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发布时间:

深夜12时是一日的开始,1天的24小时又分为两段,每段12小时。从深夜12时起到中午12时叫做上午,再从中午12时起到深夜12时叫做下午。生活中通常采用这种计时法。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8篇《24时计时法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6月9日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 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 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 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 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悟24时计时法。

1、老师把刚才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请看:(出示课件)

凌晨1时

下午1时

凌晨2时

下午2时

凌晨3时

下午3时

凌晨4时

下午4时

早晨5时

下午5时

早晨6时

下午6时

早晨7时

晚上7时

上午8时

晚上8时

上午9时

晚上9时

上午10时

晚上10时

上午11时

晚上11时

中午12时

晚上12时

2、这种计时法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用到,我们就叫它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用1时到12时来表示时间,前面必须要加上凌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老师觉得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有点麻烦,并且前面如果掉了时间词的话,就会出错,就像刚才的请柬一样。那咱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简明易记,又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咱们干脆不要前面的时间词了,夜里的12时,是一天的开始,我们就叫它0时,接下来就叫1时、…12时,那下午1时叫什么呢?对,接着12往下数,13、14……。24时。(课件演示)

3、同学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用0-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这种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4、 24时计时法是怎样来计时的?

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天的时间,(出示课件)

(通过活动钟表来感受一天的时间。)夜里12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来是1时、2时………。12时。接着走第二圈,13时、14时……………。24时。一天结束了。   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遍一天的时间,请同学们边看钟表边做动作来表示这时你在做什么。

5、想一想刚才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一共走了几圈?共多少小时?(板书)所以人们才发明了24时计时法。

6、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请看:(出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7、小组探究,解决问题。

(1)拨一拨: 在钟面模型上从0时拨到24时,边拨边读出每个时刻。

(2)填一填:用24时计时法填写钟面外圈的时刻

(3)议一议: 钟面上外圈数字表示什么? 外圈数字和对应的内圈数字有什么关系? (如:1时和13时,2时和14时… … )

8、学习了24时计时法,刚才的请柬就可以写成19时了。

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计时法?

9、 24时计时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资料,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画面)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来探究24时计时法这种计时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与智慧来感悟新知,自然生成。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提升认识,总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方法。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你喜欢哪一种呢?

那么二者之间的转化就非常重要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看课件自主总结方法。)

小结: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时针第一圈所走的时刻,也就是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把前面的时间词去掉就行了。第二圈所走的时刻,去掉时间词,再在时刻前面加12.

四、精心练习,巩固提高。

五、拓展延伸。

1、欣赏古代的计时法。(课件展示)

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计时法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未来社会的计时法就靠你们去发明创造了,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才会有所作为。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

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二、探索新知。

1、教学24时计时法。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教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3)口答。

①下午3时是几时?(15时)

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

③中午1时是几时?(13时)

④晚上8时是几时?(20时)

请你在钟面上拨出16时、22时30分。(动手操作,集体订正。)

(4)学习24时计时法

教师讲解: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师生互动:教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2、教学例1。

出示例1:一列客车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例:

教师提问:从图中看到列车从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

分组讨论: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汇报:说己是怎么想的。

反馈练习:从上午8时到11时50分经过()小时。

出示例2: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如下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

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1)”

观察并思考:牌子上用的什么计时法?

同桌讨论:怎样来计算今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可提示: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时,合起来就是全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订正: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是4小时。下午时间从中午12时到下午7时是7小时,全天营业时间是4+7等于11小时。

(教师板书)上午营业时间:12-8=4(时)

下午营业时间:7时

全天营业时间:4+7=11(时)答:全天营业时间是11小时。

分组讨论: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谁能给这个商店换块新牌子表示的营业时间不变,但更简洁吗?

教师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2)”

学生思考:这块新牌子是什么计时法?该怎样计算开业的时间?

(全班同学动笔列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板演。)

板书:营业时间:19-8=11(时)

集体新牌子和旧牌子,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明确:换牌子后营业时间没有变,还是11时;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更简明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①17时是下午几时?23时是晚上几时?

②从早上6时到下午4时,有几个小时?

