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说课稿【最新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8篇《小学音乐说课稿》,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小螺号》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课的重点教唱歌曲。第四课共需三课时进行,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资料,它紧紧围绕《小螺号》。《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透过轻快搞笑的歌词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完美情绪。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二、说学情

我所应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性格活波好动,热情开朗,透过前几年音乐课的学习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简单的学习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简谱试唱,对音乐的情感也有初步的理解。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将采用搞笑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歌曲演唱、处理与创新中,自然渗透“爱”的教育,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等“爱”的完美情感;提高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透过欣赏、演唱、自主创编等活动同学们能够学会理解这首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并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完整正确地演唱歌曲。

2、能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3、注意后十六分切分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渔夫帽、海螺等。

六、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理念,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是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用心参与、展开想象,大胆创新。我采用了感受铺垫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激趣法、讨论法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用心探究、合作互动、共同发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制作一套课件,不用粉笔板书。歌曲曲谱、乐谱知识中的符号、歌曲动画等全部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使学生感到形象、美观、直观、生动。

七、说学法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将在老师各种灵活方法引导下透过感受欣赏自然而迅速的学会歌曲唱法;透过探究、讨论、发现去主动学习;透过合作、想象去创新发展歌曲,并得到爱的情感教育。

八、说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1、故事导入: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会透过语言为同学们创设一个故事情景,透过故事的引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同时我的故事和接下来的歌曲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同学们歌曲的学唱进行铺垫。

当时的课堂情境是这样的:同学们:早上好,这天在新课开始之前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生活在大海边的小朋友,是渔民的儿子。每一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阳,出海打鱼,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阳,满载而归。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乐!对于涛涛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每一天晚学后,来到大海边,欣赏着秀丽的海边风景,深情地吹起小螺号,螺号声声换船归。同学们想听听小朋友的螺号声吗这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首好听的歌曲《小螺号》。

二、新课教学

1、歌曲欣赏:根据音乐新课改的理念要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欣赏中不自觉的就能学会歌曲。新课教学重感受默化,轻专业技能。因此我设计了三次欣赏动画歌曲,每次欣赏之前提出设问;如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的“景色”是怎样描绘的3、出示歌谱。边看边听,然后回答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透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上的问题。

2、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上滑音出现了几次,并透过老师运用和不运用演唱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运用上滑音更能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学唱中引导学生寻找新的记号波音,并透过比较演唱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现出大海的辽阔、海滩的无际、完美的情绪。

(3)老师伴奏,学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演唱歌曲。

(1)根据学生素质和表现,即兴利用齐唱、对唱、领唱等等形式,进行各种歌曲演唱处理、表现。

(2)启发学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并运用正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渔家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3)引导全体学生到前面来自由发挥进行动作表演,教师给与激励。

四、巩固拓展

1、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有很多声音,如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各种动物的叫声、火车、汽车等物体发出的声音等。请各小组堂论、创作的新歌词,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编歌词,展现创新潜力。

2、分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透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潜力。丰富教学资料。

3、师生各扮主角发唱不同的乐句,进行创新演唱歌曲。

4、创编表演亲情故事。招一名同学扮演阿爸,一名同学扮演孩子,阿爸带上渔帽,孩子拿上螺号,老师弹琴学生拿着螺号唱歌,阿爸听到号声满载而归,和孩子唱着歌一同回去。。。透过音乐剧的表演更加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同学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使我的课堂丰富多彩。

五、小结作业

音乐剧结束之后我会向同学们说明这天所学习的歌曲情感,鼓励他们回到家里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过程,期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用了具有浓郁日本音乐特点的民歌《樱花》,这是学生首次接触日本音乐。在演奏形式上选用了合唱曲和器乐曲,做为以民歌樱花改编的合唱曲和器乐曲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相同音乐采用不同的演奏形式出此刻学生面前,既扩充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也帮忙了学生认识改编乐曲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做为一首具有典型日本风格的民歌,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生动地展示了日本人民珍爱樱花,趁三月春光结伴前往观赏樱花的喜悦情绪,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的统一。

2、教学目的:

1)透过聆听歌曲的独唱、齐唱、合唱、器乐演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相同音乐主题,能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辨别器乐改编曲运用了哪些手法,初步尝试改编歌曲的演唱形式。

