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3篇《小学二年级《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酸的和甜的 篇一

一、设计思路

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学习重点分析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识字

四、学习难点分析 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五、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尝试,引入课题

1、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它们的味道就躲在了我们的课题里,出示课题——酸的和甜的。

2、你们说,哪一杯是酸的,哪一杯又是甜的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猜的  听别人说的)

3、瞎猜肯定是没用的,如果尝一尝,那就清楚了。老师想请两位同学来尝一尝。谁来?

4、两名学生分别 差异网 品尝“醋”与“糖水”。

你们看看他俩的表情就知道(   )杯是酸的。为什么呀?

(他刚才酸得皱起了眉头、眯起了眼睛。)

5、你还知道什么东西味道也是酸的?(  杨桃  青苹果  话梅   山楂)

你看酸酸的山楂、杨桃、青苹果,酸得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眉头也皱起来了、眼睛也眯起来了。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酸的和甜的。

二、创造条件主体参与:

1、有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就藏在书的第74页中,请你看看图,读一读它。完成下列任务:

(出示自学提示

a、标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

b、想一想: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c、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学生自学读文)

2、交流。

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

(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葡萄架下)

你们看,“葡萄”这两字为什么都是草字头?

(它们都是植物,长在地里,所以有草字头。)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你们看,架上挂着怎么样的葡萄?

(葡萄架上挂着许多  一串串  紫红色  成熟的葡萄)

(2)、教学“串”。

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串起来的?

(糖葫芦  羊肉  钥匙  项链  珍珠)

这儿把串字重叠起来,你知道了什么?(葡萄的数量多)

(3)、看着一串串紫红色已经成熟的葡萄,你会怎么样?

(馋得直流口水,真想摘一串尝尝,真想大口大口地饱餐一顿)

(4)、许多小动物也像我们一样馋得直流口水,真想摘一串尝尝,真想大口大口地饱餐一顿。他们是谁呀?

(板书)(出现了四只小动物)(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

(5)、教学生字“狐狸”。

注意观察 “狐、狸”二字。你发现了什么?(他们都有反犬旁)可见都与动物,特别是兽类有关)

(6)这里还有几位生字朋友,请你也帮忙认一认。

出示:迫不及待、硬说

谁来读一读?

怎么记“迫”?(白加走之)

谁能给它找朋友?(急迫  被迫  迫害  逼迫  强迫)

“待”就是等的意思。

谁能给它找朋友?(等待  招待  待遇  对待  优待)

“硬”怎么记?(石字旁加更)

你知道什么东西比较硬?(石头  钢铁   骨头   钻石)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7)、(去拼音的生字词)这些生字宝宝去掉拼音了,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指名读后双列火车开起来读一遍)

(8)、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躲进了句子里,你还认识他们吗?谁来读读下面的句子。

(出示句子)

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9)、想吃葡萄的除了狐狸还有谁?(松鼠  小白兔、小猴子)

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10)、现在我们来学学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数数共有几幅插图?

(课文里有八幅图)

共有几个自然段?(8个)

10、你最喜欢哪一幅,就把那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听。(同桌交流朗读。)

11、认为你的同桌读得不错的,请你推荐来展示一下。学生读文。

(学生随意挑选出挂图,朗读展示)

12、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小猴子)

13、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能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

(活泼  可爱  心急  想吃葡萄 聪明……)

2、你从哪儿看出?

活泼: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尤其是从哪几个词中你发现了它的活泼?请你给他加加点。

(从它的动作可以看出:望望   爬上  摘   往嘴里送)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这只小猴子的活泼。

心急:哪几个词语看出它的心急?

(1)、迫不及待

(从“迫不及待”可以看出小猴子想吃葡萄时着急的样子。)

“迫不及待”的样子是怎样的,你能做一做吗?

谁来读一读,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心急的样子。

你有过迫不及待的时候吗?在什么情况下,你迫不及待地干什么去了?

谁还能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下课铃一响,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好跳绳到操场上去玩。

游泳池的水真清啊,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跳到池中玩水。

数学试卷发下来了,我得了100分,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妈妈。)

现在我们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2)大口大口地

出示: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大口大口地吃你能演一演吗?

a、我要问了,小猴子,你为什么要大口大口地吃呀?

(因为葡萄太甜了。)

b、你什么时候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

c、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当时也一定吃得很香,很开心,对吗?那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呢?

d、谁再来试试?

e、真香啊!想读的同学咱们站起来一起读,可以加上喜欢的动作。

f、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大家吃得这么开心,也忍不住了,摘下一颗放在嘴里,生接:啊,真甜!

g、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再来一次: 啊,真甜!

聪明:为什么说小猴子聪明?

当小兔子告诉它:“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它没有相信它,而是问他有没有吃过?

