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优秀6篇)

发布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揭题

师:孩子们,十一假期刚过,你们去旅游了吗?去了哪里?生:……

师:老师也去了一个地方,出示:圆明园图片——这是哪儿?圆明园。

你想怎样形容眼前的景象?生:残破,荒凉,一片狼藉……

为什么这样的地方还是吸引着很多人去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圆明园的文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看到课题,你一定有特别想了解的问题,你想了解什么?

生:谁?什么时间?怎么毁灭?为什么毁灭?

师:“毁灭”是文章的眼睛,抓住这个词,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

2、概括印象。

圆明园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园林呢?

生:博物馆,艺术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板书:瑰宝,精华,博物馆,艺术馆,举世闻名)

三、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一)感悟“辉煌”

1、师:为什么人们对圆明园有如此高的评价呢?我们走进文章的2、3、4自然段。

(出示研读提示)

提示:

1、同桌为一组,选取2、3、4中的一段重点读,兼顾其他两段。

2、给本段取一个小标题吧。

3、想一想:从哪些语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生分组研讨,师巡视,指导方法。

四,交流表达,汇报收获

1)布局

生1:独特的布局。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圆明园面积实在太大了(结合资料分析)。

(出示5,布局)

生2:理解“众星拱月”一词,“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出示6,众星拱月)(生演示)

(介绍历史背景: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于乾隆时期修建完成,后经嘉庆、道光、咸丰几位皇帝的精心修缮,历时150多年。专供皇帝及宫中后妃享乐的地方。)

师:如此巧妙的结构布局,设计者真是用心良苦啊,还可以怎么说?真是——(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与众不同,……)

如此巧妙的布局,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出示6,中心句)

2)建筑

生:风格各异的建筑。(出示7,第3段)

7个“有”字列举出了圆明园中的多处景观,写出了建筑风格各异的特点,让我们大饱眼福,更感受到作者由衷的赞美和自豪。

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吧。(生读)其他人闭眼听。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 ……

师: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些精美的建筑?(出示Ppt)师生配合读。

你的心情如何?(生:惊奇,赞叹,愉悦,兴奋,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是啊,这里的景色真是让人过目难忘,因此,我们才由衷的赞叹:(拉出中心句)

3)收藏

生:珍贵的收藏。(读句子)“上自”“下至”两个词表明时间特别长,由此感受到圆明园中收藏的文物哪个年代的都有,可见数量太多了。

师:(出示9,上自一句)资料显示,这其间一共有67个朝代,大约2400多年,你能算出收藏的文物有多少吗?所以我们说,(拉出中心句2,博物馆,艺术馆)

4)小结:如此风格各异的建筑,如此不可计数的文物,他们的价值呢?(板书:不可估量)

是的,这一切都是我们民族的财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也就是说,圆明园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二)直面“毁灭”

师:然而,文章的最后告诉我们: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座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在1860年的一天,化为一片灰烬……

1)我们走进第5段。(出示10,毁灭段)生读。

2)师:孩子们,你们想一想,英法联军拿走了什么,运走了什么,毁掉的又是什么?

生:拿走了金银珠宝,运走了青铜礼器,毁掉了皇家园林……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真实的资料,——

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师:此时,你的心情如何?生:…………

把感情送到课文中再读这段话。生齐读。

3)师:此时此刻,你一定更加了解,英法联军是怎么毁坏圆明园的,(生:……)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残暴的画面哪!(播放视频)

再读课文。(师提示重读词语:统统、凡是、任意、……)

4)师:假如历史可以重演,假如你就是大清帝国的皇帝,假如你就是驻守城门的将军,假如你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见到如此场景,你会怎么做?生:…………

可是,历史不会重演,当时的情况是:

出示资料: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师:孩子们大家想一想,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因为英法联军的残暴吗?