3)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4)针对学生年龄小,对于音乐形象较易理解的歌曲学生较喜欢,对于器乐曲缺少认识,期望透过欣赏与比较,培养学生欣赏器乐曲的潜力。

3、重点、难点:

1)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现形式。

2)认识改编曲的几种主要方法,并能够加以运用。

二、说教法

1)问题聆听法:

这节课我抓住歌曲的节奏特点,借助日本民间舞蹈动作体验歌曲平稳的节奏,优美舒展的旋律,透过边聆听歌曲边观看各种有关日本风土人情的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说出是哪一个国家的歌曲,并试为歌曲起名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歌曲模唱法:

歌曲教学以模唱为主,分乐句聆听歌曲旋律进行歌曲的学习。

3)视觉图象法:

在乐曲欣赏的同时,透过各部分音乐的变化配以不同的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资料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乐曲的不同变化形式。

4)比较欣赏法:

合唱曲与器乐曲之间的比较欣赏,感受不同演奏形式的不同表现方法。并尝试将器乐改编曲的表现方法运用到歌曲的改编中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改编的几种方法。认识到音乐的学习不是单纯、唯一的继承,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有更为丰富的改变,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潜力。

主题歌曲与剧情的关联,使学生较直观地理解主题音乐的作用。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用心地学习,选取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资料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透过“看”“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透过列出表格,直观地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来完成潜力目标,最后透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进一步加深对改编曲的认识。

1)听、画相结合的方法:

透过聆听乐曲与选取画面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相同音乐的不同变化,并能够借助不同的画面区分各种音乐演奏形式的变化。

2)实践探索法:

以探索的方法进行学习,在聆听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和了解改编曲的几种常用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透过与教师在共同聆听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四、说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聆听歌曲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透过教师选用的各种有关日本人文景色的画面,边听音乐边说出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歌曲。

2、我为歌曲起名字

以为歌曲起名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从中了解歌曲的含义。从歌词中理解到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日本人民每到三月时都会到户外去赏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3、歌曲模唱

这个环节教师运用歌曲模唱的方法,让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一步的欣赏打下基础,并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进一步与学生共同推敲歌曲应有怎样的歌名,选取出较有创意的想法,更能表达歌曲的内涵。

三、欣赏合唱曲《樱花》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分辨歌曲演唱形式的潜力,透过聆听合唱曲,让学生试说出与教师的演唱以及同学的演唱有什么不同,从而复习了独唱、齐唱与合唱三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歌曲在演唱中力度有怎样的变化,能够做简单的模仿。

四、欣赏器乐曲

让学生分辩在器乐演奏的过程中,歌曲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能够用不同的画面来表示,说出你是透过什么形式来区分的。

运用带问题欣赏音乐的方法,即可培养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又可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参与音乐活动。在欣赏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借助手势或是画图的形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帮忙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和感受相同旋律的音乐,不同的表现形式。这首器乐改编曲透过器乐独奏、不同的器乐独奏、几件乐器的合奏等形式,并在速度和力度上加以变化。

五、改编歌曲

在聆听和了解器乐曲改编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方法改编歌曲的演唱方法。根据乐曲中不同演奏乐器、各种乐器的组合以及在速度、力度上的变化,引导学生在歌曲的演唱上也运用这些方法对歌曲进行改编,将掌握到的新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比如能够运用独唱、器乐演奏、齐唱等学生会的音乐表现。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三

交响音乐是音乐中的高级形式,也是人们难以接近的高雅音乐,小学生更是如此。可是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和憧憬。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交响音乐,消除“高雅音乐高高在上”的心理障碍,轻简便松地接近交响音乐,步入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的无穷魅力,正是本堂课的教学定位。

一教材分析

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教科书试用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神奇的童话”中的一首欣赏曲目。是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笛卡斯创作于1897年。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魔法师的弟子》全曲分为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较慢,98拍。由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两个动机,描述了魔法师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由谐谑曲组成的主体部分,诙谐、跳跃的主题,生动的描绘了扫帚拎水的情景,同时也使人联想到魔法师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态。在这一部分里,拎水的主题不断的展开、升华,气氛越来越热烈,使人仿佛看到没有学会解除魔法咒语的弟子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手足无措的慌张神情。

