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 》教案(最新6篇)

发布时间:

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 》教案 篇一

一、激趣导入

1、师:(拿出放大的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生:蟋蟀。

师: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生:蛐蛐。

放大的小东西——蟋蟀不仅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蟋蟀,而且激起平时就喜欢小昆虫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帮老师一下?接下,学生说字形,老师板书“蟋蟀”,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教师大智若愚,让学生帮助老师说字形,调动学习积极性,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让学生牢记“蟋蟀”字形。

2、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把蟋蟀人性化为小东西、小家伙,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基调。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由“住宅”一词的惯性思维,激起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兴趣,直奔文章中心。

2、讨论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师:你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多问几个学生)

生:不认识。

师:(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方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生:好。

通过与老师住宅的对比,很自然地就使全班同学转换为评委这一角色。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个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生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营造出一种个性化的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的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由学生自己找生词,讨论生词,真正调动了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随遇而安”是本课中学生最难懂的成语,教师的指导体现了主导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各位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们,你们辛苦了。经过上一节课的工作,你们大致了解了小家伙的住宅。它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王老师记性不太好,麻烦各位把每一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一句“工作辛苦”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住宅特点是本文重点,通过学生的自学找特点,画句子,并用一个词概括,从而突破文章重点。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突破常规,让学生板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师:我的住宅大门朝南,只要天上有太阳,家里就有阳光。

生: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王老师的住宅不用隐蔽。

师: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它有吗?谁的住宅好?

生:老师的住宅好。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二、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1、师: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王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整修,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三、再换角色,指导说话

1、师:现在你不是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而是建筑专家蟋蟀工程师,现在在“昆虫联合国总部召开”“国际建筑经验交流大会”。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

了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点再换角色,学生感到新鲜而又不陌生,交流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资料。(看课前发下去的有关蟋蟀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

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将学习拓展到教材之外,扩大了学生视野。

五、看文章,做作业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作业(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以《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作业设计新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附:板书说明:

打破常规,由师生共同完成,课题左边贴上放大的蟋蟀,课题右边画上蟋蟀的住宅,下边是由学生归纳的住宅特点,整个板书设计美观、简洁、重点突出。

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二

课题《盘古开天地》主备人:备课组长:审核人:

班级:姓名:日期: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根据图片猜神话故事名字。

学生齐读成语,然后单独出示盘古开天地的成语,解释成语意思进入课文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8分钟)

自学指导一: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三分钟后比一比谁读的最准确。

1、教师出示词语。

2 、指名检测。

3、全班齐读。

4、开火车检测自学情况。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20分钟)

自学指导二:小组合作学习文中需要会写的生字,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笔画,并将拼音和组词写在本上。三分钟后比比谁会认会写的最多。

1、指名上台听写。

2、学生纠错。

3、教师引导学习重点生字。

重点指导:

1、“肢、肌、肤”

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学会把结构相似的、想近的,结合起来学习。

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写一写。

2、“丈”

注意与大字区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丿”要在田字格中间位置

其余几字都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注意提醒学生组词和字音。

3、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生字抄写。

第二课时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复习词语导入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8分钟)

自学指导一:快速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分钟后比比谁说的最准确。

(师预设: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自己的身体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指名回答。

师出示预设的语句,指名读,全班齐读。

(引导语:盘古到底是怎样创造出宇宙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么我们一起去解密吧。)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你认为是盘古创造宇宙句子,并谈谈你的理由,三分钟后看看谁谈的最深入。

1、全班交流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语句及关键词语。

(很久之前天地是什么样的?盘古是怎样分开天地的?盘古的身体倒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抛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借助以上问题展开对课文的分析。

(1)研读第二段,感悟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盘古是怎么样开天辟地的?画出相关句子。

(师预设: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指导朗读,理解抡起,配合动作。

引导语:只听见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找出三对反义词、一对近义词。

(师引导: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和在一起,盘古是怎么做的?)

(2)指名回答。边读边想象盘古撑天的画面,出示一组句子,小组竞赛读。

注意多音字“倒”,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引导语:天地是分开了,可是盘古却累的倒下去了。盘古倒下去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四段,找出相关句子。)

(3)指名回答。

师出示相关句子,全班齐读,分小组读,指名读。

出示表格,指名填表格,熟悉课文内容。

3、教师小结:

盘古用他的身体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次歌颂伟大的盘古。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背诵第四段。

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 》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把自己去过的一个好地方介绍给他人,并把这个地方的特点说清楚明白。

2、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认真倾听。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清楚地把这个地方的特点介绍给他人,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课时】1课时

【课时目标】

1. 把自己去过的一个好地方介绍给他人,并把这个地方的特点说清楚明白。(重点)

2、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认真倾听。(重点)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地方?比如水乡的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树林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们吧。(板书:推荐一个好地方)

今天,我们来共同完成习作一:推荐一个好地方。

例如:我去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丽江的古城,那里小河蜿蜒着从古城经过,河边垂柳依依,名居上挂在红灯笼。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材料。】

二、明确目标

1、本次是写一次写景作文。

2、要求写你喜欢地方的景色,要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

3、要仔细观察,按照一定顺序去写。(板书:写景作文 抓住特点 按一定顺序)

三、课文资料回顾

本单元的课文中哪几篇是写景的?用了什么样的观察顺序?

指名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中《观潮》就是写景的文章。在文中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的。作者观察仔细,语言生动,把钱塘江大潮写得壮观神奇,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四、写作构思

1、分组讨论并交流:

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把你推荐的理由写出来。

2、我们请一些同学为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光,说说这个地方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教师总结:刚才这位同学介绍时,都抓住了这个地方最吸引人的特点,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3、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的一处风光来写一段话,注意选择其中的2——3个景物,把它们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4、为学生提供几个家乡美景的图片,(学生可以写这两处风光,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地方的风光。)

5、全班展示,评价。

过渡语:同学们把喜欢的这个地方的一处风光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相信我们的这次习作“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会写的更出色。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地点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五、写作提纲

师生讨论并归纳:

1、可先写景物的总特点。

2、然后按照观察的顺序来详细写,注意语句要通顺、优美。

3、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要细致描写。

4、结尾,可写一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板书:结尾 感受)

六、动笔练习

1、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习作要求:写一处你去过或想去的地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比一比,谁写的地方最吸引人。

2、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谁愿意第一个上来,交流分享你的作文。

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你还想送给她什么建议。

3、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

【设计意图: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出来,开心吗?一篇小文章就要诞生了,作者就是咱们,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写景就要按照一定顺序去写,能用笔记下更多的美景,和更多的人分享。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 “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不足之处:

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

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渔舟、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复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媒体课件中的“轻松导入”。

2、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教师点击课件进行生字教学。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读通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1)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提醒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课文怎样描写地球万物的,你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3)采用多种朗诵形式朗诵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参考课文72页插图,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2、学生借助教师讲解及课件画面尝试复述。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作业设计

1、复习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演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活动: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小组内代表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二、指导书写

教师点击课件

1、点击要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窄右宽。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2、教师点击生字书写,学生仿写。

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看谁的书写工整。

三、相关拓展

教师点击课件介绍小行星的传说

四、布置作业

1、把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同学听。

2、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二 知识与过程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三 情感与价值观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差异网★www.chayi5.com√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风 云 雷

太阳 月亮

东 西 南 北 美丽的宇宙

大地 江河

花草树木 雨露

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A案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b.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c.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①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②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③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B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 》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2 2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