生:还有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老师知道大家的心情很不平静,让我们再读这段话。(第5段全)

5)师:就这样圆明园化成了一片灰烬。“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没有了,(在板书上擦除)“世界上最的地博物馆、艺术馆”——没有了,(擦)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再也没有了(擦)。这把大火带给我们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板书:损失)

6)回扣中心句。

师:此时,你一定明白了文章开头这句话的含义,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齐读)

7)写法指导

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五、拓展链接,迁移应用

作业:

1、在班级论坛里写下课后思考

2、观看纪录片《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录像带(或幻灯片)、胶片、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估量、损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3、4自然段。

3、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使学生牢记国家耻辱,激发热爱祖国文化、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使学生牢记国家耻辱,不忘民族伤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圆明园吗?谁来和我们分享对圆明园的了解?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东方建筑明珠,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座举世名园辉煌的过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围绕圆明园写了哪些内容?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三、自主探究,感受圆明园的辉煌(2-4自然段)

1、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小组合作讨论)

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文物珍贵

2、走进圆明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教师出示圆明园,三园布局图、俯瞰图,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

3、想象画面,感受建筑之美。

过渡:圆明园举世文明不仅因为规模宏大,更因为里面的建筑举世无双,来看看园内的景观(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景观图)

圆明园既有华丽的美,又有精巧的美;既有繁华的美,又有幽静的美;不仅有灵动的美,还有典雅的美,谁来朗读这如诗如画的圆明园?(指导学生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

置身其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课件出示武陵春色,平湖秋月的图片,你能用最美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吗?

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形容:“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课件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再次朗读课文。

4、文物之珍贵

过渡:圆明园的辉煌不仅在于园内建筑的精美,谁来说说自己读到的?

课件出示: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000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它们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面对圆明园这一人间奇迹,作为中国人,此刻在你的心中,又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句话(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所以,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生接)

小结:圆明园是我国建筑艺术上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它却惨遭英法联军的蹂躏,惨不忍睹,下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它被无情摧毁的历史。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可是,这座无比辉煌的万园之园却在几天之内消失了,昔日的辉煌化为一片灰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圆明园的毁灭。

二、品读词句,感受入侵者的肆虐野蛮

1、同学们,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后,他们对圆明园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2、读完,你有什么感受?(愤怒,难过等等)请读出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3、哪些地方(词语)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4、更换词语,比较原词的表达力。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走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了;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

5、让我们带着悲愤之情再次朗读这段文字。

三、入情入境,勿忘国耻。

1、同学们,看,面对这人类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上的精华,入侵者们竟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观看视频《火烧圆明园》)

2、同学们,看完影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假如此时的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什么?

3、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呢?

四、小小争辩,我看重建

面对圆明园重建,你有什么看法?

五、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860年10月6号这一天,耻辱的烙印深深地烙在中华大地上,也唤起了我们中华儿女变革图强的意识,即便是如今,我们也要牢记这历史的耻辱,铭记民族的伤痛,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巨大损失,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作者在安排材料上的匠心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文情并茂,但是不论圆明园的辉煌,还是毁灭,都是距离学生是很遥远的历史,在时空上,学生很难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体会中国的灿烂文化。因此,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2,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法国作家雨果曾这样赞美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同学们,知道雨果赞美的是什么地方吗 (板书圆明园)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谁也无法看到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放火将它化为了灰烬。(板书 毁灭)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读后交流:通过刚才读书,你了解到课文讲了什么 (板书:辉煌 毁灭)

(三),体会圆明园"举世闻名"的价值。

1,默读课文2——4段,昔日的圆明园都有哪些辉煌的景观呢 勾画重点词句,学生交流。

2,第二段

(1)你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吗 看圆明园总的布局图。

(2)看圆明园的平面图你感受到了什么 谁能带着这种感觉有感情的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

3,第三段

(1)园中有这么多,这么美的建筑,自由读,谁能告诉老师具体讲了哪些风格各异的建筑 注意写了几个"有".(板书:有也有 有也有还有 不仅有 还有)

(2),师引读有关句子。

(3),园中仅仅只有这七种风格各异的建筑吗

师述: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入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4),课件展示园中景观。师述:圆明园内金碧辉煌的殿堂,亭台楼阁尽在山环水抱之中。这是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这是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江南的名园胜景平湖秋月也仿建于园中。园中不仅汇集全国的名园胜景,还有一组中西合璧的"西洋楼"建筑群。

(5)说说此刻你心里的感受,感情朗读本段。

4,第四段

a,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b,你从那句话体会到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c,圆明园历尽五代帝王总共151年的修建,收藏着大约2300多年的珍宝,圆明园中拥有的珍宝用一个词来概括——

d,感情朗读第4段(引领学生注意体会那些连接词,读出一种自豪感。)

3,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只是冰山的一角,知道法国作家雨果是怎样赞美它的吗 配乐诗朗诵。

(四) 体会圆明园毁灭"不可估量的损失".