结束部分由铜管奏出的号角性的音调,表示魔法师回来了。于是,乐曲又恢复到平静。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小学向中学的过渡阶段,理解了近六年的音乐学习,有必须的音乐鉴赏本事,能听辨部分乐器的音色,能听辨简单的多声部音乐,并且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具有欣赏交响音乐的基础,是本堂课的一个有利因素,可是对音乐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而确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感悟音乐魅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本事目标:初步学习欣赏交响乐的方法,提高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本事。

3、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和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难点是: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的主题以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四障碍分析及突破策略

在本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可能出现的阻碍学生欣赏音乐的障碍:

(一)由于学生对高雅,严肃的交响音乐十分陌生,加上对西洋乐器也不熟悉,学生不容易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所以在介绍音乐的结构时,我分别展示各种主奏乐器的图片和音色,为后面的听辨打基础。这一点将在后面的教学流程中详细说明。

(二)由于音乐主题在整个乐曲中出现的次数十分多,并且每次出现的速度、力度、和情绪都不一样,甚至有时是主题的变化和展开,学生很难听辨准确,为此,我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我在介绍拎水的主题时,引导学生唱熟主题。二是结合视频、图片,我在影片中关键的地方加上提示性的字幕,帮忙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便于引导学生听辨各次主题。并且将每次出现的主题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每一次主题的不一样之处。

五教学流程设计及教学理念:

音乐新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本事的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本事与鉴赏本事的构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见,上好音乐欣赏课,对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同时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取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忙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为了落实和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童话激趣、引入新课

孩子们都喜欢童话故事,本堂课我以孩子们讲自我喜欢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幻想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将高雅的交响音乐与神奇的童话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近交响音乐,为本课的学习创设一个活泼趣味的心理氛围。

(二)介绍作品、作者、及时代背景。

主要让学生明白:《魔法师的弟子》是一首童话交响诗,作者是迪卡斯,《魔法师的弟子》是他创作于1897年,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音乐有生动的节奏和绚丽的配器,是他最具独创性的代表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

然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他们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董浩叔叔和金龟子姐姐讲的故事,这样,就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乐曲表现的意境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进一步聆听音乐的欲望。

(三)了解结构、认识乐器

听完了故事,接下来就该介绍乐曲的结构:全曲分成序奏部、谐谑曲、和结尾三个部分。

1、序奏:小提琴和单簧管演奏,分别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及声音,要求学生听辨它们的音色。

2、谐谑曲:大管演奏,首先出示大管图片及声音。之后出示拎水的主题(演奏)。这个主题生动的描绘了扫帚取水的情景。由于音乐的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学生不好把握。那里,我引导学生唱熟音乐的主题,然后经过聆听,在音乐中找出主题,使学生有重点地聆听音乐。

3、结尾:铜管乐演奏,出示铜管乐家族成员。听辨它们的音色。

(四)运用媒体、视听结合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不分国界,能够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音乐又是是听觉的艺术,再复杂多变的花样,到头来,聆听才是欣赏音乐的最佳途径和方法。那里,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做到视听结合,既欣赏了音乐,又了解了交响乐队的一些基本知识。

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性资料,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本事和审美本事的重要途径。在那里,我要求同学们听到每一次出现主题时,能否模仿一下扫帚拎水的动作?或者用其他的动作表现出来?这样便将音乐语言和同学们的形体语言结合起来,更加便于理解音乐。

(五)合作学习、讨论探究:

在突破本课的难点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经过小组讨论完成下头的问题:

(1)、拎水的主题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2)、它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

(3)、每次在力度、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从而得出答案: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拎水的主题力度一次比一次强,速度一次比一次快,音乐情绪越来越紧张,象征着情景越来越危急!

(六)课堂小结。

在那里,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题:欣赏了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经过这个思考题,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生活中,从而到达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品格陶冶。

六教学特色

(一)充分利用视频、字幕和图片,结合故事情节将严肃、高雅、难以接近的交响音乐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

(二)充分利用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视听结合。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能获得愉悦的感受与进取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我将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交响音乐变成易于接近的童话故事,唤起学生对交响音乐的热情向往,提高对音乐艺术的强烈追求。

