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5篇《《鲸》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鲸》的教案 篇一

一、 教学目的:

1、 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 学习抓住鲸的特点介绍说明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这四方面知识,初步学习抓住事物特点介绍说明的方法。

三、 教学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 教学用具:计算机、实物投影仪

五、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鲸》。(板书课题)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使我们对陌生的鲸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几方面知识?(板书: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

2、 在这四部分知识当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切入)

(二)强化训练,体现“双主”

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段:鲸的形体(自由读)

1、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谁能准确地概括出鲸的形体特点?(大)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特点呢?请同学们把它们画下来体会体会,然后我们再互相交流。

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用微机演示课件1(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的重量做比较、用一个人站在鲸的嘴里、四个人围着桌子看书与鲸的嘴做比较)引导学生体会“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3、 通过作者的描述使我们感觉到鲸确实很大,那么有谁见到过鲸吗?好,老师专门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有关鲸的录像片,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鲸——这被誉为“海中之王”的雄姿吧!(学生欣赏鲸在大海里遨游的录像片)录像看完了,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4、 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段:鲸的进化(指名读)

1、 (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把它画下来。

2、 能不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那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和后面内容的关系呢?(理解中心句与后面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本段内容复述一下?

3、 想不想看看鲸是怎样进化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表示“鲸的进化时间漫长”的词语,并把它们画下来,再互相交流一下。

4、 趣味游戏:通过“鲸的自述”体会鲸的特点。

第三段:鲸的种类(齐读)

1、 由“鲸的自述”自然过渡到本段内容。

2、 学生齐读第三段。体会鲸的种类的主要特征。

第四段:鲸的生活习性(默读)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段,思考课后习题2(微机出示)并画出有关语句。

2、 现在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表,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 同学们填得挺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画面,判断这两头鲸哪头是须鲸,哪头是齿鲸,并说明理由。

4、 请同学们想一想,鲸为什么要这样睡觉呢?

(三) 总结学习情况并引导质疑。

同学们学得确实不错,那么,哪位同学愿意谈谈,学习本课后你都有了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

(四)拓展思维,延伸课外。

1、老师知道,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在课下曾查找了许多资料,获得了很多课外知识,现在谁愿意把你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听?

2、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不仅了解了鲸,而且还学到了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更可贵的是,大家还亲自动手查找了许多课外资料,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用我们聪明的头脑努力去探索自然界那无穷无尽的奥秘吧!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鲸》的教学设计 篇二

鲸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初步了解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3、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领悟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 :认识鲸是哺乳动物。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鲸的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2、          学生搜集有关鲸的图文资料。教学过程 :一、   讲故事导入  。教师讲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将军发生了争吵,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有回去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相信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二、   交流有关“鲸”的资料。1、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鲸的资料。2、          教师也收集了部分鲸的资料,下面一起看看。(教师介绍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关于鲸的哪些知识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是刚了解的,哪些是有疑问的?做一做标记。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书小建议:(投影出示)1、          用快速阅读法读课文,把生字的读音读准。2、          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3、          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四、   检查自读情况。1、          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如:鲸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的动物,分齿鲸和须鲸两类;还介绍了他们的进食、睡眠、呼吸等。(教师随机板书)2、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取想研究的内容,按选的问题分组进行学习。用投影出示合作学习小要求:(1) 个人充分自读有关的段落。(2) 组内充分交流个人自读后对这一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作者说明介绍的方法。(3) 共同设计生动有趣的汇报方式,来讲清楚鲸这方面的知识。在组内分工,进行模拟汇报。五、   全班交流,全面认识鲸。1、          小组代表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并完成板书。2、          鼓励学生用文中的说明方法。3、          指导朗读。六、   回归整体,突破难点。想想老师刚才讲的那个故事,说说你认为虾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的原因是什么?(不是鱼,是哺乳动物)原因:1、进化2、用肺呼吸3胎生,吃母鲸的奶长大。七、   创设情景,渗透教育。1、          今天,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不断了解,对鲸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展示图片并说明)2、          出示图片教师介绍虎鲸,以虎鲸口吻作介绍。了解“鲸自杀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欲望。(至今,鲸鱼集体上岸“自杀”的原因仍旧是个谜,近年来“自杀”数量越来越多。除了地球磁场转变说、寄生虫染病说、捕食说,科学家又提出,全球变暖,影响鲸鱼长途迁徙路线的环境,可能也是原因之一。)3、出示“人杀”与“污染”的图片,认识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八、   学生谈收获。(自由谈)            的说课教案我执教的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2课。一、说新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 有以下三个: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初步了解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4、          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我从目标入手设计教学思路。二、说教学重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教学过程 中,让学生在共同的研究中领悟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三、说教学难点 。我把教学的难点与精彩的故事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乐学之中突破了难点,渗透难点的技巧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最后学生明白了鲸鱼为何没参加那次鱼类运动会,是因为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四、说教学过程 。1、                通过讲故事导入  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欲望加强了。2、                交流有关于鲸的资料,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读书小建议,旨在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是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也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性意见,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整体感悟。4、                合作研读课文,汇报交流这个环节,旨在鼓励小组合作的意识,我以尊重的态度、饱满的热情,鼓励学生谈出合作收获。对于提出的问题,不论是浅显的还是深刻的,只要是读书所得都要加以肯定。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可以写,可以画,可以绘制表格等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5、                回归整体突破难点这一步我与开课前精彩的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探求答案过程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课文的难点,使得难点不攻自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6、                创设情景渗透教育者是学习文章的最终目的即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这一个环节设计也非常好通过观看鲸“自杀之谜”“人为的杀害”的图片资料,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就是自取毁灭。五、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既简洁明了,又一目了然,还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参与了板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说教具的使用。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更为了适合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直观效果,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陈户二小王燕秀      说课教案            陈户二小王燕秀