③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④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订正:

①17时是下午5时,23时是晚上11时。

②有10个小时。

③他上午在校4小时20分。

④路上共用了14小时1分。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早晨8时10分上课,上一节课后应该在8时50分下课。()

②15时就是下午5时。()

③计算上午8时到下午5时是多长时间,可以用8—5+12来计算,对吗?订正:①(√)②(×)③(×)

四、课堂。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上午10时晚上9时

下午6时晚上10时下午2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12时5时30分24时16时18时45分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篇三

目的:

知道24小时计时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口答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与合作能力,体会24小时计时法的好处,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

认识24小时计时法

难点:

能推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过程:

一、 引入:

1、 哪一位同学戴手表了?你为什么要戴手表呀!(说的好、把握住准确的时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都非常重要)。

2、 你能告诉大家现在的时间吗?

3、 在小明和小强两位小朋友之间也发生了与时间有关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请看大屏幕。

4、 故事还没完,他们会怎么样呢?

5、 让我们一看故事的发展吧?(表扬:你是一个细心观察、有时间观念的人)。

6、 小明怎样说,两位小朋友就可以按时见面了?

7、 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省略这种不必要的误会呢?你见过吗?在哪儿见过?你们也见过吗?在哪儿见过呢?

8、 看来,24时计时法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应用的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深入研究24时计时法(板题)

二、 新授:

1、 介绍24时计时法

(1)看电脑想问题:

a、 时针转一圈是多少小时?

b、 一天有几小时?时针要转几圈?

(2) 读思考题:

a、 时针转第一圈是从几时到几时?

b、时针转第2圈又是从几时到几时呢?

(3)带着思考题认真观察电脑演示

(4)回答问题:

a、 追问:一天是从夜里12时开始的,它又可以叫几时呢?

b、 追问:这是的夜里12时又叫什么?

c、 小节:夜里12时表示一天的结束,即24时,又表示第二天的开始,也叫0时,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是全世界通用的,也叫国际计时法(板题)

(5)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下面我们24计时法表示一些时刻:

a、追问:用不用说上午?

b、11时用12时计时法怎样表示?

c.现在钟面上表示几时?

d、 刚才钟面上时针指着1,同学们说是1时,现在钟面上时针还指着1,为什么是13时?

e、 16时用十二时记时法怎样表示

(6)24时记时法同学们学得不错。下面我们做个小练习:

a. 看着画面,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想说些什么?

b. 追问: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7)学习到这儿,你认为哪种计时法好?或者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2.学习经过时间:

(1) 昨天,老师在逛街时,有一个小发现:

a. 你发现了什么?

b.打开练习本,请你帮助老师列式算一算,它们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c. 追问;19时是什么时间?8时呢?得到的11小时呢?

d. 怎样求经过时间?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24时记时法读法与写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熟练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能够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较强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师:现在先请同学们来听一段小故事。(播放视频) 出示情境: 小兰:小丽你好,我是小兰,明天是星期六,我们明天一起去新华书店看书好吗? 小丽:好的。

小兰:那明天8时在新华书店门口等,不见不散哦。 小丽:好的,明天见。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她们明天能按时见面吗? 出示情境:(小兰家)

2 第二天,门铃响。

小兰:谁呀? 小丽:小兰,你在做什么啊?你约我8时一起到书店看书,现在都10点了,让我等了2个小时。 小兰:不会吧?我是约你晚上8时,不是早上8时。 小丽:啊! 师:原来她们把上午8时和晚上8时弄混了,这样在生活中经常会引起误会。像这些需要在时刻前加上上午、晚上 等词才能清楚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时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人们为了计时简便不易出错,就采用一种新的计时方法,知道吗?在哪里见过?(学生发言)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质疑探究,学习24时记时法。

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

师:24时记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面。

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初步理解其基本原理,会用24时记 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 发现并理解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 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3、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理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 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4、 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 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教师:大家都知道,钟表可以帮助我们记时,那钟表没发明之前,人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生活记时的呢?有同学知道吗?