我相信:这将是一堂能让孩子们得到充分享受的课,让他们享受自由的空气,感受音乐的活力;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一段幸福欢乐的时光!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四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大家好!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五课《妈妈的歌》。本课的五件音乐作品都反映了少年儿童对妈妈深切的爱。通过分析,我决定分三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为欣赏《妈妈之歌》初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第二课时为欣赏《鲁冰花》、《小白菜》,学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及另外内容安排至第三课时。今天,我想就本课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向大家详细地谈一谈。

首先,我想对这教材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欣赏歌曲《妈妈之歌》是我国纳西族民歌,她通过母子两人的对话,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志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之间真挚的情谊。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曲调寓意深刻,它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这两部作品的主题相同,是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教育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

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聆听歌曲《妈妈之爱》,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特点。感受音乐中母子之间真挚的情谊。

2、能基本学会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从中体会到孩子对妈妈的深情和孝顺之心。

3、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教会学生懂得母爱之伟大,自己应该懂得回报和付出。

其中教学重点、难点设定为: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特点。感受音乐作品内涵,懂得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选择

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

一)组织教学

师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声中,边唱歌曲边走进教室。师生问好之后,老师直接揭示本课的主题“爱”!

音乐课堂应该有一个美的开始,在这个环节中,师生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进教室,就是为了能一个与本课教学主题相披衬的氛围。使孩子一进入教室就能感受到“爱”的幸福!

二)主题讨论,欣赏《妈妈之爱》

1、老师组织学生围绕着“爱”,说说身边爱自己的人!鼓励学生用具体的事例来说一说。

2、老师引出《妈妈之歌》,随机运用课件介绍纳西族民族的风土人情及特色音乐。

3、出示歌词,诵读歌词,组织学生讨论歌曲所反映的内容是什么?学会区分哪段是妈妈唱的?哪段是孩子唱的。

4、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感以及音乐中母子之情的深厚。

5、再听歌曲,感受女声、童声的音色的基本特征。

6、再次复听,请学生跟着轻轻哼唱,深深体验母子的深情。

让孩子有所感悟,不是单靠学生一味地听音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较长时间的“说说爱自己的人”。有了亲身的体验,感受歌曲的内涵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另外,我还运用课件,向孩子们展现了纳西民族的风土人情,更有效拓展了学生文化的视野!

三)初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 师生谈话,引导孩子去思考妈妈的爱。回忆学过的摇篮曲,唱一唱,再次感受“母爱之伟大”。

2、从“报恩”引出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学习歌词内容,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3、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深情地诵读歌词。

4、初听歌曲: 请孩子们积极展开想象,说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5、再听范唱,请学生边做推摇篮动作边轻声哼唱。

这一个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所以只是处理成“初学”状态。通过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深情地诵读歌词,听音乐想象音乐的意境,边动作边哼唱等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多方位、多感官地感受到“爱”的内涵,逐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想象力。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五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闪烁的小星》,选材于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一年级第一册第五课《静静的夜》。

一、说教材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的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歌曲简单易学,低年级学生只要听几遍基本上就会朗朗上口。

二、说教学设计

而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是以此曲改编的钢琴曲,变奏部分少则三到五次,多则数十次。我精心选择了其中的二个变奏部分用于教学,根据变奏曲的特点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表现手段,来演绎《闪烁的小星》的不同情感。让学生直观体验到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两者有机结合又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对歌曲中音乐形象的想象能力,在歌唱和律动中,在音乐的情境教育中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听唱、模唱、表演、配乐等形式,为学生以后的创造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说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用欢快的动作表演唱《我有一只小羊羔》,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表现手段,来演绎歌曲《闪烁的小星》的不同情感。教学重点是感受主题,理解变奏手法。我运用多种形式学习歌曲,其中创作情境的表演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音乐新课标中的学段目标,1~2年级学生注重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根据教学大纲教学采用由浅入深,由近及远进行有效教学。我充分利用抄歌片、学生节奏练习、有表情表演、录音机范唱、教师钢琴伴奏、教师范唱等多种形式,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演和创作能力,使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六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以人教版小学音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爱我中华》一课为内容为大家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本节课。

二、说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新授课《爱我中华》。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总结全单元,甚至是整个小学阶段“五十六朵花”系列总结的作用。它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的教育理念。《爱我中华》是一首集我国南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的歌曲。四四拍,曲式结构为三段式。全曲旋律流畅,变化丰富,有张有弛,一气呵成,营造了热情奔放的情绪。

