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

发布时间:

《我不能失信》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预习学案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三、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小朋友,宋庆龄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四、课堂检测

1、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

小()飞上了()的天空。

马儿()奔驰在()的草原上。

五、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守信用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⑴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⑵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⑶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课后分析】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原本我是设计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有些单薄。所以第一教时我在课本剧表演上多用了些时间,而用了一节班队课让孩子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时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 妈妈

宋庆龄

到 教

伯伯家 小珍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板书设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具准备

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勾画感受深的句子,用心体会。

3。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了解宋庆龄。

学习过程

一 检查预习,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交流“失信”的意思。指导读好课题。

2。交流预习中做了那些学习准备。

3。简介宋庆龄。

说说你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

(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及时补充)

4。齐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二 初读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评价自己达到的程度:正确?流利?有感情?

及时表扬预习较好的同学。

2。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同桌或小组合作在书上找答案并勾画出来。)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d。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从哪里知道的,用——划出句子。

e。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3。汇报交流。 结合问题回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 分角色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 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五、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一个名人守信的小故事。

8 我不能失信

守信

宋庆龄 伯父家 鸽子

小珍

《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含义。

2、培养学生遵守承诺、言而有信的好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问题交流:同学们,你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交往时,有过说话不算数的时候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总结交流,重点强调“守信用”)

2、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质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标注自然段。

(2)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决课前提出的疑问。

(4)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将句子勾画下来,与同桌交流你的理由。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宋庆龄和小珍约好星期天在家叠花篮,可是这天爸爸妈妈都要去伯伯家,宋庆龄拒绝了父母的邀请,留在家里,做到了守信。)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全文,你从哪句话看出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呢?

(1)课件出示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

(2)宋庆龄一开始就这样坚定地要留在家中吗?她真的不想去伯伯家吗?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①课件出示: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板书:盼着)

②哪个词可以看出宋庆龄很想去那位伯伯家呢?(早就盼着)

③你能读出这种期盼的语气吗?(指名读)

师过渡:宋庆龄正准备和父母一起出门时,突然想起了什么?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吧。

(3)你从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想起了约定,很为难地在做去伯伯家还是留下来等小珍的决定)

(4)与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呢?(连忙、坚决、拒绝)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们从中体会到宋庆龄是个守信的人。(板书:坚决留下诚实守信)

(5)宋庆龄等来了小珍吗?

(6)课件出示: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①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

②联系生活说说,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

2、分角色再次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假如你和好朋友约好去游乐园玩,好朋友却失约了,你会怎么办呢?(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学生评价,师随机总结)

2、小结: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信守承诺的好孩子。

[教学板书]

特别高兴早就盼着

想起约定坚决留下

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紧扣阅读提示,并设计出合理的自学要求,针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我将能辅助理解的句子进行质疑设计,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完了课文,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使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1 10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