(沙漏,影钟,水钟)

播放幻灯片,教师做适当介绍。

师:每当红日升起,我们的祖先就会离开栖息的山洞外出围捕猎物,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就回到家尽情享受猎物的美味。渐渐的,人们发现利用太阳影子的方法可以计算时间。在生活与劳动中,人们又发现用滴水和沙漏的方法计算时间的窍门。这些就是聪明的古人想到的记时方法,那现在的人们又是怎么样记录一天的时间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记时法。(板书:记时法)

二、 认识24时记时法

教师:大家爱看电视吗?这是一张电视节目预报表,上面这些时刻就是现在人们所采用的一种记时方法,你能看的懂吗?

问:哪位小朋友能象主持人一样播报节目表呢?

请两到三位小朋友尝试一下。

师:听完他的播报,你有发现什么问题吗?

钟面上最多只有12时,14时是什么意思呢?请学生说一说。

(14时是下午2时。)

师:钟面上有14时吗?为什么14时就是下午的2时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间交流讨论一下。

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做适当的评价。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来观察一下,一天钟面上指针的变化。

(出示钟面)

师:一天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你知道是几时吗?(零时,晚上12时)

指针转动,这时是几时呢?(钟面上指针停止在1时)

(指针停止在7时)现在是几时?这时你觉得自己会在做什么呢? (指针停止在12时)问:指针现在指向几?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呢?(12时)

师:指针从0时走到了12时,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一圈。我们用一条彩条来表示。那一天结束了吗? 指针继续转动,再往下呢?(指针停止在13时)

师:现在是什么时刻?(下午1时,13时。) 为什么是13时呢?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指针停止在16时)现在指针指向了几?是几时?

师:天色渐渐变暗,太阳和月亮要换班了。到了大家要睡觉的时间了。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指针停止在20时) 为什么是20时呢?

师:当你悄然入睡的时候,时针依然在不停的转动,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一天结束了。这时的时刻是几时?(24时,也是零时)

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一天时针在钟面上一共转动了几圈呢?(2圈)

一天有多少个小时?(24个小时)

我们把时针转动的第二圈也用彩条表示。(出示彩条)

师:我们再来看一次一天钟面上指针的转动。一天从0时开始,转动了24小时。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天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利用好每分每秒。

(出示节目表)师:那再来看看这张节目表,说说分别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如下:

(24时记时法) (普通记时法)

8︰10 上午8时10分

14︰00 下午2时

18︰30 下午6时30分

19︰00 晚上7点

师:普通记时法是生活中常常会说到、用到的。另一种就叫24时记时法。 课题补充:24时记时法

三、 两种记时法间的转换

师:我们再来看看彩条。这张直条图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24份,观察直条图上表示时间的数,你会想到哪种记时方法?(24时记时法)

问:那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这些时刻用普通记时法又该怎样表示呢? 选取几个时间让学生集体来说一说。(8︰00、10︰00、12︰00、14︰00、20︰00)

师:拿出大家的练习卡,迅速的把它填好。

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下,观察这两种记时方法,你能发现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归纳。

(将24时记时法转换成普通记时法的时候,要将时间分成两部分。从0时到12时这一段,直接添加时间词。超过13时的时间要减去12,然后再加上时间词。)

四、 巩固练习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24时记时法? 让学生说一说。

再出示相关图片信息,让学生练习两种记时法之间的转换。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里显示的是什么时刻,并进行两种记时法间的转换。

2、师:有个小朋友叫露露,她记录了自己的家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让学生读一读,再转换成普通记时法的时间。 师:那请你帮助露露把这些电视节目按照每天播出的时间排一排。

3、找朋友。 游戏规则:大卡片上的时钟显示某一时刻,让拿小卡片的学生找一找和自己对应的时刻。 找到之后说一说自己手上拿的时间分别怎么读,相对应的普通记时法是什么? 大卡纸反面有一幅图画或者对时间的注释,再确定这一时间究竟是什么时刻。

4、师: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每天你们都是按照这个时间来进行学习安排的。那大家知道这些时间是用哪种记时方法吗? 请学生说一说。 师:你们爱看书吗?请你设计学校图书馆开放的时间。(用24时记时法)

五、 全课小结。

师: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24时记时法)学会了记时方法,那你觉得对你有用吗? 师:24时记时法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时钟是不停的转动,时间悄悄的就从身边溜走,所以应该有计划的进行我们的学习、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6月9日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