1,师述:遗憾的是今天我们谁也无法看到这座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次悲伤地翻阅1860年10月(www.chayi5.com)18日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上灾难的一天。看影片。

2,齐读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来写这群强盗的野蛮行径的。

3,抓住关键词语"凡是","统统","任意",结合资料,认识侵略者野蛮行径。

4,侵略者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艺术宝藏付之一炬。在这三天三夜4320分钟的焚烧中,什么都没有了。

5,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注意体会"不可估量"一词。

(五),激发情感,总结升华。

1,孩子们为什么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却会被几千个强盗杀进北京城

2,师: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希望今天这一课,能让所有的同学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六,课外拓展

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板书设计:

13 圆明园的毁灭

有……也有……"

辉煌 有……也有……还有…… 毁灭

不仅有……还有……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方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及被毁灭的经过,使学生牢记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 、过程目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开“圆明园历史研究座谈会”的形式学习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与被毁灭的经过。

3 、 情感目标:体会圆明园的美丽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让学生意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他们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学习准备:

1 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包括圆明园结构布局的特点、景点的介绍、文物图片等。

2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图片, flash资料,《火烧圆明园》视频资料等。

教学实录: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看看,好吗?(播放多媒体图片)

生(齐声回答):好!

师:知道这是哪吗?

生(齐声回答):圆明园。

师:确切地说,这是圆明园遗址。看到这残垣断壁,谁能想到 144年前,这里曾经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今天我们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完后,请你说一说,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谁来说一说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 1:圆明园是一座又大又美的园林。

生 2:圆明园里景观风格各不相同,收藏了众多的宝物,真是太漂亮了!

生 3:圆明园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人民智慧的结晶,可惜它被毁灭了!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很精彩,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圆明园的过去,那就是“辉煌” 。

(板书:辉煌)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哪些段落描绘了圆明园过去的辉煌?

生:课文第 2至 4段介绍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师:这堂课我们先重点探究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三)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显示投影)今天,我们开个“圆明园历史研究座谈会” 。会议主持和记录员是我,参加会议的专家就是你们——四( 2)班的全体同学。

师:同学们告诉我,现在我是做什么的?

生(齐声回答):主持人。

师:你们是谁?

生(齐声回答):专家。

师:对啦!你可以是园林专家,可以是建筑专家,也可以是文物专家。请同学们小组内商量一下,你们想做什么专家?你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小组讨论,确定分组情况以及研究的问题)

师:我宣布“圆明园历史研究座谈会”正式开始。会议第一项请各位专家研究你们的资料,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

(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研读课文内容)

师:现在请专家代表上台介绍你们的研究成果。哪位专家先来介绍?

(一位学生走上来)

师:请问你贵姓?

生 4:我姓胡。

师:你想为我们介绍什么?

生 4:我想介绍圆明园的布局特点。

师: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专家为我们介绍!

生 4:圆明园结构宏大,是由长春园、万春园和圆明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全园占地 5200余亩,方圆 20多华里。还有许多小圆,象众星拱月般的分布在圆明园周围,比如颐和园。

师:说到“众星拱月”的布局,我这里有段动画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多媒体动画)

师:圆明园的布局的确很独特。(板书:布局独特)

师:圆明园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那些景点了。建筑专家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 5(走上来):我是建筑专家刘一盛,圆明园内的景点特别多,有 145处,有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而且建筑风格各不相同,有的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的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还有的吸收欧美建筑风格的西洋景观,如远瀛观、万花阵。我就介绍这些啦!

师:哪位建筑专家还有不同的见解?

