动物胆囊

12

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探究

天竺葵、黑纸片、回形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

12

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探究

通上

13

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

试验

锥形瓶、青菜、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蒸馏水

12

分析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试验

酒精灯、火柴、载波片

12

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试验

萝卜、浓盐水、烧杯、镊子、

14

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试验

锥形瓶、塑料袋、橡皮管、菠菜、澄清的石灰水

14

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

探究

保温瓶、种子、棉花、温度计

15

观察人体的呼吸系统

演示试验

呼吸系统的模型

15

模拟胸部呼吸运动

试验

胸部呼吸的装置

16

分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含量

试验

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

16

测定肺活量

试验

肺活量计

生物教学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两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两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四、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知识:

1)通过学习,认识到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在不断进行着。

2)通过学习,认识到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是依靠产生后代来实现。其中人的个体,开始于一个小小的单细胞受精卵。

能力: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我们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的重要性,产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五、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倡导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生物教学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遵照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二、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年级有20个班,我接上学期继续任教6(1—6班)个班的生物教学,相比之下(5)(6)班的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爱好偏高一点,生物基础好点,但还是不够理想。(1)—(4)班基础就比较差了。平时也不够勤奋努力,现安排每周只有2课时,要完成教学任务,顺利通过会考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本学期的任务是授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我们的计划是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一下目标:1、首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一生。要教给学生了解生物学特点,并掌握学习生物学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渔”。3、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4、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将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努力开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概括和运用知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核心概念的教学。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教学难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关的实验和探究活动。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出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2、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心理和一个稳定的思想状态,为搞好学习提供保障。

3、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制定学生小档案,详细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4、认真备课与制作课件,真正做到备好每一课,上好每一堂。

5、认真设置作业,及时批改与反馈。

6、强化基础知识教学,会考主要测试考生在中学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把握程度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做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清楚地认识某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知道使用这些知识的条件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组织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认真研究考纲和考题,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测试,及时做好反馈。

8、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布满活力。

9、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要靠学校开展的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一定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授课内容

1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3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4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章第二节蛋白质(第一课时

5第二章第二节蛋白质(第二课时),做练习

6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一,二课时),练习

7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第一,二课时),练习

8第二章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9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一,二课时)练习

10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做练习

11复习中段考

12讲解中段考试题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一课时)

13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二课时),第四章第二节

14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15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三课时)

16第五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一课

17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二课时),第五章第四光与光合作用(第一

18第五章第四节光与光合作用(第二,三课时)

19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一,二课时)

20第六章第二节细胞的分化,第六章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21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期末考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生物教学计划》,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12 12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