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

①通过学习,我计划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用热情、自豪的情感演唱《爱我中华》,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②从民族音乐出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使他们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锻炼,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

难点:我计划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多变的节奏,及时呼吸,吐字清晰。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掌握,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抢答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采用了以下的辅助教学方法:讨论法、评价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自主学习法、聆听法、团结协作法等。

四、说教学流程:

现代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本课的教学过程是由导入新课、学习歌曲、歌表演、拓展延伸这四部分组成。过程如下:

首先我用知识抢答导入新课,我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投影几张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请同学们分组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抢答时,我则用卡纸分组计分,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此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歌舞音乐也不相同,以此切入课题。接着用聆听法让学生欣赏两遍《爱我中华》。欣赏两遍是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聆听中去体验、感悟音乐,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经验。学生在两次欣赏时都带着不同层次的问题,如:

①这首歌表达了中华儿女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②这种思想情感在哪句歌词中可以体现出来?

③这首歌曲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④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

结合以上四个问题的分组讨论、选代表回答,让学生对歌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对歌曲旋律加深了印象,为后面的学唱打下了基础。

其次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了洋思教学模式中“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基于前两次欣赏,再加上从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考虑,我只让学生跟范唱自主学唱一遍就过渡到了重难点教学。在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鼓励学的好的学生向提出困难的学生伸出援手,我则弹琴协助。这样既增强了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又避免了我“唱独角戏”的尴尬。难点解决后我又趁热打铁,在学生完整演唱之前提出演唱歌曲的要求:要热情、自豪地。下面是讨论设计演唱形式与表演环节,我让学生按小组自由讨论设计并表演。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交流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增强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与思维能力,还能积累与同学团结协作的经验。在这一环节结束时,我遵循《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了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的板块,让学生对于已掌握的来个总结与反思,我也积极的给予肯定与表扬。

第三步是拓展延伸,我利用多媒体再次使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名字、部分民族的生活习俗及民族文化。目的在于激发他们继续探究更深、更多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兴趣,从而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然后自然的过渡到舞蹈创编环节。我的意图是让孩子们再次听着音乐,自主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自由的随音乐跳起来、唱起来,在欢乐的气氛中,让孩子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锻炼。

最后给学生留的课后作业是让学生为这首歌重新创编歌词,引导学生从爱祖国的情感联系发展到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这就再一次让学生的自主创编能力得到了锻炼,让学生的情感从创作中得到升华。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简单设计,非常愿意与各位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更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让我能不断的提高,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七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月亮》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七课的一首教唱歌曲。这是一首3/4拍,中速,情绪优美的朝鲜族童谣。学生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能够体会3/4拍的节奏特点,感受童真童趣,并与此同时加深对音乐的兴趣。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知识有着较强的兴趣,对新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对于音阶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掌握不足,并且自制力不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强,所以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多关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度的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律动等活动,学生能够乐于学习,并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加深对音乐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月亮》,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增加对朝鲜族儿歌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地表现歌曲并提升音乐表现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整地边演唱歌曲边律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是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是能够唱准大跳音程并在演唱过程中配合节奏的击打。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表现法、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情境导入——感受体验——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教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一同演唱童谣《丢手绢》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是什么类型的歌曲,通过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感受体验环节

感受体验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地播放一遍歌曲《月亮》,并提问同学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说出大致的情绪和速度特点。随后复听歌曲并继续提出问题:歌曲描述的是怎样的画面?在学生回答后,我会对学生进行总结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随后简单介绍歌曲。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学唱歌曲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首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其次是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琴小声哼唱,边唱边感受音乐的旋律进行特点。之后,我会利用钢琴弹伴奏的方式教会学生演唱曲谱,到旋律大跳部分我会通过柯尔文手势配合钢琴引导学生唱准音高,随后带领学生练习击打三拍子的节奏,并引导学生尝试将节奏击打与曲谱的演唱配合起来。之后我会带领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绪。

最后我将弹琴带领学生跟着伴奏将歌词代入曲谱完整演唱歌曲。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歌曲,并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更快速地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组成四人一组的小组,给同学们留5分钟的时间,为所学的歌曲加入身体律动,之后请同学上台进行展示,对于展示成果我将首先请同学们互相给予评价,之后我会对其进行总结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这样做同学们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也能够加深对3/4拍节奏律动的体会。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总结部分我会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本节课的收获,在作业部分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请同学们将所学的歌曲唱给自己的家长听,把欢乐的情绪传播给更多的人。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八