生 6:我是建筑专家,我向大家介绍圆明园的一个景点——“买卖街” 。

“买卖街”并不是真正的街市,而是供皇帝以及后妃玩乐的地方。他们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内建造

了“买卖街”。城内的街道、店铺、商号、旅馆、码头等一应俱全,就是没有真正的居民。如果皇帝要逛街,圆明园里的宫女、太监、侍卫等就分别装扮成商人、买卖人、游人,特别热闹。“山乡村野”也是如此,是模拟建造的村落以供皇帝、后妃享乐用的。

师:听了专家的介绍,圆明园的建筑在我心中只留下两个字:宏伟。(板书:建筑宏伟)专家的这份资料很有价值,能不能给我们朗读一下?

生 7:(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第 4段,同时配乐起)

师:圆明园中不仅建筑宏伟,而且还收藏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文物专家介绍一下吧!

生 8:我是文物专家。圆明园里收藏的文物时间长,达 2000多年,物品多,汇集了各个朝代的文物;而且范围广、价值贵,有 2000多年前祭祀用的青铜礼器,还有历代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可惜,这些国宝大都流失海外了。如圆明园一个喷水池的兽首人身十二生肖铜像被八国联军抢走。前几年,我国花了 3 500万,才从香港拍卖市场买回 3个,分别是乾隆青铜猴首、乾隆青铜牛首、乾隆青铜虎首。你们看,我这里有他们的图片。(走下讲台,给每组学生欣赏)

师:是啊!这些文物很珍贵。可惜,被外国侵略者洗劫一空了。(板书:文物珍贵)专家们精彩的介绍使我受益匪浅,我深刻认识到圆明园布局的独特,建筑的宏伟,文物的珍贵。此时此刻,我对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充满着无限的热爱。(板书:热爱)然而,我们再也无法见到了。不过,组委会还是为我们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让我们一起欣赏吧!(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我宣布“圆明园历史研究座谈会”圆满结束。

(四) 了解历史,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体验了圆明园过去的辉煌,然而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皇家园林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化为灰烬。让我们重温那段屈辱的历史吧!(板书:毁灭)(媒体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师:望着这熊熊燃烧的大火,同学们,你们最想说些什么呢?

生 9:看到这熊熊烈火,我非常气愤,也为我们祖国失去这样一座国宝而感到痛心。

生 10:看到这熊熊烈火,我仇恨侵略者,也感到中国的国力太弱了。

生 11:英法联军是强盗,没有人性!这么宏伟的花园被毁坏了太可惜了!

生 12:侵略者太贪婪、野蛮、残酷了,这么壮美的圆明园被他们洗劫一空后,为了掩盖罪行,竟然一把火给烧掉了,这是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

师:我看,英法联军象野兽,但比野兽更凶猛;英法联军象豺狼,但比豺狼更凶残。我们对他们的无耻行径充满无限的痛恨。(板书:痛恨)如此辉煌的圆明园毁灭了,这是 19世纪人类文化史上最惨痛的悲剧之一,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让我们把所有的情感化作沉沉的声音,饱含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吧!

生:全体学生朗读最后一段。

师:同学们试想一下,圆明园存在于今天,毁灭的悲剧还会发生吗?为什么?

生 13:我认为悲剧不会再发生,因为中国现在强大了。

师:是啊!侵略者把这座东方的奇迹洗劫一空,毁于一炬。我们除了侵略者充满痛恨之外,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从 1860—— 2004年, 144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为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用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五)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师: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课后和同学们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1 、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本文讲授的内容已不复存在,学生很难想象,因此更应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堂课里,情境的创设贯穿始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导入时,我播放了一组圆明园今昔的图片,让学生领略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断垣残壁。通过图片对比,老师介绍圆明园的前后变化,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 本文教学的重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以开“圆明园历史研究座谈会”的形式展开的,这是本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情景,也是亮点之一。全班学生以园林专家、建筑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身份参与教学,身份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 “以学定教”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③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2 、强调整体感知,培养概括能力

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为此,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同学们畅谈对圆明园的印象,从整体上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为后文讲授毁灭埋下伏笔,这样能够造成学生前后情感的落差。