怎么问?

(笑着问:你吃过吗?)

小兔子们,你吃过吗?

(摇摇头说:我没吃过)

没吃过怎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可是小松鼠说葡萄很酸)

原来是小松鼠说的,那就去问小松鼠吧!怎么问?

(你尝过吗?)

小松鼠们,你尝过吗?

(也摇摇头说:“我没敢尝”)

也就是说没尝过了,那怎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狐狸说这葡萄酸得很呢!)

小猴子们,从刚才的问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了,小兔子和狐狸都没吃过葡萄。)

(他们都只是听别人说,根本不知道葡萄真正的味道。)

(我不能像他们那样,光听别人说,我要自己去试试。)

多聪明的猴子呀,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它。

(出示:平时,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要光听别人的话。)

正是这样,这只小猴子就亲自去尝试。结果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小猴子们,这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

四、感情朗读,合作表演

同学们,刚才的故事内容有趣吗?下面让我们把4—7自然段的内容来分角色来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葡萄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这篇课文共有8个我会写的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个(出示:猴、狐、狸),谁来读?

2、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指导范写“反犬旁”。

4、想想办法,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教师范写,注意提示“猴”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附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活泼

心急       小猴

聪明

《酸的和甜的》教案 篇二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

1.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

(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老师示范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3.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4.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5.重点品读以下句子。课件出示: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1)自读。

(2)小组读。

(3)指名读。

(4)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3.讨论交流。通过朗读,说说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读,从中引导学生感受小猴子的聪明。

4.读5、6自然段。读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大家谈各自的想法。

5.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出示生字硬,让学生结合句意说说硬的意思。扩词。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并且出现扩词运用,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帮助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分辨是非,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四、迁移运用

指导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再上台讲给大家听。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在游戏中巩固要识的字。

听音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快又对。)

摘苹果。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2.写字练习,巩固要写的字。

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指导扩写。

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

六、实践活动

1.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2.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并配有头饰进行表演。

酸的和甜的 篇三

一、引出课题

出示生字“酸”。

师:谁认得这个字?你吃过的东西当中有什么是酸的?有什么是甜的?(适时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酸的和甜的》(请生读题)。

二、读文引出四种动物,学写“狐、狸、猴”

1、齐读课文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昨天,小朋友学完以后,都非常喜欢,那么在座听课的老师,也很想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你们愿意不愿意把这篇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老师们听啊?

2、引出四种动物

师:刚才钟老师用我的耳朵去听,用我的心去感受,孩子们读得非常认真。我现在要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这篇课文里边一共讲了几种小动物。(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

3、学写“狐、狸、猴”

师:在这些动物的名称里藏了一个秘密,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狐、狸、猴”)

重点指导写反犬旁的字“狐、狸、猴”。反犬旁的笔顺。第二笔不容易写好,要作示范。注意提示,“狐”右边不要写成“爪”;“猴”右边不要写成“候”。

三、从“葡萄”入手学文

1、出示“葡萄”词,再出示葡萄图和真葡萄。

(1)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水果,这种水果是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都想吃的,你知道是什么吗?谁能读出它的名称(注意读准轻声词)。

(2)引导学生用好词形容葡萄:一串葡萄、一串串葡萄、一颗葡萄、一串串      葡萄。

(3)师:钟老师不知道自己手里的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

小结:要亲自尝试才知道是酸的还是甜的!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狐狸动画和第一自然段文字

①师:在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里,是谁最先发现这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它想吃又吃不到就说葡萄酸呢?从图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对应这幅图是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

②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从哪句话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③指导朗读: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读出“着急”)

④狐狸没摘到葡萄,它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于是,他指着葡萄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⑤请学生上台演一演狐狸。

3、学习第4自然段

①师:在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里,谁最先吃到葡萄知道葡萄是甜的?

出示猴子图和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迫不及待

②比较: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这只猴子可真是迫不及待啊,我们还可以说小猴子怎么样爬上葡萄架呢?(换词)

③你们真了不起,能用这么多词语来表现小猴子着急的样子。是啊,小猴子心里很着急,那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第2句)

④正当小猴子摘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来了,他是怎么阻止小猴子的?(出示第4自然段第2句并指导读)

这只热心的小兔子真着急呀,谁能学学他?(生读)可真像。咱们一起加上动作和表情来学学小兔子吧!

4、学习2、3自然段

设疑: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

读2、3自然段,提问:它们俩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去尝试过吗?小猴子有没有相信小兔子的话?它是怎样做的?从哪几个自然段能找到答案?

5、学习5、6、7自然段

比较: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小猴子吃得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葡萄真甜呀,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6、在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里,你最喜欢哪一只小动物,从它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话要对它说呢?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小学二年级《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1 108437