《鲸》优秀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课文4—7自然段,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初步认识列数字、举例子、比较、比喻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创设故事情境,生续说故事:

元旦到了,海洋鱼俱乐部准备庆祝节日,邀请所有的鱼类到海底隧道参加活动。鲸鱼也兴致勃勃地去参加活动,却被红鲫鱼拒之门外,鲸鱼很生气……

教师启发:鲸和红鲫鱼会有怎样的对话?结果如何?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知道鲸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鲸“大”的特点?

二、新授。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特点的。

2、自学课文4—7自然段:

(1)边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生活习性?

(2)学生回答,师板书:

吃食

生活、呼吸

习性、睡觉

生长

3、选择最感兴趣的一至二个段落认真读一读,并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鲸的生活习性讲清楚的,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朗读、画图、鲸的自述等)把你学到的有关鲸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4、交流汇报,你想向大家介绍什么?用什么方式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评议:他(她)介绍得怎么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指导:

第四自然段:

书中怎样描写鲸吃食?(张、吸、闭、滤、吞、扑),注意突出重点词。

算一算鲸的食量2000多公斤有多重?(相当于40多个成年人)30多吨有多重?(可以装6辆卡车)

师引读,生分角色朗读。

第五自然段:

生说鲸呼吸的特点;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第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第七自然段:

师介绍:鲸长得很快,寿命很长;生说这样介绍好不好,为什么?体会运用列数字、举例子说明的好处。

三、延伸:

1、你还知道有关鲸的哪些知识?

2、(演示课件:各种各样的鲸)

3、小结:还有很多知识有待同学们去探索,你会发现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

四、作业。

以下四道题目大家任选一道完成:

1、熟读课文,了解鲸的有关知识。

2、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鲸。

3、以《鲸的自述》为题改写课文(也可用课文外的内容)。

4、学习课文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鲸》的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初步了解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领悟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鲸是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鲸的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

2、 学生搜集有关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讲故事导入。

教师讲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将军发生了争吵,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有回去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相信学完了《鲸》这篇课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 交流有关“鲸”的资料。

1、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鲸的资料。

2、 教师也收集了部分鲸的资料,下面一起看看。(教师介绍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关于鲸的哪些知识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是刚了解的,哪些是有疑问的?做一做标记。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书小建议:(投影出示)

1、 用快速阅读法读课文,把生字的读音读准。

2、 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3、 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四、 检查自读情况。

1、 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如:鲸是世界上的、最重的动物,分齿鲸和须鲸两类;还介绍了他们的进食、睡眠、呼吸等。(教师随机板书)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取想研究的内容,按选的问题分组进行学习。

用投影出示合作学习小要求:

(1) 个人充分自读有关的段落。

(2) 组内充分交流个人自读后对这一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作者说明介绍的方法。

(3) 共同设计生动有趣的汇报方式,来讲清楚鲸这方面的知识。在组内分工,进行模拟汇报。

五、 全班交流,全面认识鲸。

1、 小组代表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并完成板书。

2、 鼓励学生用文中的说明方法。

3、 指导朗读。

六、 回归整体,突破难点。

想想老师刚才讲的那个故事,说说你认为虾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的原因是什么?(不是鱼,是哺乳动物)原因:1、进化2、用肺呼吸3胎生,吃母鲸的奶长大。

七、 创设情景,渗透教育。

1、 今天,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不断了解,对鲸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展示图片并说明)

2)www.chayi5.com(、 出示图片教师介绍虎鲸,以虎鲸口吻作介绍。

了解“鲸自杀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欲望。(至今,鲸鱼集体上岸“自杀”的原因仍旧是个谜,近年来“自杀”数量越来越多。除了地球磁场转变说、寄生虫染病说、捕食说,科学家又提出,全球变暖,影响鲸鱼长途迁徙路线的环境,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3、出示“人杀”与“污染”的图片,认识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八、 学生谈收获。

(自由谈)

《鲸》优秀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认识鲸是哺乳动物,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鲸是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鲸的图片、视频展示仪、学生搜集有关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养过小动物吗?由于禽流感我们都不敢养了,因此、老师决定养一只大鱼──鲸,同学们觉得怎样?

2、如果想劝说老师放弃这个主意就来学《鲸》这课(引出课题)。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想想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服老师不养鲸这种鱼。

3、小组讨论。

4、交流反馈,劝说教师不养鲸,并相机指导朗读及展示教师、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

⑴从鲸是用肺呼吸及胎生的证明鲸不是鱼,是哺乳动物。

⑵鲸体型大。

⑶鲸食量大。

⑷鲸寿命长。

⑸鲸是群居动物。

5、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展示鲸死亡的图片,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说说其死亡的原因。

2、学到这儿大家想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找找课文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鲸》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1 10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