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 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 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

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悟24时计时法。

1、老师把刚才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请看:(出示课件)

2、这种计时法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用到,我们就叫它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用1时到12时来表示时间,前面必须要加上凌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老师觉得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有点麻烦,并且前面如果掉了时间词的话,就会出错,就像刚才的请柬一样。那咱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简明易记,又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咱们干脆不要前面的时间词了,夜里的12时,是一天的开始,我们就叫它0时,接下来就叫1时、…12时,那下午1时叫什么呢?对,接着12往下数,13、14……。24时。(课件演示)

3、同学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用0-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这种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4、 24时计时法是怎样来计时的?

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天的时间,(出示课件) (通过活动钟表来感受一天的时间。)夜里12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来是1时、2时………。12时。接着走第二圈,13时、14时……………。24时。一天结束了。

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遍一天的时间,请同学们边看钟表边做动作来表示这时你在做什么。

5、想一想刚才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一共走了几圈?共多少小时?(板书)所以人们才发明了24时计时法。

6、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请看:(出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7、小组探究,解决问题。

(1)拨一拨: 在钟面模型上从0时拨到24时,边拨边读出每个时刻。

(2)填一填:用24时计时法填写钟面外圈的时刻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篇七

【教学模式】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引导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会有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时卡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5分)

1、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国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电话:康夫一家买了第二天8时的飞机票,约小婧一家在飞机场等。可是第二天一早小婧一家在机场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没到,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康夫买的是晚上8时的飞机票)

2、一天中还有不同的8时吗?生活中怎么来区分两个不同8时而不造成误会呢?

3、我们平时用的12时计时法,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二、自主学习(10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2页

2、组内交流: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

3、尝试训练:(教科书53页做一做)

连一连:

晚上睡觉 吃午饭 放学啦

15:30 12:00 21:00

4、学生汇报。

5、教师强调总结: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6、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3页例3

我们是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17时45分正点到达石家庄站。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

7、小组交流:可以有几种计算方法?

8、学生汇报。

9、尝试训练:春蕾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

10、教师总结强调: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当然把问题里面的时间都换成24时表示法之后,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比较简单。

三、自主练习(8分)

1、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掌握24时计时法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进行自主练习。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7:00

15:40

夜间12时

23:00

下午2时10分

8:20

中午12时30分

上午8时

21:10

上午11时35分

15:00

晚上10时

四、当堂检测(13分)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最好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完成好的同学还是有红旗奖励哦!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

师:原来,一天有2个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还是傍晚的5时,导致喜羊羊在早上5时就到了达了。生活中经常因为这样的描述出现错误,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页例3的节目预告表。

提问: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预告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怎么会有14:00呢?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用的是24时计时法,14:00是下午2时。

2、课件演示钟表。

(1)出示倒计时的场面,提问: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12)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

(2)课件演示(时间)

结合演示,教师介绍: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是几时?(夜里12时),月亮高高挂,我们正在睡觉,时间继续走,早上8时,我们在哪里?(学校)时间继续走,中午12时,我们回到家,在家里吃饭。到这时,时间已经悄悄走过了钟面的一圈,回到了12时,时间继续走,开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时,我们要上床睡觉了。当时间走到晚上12时时,这一天就过去了,它又将开始新的一天。

提问:现在时针一共走了几圈?(结合彩条,让学生看清走了2个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时?(24小时)

小结。

3、介绍24时计时法。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

4.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提问: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

(1)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这个时刻从0时起过了几小时,就直接说几时;而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时段,要在时间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词。

(2)中午12时之前表示的时刻相同,1时之后,表示的时刻相差12小时。

追问: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时,18:30是下午6时30分。

三、反馈完善

1、说一说:羊村运动会上喜羊羊早到是谁的错?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样通知喜羊羊?

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分别描述:明天下午5时或明天17时。

2、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钟面上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各是几时?

让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指明汇报。

3、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标,提问:你认识这个图标吗?(禁止机动车通行),7:30~18:30表示什么?从上午几时几分到下午几时几分禁止机动车通行?

(提醒学生将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4、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4题。

提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24时计时法的教学设计》,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11 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