一、说说教学思路设计:

《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教学资料,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完美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境。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此段音区低而深沉,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平稳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带着思绪万千的心境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对往事完美的回忆。在第二乐句中还出现了一个临时变化音。音调上使人感到对小路是多么亲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乐句中一个八度跳进,使人仿佛追忆到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使情绪渐渐地得以抒发,在音区上升高,由衷地抒发了热爱家乡的心境。全曲未句,在呣的哼鸣中结束,但心境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历历在目,仿佛童年多完美的话语还要向你倾诉。

在教学本课时,我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加,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到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事。所以我的教法中体现:

(1)审美体验价值

(2)音乐中加强群体意识

(3)变难为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经过分组合作、质疑探究来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完美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当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取、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资料。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所以我的教学目标是:

1、能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自我对故乡的爱。

2、经过创编动作,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乐曲的特点,加强对变拍子的认识。

3、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本事。

三、说关键处的处理: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重点是用柔美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变拍子节奏,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思乡情。在这个环节,我采取教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学生想象美丽景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另外利用游戏的形式,将34与44变拍子节奏这一难点解决并消化,让它变成一个简便的能够一笔带过的'东西。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听三拍子和四拍子音乐进教室(《苹果丰收》、《我怎样长大》)

边做律动边进教室,经过聆听感受三拍四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并运用形体的动作增强学生对两种拍子的韵律印象。学生说出两种拍子的不一样,你是用什么方式区分的?

2、导课:

刚才我们大家一齐听的这两首歌曲是本学期刚学过的,你们谁还记得它是哪个国家的作品?

那么,你们还记得这两首作品的拍号吗?

利用孩子们对竞争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进取性。并加以及时的表扬、鼓励。

3、节奏游戏,兴趣引路:

在教唱《故乡的小路》一课时,在一开始先用游戏抓住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参加其中,将这节课的重点提出来用玩游戏的方式来消化它。例如:听歌曲《故乡的小路》的伴奏音乐,教师带领大家做变拍子的拍手游戏,让学生经过拍手这一简单的动作,领会变拍子歌曲的特点。首先,教师规定一套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强弱规律的动作,例如:三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教师举起拍号卡,(34拍和44拍的)带领学生一边做动作,不一样的卡代表不一样的拍子。其次,让学生开动脑筋,各自编创一套独具风格的动作,并与大家一齐分享;最终,教师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重新收拢,团体进行变拍子的音乐游戏:

根据教师弹奏的音乐节拍特点,做出不一样的规定动作。

而所有的这些只是为了《故乡的小路》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变拍子节奏的把握做铺垫。经过以上的练习,解决了曲谱教学中的难点,为新课的教学扫除了障碍。这种教学中创造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能够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本事和条件。并且让学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乐的源泉。

4、测试听力,区别变音记号:

刚才大家的练习做的十分好,教师此刻想测试一下你们的听力。请听教师弹奏的这两个乐句,有什么不一样?

弹奏歌曲第二乐句,并将变化音改动一次,让学生听辨其中的不一样。加以练唱,解决关键音的演唱。

5、熟悉旋律,合作学唱:

经过教师范唱和教唱,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资料,并利用节奏拍手传递游戏的形式,一边拍手一边读歌词。另外,采取让他们分组接唱、分组演唱和分男女生唱。从易到难逐步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使学习效果更具有实效。

演唱的过程中注意情感的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最终按处理将歌曲完整的带有情感的演唱。

6、歌声中结束:

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经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本事,提升音乐素养。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课堂带来了活力,注入了生机,弥补了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给了学生以直观的美感享受。

五、说课件设计:

第一页:优美的图片做背景,插入三拍子、四拍子音乐,听音乐做动作,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

第二页:三拍子、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图示。做游戏时的节奏图谱

第三页:变化音符的演奏乐谱。

第四页:歌曲《故乡的小路》的歌词,配合读词做游戏

第五页:歌曲《故乡的小路》的图谱

第六页:优美图片做背景,插入歌曲《故乡的小路》的范唱音乐以及伴奏音乐,进行接唱、领唱、齐唱的练习。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教师们提出宝贵意见,多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小学音乐说课稿》,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7 9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