3 、自主合作学习,重视个体表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一方面又在合作中在讨论、探究,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的基础上,总结大家的共识,得出满意的答案。

我把全班学生分为七组,其中园林专家两组、建筑专家三组和文物专家两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围绕一个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之间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感受 。

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而且圆明园昔日的壮观已毁灭,无法再现,单单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远远不够。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各种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人文环境,以音乐、录象、图片,直观地感受圆明园的精美,规模的宏伟,收藏的珍贵,建筑的多彩,想象圆明园当年的壮观。再为学生播放毁灭的影片,激发起学生对侵略者滔天罪行的恨。通过这些教学手段,使教学主题与思想达到自然的升华,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5 、 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课前利用各种方法查找资料,并进行交流,加深对圆明园的感性认识,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好铺垫。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还促进学生创立学语文用语文的“大语文观” 。

本课教学力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源,尊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但仍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朗读指导和训练不充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部编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圆明园的美丽与珍贵,明确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学习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

2、体会圆明园毁灭之惨痛。

【教学用具】

1、圆明园图片。

2、电影录音。

【教学过程】

一、引探准备

1、检查预习,以旧引新:

⑴同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课,来大家一起读读课题。

⑵齐读课题。

⑶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呢?读了其它各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2、导入新课:

⑴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想想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⑵生速读课文。

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引出“瑰宝”“精华”两个词的意思。

解释“瑰宝”就是特别珍贵的东西。“精华”是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3、解决学生在初读课文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珠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我们还得从它当年的布局看起。

二、引探过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⑴请生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星”和“月”指的又是什么?

⑵指名回答。

⑶用图片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圆明园的布局。

(出示图片。)

众星拱月本来指的是很多星星围绕着月亮,文中是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在圆明三园的周围。

⑷了解圆明三园的分布情况:

我们知道圆明三园是由长春园、圆明园、万春园组成,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分布的呢?出示图片:

左边的园子是圆明园,右边的长春园,下边的是万春园,这三个圆子组合在一起,就是圆明三园。

⑸了解圆明园的布局让我们再齐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圆明园不光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的景观,请大家自由读这一自然段,看看都有哪些景观,并画上记号。

⑵生自由读,并说说都有哪些景观。

⑶各小组自由欣赏景观图片,并互相介绍自己所感兴趣的景观,读读你所感兴趣的句子,还可以想想这些景观都有哪些特点?

⑷生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景观,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⑸请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景观或所喜欢的句子。

⑹谁能说说圆明园中的景观都有哪些特点呢?(多)

理解重点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文中用“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圆内景观很多。

⑺除了多的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呢?

生:风格各异,珍贵。

⑻范读本段:

是啊!这儿的景观真多,并且各有各的特点。漫步在这里真像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的名胜。想想怎样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呢?请你们听老师读。

⑼齐读本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呢!为什么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谁能从书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⑵理解重点句: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上自”和“下至”是什么意思?

⑶从先秦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有两千多年,经过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还能留下来,说明这些文物怎样?

生:很珍贵,也很多。

⑷所以说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当年园中的收藏品。

出示图片,演示园中的收藏品。

4、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圆明园独特的布局,风格各异的景观,还有这么多精美的收藏品,我们能去北京看一看吗?我们又看得到吗?

生:看不到,因为他被毁灭了。

⑵就是这样一座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到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些残恒断壁,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

(教师简介火烧圆明园经过,并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音片断。)

⑶听完录音,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自由说感受。

⑷是的,这些侵略者很野蛮。我们再去读读书,书上的文字表达的更清楚。请同学们先试着读这一自然段。

⑸师范读。

⑹就是从这些词句中我们看出了侵略者的野蛮与贪婪,让我们读出侵略者的野蛮与贪婪。

你觉得怎样能表现出侵略者的贪婪,你就怎么读,还可以加上动作。

请生读。

三、引探实践

1、就是这样的一场大火,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使我们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看过录像,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话想说?

2、生自由发言。

3、在我们的网站上有个留言板,大家可以打开留言板,写下你想说的话。

4、生读自己写的内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2 12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